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文化的發展是立足於我們的社會生活,即文化起源於生活。所以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是直接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於某一種事物的看法的!就像中國的俗語,這其中不乏經典,反映著中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當中總結的經驗,而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俗語: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話到底是怎樣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對於這句俗語它的來歷是很有意思,相傳在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孝子,因為從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是在他的舅舅家長大的。長大以後他沒有什麼報答他的舅舅的,只有在春節正月的時候來到舅舅家拜訪。

然而當他來到舅舅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舅舅的頭髮已經很長了,需要修理,所以他就主動的給舅舅修理了頭髮。從此以後,每年過年正月孝子來到舅舅家的時候都會給自己的舅舅剃頭。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但是好景不長,孝子的舅舅不久就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當他死去的那一年孝子按照往常的做法又帶著工具到了舅舅家中,但是卻被告知舅舅已經去世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就非常的難過。對舅舅的思念之情越來越深,所以在正月的時候“思舅”也就成了他在內心當中要做的事情!

大家知道中國語言真的是浩瀚無比,非常的深奧,“思舅”在人們的口中久而久之就被傳成了“死舅”再加上這位孝子的經歷,所以人們在心裡就產生了一種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畢竟死舅舅的典故可是令人非常害怕的。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當然除了這種來歷以外,另外一種說法也是跟諧音有關係,據說在清朝入關的時候,為了表明人們和舊有的朝代決裂,所以都被要求剃髮。當時的人們肯定是非常不願意,因為按照儒家文化當中的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是沒有辦法必須要剃去,所以一種對過去的“思舊”之情油然而生,恰巧這種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在正月,所以正月“思舊”想法就流傳下來了,而時間久了也就被傳成了“死舅”。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但是這句話放到現在人們已經很少在乎了,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解放,對於這種迷信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尊崇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在正月的時候不能夠理髮,那麼在正月的時候所有的理髮店都關門好了!

俗語說:正月剃頭妨舅舅,這句老話怎麼來的?如今已經少有人信

因此,在我的想法當中,在正月不能夠理髮,理髮死舅舅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舊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家在內心當中臆造的,所以大家在現代社會當中一定要加強科學學習,不要被迷信達到,一定要有自己的判別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