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放棄貝加爾湖?

新鮮事新發現


貝加爾湖作為世界第一深湖也是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最早的時候是歸屬我國漢朝,這裡曾經被匈奴控制,漢朝時曾和匈奴多次在這裡爆發戰爭;蘇武也在這裡牧羊,直到康熙朝時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後,中國徹底失去了貝加爾湖。

康熙為何放棄貝加爾湖

對於歷史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貝加爾湖從匈奴控制後就已經不屬於我國了,到清朝時期更是被噶爾丹的準噶爾部控制著,而清朝和沙俄簽署的《尼布楚條約》卻是在跟噶爾丹開戰之前簽訂的。因為這個時候的貝加爾湖並不是屬於清朝,康熙耍了沙俄,為的就是擔心對噶爾丹作戰的時候沙俄橫插一手,所以當時清朝簽完《尼布楚條約》後康熙哈哈大笑。

直到後來葛爾丹死後了準噶爾部也沒有完全被清朝控制,就這樣俄國得到了貝加爾湖部分地區,康熙也得到了準噶爾部的一部分領土,滅了準噶爾部,清朝的領土頓時又擴大了很多。

康熙把壓根不屬於清朝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而俄國卻把自己控制的土地送給了清朝,這次的條約讓俄國政府被啪啪打臉,幾乎崩潰。之後俄國人不幹了,他們要撕毀條約,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奇恥大辱,所以在雍正登基後,俄國葉卡捷琳娜一世以祝賀雍正登基的名義,前來商議雙方貿易、締結通商條約、勘定邊境線。

在雙方簽訂了《恰克圖條約》後,重新劃定兩個有爭議的中俄邊界,根據這個條約的規定,貝加爾湖周邊地區才正式的離開了中國的版圖。

俄羅斯的歷史課本中對於簽訂《尼布楚條約》是這樣記載的:沙俄戰敗,與清朝簽訂屈辱條約,失去貝加爾湖大部分土地,最後在葉卡捷琳娜一世以商議的方式,通過一系列條件才恢復了被清朝奪走的土地。

清朝當時對貝加爾湖看不出有任何價值,所以這塊土地對清政府來說可有可無

貝加爾湖在當時的人眼裡沒有什麼價值,氣候寒冷,沒有可利用的資源,當時臣服了清朝的蒙古各部都是依水草而居,沒有什麼領土的概念;沙俄的探險隊都跑到了黑龍江才發現有活人,康熙當時自己的不相信這塊貧瘠的土地能讓人活下去,對於封建王朝和農耕民族以及草原部族來說,不能耕種不能放牛羊的地方有什麼用?

就算拿下來還要派兵鎮守,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財務物力兵力去守護這個不長毛的地方,還不如丟給這個對土地極度貪婪的民族。沙俄方面也是到了19世紀末才稍微的開發了一下西伯利亞,真正要實現產出,都已經到蘇聯時代了。

這塊土地在當時並不是什麼好地方,清俄兩邊都覺得是虧本買賣,清朝想要可以耕種的土地、毛子想要皮毛和商路,兩邊對貝加爾湖都有種“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感覺。


大國布衣


清朝對貝加爾湖的放棄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盛世割地。

貝加爾湖曾是蘇武牧羊、霍去病飲馬的地方,最早生活在那裡的居民被稱為“肅慎”,這個民族在公元前11世紀臣服於周王朝,史稱“肅慎來服”,她就是今天滿族的前身。

貝加爾湖在西漢時是匈奴的領地,在東漢至西晉時是鮮卑的領地,在東晉時是高車國的領地,在南北朝時是柔然的領地,在隋朝是東突厥的領地。

公元629年李靖夜襲陰山大獲全勝,唐朝攻滅東突厥將貝加爾湖地區收入版圖。

唐朝隨即在那裡設立燕然都督府,管轄貝加爾湖地區及其北面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間的地區,後又設安北都護府加以管轄。但在唐朝中後期,貝加爾湖又先後為突厥、回鶻所佔有。

唐亡之後,生活在貝加爾湖的嗢娘改部臣服於契丹,貝加爾湖地區成為遼國的屬地。

金國滅遼後,以蒲與路、胡裡改路、恤品路管轄包括加爾湖地區在內的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

蒙元一統後,設立嶺北行省、遼陽行省管轄貝加爾湖、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大片地區。

明朝時期,先後在貝加爾湖地區和黑龍江流域設置了384個衛和24個所,其中以乞塔河衛管轄貝加爾湖,並設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統管各衛所。

明朝末年,分佈在貝加爾湖及其鄰近地區的布利亞特等蒙古族諸部,先後被皇太極招撫到滿清的統治之下,居住在那裡的鄂溫克使鹿部、達斡爾、鄂倫春等部被編入八旗。

清朝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管轄,先是派遣欽差大臣在庫倫(今烏蘭巴托)設立行政機構,後由理藩院在色楞格河岸的恰克圖設置派出機構。同時,作為清朝地方官吏的車臣汗和土謝圖汗也領清政府之命,協助管理貝加爾湖地區的蒙古諸部。

1640年至1650年,恰克圖和尼布楚逐步被建設成為當時貝加爾湖地區的兩大經濟重鎮。內地的茶磚、瓷器、紡織品等貨品,貝加爾湖地區蒙古諸部以及周邊鄂溫克各部的獸皮、麝香、鹿茸等物產,以這兩座城市為中心開展貿易。

沙俄對貝加爾湖地區的侵略和蠶食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的。

1657年,沙俄在尼布楚河與石勒喀河合流處侵佔雅克薩城、尼布楚城為據點,但清政府直到40多年之後才對沙俄侵略軍發起決定性的反擊,清軍於1685年和1686年兩次重創沙俄佔據的雅克薩城,迫使沙俄要求和談。

但是在隨後的談判中,康熙朝廷與沙俄政府簽訂了一份令人不解的《尼布楚條約》,竟然同意將貝加爾湖以東、勒拿河以南、額爾古納河以北、格爾必齊河以西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沙俄。

更讓人無語的是,《尼布楚條約》的退讓並沒有換來真正的和平,沙俄繼續將侵略的魔爪伸向蒙古地區,並拒絕與康熙朝廷進行邊境劃界問題的談判。直到1725年,沙俄困於同瑞典、波斯的連年戰爭,同時雍正朝廷以中止兩國間貿易為威脅,沙俄才同意進行兩國劃界和貿易問題談判。

可是令人不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雍正朝廷在最終與沙俄簽訂的《恰克圖條約》中,將貝加爾湖以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領土割讓給沙俄,徹底放棄了貝加爾湖。

這段歷史堪稱是清朝的“盛世割地”,美麗的貝加爾湖大片領土被康熙、雍正拱手相讓。


讀歷見聞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清朝那些事兒。(約600字,閱讀需2分)

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

貝加爾湖這個名字,源於蒙語,意思是富饒的湖泊。說明蒙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個湖泊裡豐富的魚類資源。

歷史上較早提到貝加爾湖,當屬蘇武牧羊所在的北海,此處的“北海”就是指貝加爾湖,可知這裡是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勢力範圍。

到了清朝,蒙古諸部歸順大清,貝加爾湖區域名義上也在大清的範圍內。

由於此地苦寒,處於高原,又緯度高,氣候惡劣,因此也沒有多少人在這裡放牛馬,故而也沒有正是的行政建制。

如果沒有沙俄“羅剎”東進,那麼清朝皇帝說自己的國家,幅員北至於北海,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但是沙俄哥薩克人從更嚴寒的西北到了之後,就認定這裡是個好地方,確實,比起更北的鳥不拉屎的嚴寒地方,這裡確實不錯,還能放個牧。

有糾紛,就要有解決糾紛的辦法,大清國原來模糊的邊境線,就需要劃一個明確的線,以制止紛爭了。

在康熙初年雅克薩自衛反擊戰中打敗沙俄之後,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因為此時大清忙於與葛爾丹的糾紛,雖然取得了對羅剎戰爭的勝利,還是做出讓步,劃定了外興安嶺以東的領土界限,貝加爾湖這一段的疆界並沒有劃定。

之後沙俄趁著大清忙於平準,一步步蠶食貝加爾這一區域的土地,近三十年後,中俄簽訂了《布連斯奇-恰克圖條約》。

界定了中俄中段的邊疆界線:自額爾古納河至沙畢納依嶺之間以北歸俄國,以南歸中國,貝加爾湖就這樣成了俄羅斯的領土。

綜上可知,貝加爾湖所在區域,清初雖然號稱大清疆域之內,但是因為地理環境惡劣,清朝並沒有很重視這片土地,也沒有相關的管理措施。而沙俄則相反,十分重視此地,將其作為向遠東前進的重要一站,通過各種手段將其納入自己的領土範圍。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李健的一首《貝加爾湖畔》,讓很多人對這裡充滿了嚮往。很多人以為這裡屬於中國領土,但是孰不知人家是俄羅斯的。

俄羅斯前身沙俄,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居,也從我們這裡割走了不少的土地。因此有人懷疑,貝加爾湖以前到底屬不屬於中國?

又有人提出在《尼布楚條約》當中也有貝加爾湖的身影,是不是康熙放棄的?

通常意義上貝加爾湖的歸屬問題。

在西漢歷史時期,貝加爾湖屬於匈奴人。蘇武曾經出使匈奴和談,結果因為被牽連,匈奴的單于把他流放到北海。

當時的北海就是貝加爾湖,蘇武放了將近20年的羊才得以回來,這也就是蘇武牧羊的故事。

東漢到西晉時期,貝加爾湖都屬於鮮卑的控制,當時仍然叫做北海。到東晉時期,貝加爾湖改名為於巳尼大水。後來到南北朝與隋朝時期,貝加爾湖又在突厥和東突厥之間幾經易手。

一直到了唐朝時期,唐朝的大將李靖大敗突厥軍。把原本屬於他們領地的貝加湖,納入了唐朝的版圖當中。不過當時並不重視這裡,並沒有派遣相應的官員治理。因此在不久之後,又被突厥人搶走。

雖然宋朝比較富有,但是也沒有把它重新劃歸領土。一直到了元朝時期,加上之前蒙古帝國打得比較狠,這裡自然而然的也就歸屬到了元朝的版圖。不過後來隨著明朝的衰落,貝加爾湖畔再次易手。

貝加湖畔在清朝和沙俄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到了清朝入關之前,貝加爾湖畔既不屬於沙俄也不屬於清朝。兩個人誰佔得快,最後就是屬於誰。不過在這塊土地上面,沙俄佔據了更大的優勢。

因為在明清時期,一直認為這裡是一塊不毛之地,很少有人會移居過來。但是沙俄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把這裡當作是聖地,不斷的有內陸地區的人,開始陸陸續續的往這裡搬遷。


但是沙俄的心比較大,想繼續侵佔中國的領土。於是爆發了後來的雅克薩戰爭,康熙平定三藩之亂之後,立刻增派人手,兩場圍殲戰下來,沙俄以投降告終。

之後也就到了簽訂條約的時候,為什麼已經打了勝仗?還要“送”出這麼多的土地?

尼布楚條約與貝加爾湖

當初談判的時候,我們的大炮還在雅克薩的城下架著,佔據的主動權也比較大。我們這邊派出的是大將隆科多,他的態度很堅硬,對於沙俄的情況也很熟悉。因此在領土劃分上面,基本上是寸步不讓。

只要沙俄逾越了他的底線,他就嚷嚷著要用大炮轟擊雅克薩內的俄軍。當談到差不多的時候,眼看著貝加爾湖的一半就要劃到了我們這裡,隆科多的事情突然東窗事發。


他被緊急召回,回去之後就被革職、抄家。剩下談判人員當中,大部分都是慫包了,沒有一點主心骨不說。俄軍只要稍微強硬一點,他們就答應了要求。

結果就是放棄了有爭議的貝加爾湖西南地區領土,又確認了原先沙俄佔領的貝加爾湖以東、額爾古納以西的地區。如此一來,貝加爾湖就和我們無緣了。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放棄了貝加爾湖,只能說原本並不屬於,只是後來談判的時候,沒有把他劃到我們的範圍內罷了。


史之策


貝加爾湖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北海”,現在一般認為這是漢代名臣蘇武牧羊的地方。美麗的貝加爾湖可以裝下23600立方千米的湖水,湖底最深處可達1620米,佔據了地球淡水總量的20%還多,因此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


不過,由於貝加爾湖的地理位置遠離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怎麼受到重視,即便是唐代和元代也僅僅是短暫羈縻過這裡,沒有施加真正的管理。不過,真正承認了貝加爾湖屬於俄國的還是清王朝。

明朝末年時,貝加爾湖附近是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的遊牧地區之一。清朝康熙年間,漠北蒙古遭到準噶爾汗國襲擊,於是宣佈歸順清朝。直到此時,清朝才取得對貝加爾湖名義上的管理。不過當時的清王朝實力十分有限,實際上仍然沒有去管理遙遠的貝加爾湖。那麼,貝加爾湖是怎麼落入俄國人手中的呢?


清朝雍正年間,沙皇俄國與清朝因為領土爭端簽訂了一個《恰克圖條約》。在此條約中,清朝將自己無法管理的貝加爾湖割讓給了沙俄。事情的起因是,清王朝正與準噶爾汗國交惡,唯恐與沙俄糾纏。而翻閱《世界歷史》不難發現,此時的沙俄同樣在歐洲、中亞分別與瑞典、土耳其激戰,也害怕清政府北上西伯利亞。因此,雙方萌生了和談的想法。

不過,清政府的用兵重心在西北,而不在西伯利亞。在這種大背景下,雍正皇帝在《恰克圖條約》中作出主動讓步,將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俄國。令俄國人喜出望外的是,這就等於是清朝承認俄國擁有了整個貝加爾湖。此後,中俄邊境保持了近一百年的和平,而清朝也往西北擴張吞併了準噶爾汗國。



歷史的荒野


194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國訪問蘇聯。當火車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行進到蘇聯地界時,遠遠地望見一汪碧綠的湖泊,這就是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位於蒙古國北部的俄羅斯境內,最深處達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也就是西漢時蘇武牧羊的地方,曾為中國北方部族主要活動地區,清朝曾短期控制該地,《尼布楚條約》後,將這塊地區劃歸俄羅斯帝國。

貝加爾湖地區是伊爾庫次克少數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亞特人口居多。 為什麼康熙帝會把貝加爾湖地區讓給沙俄?這是因為清朝初立,外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才歸順大清,人心不穩,叛亂頻繁。新疆的蒙古部噶爾丹又聯合沙俄佔領了全疆,不服大清管轄,於是才有“康熙三徵噶爾丹"。噶爾丹聯繫布力亞特人進攻喀爾喀部,康熙為了阻斷兩者聯繫,忍痛把布力亞特人居住的貝加爾湖地區讓給了俄國。而後專心攻打噶爾丹,新疆又重新回到大清版圖內。

貝加爾湖實際上大部分時候是不屬於中國或不屬於中原政權。唯一可以有理由說完全屬於中國的時間,只能說是唐朝和元朝,但唐朝的領土,是否構成我們現在領土的標準?元朝同理,帶上現如今蒙古都是個獨立國家的問題,就更不能拿來做標準了。因此貝加爾湖當時也就屬無主地,誰佔領誰得到。如果不是因為新疆的噶爾丹叛亂,康熙不會讓出貝加爾湖的。


行雲流水1437995


去貝加爾湖遊覽,是李健把貝加爾湖畔唱火後的想法,我早知道,貝加爾湖畔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原本是屬於我們中國的,何時失去這片賞心悅目的美景的呢?

中國疆域最為遼闊的朝代當數元朝,鐵木真的鐵騎曾踏遍歐亞,到元末,大漠西北和西伯利亞南部地區仍屬中國,貝加爾湖名副其實是中國內湖。



到16世紀發生了改變,沙俄政治勢力開始膨脹,向東入侵西伯利亞地區,幾十年後,引起警覺的清政府終於向沙俄談判攤牌,願以軍事聯盟的名義,將貝加爾湖東岸給了沙俄管理,西岸依然屬蒙古。


世易時移,到明末,清政府和南明軍隊打得不可開交,無暇顧及北方的時候,沙俄政府明目張膽地派兵侵佔了尼布楚,肆無忌憚於光天化日之下進行燒殺擄掠。

等到康熙騰出手要料理沙俄的時,已勿勿過去了30多年,待要談判解決問題時,另一個城市被無恥的沙俄軍隊攻陷;當時的負責談判的清朝大使索額圖在此情況下被迫和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規定外興安嶺為兩國界限。



但豺狼虎豹本性的沙俄還是咄咄逼人,經常越過邊境進行強盜行為;當地民不聊生,住戶一部分逃往了內地,一部分只得臣服於沙俄;1727年,中國和沙俄簽訂了鮮為人知的《連斯奇-恰克圖條約》,重新劃定了中俄邊境,至此我們才徹底失去了貝加爾湖。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白了,就是滿清對於北方領土不太在乎。

當時貝加爾湖屬於喀爾喀蒙古的地盤。而喀爾喀蒙古向滿清稱臣。

順治十二年(1655),清朝在喀爾喀設八札薩克。

那麼,為什麼《尼布楚條約》中,默認屬於布里亞特蒙古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劃歸俄羅斯呢?

說白了第一是滿清對於北方領土不重視,第二是噶爾丹這個攪屎棍。

當時準噶爾正在叛亂,主力佔領大部分喀爾喀蒙古,滿清自然也就失去了對貝加爾湖的控制。

噶爾丹的勢頭很猛,雙方正在激戰。

和沙俄談判期間,沙俄很狡詐的拒絕談判貝加爾湖以及喀爾喀蒙古的問題,認為他們都被噶爾丹佔領,不是滿清的領土。

自然,滿清可以置之不理,堅持這是滿清領土,將來擊潰噶爾丹已經順便收回貝加爾湖。

但滿清對於貝加爾湖地區並沒有興趣,因為這裡自然條件太惡劣。

滿清原本是漁獵民族,也許貝加爾湖對於遊牧漁獵民族還有些意義,但對農耕民族沒有意義。

滿清入住中原以後,思維逐步靠攏農耕民族。

貝加爾湖附近的冬季氣溫為-38℃,每年1月開始結冰,到6月才解凍,差不多半年時間,根本不適合農耕。

況且,貝加爾湖是喀爾喀蒙古的地盤,喀爾喀屬於藩王性質,不是滿清直轄。

滿清很難直接有效管理貝加爾湖地區,就算搶回來也是會交給喀爾喀蒙古。

這種情況下,滿清乾脆就不要了,直接將這些領土全部放棄。

其實,當時沙俄根本沒有能力控制貝加爾湖地區。他們在雅克薩的失敗,已經體現出自己的無力。

西伯利亞和遠東都是沙俄剛剛涉足的地區,當地民眾基本都是反抗他們統治的。沙俄在這裡,也沒有多少部隊,距離後方莫斯科又太遠,無法及時援助。

再加上俄國為奪取黑海出海口正與奧斯曼帝國作戰,也不能兼顧東方。

說白了,《尼布楚條約》我們根本沒有得到什麼便宜,相反將大量國土交給了沙俄。


薩沙


那個時候,康熙還木有戰略眼光,對貝加爾湖的重要性估計不足,清朝時期自身而沒有對貝加爾湖有實際的控制.到了康熙時期.與沙俄發生兩次“雅克薩之戰”.不昰因為沙俄佔領了貝加爾湖地區.而昰侵入了烏蘇里江和黑龍江流域.那昰滿洲的龍興之地.這才會引起清朝的高度重視、所以從感情上說.康熙對貝加爾湖昰可以割捨的、當然.關於一個帝國來說.領土自然昰越多越好.但竾要考慮當時的國際國內實際、

當時清朝的最主要的任務昰什麼?很顯然.昰統一全國.平定葛爾丹等分裂勢力.不亂國內局勢.這昰當時最大的政治、與沙俄的關係.主要就昰維持不亂.為國內統治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在此前提下.適當讓步竾昰可行的、

康熙十九年.觀賞倒沙俄的意圖.康熙做出了征剿絕定、笫一步先派入談判.笫二步成立了黑龍江將軍.還提前構建了黑龍江城作為戰鬥基地、清廷很重視後勤儲備.花費了三年時間建設驛站、組建水師.還準備了軍糧.終於清軍勝利.俄軍狼狽撤退.雅克薩被收回、嫝熙觀賞倒此景很開心.認為北疆問題已經解絕、

笫一次“雅克薩之戰”發生在1685年6月.由都統彭春率領的清軍圍攻雅克薩三天.城中的俄軍乞降、笫二次戰役開始於1686年夏.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受阻於俄軍新建的雅克薩城堡之下.圍困雅克薩長達十個月.直倒1687年5月16日.中俄雙方即將開始簽訂《尼布楚條約》前、

雅克薩之役持續這麼長.昰不昰兵力相當呢?其實清兵遠遠多於俄軍、依照中方史料.投入笫一次雅克薩之役的部隊包含八旗兵1200入.漢軍500入.由精於騎射的東北赫哲、達斡爾等族組成的“新滿洲”官兵500入.以及由福建籍官兵組成的500藤牌兵、總計約三千入、但俄軍在笫一次雅克薩戰爭時.最多450入、笫二次.清軍(中方史料2十0入.俄方史料8000入以上)再次進攻雅克薩.此時的俄軍仍只有826入.清軍仍擁有較大的入數優勢、入數佔優.那問題之一就出現在火器上、

首先觀賞槍、當時清俄雙方都處於冷熱兵器混用的時期、清軍使用的火繩槍名為“兵丁鳥槍”.系用鐵製成.槍長2米.射程約十0米.射速為每分鐘1 ~2發、由於火繩槍的後坐力很大.故在木託下安有叉腳、火槍龍頭上夾有一根火繩.使用時先點燃火繩.然後扣慟扳機.使火繩下落.接觸火門烘葯.引爆膛內火葯.推慟彈丸飛出槍口、火繩槍只能在有限的距離內射擊.而且引火繩對精確瞄準來說.昰一個很大的障礙、而俄軍除了火繩槍外.還配有燧發槍、

歐洲各國軍隊從17世紀開始裝備燧發槍.重量輕.後坐力小.剪掉了火繩槍上的那條“辮孓”(火繩)、俄軍裝備的燧發槍昰一種前裝滑膛槍.射速約為每分鐘2發.射程300米、笫二次雅克薩之戰.826名俄軍擁有火繩槍10支.先進的燧發槍850支!反觀清軍.兩次參加雅克薩之戰時的主要兵器還昰刀矛弓箭.攜帶的火槍都不超過10支!清代的燧發槍直倒鴉片戰爭竾沒有裝備部隊、

再觀賞大炮、清軍火槍不好.但參戰火炮的數量不少.略少於10門.其中最有威力的當屬20門“紅衣大炮”.包含8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與12門“神威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重達2000餘斤.鐵製炮彈重6斤.火葯裝葯3斤、而“神威將軍”炮可謂昰前者的“袖珍版”.重量390斤.鉛彈重18兩.火葯裝葯8-9兩、這種炮笫一次打雅克薩的木城牆昰很厲害的.但笫二次的時候.俄國入把城牆改成了土木混合結構.效果就很差了、

當時西歐國家已經能夠製造32磅炮甚至68磅炮(0.9072斤=1磅)、1662年鄭成功進攻荷蘭建的磚城熱蘭遮城.鄭軍用的青銅炮與鐵炮相當於12磅、18磅和24磅炮、而雅克薩之戰中清軍使用的最大火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只能算昰6磅炮.其威力只昰鄭軍最小火炮的一半、其他12門“神威將軍”炮的威力加起來竾不及一門鄭成功軍隊的大炮!而當時鄭成功投入的火炮昰28門!從這裡觀賞.中國自身的火炮水平.二十年間在大踏步地後退、

《尼布楚條約》.就像十月革命之後的列寧仍與德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佈列斯特條約》一樣.其中原因值得深思與研究、

以當時清朝的國力.本應能夠將沙俄侵略者逐出國門.但最終卻簽署了《尼布楚條約》、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昰清軍兵器落後.清朝軍隊崇尚騎射.廢棄了明朝的火炮.因此對抗沙俄侵略者的火炮時死傷慘重;

二昰清朝剛平定中國不久.其殖民統治尚不穩固.故不肯與沙俄消耗。

三。康熙還木有戰略眼光,對貝加爾湖的重要性估計不足。那時氣候也木有這麼旱,木有淡水,土地還要個屁呀,好端端滴貝加爾湖。你成了我們的傷悲,亡我貝加爾湖,使我六畜無水喝;失我貝加爾湖,使我美人怎麼嫁出?

在清朝統治者的內心深處.“騎射乃滿洲之根本”的觀念根深蒂固、清軍大多使用冷兵器、而西方的軍隊和裝備卻在大踏步地前進、這樣的情形之下.清朝長期作戰沒有必勝的把握或者代價太大.於昰康熙就只能儘早爭取和平.放棄貝加爾湖以換取中俄和平.竾昰嫝熙的無奈之舉、


大風起兮偶飛揚


《尼布楚條約》被稱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但是這個條約卻開創了清朝割讓土地的先河。條約規定,以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為線,以南屬於中國,以北屬於俄羅斯,西部交界處以額爾古納河為界,以北屬於俄羅斯,以南屬於中國。清朝割讓了包括貝加爾湖在內的大片領土給俄國。

我們都知道,中俄雅克薩之戰是中國方取得了勝利,而且康熙年間,清朝的實力還是位居世界前列,國家實力強盛,又打敗了沙俄,為什麼還要放棄貝加爾湖呢?

其實一開始清朝談判大臣索額圖要求以勒拿河到貝加爾湖一線為界,以西屬於俄羅斯,以東屬於清朝。勒拿河貝加爾湖以東的區域本就是清朝的勢力範圍,是沙俄越過烏拉爾山之後,一步步東擴,一步步蠶食了清朝的傳統勢力範圍,現在索額圖的要求並沒有佔俄國便宜,而是要求俄國歸還被佔領的領土。

而俄羅斯的談判使者確直接要求以黑龍江為界,不得不說俄羅斯的流氓性格是祖傳的。當然這兩個談判代表提的要求都是獅子大開口,為的就是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還價餘地。所以,一開始清朝就將貝加爾湖當做與俄國的國界線,不過這條線是清朝獅子大開口的,也許索額圖等人壓根沒想過要貝加爾湖。

我們來看一下貝加爾湖的地理位置,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南部。貝加爾湖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北海,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和聚居地。貝加爾湖被譽為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以美景奇特、魚類資源豐富而聞名於世。貝加爾湖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在成吉思汗對外擴張的時期。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將中國的版圖擴大了數倍。

隨著時代的推移,蒙古對貝加爾湖的控制不斷減弱,隨著清朝的建立,打敗了明朝和蒙古部族,於是清朝繼承了蒙古族的貝加爾湖一帶。但是俄羅斯帝國此時開始崛起,並不斷對外擴張,向東擴張時,搶了清朝剛佔據不久的貝加爾湖一帶。隨著《尼布楚條約》的簽訂,貝加爾湖也被劃為俄國的領土。

又回到題主的問題了,康熙年間,清朝時期在世界上還是數一數二的,俄羅斯帝國還在雅克薩被清軍狠狠地收拾了一番,為什麼戰勝國要把領土割讓給戰敗國呢?

首先,貝加爾湖並不是清朝的必爭之地

清軍入關後,統一了全國,與此前的各朝代一樣,由於北方的土地價值及其所蘊含的資源並沒有被人們發現,而北方寒冷的氣候、貧瘠的土地、稀少的人口和彪悍的敵人都讓中原王朝提不起興趣,清朝自然也一樣,他們的經營中心還是在中原和江南等富庶區域。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在當時的人們眼裡就是不毛之地的代名詞。

而且貝加爾湖實際上是清朝從蒙古部族手裡搶來的,經營時間並不長,對貝加爾湖沒有多深的感情。清朝的逆鱗在東北,那才是滿洲的龍興之地。所以沙俄搶了貝加爾湖和西伯利亞大片區域,清朝都無動於衷,但是沙俄一打到外興安嶺,想覬覦黑龍江以南的區域,清朝的反擊就來了。可以說動哪塊區域都行,就是不能動東北,那才是滿清的命根子,貝加爾湖只不過是剛收服不久而已,重要性不值得清朝統治者大動干戈。

其次,中國的談判完全處於下風

在雅克薩之戰後,沙俄被打痛了,清軍也損兵折將,兩方只好坐下來和談。但是一開始談判雙方都想為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誰也不肯退讓。當時索額圖從康熙皇帝那裡得到的底線是先以尼布楚為界,酌情可以退讓到額爾古納河。可以說清朝的談判底線相當憋屈了,甚至都沒把貝加爾湖當回事。

俄國的談判卻完全佔據了上風,首先俄方代表戈洛文就跑出了己方的條件,直接將國界線壓到黑龍江,雖然是敗軍,但戈洛文在氣勢方面不輸索額圖。其次,清朝的翻譯傳教士徐日升、張誠被俄方收買叛變,將康熙帝的底線告訴了戈洛文,戈洛文才能在與索額圖的談判中佔據主動,而索額圖並沒有做好談判前的準備,不僅沒有事先了解談判法則和俄國的底線,甚至己方出現了奸細都一直被矇在鼓裡。在這次談判中,沙俄佔盡了便宜,本來打了敗仗,又沒有能力消化這麼大一片區域,但是卻在清朝的退讓下得到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在近代,俄國消化完這些被佔領的區域後,成為了世界上有數的列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

最後,清朝戰端四起,無力跟俄國打消耗戰

清軍入關後,遭到了明朝軍民的奮力抵抗。清朝打了幾十年的仗,才將明朝的故土基本收入囊中。但是老百姓思念前朝,對滿清這個異族政權是在沒什麼好感,從高層知識分子到底層平民老百姓,都在進行反清復明的鬥爭,加上剛剛擊敗蒙古和明朝殘餘勢力,這麼大一片區域尚未完全消化,可以說當時清朝的統治其實並不穩固。

康熙帝親政不久後,就發生了三藩之亂,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在南方掀起叛亂,南方大片區域淪陷,各地反清復明勢力也紛紛發難。雪上加霜的是西北的噶爾丹也發動叛亂。清朝的統治本就不穩固,現在各地發生叛亂,清朝自然要先安定內亂,穩固自己的統治才能去考慮對外作戰。但是當時清朝的實力並不足以應付三藩、葛爾丹、沙俄等多路兵馬,只好先放棄不重要的沙俄,放任沙俄侵佔貝加爾湖等西伯利亞地區,先集中兵力平定三藩之亂再說。

所以,清朝放棄貝加爾湖既有不重視這一區域的原因,也有內部自身的原因。總的來說,貝加爾湖對清朝是一個可有可無之地,得到了是一塊資源,丟棄了也不可惜。不信的話,你看俄國一動東北,清朝連三藩之亂都不顧了,先把俄國痛揍一頓再說,現在可惜我們也只能望湖興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