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我們的孩子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或者我們可能會看到別人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

  • 孩子一遇到一些小事,就大哭大鬧甚至打人(包括打他人,也包括打自己);
  •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寫不好的字,就憤怒的摔東西;
  • 孩子想做一件事而家長不配合,孩子就撒潑耍賴,躺在地板上打滾兒;……

造成這些行為的大部分原因是情緒管理能力欠缺

如果我們每次都只是就事論事地給孩子講道理,那麼下次遇到不合心意的另一件事時,孩子依然會重演大哭大鬧、摔東西、打人的行為。

因為你給孩子當下那個事情講的道理,只是治標的方法;

我們要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如何疏解情緒,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當然,這個過程不簡單,即使你方法用的對,也不是你剛剛說了一次,孩子就能馬上做到並徹底改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

情緒管理,是一門藝術,是值得我們花心思長時間去學習並掌握的藝術。

情緒管理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而且還能幫助大家建立和周圍人的良好關係,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以及將來更好地發展客戶與事業!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一)大象與騎象人

美國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把人類心理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說我們分裂的“自我”,就如同大象與騎象人。有一半正如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而另一半則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

大象顯然是一隻動物,很感性很自我;而騎象人具有理性,會分析會權衡。

當孩子遇到問題大發脾氣、大哭大鬧的時候,就是心中的那頭情緒大象失控了,在大腦中橫衝直撞。

可是,孩子自己大腦中的騎象人,因為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力量很薄弱,控制不了這麼強大的大象。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來做孩子情緒的騎象人,引導孩子將情緒的大象慢慢平靜下來,恢復到正常狀態。

(二)為什麼孩子自己的騎象人力量薄弱?

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

發表了“掌中大腦”的理論,這個理論被用在SEL兒童社會情感課中,非常形象和生動的給孩子們介紹了我們大腦的相關知識。

在大腦中,控制著我們情緒管理的部分叫“前額葉皮質”。

  • 當我們處理平靜狀態時,前額葉皮質處於工作狀態,讓我們能專注地學習、工作和思考。
  • 當我們在憤怒或恐懼當中時,前額葉皮質就失去了與腦幹及中腦的連接,處於非工作狀態,於是我們的情緒就失控了,會做出一些過分的行為。

而調節我們情緒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5歲的時候才會發育完善。所以,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強,不只是心理原因,還有這個生理原因。

因此,我們首先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別期待著孩子會像我們成人一樣控制好情緒。何況,“前額葉皮質”發育完善的我們,還有很多無法很好控制情緒的人。

有一些媽媽問我:“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的脾氣怎麼辦?我就是個暴脾氣啊,沒辦法!”其實,主要你用心,只要你肯內觀自己,只要你肯不斷學習和練習,你的脾氣一定會有所改善。

之所以沒有改善,是因為你相信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就是無法改善!

你自己都認為自己無法改善,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做到呢?

所以,當孩子大發脾氣時,我們要有一種接納的心態,而不是批評、指責甚至失望。

接納,這裡說的是: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憤怒的感受(情緒),但不意味著接納孩子因為憤怒而做出的所有行為

——感受與行為是不一樣的,這個區別大家要分清楚。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三)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

正如前面分析所述,孩子自己的騎象人力量薄弱,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作為孩子的騎象人,將孩子心中那頭大象訓練有素。

同時,我們在引導的過程中,爭取激發出孩子自己的騎象人的力量,讓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能夠通過自己的騎象人,控制好自己的大象!

那麼,如何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1)讓孩子認識“大象”

大象,在我的認知裡,指的就是感受(情緒)。

如果孩子不懂得識別自己的情緒,自然就談不上情緒管理。所以,想要讓孩子具備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認識情緒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下面這張圖是正面管教的情緒臉譜圖。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我的兩個孩子包括我自己,我們認識感受就是從這張圖片開始的。當然,也不限於這張圖片,只要是有類似內容的,可以讓孩子認識感受詞彙的圖片,都可以實現這一個功能。

我們要做的不是天天讓孩子看,而是:

  • 問問孩子,今天都有什麼感受
    ?讓孩子指一指出現了哪幾種情緒,對應的是哪一張圖片。(如果孩子小,可以直接問:寶貝,你覺得現在的你是哪一張臉啊?能指給媽媽看嗎?)
  • 寶貝,為什麼有這個感受呢?發生了什麼事情?能和媽媽說一說嗎?
  • 今天的媽媽在你的心裡是哪一張表情?為什麼呢?
  • 媽媽今天有了這幾個感受,因為媽媽今天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通過經常這樣與孩子溝通感受,讓孩子知道盡可能多的感受圖片的含義,不斷豐富孩子感受的詞彙孩子才能準確的掌握自己的情緒狀態,才能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在這一步我們其實會發現:我們自己的感受詞彙少得可憐!

我們平時習慣了用“感覺不好”、“感覺挺好的”這兩句話才形容我們所有的感受。在我們這樣的這種影響之下,孩子的感受詞彙也很匱乏。

所以,這個環節是我們和孩子共同學習的環節。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2)引導孩子及時從負面情緒中冷靜下來

當孩子能夠察覺到此刻是開心的、難過的還是憤怒的時候,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及時在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暫停。

這個暫停,不是孩子發怒了,我們就把孩子趕到一個房間,讓他自己冷靜;

而是我們引導孩子,當發怒的時候,及時察覺,並主動讓自己冷靜。

因為:

我們趕孩子去冷靜,在孩子看來,這更像是懲罰;

孩子自己去冷靜,他會認為自己在努力變得更好!是自己在掌控自己的情緒,會有力量感!

當然,最好的引導方式,就是大人先做好榜樣。言傳不如身教,這是一句真理。

我和我老公都是急脾氣,我的兩個孩子脾氣也都比較急躁。我接納這樣的自己,也接納這樣的孩子。但是,我的接納並不意味著我就安於現狀。我在接納的同時,在不斷的自我調整與改善,爭取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越來越好。然後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家人。

這裡舉兩個例子:

(a)我生氣的時候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都在變化,我們每天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當我自己狀態不太好,而孩子們又有一些不良行為時,我可能會發脾氣。

當我對孩子大聲說了幾句話後,當意識到自己失控了時,我會對孩子說:“淏仔,媽媽現在很生氣!情緒很糟糕!媽媽需要冷靜一下。這個問題先放下,等平靜後再說。”

然後,我可能會去廚房做點事情,也有可能回到臥室看看書,還有可能出去拿個快遞散散步。過了一會兒我的情緒平穩了,淏仔的情緒也恢復的時候,我們會繼續再討論一下剛剛的事情,然後關注於問題解決的方法。

(b)淏仔生氣的時候

當我做了幾次這樣的示範之後,淏仔也便有意識地在憤怒的當下抽離自己。記得有一次,他生氣的朝我大吼,我有了不被他尊重的感受,於是我說:“淏仔,注意一下你對我說話的方式。”

淏仔意識到自己失控了,不再說話,很生氣的把自己關在了屋裡。我在客廳坐了一會,正猶豫著要不要進去的時候,淏仔開門出來了,對我說:“媽媽,剛才我生氣了,我態度不好,對不起。”我抱抱他,對他說:“嗯,媽媽感受到你的憤怒了。你自己就找到了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媽媽為你開心。”然後,我們再繼續討論之前的事。

即使到現在,我和孩子們都有生氣的時候,我們就在每次情緒來的時候,互幫互助,共同改善與進步。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3)與孩子們一起做“憤怒選擇輪”

問一問自己:做什麼事情會讓我開心?做什麼會讓我低落的心情好一些?

然後,寫下你的答案。

我相信不會只有一種。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能寫出八九種方法。比如:畫畫、睡覺、聽音樂、玩玩具、吃好吃的……

然後,把這些方法寫在一個轉盤上,當情緒來的時候,就去轉一轉,轉到哪個方法就嘗試一下,看是否真的能幫我們平靜下來。

  • 如果真的有效,就繼續保留;
  • 如果試了兩次沒有效果,就可以刪除。

每個人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所以轉盤不建議通用。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引導孩子控制好情緒這頭大象!

網絡圖

當然也可以用其他你們喜歡的方式。

比如:我給兩個孩子用的不是轉盤,是給兩個孩子每人一個小罐子,把每個方法寫好團成一個個小球放在裡面,當情緒來的時候,就伸手進去抓一個。

對於這個憤怒選擇輪,大人要先用起來,給孩子做個示範,這樣效果最好。

每次當孩子用的時候,我們都及時給予鼓勵的反饋,無論是選擇的方法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我們都會有收穫的。

  • 當方法無效,我們可以建議孩子再選一個,然後對孩子說:“你又發現了一個方法不好用,這是我們這一次的收穫喲!”
  • 當方法有效,我們可以說:“這個方法果然有效呀!你的方法真的很有魔力喲!你在生氣的時候想到了暫停,想到了你的選擇輪,這真是一個值得開心的進步!”

以上三步,就是我認為最基礎最重要的三個步驟。

希望我們小步做起,慢慢來。即使有的時候忘了,也不要太自責,要給自己繼續改善的力量和支持!

如果我們大人們都沒有做到,就請不要輕易去責怪孩子們。畢竟,

情緒管理,是我們一生都值得去修的一門功課!期望一個幾歲的孩子駕輕就熟,豈不是太不現實嗎?

真正技藝高超的騎象人,不僅懂得駕馭自己的大象,還能用大象的語言驅使別人的大象。

我們不但要做好孩子的騎象人,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自己心中的騎象人的力量,讓他慢慢自己控制好自己的大象。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庭教育講師,“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原創文章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不是完美的,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