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民謠在你聽到的那一刻就成了你的故事,你怎麼看?有什麼好聽的民謠可以分享?

華髮sn


曾經有人說過,每一首歌曲都是描述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和一切回憶往事的經歷,在小時候我們第一次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等,就像就覺得自己就是媽媽的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長大戀愛了,當戀人送給我們光碟表達心意的時候,我們總是聽著每首歌在琢麼對方的心理期待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結婚生子了,真正才走進生活了,才能體會到生活是多麼的艱難不易,就像劉歡的歌曲《從頭再來》寫的多麼豪邁,而我們珍惜了多少時間?我們又浪費了多少青春和年華?那些人生不如意的歌曲,像《時間都去哪兒了》確實寫給了珍惜時間的人。轉眼我們又老去了,就像秋褲大叔寫的那首歌《一晃就老》,所以,每首歌都寫出了他們的人生體驗,寫出了心聲。我喜歡聽自己喜歡聽的歌曲,百聽不厭,也喜歡唱百唱不厭的歌曲,每個人的人生就像他們寫出的每首歌曲裡的歌詞,各有各的的人生,各有各的故事。平常我喜歡的歌曲是:鄧麗君的《你怎麼說》《千言萬語》《襟裳岬》...等,郭富城的《說聲我愛你》《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等,梅朵的《想你就是我的幸福》,《時間煮雨》,周筆暢的《最美的期待》,《聽心》,《我在想你你在哪裡》,《驕傲少年》《且愛且珍惜》……等


榮榮好聲音


2014年,一個喜歡我的姑娘進入我的生活,開始的時候,她說喜歡我唱民謠歌給他聽,喜歡我的聲音。


那時候剛聽民謠,因為嗓子低,只能跟風的唱唱“董小姐”,“莉莉安”,“南山南”···


那時候也生活在麻油葉經歷過的生活裡,似乎頹喪,有著希望。


那個姑娘跟我在一起之後跟我說:我喜歡一首歌,左小祖咒的,愛情的槍。


順了她的心思聽了那首歌,一個難聽到爆的聲音,唱著不著調的歌,第一句:“借我那把槍吧,你說你用不上那玩意去殺誰···”


心底是真的激不起喜愛,硬著頭皮聽了很久,也終於能聽進去了,但還沒有入骨的喜歡。


後來分開了,那姑娘離開了我,也算是輕視了我的感情,起碼當時是那麼覺得的。

心底不甘,得不到的容易讓人魂牽夢繞,這時候再聽了左小祖咒的這首歌,才發現迷到了心裡。


歌詞說:“殺了誠實吧,或者殺了愛情吧,在北風吹起的時候加入我們的隊伍。 殺了真理吧,或者殺了謊言吧,存在被風吹起的狂野中,唱著激昂的進行曲。”


“莫非有人給你機會,讓你感到自卑,借我那把槍吧,或者借我五毛錢,生就屬於北方的我,將一去不回。”


那種隨著靈魂而起的共鳴,幾度勾起淚水。


每一句話都細緻到靈魂的骨髓裡,聽著那句:“南方的江山太嬌媚,容易遮上我的眼,”好似後悔,卻最後一句“當春風吹拂著新綠,那是因為我想你。”


苦笑著,那不正是心底的不甘而化作心碎的呼喊麼?


墨逸隱修


其實不只是民謠。音樂都是這樣的。

我覺得聽音樂最重要的就是共鳴。不然再華麗的編曲,再複雜的旋律,聽幾遍也會食之無味。

只不過在我看來民謠的核心是歌者的人生經歷所凝練出來的歌詞。

這些歌詞簡單質樸,他們簡簡單單的唱著,卻唱進了我們的心裡

所以

《董小姐》中愛而不得的人是你



《斑馬斑馬》中獨自漂泊,在高樓大廈中迷失的是你



《安和橋》中追憶青春的是你


《小半》中自欺欺人在愛裡卑微的也是你


於是這些民謠在被我們聽到的那一刻,就成了我們自己的故事。

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吧,突然聽到的一首歌,居然會全身起雞皮疙瘩,眼眶溫熱。

旁人覺得矯情,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從歌裡聽到了什麼。

推薦的話

我也界定不清這首歌是民謠還是搖滾。總之第一次聽到張傑在歌手上的翻唱時,真的熱淚盈眶。

後來又去找了原唱,不一樣的味道,一樣的感動。

許鈞–《自己》送給你

第一

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陽昇起

用一片面包解決你的不安

別擔心

沒人經過,你的未來

沒人駐足,你的現在

第二

切記不要與自身的平凡為敵

也沒有必要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

……

第三

與自己所處的現在

促膝長談

寫生命中所剩不多的情感

……

(網絡讓喜歡民謠的人不孤獨,最後希望看到的朋友,也在底下分享分享你喜歡的歌吧)


來自ta的指南


民謠是治癒的良藥。

喜歡民謠是因為大冰,那個時候趙雷還沒紅,超級喜歡他的《南方姑娘》,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幅畫面,一首歌下來就是一部短片。

後來喜歡陳鴻宇,《理想三旬》百聽不厭。收聽濃煙下的詩歌電臺。喜歡陳叔的歌,很真。去年8月份一個人在深圳,喪到整個頭頂都是烏雲,在公交車上聽陳叔的《多嘴》,下了公交車烏雲散了一半。

因為很喜歡民謠,可以很真實的去刻畫生活,或者說,民謠本身就是生活,故事也都是真實的。所以自己在公眾號上分享民謠,願勞累一天的你,可以聽著民謠入睡,讓民謠幫助你平靜內心。後來因為原創問題。老是發不出去,就索性不分享歌詞了,把民謠編程故事,分享給大家。

若你喜歡民謠,也可以關注公主號,“東風自愈”。一起分享。




有個故事給你講


民謠在這兩年可謂是大火了一把,從馬頔的《南山南》到宋冬野的《董小姐》《斑馬 斑馬》再到趙雷的《成都》。

這些歌曲或者說這類歌曲的大火勢必有他的原因,首先是歌曲的質量,其次就是它的傳播方式。

民謠能如此受歡迎,個人感覺主要在於它的表達更大眾化,沒有流行歌曲的晦澀或油膩,它的主觀表達是契合聽眾的。

說到問題中所說的,其實是普遍現象,任何歌曲你在聽的時候都會代入自己,這是情緒和感情的吻合。

民謠的大火也讓很多優秀的小眾音樂走了出來,個人比較喜歡的小眾民謠其實很多,這裡簡單推薦幾個小眾獨立音樂人,感興趣可以聽聽他們的音樂,崔躍文、吳文青樹、丟火車樂隊、野外合作社。




公路民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我曾》

“我曾想被無數的黃土淹沒我的澎湃洶湧

我曾把墮落的原因都丟給時間

我曾把機會就扔在眼前

我曾想讓過去重來 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想說 過去的時間 我誰都不為

過去除了空談 也就是是是非非”

這幾年可能會有點累

但要相信你的人生不可能就止於此了

堅持一下

努力一下

讓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清晨iYY


網友用成都的調套的北京的詞

很有感觸

很有意境

二爺和少爺合唱過

下面有幾句詞

“紫禁城一葉知秋

今夜有點溫柔

後海夜晚的涼風

吹散你的憂愁

紅牆綠柳沾細雨

藏著他的回眸”


秋遲的小老婆


本來想寫一大堆的話告訴你

對我來說你有多重要

後來我寫了改,改了又寫

最後發現原來我想表達的

只有這幾個字

留在我身邊


妙音小歌


聽了陳粒,花粥,謝春花,jam,房東的貓的女生民謠後,發現謝春花的清新民謠風更適合我,特別是《借我》《我一定會愛上你》《歧途》《我從懸崖跌落》《一朵會開花的數》


耀眼8497


最近🔄聽《寫給黃淮》

可能會把自己的故事加進去吧!

所以比較有感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