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繚繞 安徽南部有個“神仙居住的地方” 一山跨三縣,美爆了!


在安徽南部的茫茫大山中,隱藏著一個叫仙寓山的好地方。仙寓山原本默默無名,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前往。但近些年來,因其原生態的風景、悠久的文化底蘊、富含微量元素硒、負氧離子超高等諸多因素,越來越受人們喜愛。

仙寓山一山跨三縣,為安徽省東至縣、石臺縣、祁門縣三縣交界,距石臺縣城35公里,系黃山之餘脈,由牯牛降山脈向西南延伸而成。仙寓山在東至、石臺兩縣內已劃了明確的山脈界限,在東至縣範圍內稱為“九天仙寓”,在石臺縣範圍內則直接稱為“仙寓山”。

仙寓山,顧名思義,為仙人居住的地方。主峰海拔1376米,位於東至縣葛公鎮境內,為東至縣最高山峰,是皖南第四高峰。由於地勢較高,仙寓山常年雲霧繚繞,恍若仙境。仙寓山的雲霧變幻莫測,時有時無,時濃時淡,由此產生的光影變化萬千。只一瞬間,眼前的霧淡去,遠處的山谷中一團團白霧嫋嫋婷婷。我們能做的,只有立即拿起相機,用咔咔聲記錄著雲海的妙曼與神奇。


關於仙寓山名字的由來,當地曾有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之前,這裡只是一座普通的大山,有著流泉飛瀑、參天古林,植被茂盛、鬱鬱蔥蔥。七仙女下凡途經此地,在這玩耍嬉戲好不快活,後來又多次前來。有位山民在無意間發現了。後來,人們就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都知道神仙被這座大山所迷倒。人們為了表達對七仙女們的尊敬,就把這座山取名為仙寓山。

仙寓山的美,是一種原生態的美,美得與眾不同,美得讓人窒息。在仙寓山,你會看到,這裡的林海五顏六色。那成片的翠竹,大片大片地覆蓋在雄渾的山坡上,呈現出一派深沉的靜謐來。黃色的鵝掌楸甘願來做陪襯,點綴在大片的墨綠中。杜鵑在醞釀了一個冬天之後,一鳴驚人,綻放出一片“焰火”。在仙寓山,曾有科學家測量過,森林覆蓋率達94%,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達到13萬個,真正的天然大氧吧!

在仙寓山,有一條歷史悠久的神秘的古徽道--櫸根關古徽道。古徽道始建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由清一色的青石板鋪築而成,向人們展示著它曾經的輝煌。自唐以來,這條古徽道一直是中國南方商旅往來、文武張弛的咽喉要地,通往徽州和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即古時的“國道”。


這條古徽道也是目前我國發現保存最完好最為險峻的一段古徽道,全長7.5公里,北起石臺縣仙寓鎮新店村,南至仙寓山腳下,由2.1萬塊青磚板鋪砌,因為深藏於深山密林中,才得以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在這條古徽道上,每隔幾里路,便建有一座石亭,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由於山勢陡峭,仙寓古徽道也異常險峻,有一段坡度接近90度。當年行走在這條古徽道上的人們,肩挑手扛,竹杖芒鞋,不知經歷了多少艱辛!

據說在這條古徽道上,一代又一代的徽商將其主營的木材、布匹、茶葉、文房四寶等販往安慶、九江、漢口等地,再將沿江一帶的水產品、輕工品等運往徽州山區。300年前,石臺最有名的茶葉“霧裡青”,正是由古徽道挑出山外,輾轉至廣州,登上“哥德堡號”,運到瑞典,再由瑞典分轉到歐洲其他國家,成為歐洲貴族享用的珍品。同時,也正是這條古道造就了是雄踞中國商界數百年的徽商,形成“無徽不成商”之說。

仙寓山古徽道上的要塞櫸根關,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清咸豐年間,小魚的老鄉--來自湖南雙峰的兩江總督曾國藩為防禦太平軍,在這裡建起了一座長達14公里的石長城。石長城的一段即在仙寓山櫸根嶺,因其橫跨古徽道,故稱櫸根關。櫸根關海拔900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為兵家必爭之地,曾國藩率領的湘軍與太平軍,在這一帶曾多次交手。


在仙寓山,“中國富硒第一村”-天方富硒村大山村是必去打卡之地。深居重巒之中的大山村,平均海拔600餘米,土壤、水系、植被中硒的含量較高,是中國三大富硒村之一,比陝西紫陽、湖北恩施的富硒村還好。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授專家曾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檢測,發現大山村所在地的土壤含硒量,比一般地區高5-10倍,對癌症、心血管病等多種疾病具有顯著治療作用,對養生宜居最為適宜,為全國罕見。

身處富硒之地的大山村人,多長壽,且不肥胖,建國五十多年來,沒有發現一例癌症患者。 據說,一名癌症患者曾隻身來到大山村,在這裡居住了5年,飲溪水、食山果,或許是硒元素的神奇作用,竟不治而愈。

仙寓山盛產茶葉,著名的天方富硒茶園就位於大山村,產的就是有名的“霧裡青”。霧裡青曾在古商船“哥德堡號”上被發現。山上到處是野茶,據當地山民說都有百年以上歷史,都是鳥類把茶仔自然播種的。

在仙寓山,還可以遊覽世界一絕的大峽谷-七彩玉谷;可以挑戰黃金崖、老虎崖等怪石嶙峋的高山懸崖;還站在“一腳踏三縣”的仙寓山頂峰,可觀日出、雲海、佛光,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夜間還可以露營神寓山,聆聽天籟之音,看星星眨眼,感悟茫茫群山的啟迪,擁抱清新剔透的大自然,此樂何極!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