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南陽和駐馬店分家之後,南陽為何能夠管理12個縣?

露餡的紅豆包


駐馬店民國隸屬於許昌,解放後,由於信陽和南陽專區地區過大,不便管理,才把信陽偏遠地區的部分縣,許昌部分縣,和南陽的泌陽葉縣劃出組成新的專區,這就是以駐馬店為中心的駐馬店專區,後期為駐馬店市,

南陽自古稱宛,屬楚地,東漢陪都。歷轄十三縣至中華民國,有唐河,新野,方城,鄧縣,南召,鎮平,內鄉,淅川,桐柏,葉縣,泌陽,南陽縣,南陽市,共十三縣,古稱“宛屬十三縣”,解放後,劃出泌陽縣和葉縣歸駐馬店。

由於方城縣地域懶散,和內鄉地盤過大,和劃出以方城賒店以中心的周圍臨縣部分成立賒旗縣,後更名為社旗縣。

同時把內鄉縣劈為兩半,以內鄉縣的工業重鎮,西峽口鎮為中心,劃出淅川小部分鄉村鎮成立西峽縣,也可以說民國初年到解放後,內鄉的重工業都建在西峽口鎮,西峽縣現在的好多鄉鎮除從淅川縣的少部分,百分之九十五的鄉鎮都自古歷屬內鄉縣,建立西峽縣後使內鄉大傷元氣,從此淪落為農業縣。

解放後大南陽劃出去了葉縣泌陽兩縣,內部另重組了社旗西峽縣兩縣,現在南陽市有重組了宛城區和臥龍區,從此沒有了南陽縣和南陽市的重疊管理誤區,故而還是“宛屬十三縣”。


何至是一種傷


首先,我個人對於豫南的問題還是有發言權的,雖然我現在常駐漯河,但是畢竟我老家還是在駐馬店,對於當地的事情還是比較瞭解的,對於南陽為何能在和駐馬店分家之後還能管理12個縣,其實這個問題的討論性並不是特別大,下面我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

我們從民國說起,南陽就是河南為數不多的大市,當時南陽是河南十一個行政區之一,共下轄13各縣市,分別是南陽縣、南召、唐河、鎮平、方城、泌陽、新野、桐柏、淅川、鄧縣、內鄉、西峽、南陽市。在當時已經算是巨無霸的河南大市。

而到新中國成立,南陽曾經歷過幾次小規模的拆分,1949年3月,河南省委決定將南陽專署原下轄的葉縣和舞陽劃歸許昌地區,而此時南陽下轄的也就剩下了12個縣市。而到了1965年時,南陽又再次新添一位成員,當年11月13日,國務院全體成員批准設立社旗縣,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賒旗”為“社旗”,寓意為社會主義旗幟。新成立的縣委住進賒店古鎮。

社旗縣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陽仍轄13縣市,但是這一年國務院批准了設立駐馬店地區,並由此將南陽管轄的泌陽劃給了駐馬店,此時便是題主所提到的和駐馬店分家,其實駐馬店只分走了一個泌陽,而題主所說的為何能夠管理12個縣似乎有點無稽之談,南陽之前能管理13個縣,難道剩下12個就管不住了嗎?其實南陽和駐馬店分家,大部分拿的都是信陽專署的地,本來駐馬店想要桐柏的,但是南陽並不想給桐柏,於是就將泌陽給了駐馬店。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分析,我是河南社會資訊達人豫州記,歡迎大家關注,瞭解更多河南事兒,就到豫州記。


豫州記



先看下,南陽也算是當時河南三大府址。名聲還是響噹噹滴,而且南陽也是楚漢文化發源地,而且南陽也是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要說南陽管理12個縣也是不為過的,當初南襄不分家,現在南陽還要大的。

南陽之所以能夠比駐馬店要管理的多還是有一定得歷史原因的。之所以當時泌陽分到駐馬店,也是考慮到泌陽位置離南陽市區有點遠,距離駐馬店較近,所以就分到駐馬店。

還有一點就是,南陽所處南陽盆地之中,因為一個盆地較大的原因,能夠管理更多地方也是意料之中。


小X樂L


接管12個縣就是好事了?我看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未必。跟豫北相比,豫南的地級市體量偏大,人口較多,因此發展也比較不充分。像南陽這樣的,二區十縣一個縣級市,千萬人口的大市,市區面積和人口都小的可憐。現在年輕人口普遍往一二線城市和省會流動,南陽工業化尚未完成,還要承擔南水北調渠首的環保任務。前景堪憂。最好是能把南陽、信陽、周口等面積大人口多的地級市再分別拆分為兩三個小城市,使用行政手段推動城市化發展。


喝最烈的就


應該是信陽和駐馬店分家吧


天中山水W


淨你媽問些扯8淡的事


財主家的少爺


南陽和根本不是一家?


錦繡河山779


光武帝將能人都帶走了,管12個縣不算少。


丁丁134719114


南陽孩子多養不起,把泌陽給駐馬店了!


兄弟情深亮


就把泌陽劃給駐馬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