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2003年,純粹的功夫電影已經徹底走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這一年,華語影壇除了一部由香港老牌功夫片導演劉家良執導的《醉馬騮》(內地名為《醉猴》)之外,再也難覓其它功夫電影的蹤跡。彼時的劉老選擇“逆流而上”拍出這樣一部電影,意圖已經十分明顯,就是為了希望續寫傳統功夫電影的輝煌。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在粵語裡,“馬騮”其實就是猴子的意思,影片叫作《醉馬騮》,顧名思義就是一部以描寫猴拳為主的電影。在今天來看,本片的演員陣容吸引力十足,除了劉家良之外,還囊括了當時還被人們喚作“功夫小子”的吳京,女武打新星姚瑤,劉家良的侄子劉永健,以及劉家班電影臺前的“扛鼎人物”劉家輝,而出演大反派于海洋的則是久未露面的邵氏老牌打星,鐵線拳高手戚冠軍。這種新老功夫演員的搭配,也讓本片多了一分“守舊納新”的意味。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影片講述了為人正直,且精通猴拳的震遠鏢局鏢師文彪(劉家良飾),因阻止弟弟文豹(張振寰飾)私運鴉片,結果遭受了他和總鏢頭于海洋(戚冠軍飾)的聯合暗害。身負重傷的文彪所幸被村姑小敏(姚瑤飾)搭救後撿回一條命,從此之後便歸隱田園。後來,酷愛猴拳的富家子弟陳家業(劉永健飾)和其叔公陳秋德(吳京飾),千辛萬苦地找到了文彪並拜其為師,而此時一直敬重文彪的豪傑洪一虎(劉家輝飾)也循跡找到文彪住所,但為了保護文彪,他卻在與文豹的打鬥中不幸喪命。為了替洪一虎復仇,重振震選鏢局的聲威,師徒四人闖進了仇人的巢穴,與之展開了最後決鬥的故事。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儘管本片的“復仇”情節顯得非常老套,但在打鬥方面,卻仍然維持了劉家良一貫實打實拳拳到肉的風格。影片中所顯示的“猴拳”已不同於以往劉家良大多數作品中將其用作雜耍或是藉機展現演員靈活身體質素的設定,經過改良之後,它顯得非常“硬派”不說,且力道剛猛,充滿了殺傷力,特別是文彪所打出的“一掌四式”,更是將猴拳迅猛敏捷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吳京藉助著繩索將猴拳中的不同形態一一展現出來,在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可能對於大多數功夫片導演或武術指導來說,“猴拳”的運用就只是個花樣和套路而已,但劉家良對於猴拳可謂是瞭如指掌,所以才能解釋出猴拳中諸如“形於內,千萬不可形於外”以及“打拳的目光不能煥散,要做到眼到手到”的理念和奧義,這樣的安排,不僅讓角色們使出的招數顯得有理有據,也能讓觀眾對於猴拳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為了迎合年輕觀眾的審美口味,這部《醉馬騮》中不僅加入了大量的喜劇橋段,而武打節奏也處理得更加明快。不過其打鬥越“快”,也越體現出劉家良的力不從心,因為這根本並不是他的長項。

影片的打鬥場面其實並不少,不過要真正談得上“精彩”的,也只有片尾師徒四人以“扭力成棍”、“猴尾盤根”、“猛猴翻身”和“懶猴撒尿”大破鐵線拳的一段。想當年,劉家良電影中精彩武戲的篇幅佔據比例可是相當大,而反觀《醉馬騮》中的武戲比例與其盛年期的作品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但考慮到此時的劉家良和聯合武指劉家榮已非壯年時期,而另一方面,本片的投資成本也有侷限(畢竟功夫片的投資環境也不可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因此影片在觀感上有些差強人意,也情有可原。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而另一點讓人感到可惜的是,本片的劇本設定也並不是太理想,它並沒有做到將功夫真真正正地融入故事,這也以此導致了其中的很多轉場有十分明顯的斷裂感。為本片擔任編劇的是李百齡,雖然他也算是邵氏武俠片裡的老將級人物了,但實際上他參與功夫片劇情編寫的經驗並不是太豐富,如果本片把參與《瘋猴》和《武館》的倪匡重新找來,也許最後的效果要比現在好得多。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在拍攝這部《醉馬騮》時,劉家良已經68歲,此時的他因為被查出罹患癌症已息影長達8年時間,以本片重新復出後的他為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其中很多打戲仍然由他親自上陣,像翻騰跳躍,舞刀弄棒等動作也依舊是不在話下,其精神矍鑠的宗師氣度也是絲毫未減,實在是讓人心生佩服。而時隔多年之後,他和義弟劉家輝在片中再次並肩作戰的情景,也許只有資深的功夫片迷,才能深切地體會到那份回憶和情懷。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這部誕生於2003年的影片,也許會讓很多觀眾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多是來源於其電影技法和表達方式上的“老派”——比方說將展示猴拳的凝鏡用於打上演職員字幕以及對吳京和劉永健勤學苦練的描寫等等,無不充滿了對七十年代邵氏功夫片的致敬意味。作為一個習武之人,劉家良有著固執和倔強的一面,而影片的這種“老派”,也正是他固執的一種體現。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看過這部《醉馬騮》的觀眾,也許會和筆者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文彪這個角色,其實就是當時劉家良心態的寫照——不論戲裡還是戲外,兩者均是功夫大師,他們都因種種原因不得已退出江湖,但江湖時局的變化卻不由得讓他們重新出山,只不過一個渴望振興的是震遠鏢局,一個是希望傳統功夫片再展雄風。同時,劉家良還特意設計了一個將鏢局的旗幟交到了吳京等人的手裡的橋段,這和《豪門夜宴》裡許冠文和周星馳“爭雞頭”的戲有異曲同工之處,象徵著兩代功夫明星的“交接”和薪火相傳。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然而可惜的是,現實中劉家良並沒有像片中的文彪那樣實現自己的願景——《醉馬騮》問世時,早已不是傳統功夫片的天下,再加上港片年產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僅靠一部《醉馬騮》就想扛起復蘇功夫電影的大旗,並不容易做到。因此本片並沒有受到太大關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劉家良最後一部功夫片,可當時觀眾愛看甄子丹,本片有點生不逢時

或許本片在功夫片史上的地位不算特別重要,另外當時它也並沒有捧紅主演吳京、劉永健等人,但放在當時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的時裝功夫片面前,這樣一部探討傳統功夫的電影還是顯得別具一格。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劉家良生前最後一部自導自演的功夫片,10年之後他便溘然長逝,宣告著硬橋硬馬的功夫片時代正式落下帷幕,徒剩這樣一部《醉馬騮》讓人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