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這個地方,夜晚比白天還熱鬧!

千年雄安,文化先行。摸清這一地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現狀,探明地方文化資源,為雄安傳統文化樣貌留下歷史存照,是當務之急。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課題,此項工作也吸引了眾多京津冀學者加入。由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先豔、河北師範大學教授胡小滿等學者組成的調查隊伍來到雄縣亞古城村。隨著調查的深入,學者們見證了這裡的居民對地方文化傾注著怎樣的深情。

亞古城是雄縣雄州鎮一個古老的村莊,以這個村莊命名的亞古城音樂會是為紀念藥王孫思邈而發起的,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在亞古城音樂會樂師們心中,雄縣古樂是白洋淀邊一個沉睡著的龐大寶藏,今人跨越時空,夢迴遠古,也只是觸到其冰山一角。歲月更迭間,部分古樂失傳,成為憾事。


雄安這個地方,夜晚比白天還熱鬧!


亞古城村的夜晚比白天還熱鬧。晚飯過後,三三兩兩的村民或拿笙簫,或舉手鼓,聚集到村委會院裡,坐定後,調音,靜神。此刻,他們渾身散發著與手拿鋤鎬耕田耪地迥異的氣質,儼然一群專業樂手。

隊伍最前方,一位高大漢子敲定了當晚的演奏曲目,用手在半空打著節奏指揮著整支樂隊,拉開了每晚雷打不動持續兩三個小時的練習。他就是現任亞古城音樂會會長史軍平。

這個出生於1966年的莊稼漢,打小就對村裡老樂師們的吹吹打打感興趣。入耳的聲聲古樂經過了怎樣的時空之旅,穿越了何種時光阻隔,才能發出這般古樸悠揚、氣勢雄渾的旋律,讓人樂合一,神思相融。從這些音符中,史軍平和附近村鎮的老百姓能尋到夢魂所依和精神慰藉。


“當時覺得這音樂就是鄉音,聽著它能讓人心靜下來。可村裡的老樂師越來越少,眼看著就沒人會演奏了。不行,我得學,得讓雄縣古樂傳下去。”1994年起,史軍平師從村中老藝人王志信學習古樂。2018年5月,他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雄縣古樂代表性傳承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村裡幾位老樂師都住在我家附近。”每逢他們湊到一起演奏,史軍平就會從頭聽到尾,沉浸在古樂美韻中。走近古樂,史軍平才發現,屬於民間鼓吹樂之北樂支系的雄縣古樂講究可真不少,很多曲目都文卓典雅、大悲大喜,各具特色。瞭解得越多,史軍平越是被它吸引。

參加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的學者齊易第一次聽亞古城音樂會的演奏時就被震撼到了。雄縣古樂演奏採用的是一種傳統的工尺記譜,這種譜只記錄樂曲的骨幹音,後人要想學習,需要在前人的指導下先學念唱樂曲,念唱中還要對工尺譜進行處理,記熟後方能學習演奏,一點懶也偷不得。亞古城的村民們是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經歷,一遍遍背誦、演奏,才能讓渾厚古樂純熟地流淌?也正是在一遍遍念唱中,村民們對這塊土地生出難以割捨的情愫。他們的演奏,賦予古樂時代新生,也為我們提供了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多維視野。


現在,村民都以能當上樂師為榮,愛上了家鄉曲韻。有時在地裡幹著農活,大夥兒都會踩著節奏。還有村民在家包餃子剁肉餡兒也得和著“咚嗒嗒、咚咚嗒嗒”的鼓點兒。

為將現存的80多首傳統曲牌更好地保存下來,史軍平一首首整理、記錄,並專門請人用毛筆工整書寫在冊子上,便於大家翻閱學習。史軍平意識到,隨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進展,民間藝術也必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他盤算著採取送古樂進校園等多種方式,從娃娃抓起,讓更多人愛上古樂,並將之發揚光大。

如今,雄縣古樂雄渾的古韻越奏越響。2018年11月9日至12日,該音樂會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周。史軍平帶著樂師們分別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國家大劇院進行了多場演出。燕趙文化的慷慨悲壯和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音樂,奏響“中國聲音”。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在雄安無處不在,村裡的音樂會、舞獅等民間藝術團體也開始梳理文化根脈,重新拾回昔日的榮光。復甦起來的民間藝術,也成為了雄安新區百姓生活嬗變的有力見證。

紮根鄉村沃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著當地人的生活風貌、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也可以說是生長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追求詩意生存的象徵。如亞古城村這般動人的場面不能不讓人思索,人究竟如何生存才是最理想的?詩人荷爾德林曾吟誦《人,詩意地棲居》,而普通大眾便是經由活躍鄉間的民間藝術,得以實現精神上的詩意棲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