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建築設計活動應該是人類最早的設計活動,儘管人們(含原始人類)是出於有意或無意,建築設計活動就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整個發展過程。從原始人類的山洞選擇,籬笆修建到今天的高樓大廈建設都充分體現了設計的存在。現代建築設計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設計實踐活動,由於現代材料、技術以及人們意識形態的豐富和多元,不同的人對建築的看法也呈現出不同的要求。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在探討建築設計時,就不得不探討如平面、傢俬、產品等造型類設計。建築設計要體現對生命的關照和思考,要以能營造出舒適的生活、工作、休閒、娛樂等環境為追求。建築與人類猶如子宮對生命。設計被譽為是人類的第三種智慧,前兩種是科學與藝術。就建築而言,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其理想狀態就是能滿足人類“詩意地棲居”。

工業革命加劇了全球化進程,有著數千年文明、文化底蘊的中國在這一過程中也沒法避免,當然中國建築也同樣沒法避免其受其衝擊和影響。

梁思成、林徽因們的主要功績在於用西方的建築學知識解讀了中國傳統建築,整理“國故”謂之“國學”,好比馮友蘭與胡適之一樣用西學來反觀中國古代的思想謂之“中國哲學”,但有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沒落了,比如樣式雷這樣的中國傳統營造方法早已式微以致完全凋敝。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樣式雷燙樣模型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圓明園鳥瞰圖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建築徹底改變了建築的建造方式。德國的包豪斯學校是以徹底拋棄傳統的方式來擁抱工業革命的,最後以國際主義的風格席捲全球,在他們的課堂裡是沒有設計史的。

貝聿銘師從於包豪斯創始人格羅皮烏斯,貝先生秉承現代主義,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就是用現代主義手法詮釋中國傳統園林的優秀案例。

蘇州獅子林曾是貝先生家的私家園林,他對中國傳統的解讀必然是很透徹,但對於其的設計師在文脈上就沒有這麼清晰了,匪夷所思的建築比比皆是就是例證。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校舍建於1925年,是格羅皮烏斯的代表作。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蘇州獅子林

現在很多中國設計師對傳統建築元素如斗拱、馬頭牆、大屋頂等的運用未免太過於簡單,失去了神韻和不合時宜都是其弊病。

細數各路建築形態以及其風格,因繁多略顯迷茫,文化的多元混雜是其根源。尤其是與文化、與旅遊相關的建築設計出現太多困惑,不知所措,難以突破。抄襲、拼湊也就不可避免了。

一、關於文化的定義

關於文化最為籠統的說法是“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如此過於籠統,等於沒說。不只是人,所有的創作無外乎物質和精神。

文化是人類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下所形成的不同求存表達。文化功能維護其載體之生存。人類的一切文化,都只是為了維護其載體的生存。人類的一切生存,都叫文化生存。它是人類這種智性動物的生存狀態。

一切的事物都有求存的意願和表達,因此首先主體得界定在人類,也就是現代智人這一範疇,現代智人從9萬年前從非洲大裂谷一路遷徙,現今佈滿整個地球,創造各式文明,這一壯舉的原初動因是為了“生存”,它也是文化的底層規定。因生活資料不能滿足生活需求,才會遷徙,而非旅遊。文化的深層是求存,表層才是“琴棋書畫”。地域決定著生產、生活方式,從而就決定著文化形態,也就決定著建築形態。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二、關於生命的定義

恩格斯首次科學地定義了生命:“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於和它周圍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斷地新陳代謝,而且這種新陳代謝一停止,生命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分解。”即具有新陳代謝功能的蛋白體。

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泰格馬克的著作《生命3.0》對生命的定義:“生命就是可以自我複製的信息處理系統。其中的“信息”包括個體複製的藍圖,以及個體行為的模式。一個生命體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就是它的身體,軟件就是信息。”

關於生命,泰格馬克的定義相較恩格斯更具拓展, 由能量代謝向信息轉換拓展;從有機生物向無機生物拓展。更為精簡的表述“生命即信息”。我們對生命的認知愈來愈趨於虛化。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三、關於美的定義

美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有個性,也有共性。對其定義得探討其共性。追溯“美”這個漢字,在甲骨文中“美”這個字很形象,正面站立的人頭頂羊頭。美,自東漢許慎起,歷來大多解釋為“羊大”,即“羊大為美”。後來蕭兵先生指出,應該為“羊人為美”,也就是“冠羊之人”。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美是與生命的契合。頭頂冠羊是對力量、生殖的崇拜,猶如雄獅的鬃毛和孔雀的尾巴,維護的是生命的延續。欣賞綻放的花朵,同樣是對生命的禮讚。建築中的對稱美,就是與生命形態的暗合,從最基礎的基因雙螺旋結構,到複雜的整個人體機構,無一不呈現出對稱美。關於建築中的非對稱形態,人體的內部功能也是不完全對稱的,但外部卻大體一致達到均衡,設計的建築若果邏輯性足夠嚴密,就會得出優秀的建築作品。這個嚴密的邏輯就是佈局的合理、使用的便利,抑或是能撩撥心絃。

美的底層是維護生命的感知,表層是人文修養,以及智力和情愫調動的感性愉悅,其中琴棋書畫、文學影視、精緻美食、時尚服裝等等生活要素,構成主體。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四、關於文化認同

何為中國傳統文化?網絡上流行著這樣的言論:“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國人大多認同是“漢唐”文化,因為它代表著中國的傳統主流文化的最高峰。追根溯源,誰才是真正的代表?是西周、是大秦、是漢唐、還是兩宋?或都不夠確切?

由於中國封閉的地理格局,相對穩定,外來文化的擾攘相對就少,武王克商西周建立,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根基。孔子克己復禮,常夢周公,在春秋末年的孔子嚮往西周初期周公的年代,挽救日漸禮崩樂壞的社會格局。在孔子看來西周早年所建立的宗法禮樂才是文化的正宗。

再往前溯,在商看來,他們才能代表文化的正宗,3300年前的甲骨文是殷商的文字,《尚書》記載:“為爾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在西邊的周連文字都還沒有。如此說來西周也非正宗。

秦代,發跡於非中原的“西戎”之地,今天甘肅天水一帶,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壯大,東遷至陝西關中一帶。秦由小小的牧馬民族逐漸變成秦帝國,而一統天下,但也非正宗。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阿房宮復原圖

漢代,漢發跡於“南蠻”楚地,楚君熊渠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也非正宗。

還有“唐”,隋唐是北魏政權的遺留,唐太宗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血統是非漢族,正因它的融合與開放,才締造了大唐的盛世。從血統上看,它也非正宗。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唐代大明宮麟德復原圖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宋代,趙匡胤黃袍加身接管了周世宗柴榮政權,建立了大宋王朝。趙匡胤生於今河南省洛陽市,算是正宗中原之地,但它沿襲的又是誰的文化道統呢?

很難去判定誰是中華文化之正統。至少從先秦開始就是“華夷”多元文化不斷融合的歷史。不可因誰輝煌就認定誰是正統。中華傳統文化收衝擊的原因並非夷族之擾攘,根本的原因是農業文明遇見了工商業文明,農業文明是被土地栓死了的文明,工商業文明卻是跨區域獲取資源的文明。中華文化是在東亞這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由農耕民族和和遊牧民族所融合,共同形成的文化形態。

工商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衝擊沒法避免,不值得大驚失色,是更大區域內不同民族融合的必然。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文化是動態的、融合的、延續的,因其動態、融合方能延綿不絕。

五、關於審美意趣

國學的復興,對唐宋的文化藝術倍加推崇。唐宋兩代的文化皆吸納了佛教文化。伴隨著佛家的傳入,在東漢末年,佛教被學習借鑑後,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也隨之出現。佛教對中國在詞彙、詩歌、繪畫、雕塑、建築乃至宋明理學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敦煌壁畫

隋唐進行了空前的規模建設,表現統一、強盛國家的偉大氣魄。唐承隋,唐代立足本國,放手吸收外來文化,在建築體方面表現得更加宏大、向上和更具生命力,並對朝鮮半島和日本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於奈良時代(公元710年—784年)建都奈良,在都城、宮殿、寺廟均反映出唐代的建築藝術和建築結構。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奈良唐招提寺

時至今日,當代的建築大家張錦秋院士,師從梁思成、莫宗江教授,她幾十年如一日紮根西安,對西安的城市文化復興和旅遊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接時代精神,提出了新唐風理念,新唐風代表作品長安塔,張錦秋說:“長安塔,‘天人合一’是它的‘靈魂’,唐風方塔是它的‘形態’,現代鋼結構是它的‘骨架’,而蘊含高科技的超白玻璃和不鏽鋼的造型構件則是它的‘肌膚’。”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西安長安塔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長安塔 局部

宋的建築藝術,我們還有幸能在《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畫裡窺見其風貌;在《營造法式》一書中還可以完整地解讀它的構造方法,形態上與唐代有很大的區別,《宣和畫譜》集萃宋代的文人畫,表達了文人士大夫的上層審美意趣。禪宗完成佛教的中國化改造,“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文人士大夫的趨之若鶩,典型代表是蘇軾、王安石。對宋代精神理念和審美意趣發生了重大改變,同時也深刻地影響到了日本的文化藝術。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千里江山圖 局部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北宋 蘇軾《枯木怪石圖》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當日本的浮世繪遇上現代藝術、現代工業和現代建築設計,在簡潔、高雅、精緻、理性中找到了某種契合點,代表人物有印象派畫家梵高,美國現代建築設計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他們在東方的智慧裡得到了啟迪,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提出“有機建築”概念。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梵高深受日本浮世繪影響創作的作品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有機建築

六、與經濟的糾葛

建築設計與經濟的糾葛,其實就等同於與文化的糾葛,經濟直接維護主體的生存體系。這一體系的表徵即是文化。最為激勵的生產維護方式莫過於戰爭,由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暴力,轉變為現在的理性化了的經濟暴力,設計不僅是生產環節中量化、規劃的策略,更是刺激消費慾的“風格變換器”,以此盡情撩撥消費者的胃口。在經濟原則的強磁場內,理念越純粹,它就越難達到其理想。設計成了經濟發展潮流的一部分,並糾纏在這樣的環境中。首先是利益的權衡,而非美學的探討。

七、建築的演化

弱化與虛化,建築的進化史。

《建築十書》在西方建築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貢獻在於介紹了當時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成就,並把這些和建築科學結合起來,使建築科學成為有學術根底的科學分科。提出了建築科學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理論,建立了建築科學的基本體系,通過大約兩千年的考驗,證明這些理論是科學的,至今仍然具有相當的效力。它把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結合起來,既總結出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建築實踐經驗,又創造了城市規劃和各種建築物的設計原理,為後世制定了規範。直到今天書中提出的“實用、堅固、美觀”的設計原則依然對建築的創作起著作用。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特魯威在《建築十書》對柱式和柱式組合作了相當詳細的量化規定

從古羅馬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中國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到弗雷·奧托的(輕建築)、隈研吾的《負建築》(消失的建築),再到伊東豐雄的“軟建築”和坂茂的“紙宅”。這是一個虛化進程,是對建築象徵功能的反叛,是向傳統和自然的迴歸。從穴居、巢居建築到現在的生態建築,算是一個完美的輪迴。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弗雷·奧托作品——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隈研吾的“消失的建築”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伊東豐雄的“軟建築”岐阜圖書館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坂茂的“紙宅”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覆土建築Liaunig博物館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現代樹屋

(一)參數化非線性設計。建築設計思維方式從歐幾里德幾何向黎曼幾何運用轉變,正如牛頓的時空觀向愛因斯坦的時空觀轉變。多代理系統與複雜系統科學的密切聯繫,以及“至下而上”的生形途徑,是非線性參數化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徵。以往的設計途徑往往是“至上而下”的流程,“至上而下”的設計策略是先有總體構思,然後逐步深入細節的設計流程,而“至下而上”則是由局部或個體的需求出發,經綜合整理生成出整體,猶如歷史上很多小村落,雖然沒有規劃師、設計師,但在數百年的演化中,由居民依據各自的需求,相互影響、磨合自發形成,在形態和功能上往往達到很高的品質,被建築師稱道。但是,因方法的顛覆、形態的新穎,所有之前的有關文化的傳統認知,在這樣的建築上無從著力,它又何以承載文化屬性?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參數化非線性設計

(二)人工智能設計。伴隨著AI(人工智能)的發展,AI也已運用於設計領域,在平面設計領域的運用已達到較為成熟的程度,並且設計速度遠勝於人類。更為厲害的是AI發展進程如同生物進化,即如生物的基因隨機突變,然後自然定向淘汰選擇。AI同理,是讓程序隨機試錯,然後做定向淘汰選擇。不同的是,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AI是人工選擇,甚至是自我選擇。由此AI在進化速度上遠超過自然選擇的生物進化。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由小庫科技的人工智能設計雲平臺生成的拿地方案

2017年,出現史上第一個人工智能建築師——小庫XKool,它是第一款在實際建築應用層面上實現了人工智能的SaaS(Soft-as-Servicer軟件即服務的簡稱)系統。它結合了機器學習、大數據與雲端智能顯示等技術,將多種先進算法融入到最簡易的操作中。能幫助設計師完成常規的分析、規劃、概念設計等前期工作,還可以後期深化設計和施工。人工智能它對未來的建築設計將會產生顛覆性的改變。建築師也許能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思考藝術上的事情了,至少AI在藝術上暫時還沒法替代人類。藝術可否被數化?爭論很大,人工智能所創造的詩歌、繪畫、音樂算不算藝術,這需要重新定義。

(三)普利茲克獎的國際導向。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是1979年由傑伊·普利茲克和妻子辛蒂發起,凱悅基金會所贊助的針對建築師頒佈的獎項。此獎以表彰其在建築設計創作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獻身精神,以及其通過建築藝術為人類及人工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被譽為“建築學界的諾貝爾獎”。從某種意義上為世界的建築設計方向起到引領作用。

日本的建築師共7位建築師獲普利茲克獎,分別是丹下健三(1987年)、槙文彥(1993年)、安藤忠雄(1995年)、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團隊(2010年)、伊東豐雄(2013年)、坂茂(2014)。截止2018年,普利茲克獎共40屆,日本建築師6屆獲獎,佔比15%,這樣的佔比相當高。這不得不從日本的文化底層去探究,通常把日本的文化描述為三層結構,第一層,核心層是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起初以自然精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要內容,後又吸收中國的儒、釋、道的思想和教義,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宗教體系;第二層,中間層是中國的唐宋文化,唐朝對日本的影響主要是在制度文化上,宋朝主要在藝術文化上;第三層,最外層是明治維新之後的西學,實行“脫亞入歐”政策,全面學習西方,實現社會制度的快速轉型,並迅速崛起。這三層文化在現在的日本都得以較好地留存和呈現,在設計上,當融匯了中國的傳統建築的建造工藝和審美意趣,在與現代主義相遇,催生了很多優秀作品。

王澍,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獎,目前中國唯一獲此獎項的人。他在民間技藝和宋代文人畫裡找到了語言。他被業界譽為最具文人氣質的建築師,他也自我調侃“

是活在千年前的人”。他所說的千年前是宋朝,因為那是一箇中國文化藝術的巔峰時期,尤其是文人畫的成熟。在宋徽宗時期以文人山水畫建造的艮嶽大型皇家園林,現在只見於文獻的記載,想必是意境深遠。他對中國建築提出一個論題:是否可能重建一種中國當代的本土建築學?它的基本建築觀念和原型出自地方性的根源,而不是出自國家主義的空洞象徵。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南宋 李嵩 《西湖圖卷 》

在《造房子》一書中他談及杭州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一半湖山一半城”的模式中,湖山景觀在城市構成中佔據著中心地位,相較今天的城市,這可以說是反城市、反建築的城市模式,沒有什麼可以超過自然、土地和植物的守護。這種模式也意味著城市建築要遵循自然山水的脈絡生長和連續蔓延,城市不存在與政治和社會結構相關的權利的等級結構的表達,而是遵循在山水中漫遊與生活的詩意方式,如連續的畫卷般展開。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王澍作品——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隈研吾未獲普利茲克獎,但爭議比較大,為此惋惜的人不少。有的人把他歸為出色的商業建築師,不對位普利茲克獎評定標準。他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是長城下的公社之竹屋,因寧靜、淡泊,極具禪意,備受好評。他在《負建築》一書中寫道:“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悲觀氣氛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負建築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消失的建築”,其最終目的是去意義以至無形。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隈研吾作品——長城下的公社之竹屋

八、大信息量的整頓

這裡麵包含著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信息的收羅與整理,提煉與取捨。紛繁複雜,盤根錯節,整頓的難度與日俱增。

首先最具代表性的是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人文關懷引發技藝文化,自然關注引發哲科學思維,以及近代的科學思潮。

設計早已不只是以西方的思想為基礎,無論是智慧還是設計,其實都可以在全世界各種文化的母體中早已存有。設計的理念在現代主義的框架內實現了一種純粹的形式,這歸功於包豪斯,所呈現的思維方式含有一個真正的自發性與自由的世界,於諸多不同文化中發展出繁茂的枝葉。

中國文化兩次大的外來文化衝擊與融合,一是東漢中期佛教的傳入;二是近代1840年後的西學東漸。第一次是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加強與補充;第二次是對中國固有文化的顛覆與置換。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儒、法並行的體制結構受到嚴重的衝擊。整頓於“天人合一”與“現代主義”之間的糾結;整頓於多元文化中的迷茫;整頓於在大信息量裡的湮沒。在此有必要特別討論下什麼是天人合一,《易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這段文字應該是對天人合一的最好詮釋,人及文化是從自然一步步增長過來的,底層的邏輯是農耕文明的思脈,表達了農業文明對自然的密切依附關係。在今天有對“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價值觀起參考意義,這也是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後,對生存環境惡化反思的結果。這恐怕也是生態建築得以發展的緣故吧。

“奧卡姆剃刀原則”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它是中國俗語“快刀斬亂麻”的學術化表述,這個原則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避重趨輕、避繁逐簡、以簡御繁、避虛就實。這一原則在宗教、哲學、科學、管理學等領域均有運用。

在建築設計上,密斯·凡德羅的“少即是多”,在現代主義建築出現之前,建築形式受制於結構的同時也受制於思想。在西方建築各種形式中,繁多裝飾件,龐大的結構體是其統一象徵。“少就是多”就是居於這樣一種環境而產生,借密斯·凡德羅之口將其宣之於世,催生並壯大了後世的極簡主義,他的作品同樣成為了極簡主義的典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凡德羅的建築藝術依賴於結構,但不受結構限制,它從結構中產生,反過來又要求精心製作結構。

設計的文化整頓與選取,在維護生存這一原則上作簡要的表述,即:

生則文,文利生,虛即道

只要能維護人類的生存,就會產生相應的文化,就如同之前的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生髮了何其絢爛的文化。

文利生,享受文化。文化創意多元化,重人文、厚審美、降邏輯、增愉悅,創建跟多個性化、多元化的文化創意平臺。目標是擺脫“文化求存”的競爭高壓狀態,達到“文化享受”的精神安頓境界。

世界單向演化,越來越快,越來越“數化”無形,建築也將逐步虛化至不定型,相較隈研吾“消失的建築”會走得更遠。

九、新時代、新文化、新設計

新建築在複雜科學的推動下,成為未來的一場重要的建築運動,那麼歷史文化還有它的附著點麼?就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下的產品及建築,再也難承載16、17世紀的洛可可和巴洛克藝術風格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逐步興起。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審美退化”。我們正回溯約翰·拉斯基和威廉·莫里斯的時代。

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築》裡開篇這樣寫道:“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開始”存在著一種新精神。工業就像奔向終點的洪水那樣不停翻湧,它為我們帶來了適應於這個被新精神激勵著的新時代的新工具……藝術家的情感可能給這些精密而純淨的功能帶來活力,也賦予它們一種美。”

正如之前勒·柯布西耶所說“不搞新建築就要革命”,當今世界已開始向新的設計智慧邁進。

結束語:建築設計在“數化”的加持下將會越走越快,越走越虛化,過往歷史文化的附著力將越來越小。大信息量的整頓與取捨,對文化的訴求和理解又越來越深切和多元,以及期待詩意的審美生活方式。對於設計者,在文化方面所承受的困惑也許遠大於19世紀中期開啟現代主義建設的歐洲建築師。

建築設計的文化困惑

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東西方歷史文化均屬於人類共同的財富。不同國家、不同區域有各自的顯著特點實屬正常不過,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可避免的相互融合也很正常,唯一的困惑是相互借鑑多少?怎麼融合?的問題,除此之外那就是杞人憂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