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匾牌,又称匾额。是集书写、雕刻、彩绘为一体,并适合在名山胜景、殿堂楼阁、庭院门亭悬挂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字独有的表现方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汇集了一大批以书法、美术和思想内涵为一体的艺术佳作。

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至1439年),从左至右,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建筑组成。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而文庙桂籍殿前廊檐下集中悬挂着上起清康熙34年(1695),下迄1939年期间,不同时期的44块匾牌,300多年来保存完好,其数量多而悬挂集中,堪称武威文庙一绝。这些匾牌,尽是文章能手、书法大家、绘画巧匠、雕刻名家匠心独运的杰作。其匾文,用典绝妙,寓意深刻,富有启迪性。这些匾额不但反映了特定的时代风貌,而且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书城不夜”、“聚精扬纪”被收入百块中华名匾之列。而“学宗衍圣”、“炳呈斗上” 两块匾额其制作工艺堪称中华匾额之大成。尤为赞叹的是它集木雕工艺为一身,无论是阴阳雕、平雕、浮雕、线雕、镂雕,层层叠叠,书画而一体。在九龙映衬下的学宗衍圣四个大字金光灿烂,美轮美奂。彰显了武威文庙桂籍殿的神奇与尊崇,是中华匾额艺术难得的珍品。

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匾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