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簡史

區塊鏈簡史

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的元年,互聯網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歷程已經連接了全球。人們不會談論世界是不是平的,因為只要你擁有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和整個世界緊密相連。精英們習慣把過去的互聯網時代稱為信息互聯網時代。隨著2008年區塊鏈技術的橫空出世把措不及防的人類拉進了比特世界,未來不管你知不知道區塊鏈技術是什麼?理不理解數字虛擬貨幣是怎麼實現的?都被裹挾著進入了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價值互聯網時代。而你不知道的是區塊鏈技術的誕生經歷了什麼,又有多少天才倒在了黎明之前。

撰文|麥克白

|V字仇殺隊

01

1992年,位於美國硅谷舊金山灣的南方,有這麼一個小城叫聖克魯斯,城市大小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

炎熱夏日某個傍晚,英特爾高級科學家蒂姆·梅在自己的家中和朋友聚會。聚會上他和朋友討論著互聯網應該如何更好的保護人們的隱私。

在過去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十年裡,威菲·迪菲的公鑰加密和菲爾·齊默爾曼的PGP加密已經被證明用於控制數字信息訪問權方面很有效。由於世界各國政府擔心失去對權力與信息的控制,開始威脅要禁止這些加密工具被公眾使用。

“怎樣保護全世界民眾的隱私在互聯網上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呢?”這個問題困擾著蒂姆·梅,和朋友們的討論一直進行到深夜。但他還是應該高興,以前一個人的困擾至少變成了大家的困擾。他們還成立了一個小組:密碼朋克。現在看蒂姆梅做了一件影響世界進程的事,初期密碼朋克小組的宗旨是用技術建立一個公平的互聯網世界。

在聚會結束一週後,小組中的埃裡克·休斯就寫了個程序,可以接收加密郵件,擦除所有身份標記,並將它們發送回用戶列表,當你簽名後,你會得到休斯的回信。

1993年,埃裡克·休斯和其他幾個人,升級迭代了加密電子郵件系統,直接把系統改名叫“密碼朋克”。密碼朋克也不再是一個小組,使用密碼朋克郵件系統的用戶約1400人。這些人逐漸形成一個非常私密的圈子。

也是1993年,埃裡克·休斯發佈了《密碼朋克宣言》向權力機構發起了挑戰:“在電子信息時代,個人隱私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中是必需品。我們不指望政府、公司或者其他什麼不要臉的組織來承諾我們的隱私權。我們必需保護我們的隱私。必需有人站出來做一個軟件,用來保護個人隱私……我們計劃做這樣一個軟件。”

02

如果說我看到的比別人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牛頓

密碼朋克的組織成員來自於世界各地。他們一起在郵件系統裡討論相當深度的數學難題、加密技術、計算機技術、各國政治、哲學當然還有些私人問題。早期的成員都是世界級的黑客和極客,當然還有不少IT精英。比如後來名震天下的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bt下載的布拉姆·科恩、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爵士、提出智能合約概念的尼克·薩博、FACEBOOK的創始人肖恩·帕克。比特幣在誕生之前,世界上失敗的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項目有數十個之多,其中密碼朋克的成員有不少參與其中,大家一起把經驗分享在密碼朋克裡。

大衛·喬姆是密碼朋克的領袖級人物,他在1990年發明了密碼學匿名現金支付系統,即Ecash。喬姆認為分佈式的、真正的數字現金系統應該為人們的隱私加密。因此他的電子支付系統裡的加密使用了數學編碼。還有一個小特點就是支付時付款方匿名的,收款方非匿名的。按照他的設想,每個人都隨身攜帶裝有匿名現金的可充值智能卡。這種數字現金和智能卡能和來自家裡、公司或者政府的電子現金流暢往來。它離線工作,不會佔用電話系統,當時就有點雲存儲的味道。

1990年的Ecash當時風頭正勁,微軟和visa等巨頭紛紛宣佈支持,有趣的是大衛喬姆和中國的河南政府也簽訂了合同,從德意志銀行、澳大利亞高級銀行、瑞士信貸和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獲得了牌照,只可惜理念太超前了,而當時的人類社會並沒有大範圍實施的基礎,於1998年Ecash宣佈倒閉。

英國密碼學家亞當·貝克也是密碼朋克的成員。1997年,他發明了哈希現金,用到了工作量證明系統(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系統是比特幣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實亞當貝克最初發明這個系統是想解決垃圾郵件的問題,也就是為了避免其他人發送包含有相同信息的郵件。它的工作量證明系統,解決了數字貨幣的一大難題。如何保證數字貨幣不被交易過很多次?這就要求計算機在獲得信息之前,做一定的工作量計算來避免重複交易。

1997年,密碼朋克成員哈伯和斯托尼塔提出了時間戳概念(一種簽名協議)。後來這個保證了數字貨幣安全問題,即用時間戳的方式來保證文件的先後順序。時間戳協議要求在文件創建後,不能改動。當一個虛擬貨幣被交易時,被蓋上時間戳,它就不能被改動,這個技術協議只被政府小範圍應用。

還有一個密碼學家叫戴偉,是個中國人。在1998年,他發明了B.money。B.money強調點對點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每個交易者都保持對交易追蹤的權力。但是B.money系統中,大衛並沒有解決賬本同步的問題。

03

2004年,一位密碼朋克成員提出了電子貨幣和加密現金的概念。他是PGP加密公司的頂級開發人員,也是密碼朋克組織裡的計算機技術專家之一。他叫哈爾芬妮,他理想中的這種貨幣是可重複使用的,並參照了失敗項目的優點。但是他的設想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

2008年,當一切技術條件成熟,時間條件也成熟,還需要一位神級人物來回答一個問題,就是之前的虛擬貨幣先驅們為什麼會失敗?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名字叫中本聰。他認為之前的虛擬貨幣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都有一箇中心化的結構,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會彙總到公司的數據中心,和政府發行的貨幣沒有什麼兩樣。一旦為虛擬貨幣背書的公司倒閉,或者總賬本的中央服務器被黑客攻破,這個虛擬貨幣就會面臨崩潰的風險。中本聰對大衛喬姆的Ecash進行了優化,綜合了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非對稱加密技術、UTSO的結構,最終他發明了比特幣。

比特幣誕生的時候,人們用大寫的B來指比特幣的網絡和網絡協議。用小寫的b來指這個網絡上運行的數字貨幣。由於字母B的大寫和小寫不同,可以看出早期的密碼學圈子對比特幣底層技術的痴迷和重視,這種重視程度是遠遠大於比特幣本身。後來隨著比特幣在全世界的發展,和各國政府不同政策的對待,一旦談起比特幣就色變,於是人們就把比特幣的底層技術稱為區塊鏈。

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它是一系列上述技術的集合。

04

中本聰早年混跡於密碼朋克,一直很低調。他是個全能天才,不但精通密碼學、計算機技術等,還對傳統金融世界有著深刻的理解。2008年,他發佈了創世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提出比特幣概念。

白皮書開篇簡介他這樣寫道:

互聯網上的貿易,幾乎都需要藉助金融機構作為可資信賴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信息。雖然這類系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運作良好,但是這類系統仍然內生性地受制於“基於信用的模式”(trust based model)的弱點。我們無法實現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為金融機構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出面協調爭端。而金融中介的存在,也會增加交易的成本,並且限制了實際可行的最小交易規模,也限制了日常的小額支付交易。並且潛在的損失還在於,很多商品和服務本身是無法退貨的,如果缺乏不可逆的支付手段,互聯網的貿易就大大受限。因為有潛在的退款的可能,就需要交易雙方擁有信任。而商家也必須提防自己的客戶,因此會向客戶索取完全不必要的個人信息。而實際的商業行為中,一定比例的欺詐性客戶也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相關損失視作銷售費用處理。而在使用物理現金的情況下,這些銷售費用和支付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卻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此時沒有第三方信用中介的存在。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它基於密碼學原理而不基於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杜絕回滾(reverse)支付交易的可能,這就可以保護特定的賣家免於欺詐;而對於想要保護買家的人來說,在此環境下設立通常的第三方擔保機制也可謂輕鬆加愉快。在這篇論文中,我們(we)將提出一種通過點對點分佈式的時間戳服務器來生成依照時間前後排列並加以記錄的電子交易證明,從而解決雙重支付問題。只要誠實的節點所控制的計算能力的總和,大於有合作關係的(cooperating)攻擊者的計算能力的總和,該系統就是安全的。

白皮書的問世立刻被密碼朋克組織封神。通過加密郵件的簡單溝通,他把哈爾芬尼收之麾下,哈爾芬妮也成為了比特幣項目的二號人物。憑藉強大的感召力,越來越多的大神加入到比特幣項目的開發中。比特幣在全世界的迅速成功得益密碼朋克,也成就了區塊鏈技術。

中本聰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1年,網站維基解密(黑客界的如雷貫耳大牛站)宣佈支持比特幣捐贈,社區一片歡呼。消失已久的中本聰卻在論壇發貼警告這不是一個好消息,他建議阿桑奇不要接受比特幣捐贈。維基解密後來淡化處理了這件事。那也是中本聰最後一次公開露面,這暗示了他對阿桑奇的不小影響力。

哈爾芬妮後來患上了“漸凍人症”於2014年去世,而猜測中本聰是誰的文章每月都有,正應了V字仇殺隊的臺詞“身份只是本質的一種形式,而我的本質是一個戴面具的人。”終究中本聰遁於無形。

而他們密碼朋克留下區塊鏈技術對人類世界的改造,僅僅是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