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在春拍徵集中,我們發現一組極為珍貴的航拍影像。為1928-1929年,“五三慘案”後,日軍第三師團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在山東濟南、青島、淄博、濰坊、天津等地空中偵查的航拍照片。包括天津日本租界、法國租界、中日學校,濟南內城、省府大院、歷山門、濼源門、濟安門、商埠區火車站、津浦鐵路賓館、省立醫院(時日本病院)、新城兵工廠、張家莊日軍飛行隊兵營、日軍山東航空處、津浦鐵路黃河鐵橋、黨家莊、津浦鐵路黨家莊鐵橋、膠濟鐵路張店站、坊子兵營、膠濟鐵路青島站、青島大港碼頭、匯泉角炮臺、中央堡壘、日本總領事館、旭兵營(原伊爾迪斯兵營)、匯泉跑馬場、青島膠澳總督府邸等諸多天津、濟南、青島各地珍貴航拍影像。以及獨立飛行第七中隊飛行經路及活動圈內要圖、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勤務區分表(1928年6月1日)、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勤務分區表(1929年4月1日)、時日本駐濟第三軍團長安滿欽一肖像、宣統帝溥儀與皇后肖像照、日本第三軍團功績調查委員會濟南會議合影、停泊在青島港的日本木曾號輕巡洋艦、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塘沽港裝運飛機移駐濟南、獨立飛行第七中隊解散合影等,諸多日軍在1928年“五三慘案”後至1929年5月撤軍期間,在山東進行軍事諜報活動的珍貴影像。是反映日本侵華罪行的重要影像資料。

照片摘錄: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城鳥瞰(下方城門為內城南門歷山門)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督辦公署(珍珠泉大院)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城濼源門(內城西門,下方為濼源橋,共青團路;上方為泉城路)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城西北(紅圈處為五三慘案中受損的濟安門附近城牆)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2、濟南市基督教經四路教堂,其對面建築為五三慘案蔡公時殉難處,時外交部特派員交涉公署。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膠濟鐵路濟南站(現膠濟鐵路陳列館),北側(上方)為著名的津浦鐵路濟南站,1992年拆除。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津浦鐵路賓館,(時日本第三師團司令部,現某國醫館)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新城兵工廠(地處天橋區趙家莊,原山東機器局,現山東化工廠)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張家莊日軍飛行隊兵營(後日軍在此修建張莊機場,現匡山立交西南側附近)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濟南黨家莊(下方為津浦鐵路)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津浦鐵路黨家莊鐵橋(跨玉符河)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津浦鐵路濟南黃河鐵橋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膠濟鐵路張店站(現淄博站)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1929年3月11日十時三十分,日軍獨立飛行第七中隊的一架乙式一型偵察機在濟青之間膠濟鐵路沿線偵查時遭遇故障,在濰坊坊子兵營附近墜機。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濰坊坊子兵營及墜機處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膠濟鐵路青島站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1、日本駐青島總領事館(原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舊址,1922-1938年為日本總領事館,現太平路與青島路路口東北角)。

2、德國駐青島領事館舊址(原馬克·齊摩爾曼Mark Zimmerman私宅,現南園孔子紀念館,青島路與廣西路路口東北角)。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大港碼頭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匯泉跑馬場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膠澳總督官邸(迎賓樓)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匯泉角(會前岬)炮臺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中央堡壘(3號炮臺,地處仲家窪東山坡,現鎮江路34號附近)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旭兵營(原德軍伊爾迪斯兵營,Iltis-Kaserne,現香港西路2號)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青島港附近日本海軍木曾號輕巡洋艦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1928年10月27日,獨立飛行第七中隊由天津移駐濟南,在塘沽港裝運乙式一型偵察機。



背景一:影像的佔領——日本對華大規模影像採集。

「日本帝國主義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了戰略擴張,多次對華進行了帶有殖民主義性質的大規模攝影考察影像採集活動,並全面系統地記錄了1894-1945期間在華的所有戰事和動亂,如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拳亂(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日俄戰爭、一戰日本出兵膠東,濟南慘案,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及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等。史料表明,始於十九世紀末的日本對華大規模影像採集活動,在二戰前達到了頂峰,他們對中國的方方面面進行了嚴密調查,收集了天文、地理、礦產、森林、地質、水利、交通、社會、歷史、文化、建築、食物,人種等幾乎所有的戰略資訊,並記錄了日本向中國東北大規模移民的運動,出版大量的畫冊和報道介紹中國,以喚起日本人對中國的關心,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創造社會輿論基礎」。(via 華辰影像 2014春拍圖錄)

背景二:一戰山東懸案——日本對山東覬覦已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機對德國宣戰,出兵山東,佔領青島。後通過與袁世凱政府簽訂《關於山東省之條約》等文件,將侵略行為合法化,山東正式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1918年一戰結束。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華民國在巴黎和會提出德國應返還侵佔的青島以及山東權益,遭日本拒絕。消息傳回國內,引發五四運動。最終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山東問題懸而未決。

直到1922年華盛頓會議,中日才在美國調停下籤訂《解決山東懸案條約》。12月10日,中國政府正式收回青島,日本從山東撤軍。1923年中國贖回膠濟鐵路及支線並一切附屬財產。3月贖回膠州灣沿岸鹽田及鹽業公司。青島海關、青島-濟南無線電臺、青島沿線電報、電話的全部權益、青島-佐世保海底電線的一半權益以及煤、鐵礦山的部分開採權等,相繼在規定期限內由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收回。但日本在山東仍保留許多經濟和政治特權,為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發生的五三慘案埋下了隱患」。(via Wikipedia)

背景三:五三慘案——日軍藉機駐軍山東。

「1928年1月,蔣介石重任北伐軍總司令。4月誓師繼續北伐。一路勢如破竹,直逼濟南。日本以山東局勢之鉅變影響在濟日僑安全為由,再次出兵山東。5月3日,日軍在濟南製造衝突,5月11日,日軍進入濟南城,佔領濟南全境。期間造成6123人罹難,1701人傷殘,及17名中國外交人員慘遭虐殺(數據 via 李家振. 《濟南慘案》.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87.第238頁.),史稱‘五三慘案’」。(via Wikipedia)


1928-1929:日軍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山東情報採集影像

復旦大學許金生教授2015年出版的《近代日本對華軍事諜報體系研究 1868~1937》一書,對此內容有非常完善的研究,摘錄相關內容如下:

「1927年和1928年,日本政府以保護僑民和日本的利益為藉口,兩次派兵入侵山東,阻撓國民革命軍的統一事業。1927年因出兵僅三個月左右,時間較短,未能全面展開諜報活動。1928年4月開始的入侵行動,一直持續到1929年5月

。在此期間,日軍先後派出了第六師團、朝鮮軍下屬的一個混成旅團和一個飛行中隊、第三師團等入侵山東濟南、青島、膠濟鐵路沿線。在侵佔山東的一年多時間內,日軍各部隊有組織、有計劃地對佔領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諜報活動。第三、六師團是侵略山東的主力,也是諜報的主力」。

「 稍晚於第六師團進入山東的第三師團,在諜報組織和實施要領等方面與第六師團基本相同,但在諜報計劃的制定上有自己的特點,因為當時戰事已趨平緩,有足夠的時間從容進行諜報活動,尤其是靜態情報的收集。師團參謀長谷壽夫(南京大屠殺主犯)策劃的“特種研究”便是典型之例。1929年1月,谷壽夫命令下屬部隊和部門展開旨在“收集對華作戰資科”的“特種研究”,並且於同年3月提交“研究”成果。表18即參謀部規定的“特種研究”項目和分工」。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日軍侵佔山東,除了陸軍以外,兩個飛行隊也充當了特別的角色。山東發生戰事後,參謀本部就開始研究派飛行隊前來助陣,並下令第六師團和華北軍調查當地機場和飛機燃料狀況。調查發現濟南附近張家莊機場可利用青島淪口南邊農地天津駐軍營房附近農地可修臨時機場。1928年5月,在參謀本部要求下,朝鮮軍組建“臨時派遣飛行隊”赴山東,歸第六師團(8月後歸第三師團)指揮。同月,華北軍司令官致電中央要求派遣“偵察獨立飛行一中隊”來華北,偵察天津與山海關方面的交通和軍情,監視中國軍隊行動,同時起機熟悉當地氣象、地形等。參謀本部由此又派遣一箇中隊來華參戰。兩個飛行隊擔負了各種任務。從情報活動看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是偵察軍情。如華北軍司令部所報告的那樣,飛行隊自進入山東後,“為了執行偵察聯絡任務,幾乎毫無寧日”,歸第三師團指揮後,師團司令部特地制定了“第三師團飛行隊使用計劃”,要求

飛行隊偵察濟南及其附近膠濟鐵路沿線各地中國軍隊動向,偵知其企圖,以便地面部隊及時行動,進行威嚇飛行以助防衛;擔任青島及沿線各地的聯絡。在以上任務中,偵察任務後多。以1928年9月為例,飛行隊有九天是飛行偵察。在偵察中,日軍還採用了航拍手段,以增加諜報效果。

二是航空兵要調查。飛行隊自進入山東起,就“計劃利用此機會研究特種地形、氣象,調查航空地誌,每有餘暇則收集相關事項資料”。第三師團接管飛行隊後為其制定了詳細的調查“要領“,具體調查項目和要求是:“(1)山東地區修建飛機場條件的一般調查。以山東地區的地形、土質、氣候及季節為基礎,調查使用機場方面的一般情況尤其是季節(須注意雨期、農作物茂盛期)的影響、修建機場的要領和所需器材。(2)機場。現在使用或正修建的機場位置、面積、設備等所有供判斷機場價值的材料(儘量附圖)。(3)與天氣氣象的關係。按季節調查氣象狀況,觀察與航空的關係。因地而異的特徵需要特別記載。”

根據要求,飛行隊“只要有時間就進行了調查”。從“獨立飛行第七中隊”1928年10月提交的《北支那航空事業調查報告》看,在5月至9月期間,該飛行隊通過對華北的地形特徵、地表特點、航空氣象、地圖的使用、轟炸方法和效果、京津機場、京漢鐵路和京奉鐵路沿線的著陸點進行全面研究,獲得了大量重要資料。

三是通過實地飛行演習訓練或實戰,適應中國的空中環境,積累相關經驗和知識,以供日後參考。日軍航空兵建軍以來缺乏實戰機會,利用此次機會,飛行隊常常進行編隊、戰鬥、俯衝射擊、投彈等訓練,而進入其所謂“警戒”地區的中國武裝力量,就成了其實彈“練習”的靶子。此外,飛行隊還研究如何在戰地使用航拍為戰事服務、戰鬥中如何與地面部隊聯繫、如何取得當地空中無線電聯繫的最佳效果等」。

「包括執行運給任務在內,“臨時派遣飛行隊”在1928年5月至10月期間,共計飛行874架次、115天。“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在1928年5月至次年5月期間,共計飛行2116架次、245天。

頻繁的飛行確保了任務的完成」。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獨立飛行第七中隊飛行經路及活動圈內要圖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勤務區分表(1928年6月1日)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獨立飛行第七中隊勤務分區表(1929年4月1日)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時日本陸軍第三師團長 安滿欽一


拓展:子琳照相館與“五三慘案”影像

據雍堅先生《那些老相片袋,那些老照相館》一文:「子琳照相館曾是濟南城三大照相館之一。上世紀20年代中期,山東海陽人王子琳“闖關東”歸來後來到濟南,在縣西巷南頭路東開設了“子琳照相館”。1928年5月,日軍入侵濟南製造了“五三”慘案。日寇進城後,闖入子琳照相館,威逼王子琳為他們沖洗照片。王子琳在為日軍沖洗照片的同時,想辦法偷偷留出一些照片。當年9月26日上海《時報》附刊《圖畫時報》署“子琳照相”刊發出來的濟南航拍照片,應該就是王子琳用瞞天過海的方式偷偷寄發出去的。此時濟南尚處於日軍控制之下,王子琳此舉是冒著極大風險的。」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1928年9月26日《圖畫時報》刊發子琳照相館兩張航拍照片,與上文中濼源門、濟安門兩幅照片角度十分相近。

中國軍隊接防濟南時,王子琳又拍攝了許多照片,並發表在《新嘉坡畫報》上。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接防濟南(一)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接防濟南(二)


“五三慘案”後日軍山東航拍偵查影像

接防濟南之後


圖片/華辰影像

致謝/姜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