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昨晚,把《我们仨》读完了,感触颇深,手捧着这本书,久久无法合上。一夜,梦里都是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他们一家都是中国不平凡的人,却过着平凡人的一生,不卑不亢,淡定从容。


读着《我们仨》,细细口味一个90岁老人笔下一家三口在战乱、疾病、政治风暴、文化大革命时不离不弃,相守相助在一起的快乐生活。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难以言语的,读到悲伤处,我会感伤;读到开心处,我会喜乐;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时,我则会钦佩。


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的亲情,让我感受到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一本好书的魅力和产生的情怀。我想,也许正因为它的文字朴实无华,才能显得真挚情感的动人;也正因真挚情感的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词藻渲染,普通的平常语言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做梦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梦里他俩在散步,不知过了多久,太阳也已下山,钱老突然就不见了,杨老急急寻找,奈何怎么找都找不到,想着锺书是不是先回家了,她也急着回去,慌急中突然就醒了。半夜等锺书醒了,就把梦说给他听,埋怨锺书走得太急,都不等等她,锺书却安慰她说:那是老人梦,他也常做。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万里长梦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还是说梦,是钱老给杨老一个“万里长梦”。杨绛先生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叙述一家人走失在古驿道。用朴实平静的文字,将现实的悲痛用梦境来阐述在“古驿道”痛失两位至爱至亲。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和失散,正是杨降先生内心真实写照。在古驿道,杨绛先生往返于客栈和钱老的船之间,心有着落,不知疲惫。阿圆回学校,她一个人住客栈,本以为自己是很独立的,原来却是一枝爬藤草,阿圆不在,有点慌乱,好在锺书的船离客栈不远。春去秋来,驿道的上柳树,变换着四季衣裳,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阿圆病后,每日对父母思念的紧,杨老与钱老也是思念女儿的紧,以至于杨老经常白日里守着钱老,晚上梦里看望阿圆,如此来往奔波,甘之如饴。阿圆临终来看望父母,钱老那句“让阿圆回自己家去”,让我潸然泪下,即便他们知道阿圆要走了,也不愿道别,阿圆不能陪父母终老,心有遗憾,临终也是记挂着爸爸,放不下母亲。阿圆走后,钱老的身体每况愈下,瘦骨如柴,杨老也是老态钟龙。钱老说:绛,还做梦吗?原来钱老一直记得她那个梦,所以他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故意慢慢走,让她一程一程地送,尽量彼此多陪伴,钱老对杨老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杨老看着小舟慢慢变成一个小点,直到小点也不见了。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三人走丢了

再后来,没了锺书和阿圆的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已然成为一间客栈。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个往返奔波,格外辛苦,格外漫长。这是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如此情真意切普通不平凡的一家人,用涓涓流水般的文字点点细数,怎让人不悲痛、不叹息。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求学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着标题,就让人感到沉重和惋痛。杨绛先生用平实感人的文字纪录了自1935年,她和锺书二人前往牛津大学留学,锺书在校攻读文学学士学位,杨绛作为一个旁听生自己常在图书馆读书,两个人在平淡简单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把每一次的散步、游历叫“探险”,“那时候我们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后来,杨降怀孕了,锺书谆谆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果真,在锺书急切的期盼下,他们的女儿出生了。锺书拿到学位后,杨绛和女儿随着锺书一起去法国巴黎求学。到1938年,世界各地都受到战事影响,他们也是很焦虑,回国的船票很难买,后来辗转由里昂大学买得船票,坐三等舱,自此带上女儿回国了。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聪慧早现

回国后正赶上抗日战争,一家人过了几年艰难的日子,但始终没有忘记努力工作和读书。女儿圆圆也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慢慢长大,虽然生活艰苦,但圆圆开朗活泼,乖巧懂事,有她在的日子,家里到处是欢声笑语,父亲说圆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姐姐说对我说:“她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不用温习,全记得。”圆圆像锺书。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看,他们父女间的对话,真是妙趣横生。从此,圆圆和爸爸最“哥们”。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同甘共苦一世情

当时上海已沦陷,锺书的工作也没着落,有些落迫的锺书“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可怜的锺书,居然还有女儿为他自豪。女儿的聪慧及早显现,所以,阿瑗去世,杨老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再后来,受到“文革”影响,两个人也卷入政治的漩涡中,受了不少苦。六十三年里,一家三口始终相守相助,不离不弃,在艰难的日子里度过了那段快乐难忘的岁月。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也是一个患难与共的年代,所谓“患难见真情”,说的就是他们一家。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感伤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他们仨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风末,锺书去世。从此,我们三从就只剩下我一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不为名,不为利,只要我们仨一直在一起。读《我们仨》有感。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把一家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次相聚。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先生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其实,最好的日子,无非就是:左手牵着父亲,右手挽着母亲,然后一起慢慢变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