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走紅,諷刺了這個浮躁的世界

沈巍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從上海某區公務員到街頭流浪“撿垃圾買書”,再到“引經據典”走紅,狠狠的諷刺了這個浮躁的世界。

沈巍走紅,諷刺了這個浮躁的世界


首先,那個認為他“有病”的單位,26年過去了,還給他發著“病假”的工資,儘管在沈巍看來,這一筆錢是“對他的侮辱”,事實證明,沈巍沒有病,那個單位也有問題,竟然隱瞞了26年。人不在崗26年,也可以照常發工資。“也從來沒有人聯繫過他,問他病好了沒”

到底是沈巍病了,還是社會看待人的眼光出了問題?

沈巍二十多年堅持“垃圾分類”,這曾是大力提倡的優秀習慣,事實上,南大街的垃圾桶,至今也沒有實現“垃圾分類”,至少很多人還沒有這種觀念,垃圾桶是分兩個桶的,你們的習慣做到分類了嗎?只有一兩個人分類有用嗎?

就像把一個正常的人放進瘋人院,誰也說服不了誰。

沈巍沒有試圖說服誰,他只是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堅持二十多年,這很難得,“善始善終”。

因為他說“善始者眾,善終者寡”。

沈巍走紅,諷刺了這個浮躁的世界


他沒有房貸壓力,不知道有沒有信用卡,有也不會欠款吧,銀行卡有錢,他不怎麼花而已,垃圾分類賣的錢,他可以買書看。

他的生活自己掌握,想忙活多久忙活多久,以自己的姿態看星星,看日落,他即使什麼也不說,他的內心是從容的,豐富的。

多少人嚮往這樣的“時間富足,精神富足”,可惜得不到。

他說自己不是“流浪,從來沒有想過要流浪,這也不是自由,他並沒有想過這是自由”

世人都誤會他了。

世人把他捧為大師,他知道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

因為,如果他是大師,那些體面的,滿臉貼金的人,臉往哪擱?

沈巍走紅,諷刺了這個浮躁的世界


他讀了很多書,終於滿腹經綸,而很多人苦苦經營人脈,到最後,自己還是“內心貧乏”。

錢掙多少是夠?

人生的方向應該是怎樣?

到底該不該遵循自己的內心?

面具下的生活,是內心真實喜歡的嗎?

什麼是體面?

什麼是虛偽?

什麼是真性情?

什麼是面子?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貧窮,

誰才是真正的富有?

看看衣衫襤褸而滿臉從容淡定的沈巍,

看看雙眼放光或者面無表情一心向錢的芸芸眾生,

總覺得我們的生活過得,

不過是一場沒有人笑的笑話而已。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