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至高、皇宫至尊、皇权至上的建筑象征。在紫禁城内三大殿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高。太和殿向北依次是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名称,是清朝顺治时更改的。在明朝嘉靖时称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再往前明朝永乐时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些象征国家权力的外朝三大殿,留有很多皇帝们在这里所题写的匾额和对联,庄严肃穆里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现在,我们在外朝三大殿看到陈设,是清代保留下来或者是按照“康乾盛世”风貌恢复的。比如太和殿里天下第一龙椅和第一匾额等,就是故宫博物院专家依照清宫所存《清朝皇室写真》中1900年太和殿旧照片,历时一年,于2002年9月成功复制的。内朝三大殿基本定格在1925年以前的模样。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还有重要节庆朝贺等。皇帝宝座上方的匾额为“建极绥猷”,是乾隆皇帝御书。“建极”,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绥猷”,典出《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在明清两个朝代都是这四个字,现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含义有两种说法:一是君临天下,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属,创万世之功业。二是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太和殿的对联是乾隆题写的: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同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等。“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安静思考的地方。中和殿皇帝宝座上方的匾额为乾隆御笔“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乾隆御笔的对联是: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保和殿,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中受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和科举殿试等,在此举行和办理,具体使用还要看各位皇位的喜好有所变动。这里的匾额为乾隆御笔“皇建有极”,极是指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出自于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保和殿里的对联也是乾隆题的: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外朝三大殿主要是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并不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那么,他们是在哪儿“临朝听政”!先看明朝皇帝是怎么办公的。明朝有大朝会,也称正朝,在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举行,仪式极为隆重,仅次于皇帝登基大典。正朝在奉天殿(即太和殿)举行,主要是朝贺,皇帝并不问政事,说一通吉利话而已。其它时间的朝会称为常朝,每月初一和十五在奉天殿举行,多为朝贺性质,互相道好,同样不处理政事。与政事有关的是日朝。日朝在洪武时主要指的是早朝,每日举行,多在奉天门(太和门)举行。这就是通常说的“御门听政”。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内阁们已经办了,向皇帝汇报一下。当遇到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在养心殿。再往细里说,清朝皇帝办公,大多集中在畅春园和圆明园,很少在紫禁城里。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象征国家权力的外朝三大殿外,还有内朝寝宫三大殿,由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组成,匾额和对联还有很多。如乾清宫,皇帝宝座上方的匾额是“正大光明”,为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清宫乾隆题对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康熙题对联: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艰。

紫禁城内“金銮殿”,皇帝们办公地点的匾额和对联

紫禁城内的匾额和对联,文化底蕴超级浓厚,老祖宗智慧的精华,经验的结晶再结晶,大格局,大格调,值得品味。再比如清朝对三大殿的更名,其“和”字精神的体现,就极大地提升了三大殿的思想境界,远远胜于前朝。(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