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快遞“拼刺刀”,哪家快遞會最後勝出?


大件快遞“拼刺刀”,哪家快遞會最後勝出?

大件快遞短兵相接,“避風港”成了“主戰場。


隨著快遞市場馬太效應不斷加劇,上市快遞企業希望通過大件快遞擴大市場份額、完善產品結構、尋找新增長點,未上市快遞企業希望通過大件快遞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兩者在大件快遞市場短兵相接。

大件“難做”,拼的是服務

大件快遞市場的參與者不約而同地把服務質量當成今年開年第一件事。

優速2019 年第二屆全國省區工作會議提出“穩固品質,增收貨量,提效降本,樹新風”。安能將2019 年的工作主旋律定為“聚焦主業,以質換量,服務至上,同心共贏”。德邦直接向234 名“五星快遞員”每人發放價值10 萬元的金磚,這些快遞員在收派件量遙遙領先的同時還需要保持優質的服務,連續12 個月零投訴。

時效是服務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3 月18 日,優速在其“33 0限時達” 產品上線一週年之際,再次新增上線:威海、青島、懷化、荊門、常德、萍鄉、郴州、麗水、六安、香港10 個城市,截至目前已完成109個核心城市的全境覆蓋。安能則計劃在3 月至5 月分批開通36 條戰略性線路,預計投入運力976 噸/ 天,以實現省區與省區之間相互發車、直達貫通,提升華東、華北、華中、華南、東北、西南和西北七大核心經濟圈的整體聯通度。

企業如此重視提升服務質量,與大件快遞服務“難做”密不可分。

傳統快遞業務的重量範圍一般為0~3 公斤。對快遞員來說,即便每件快件都被收件人要求送貨上樓上門,快件重量都不是問題。大件快遞則沒這麼容易,其重量範圍一般為3~60 公斤。以德邦招股說明書相關數據計算,其2013 年~2016 年快遞業務平均每票重量分別為6.11 公斤、8.51 公斤、8.60 公斤和7.92 公斤。

官方調查數據也證明了大件快遞服務“ 難做”。國家郵政局關於2018 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的通告顯示,在調查測試對象—2017年國內快遞業務總量排名靠前的10家全網型快遞服務品牌中,德邦和優速位居快遞企業總體滿意度排名最後兩位。在國家郵政局截至2018 年12 月前每月發佈的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中,大件快遞企業申訴率也普遍較高。

雖然“難做”,但大件快遞市場前景廣闊。近兩年,隨著電商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完善和快速成長,大家電、傢俱、建材、運動器材和衛浴用品等大件商品網購需求加速崛起,逐漸迎來消費爆發期。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發佈的《中國大件快遞白皮書2018—數字化驅動快遞行業發展》預測,2020 年大件配送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 億元。

大家都“難做”,在成本管理水平相近的情況下,誰的服務更好一點,誰就能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大件“避風港”,難在競爭優勢

2015 年,優速宣佈差異化轉型,實施大包裹戰略,意在避免和“通達系”快遞企業在傳統快遞業務領域直接競爭。今年年初,安能作出了和優速目的類似的選擇,宣佈業務轉型,主攻大件電商市場。

事實上,在“通達系”快遞企業集中上市後,這種戰略的差異化效果越來越不明顯。其原因在於快遞市場的馬太效應不斷加劇。除以大件快遞為主業的德邦外,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上市快遞企業希望通過大件快遞擴大市場份額、完善產品結構、尋找新增長點,與希望通過大件快遞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未上市快遞企業在同一細分市場再次短兵相接。

原本是“避風港”,現在成了“主戰場”。你來我往、群雄環伺,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各企業官網信息顯示,在3~60 公斤的重量範圍內,順豐有重貨包裹(20~100 公斤) 和重貨快運(20 公斤以上),中通有小票零擔(10~300 公斤),韻達有電商大件(30~100 公斤),圓通有C 網提供重貨快運服務,百世有慧心件(5~60公斤)。申通雖然沒有大件快遞產品,但此前也試圖通過與快捷合作進入市場。

3 月8 日,百世快運官方宣佈全線主攻電商大件,聚焦10~70 公斤段產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百世集團副總裁、百世快運總經理柳濤用“鏖戰”表明對市場的判斷。“鏖戰的本意是激烈的戰鬥。市場發展很快,玩家都想分一杯羹,必須激烈的戰鬥才能贏得勝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本助力成為上市快遞企業在大件快遞市場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2018 年5 月12 日,順豐、新邦物流聯合發佈共同成立的加盟制物流品牌“順心快運”。此前有消息稱,順豐注資17 億元收購新邦71% 股份。同年5 月30 日,中通快運與投資人簽署A 輪投資協議。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作為領投方,鼎暉和雲鋒等投資機構和中通快遞聯合投資,投資總額超過1 億美元。

在德邦快遞董事長崔維星看來,零擔快遞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在電商飛速發展的催化下,中國的運輸市場很快就會迎來“沙漏狀”,將有很大一部分零擔市場變成大件快遞市場。快運企業將不斷向低公斤段拓展業務,並在網絡密度、點位佈局、運輸時效等方面與快遞標準靠攏;快遞企業也將逐步開發運營高公斤段業務產品,以此提升其為客戶服務的全方位能力。

競爭加劇下,未上市快遞企業如何在大件快遞市場突出巨頭重圍?優速董事長餘聯兵告訴《快遞》雜誌記者,只要堅持差異化戰略不動搖,提升戰略自信,增強戰略耐心,市場會越來越規範,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少。“算好每筆賬,用好每分錢,用釘釘子的精神專注做好產品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