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遍『红楼梦』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农民小席



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这话是有些道理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读到的《红楼梦》味道都不同,就是一个人的年龄不同感觉也不同,孔子五十岁才读懂《易经》而做《易传》。

年轻时读红楼读的是外在,是热闹,是色情,是美食。到了五十岁知天命之年,你会往内看。其实《红楼梦》第一篇己把故事交待完,他写的就是现实与理想,神性与俗性,石与玉的关系。石:自然、原始、本真;玉:人为、文明、雕琢。《红楼梦》是写石一一玉(欲)一一石的过程。
《说文》“石之美,就其本性而言,玉的根本乃是石,玉的地位之所以高高凌驾于石之上,完全是凭借社会的承认”。《红楼梦》中点题的话是“重玉不重人”,玉是秩序、是符号、是社会;而石才是人、是本真、是自然、是神圣。只有追求本真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空谷幽兰666666666


红楼梦读一遍是不行的,因为读不懂。

第一遍你可能会关注宝黛的感情,甚至认为薛宝钗破坏了他们的姻缘。

第二遍你可能会发现宝钗一点也不想嫁给宝玉,发现晴雯、袭人、平儿、芳官等等这些丫头的可爱和缺点,发现凤姐的自私和辛酸,可能会恨袭人告发了晴雯,心疼宝玉那篇《芙蓉女儿诔》,还发现妙玉的一句“槛外人妙玉遥叩芳辰”背后的深意。

发现每个人都不容易,各个阶层都有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难言之隐,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彻底坏透的人,看似大度的人有不少小心思,表面冷漠的人也可能有炽烈的爱。

第三或者第四遍,如果你年纪不小了,就有可能觉得宝玉太不懂事,贾政大体上是个好父亲。因为贾政明白,只有仕途经济能保住这个家,维持大观园里的美。宝玉呢,只知道美,不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有时候让人想抽他。这时候也会发现,宝黛的感情真正是灵魂之爱,黛玉那些小性子,不过是因为不确定宝玉的心而一次次验证。在验证确认之后,他们再也没闹过。发现黛玉根本不是爱生气的刻薄之人,反而是对美有特别高级的追求,还与人为善的人。

十遍左右,会发现世上一切都处于由盛转衰再重新发展的规律里,人生无论多精彩,总有滑到底的一天。再好的爱情也会结束,再美的风景也会消亡。同时,弱肉强食的规律也无解,穷人永远被富人敲骨吸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背后,有数不尽的血和泪。

放到今天也是一样,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句子——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霓虹灯下有血泪”

这并不公平的规则,从古至今都如此。

公平的是消与长的规律,以及永恒流逝的时间。

《红楼梦》的意义,远大于教科书上的“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

你是什么,就会读到什么。

去读吧,至少要读三遍。


梨了了


用一句话回答吧。一入豪门深似海。


夕阳233734493


红楼梦就是石头记,它告诉人们,荣华富贵,悲欢离合,是可求的,也是可舍的,兴盛和衰亡是编制的,它告诫人们:新生事物诞生和发展是不可抗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