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位于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处的长治市平顺县上马村,依山靠崖向阳而建,村中道路都是逼仄的坡道,弯曲迂回,上下参差,成不规则之字形东西延展。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基本都是二层,以金华庙附近较为集中,其余三三两两散布山村中,朝向各异,但都是规整的四合院格局,排列错落有致。

就在这个山村,在清朝时,出过一个靠树疙瘩发家致富的农民,他发家致富后在家乡盖起了规模最大的联排四合院。然而,命运多舛,院落还没有完全盖好,这个农民富翁就因病去世,完全没有享受上这豪华的四合院的庇荫。

先不说这个富翁了。请跟随胡哥的脚步,带你看这个高崖上的山村别样的景致。抬眼望去,那长长短短的石板巷、高高低低的石台阶,将一院院新旧房屋连接起来,将一户户村民的生活联结起来,将一座村庄的历史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传统农村古村落。

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古朴宁静的山村。

这些院落房屋就近取材,尤其是老房子,大都是用当地出产最多的紫色砂岩砌墙,有的人家房顶也是紫石板铺砌,特色鲜明。穿街入巷,曲径通幽,仿佛进入了土石的世界,土味浓郁、古意盎然,迈步进入村子,眼前像一幅幅古风画卷徐徐展开。一院院明清风格的老房子、一座座紫石垒砌的窑洞,无一不记录着先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抗争。

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紫砂岩砌成的院墙。

如果从卫星地图上俯瞰,上马村的形状恰如一个人的耳朵,南北长、东西短,中间还有两个弯。在两个弯交界处,有村子里面保存最完好的民宅——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村西,是上马村规模最大的古院落,临崖而建,两座院落连缀在一起。每座一进两院四合院。一院坐西朝东,一院坐南朝北。最西边还有一院,但只有大概模样,没有完工。这两座院子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用料精良、装饰精美。

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王家大院外观。

王家大院院墙、房屋根基主要用材是石头,一直砌到房檐下,而在大门、房门、窗户口上使用青砖。石材都是锻好的方方正正的大块石头,不像其他人家大小不规则石块掺杂使用。西院的门楼尤显功夫,和常见的富商大院一样,是砖木结构的高大门楼,下面有迎风石,上面有砖雕墀头,中间有木雕雀替阑额斗拱,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透雕的麒麟、飞鹤依然惟妙惟肖、动态十足;檐下的斗拱上还雕刻了云纹,一下子让斗拱灵动了起来。门匾上“致中和”三个蓝底金字工整遒劲、力道十足,和题字的含义内外相合。

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蓝底金字的“致中和”匾额。

两座院子都是两层楼的四合院,格局比较简单,除了主房稍微高一些外,都是简简单单的四面高楼围合一个小院,院子石板铺地,房屋院子都也没什么装饰,除了看起来比其他人家壮观些外,显得很简朴,所有能看到的精华都外露于外。

院子的主人叫王玉行,清嘉庆年间人。虽是农民出身,但自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经商发家,在周边晋冀豫一带颇有声望,后来生意一直做到山东。以当地出产的黄栌木烟袋杆销往山东,大赚一笔。后被当地的商行妒忌,联合排挤,陷入困境。恰逢此时,原籍山西的潞城清泽口村(现名青口村)的靳会昌就任山东巡抚,王玉行得到靳会昌的帮助后,生意兴旺发达。他发家致富后,聘请能工巧匠,在家乡建造了三座连在一起的王家大院。

有命运赚钱无命运享受,清朝山西农民致富后建大院却无福享受

王家大院近观。

可惜的是,这王家大院修建到一多半时,靳会昌英年早逝,王玉行的生意也因失去靠山一落千丈,加上他感念靳会昌的恩情,悲痛之中染病身亡,大院也没有最后完工。于是,在上马村留下了“清口死了靳会昌,上马气死王玉行”的传说。

靳会昌是潞城市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生在黄牛蹄乡的青口村。在青口村,靳氏家族可了不得,在清康熙到光绪的247年间,靳氏家族得各种功名者近90人,潞城有一句俚语:“下了冯村坡,秀才比狗多”,说的便是靳氏家族。靳氏家族中最著名的就是靳会昌。他13岁入县学,24岁中举,25岁中进士,选为庶常散馆,做过道光皇帝的老师。靳会昌的成名作是他的一篇殿试文章《上党天下之脊赋》。

有机会,胡哥一定会去潞城看看靳氏家族。那里有靳氏家族的老宅院,也是一座曾经沧桑的明代古建,非常值得一看。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