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對於一個時代不可改變的規律,有的人看到的是困難,有的人看到的是機會。

01 摩爾定律

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印度國際象棋棋盤放稻穀的例子

摩爾定律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

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用到更便宜、更好的產品,對於用戶來說這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但從反面來看,廠家就悲催了,因為如果它生產和製造同樣的東西,18個月後收入就降了一半,這就是Google前CEO施密特博士提出的反摩爾定律

反摩爾定律讓IT行業變成了青春飯,大部分從業者要麼進步速度比摩爾定律更快,但會非常累,要麼只能被行業所淘汰,不得不離開。

以下是兩個善用摩爾定律和反摩爾定律的案例。

(1)小米公司價格銷售策略就是反向使用摩爾定律。它推出手機時採用預訂的策略,你看到的價格是今天的價格,你與今天市場上的手機去做對比,你覺得你賺了,但是小米交貨常常是半年之後的,後年後由於摩爾定律的作用,那時元器件的價格已經不是今天看到的了。

(2)Google保存一切、索引一切。Google將所有的文檔(包含圖片、視頻等內容)都下載到本地,對每個單詞(包含to、and等無意義單詞)建索引,這個工作量和對硬件的要求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但Google真的就這樣做的,並且做到了。計算機世界是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巨大的世界,它超出我們很多人的想象。

摩爾定律是大家很熟悉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理解摩爾定律,對指數增長沒有感覺,我們周圍的環境侷限了我們的見識。摩爾定律讓今天計算的能力比10年前大了100倍。

一個指數增長的例子——印度國際象棋的棋盤放稻穀,在棋盤的第一格放一個稻穀,第二格放二個稻穀一直倍增下去,有六十四個,以每一千個稻穀18克計算,最終將是330萬億噸。

02 安迪-比爾定律

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安迪·格魯夫和比爾蓋茨

安迪-比爾定律是對IT產業中軟件和硬件升級換代關係的一個概括,英文原話是“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提供什麼,比爾拿走什麼。安迪指英特爾前CEO安迪·格魯夫,比爾指微軟前任CEO比爾蓋茨,這句話的意思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件消耗掉了。

因為摩爾定律的作用,讓今天有了足夠的硬件資源,軟件工程師做事情可以更講究效率、程序的規範化和可讀性。比如今天的Java比C++效率低,C++比30年前的C效率低。

安迪-比爾定律創造出了一個緊耦合的IT生態系統,個人電腦工業的整個生態鏈是這樣的:以微軟為首的軟件開發商吃掉硬件帶來的全部好處,迫使用戶更新機器,讓惠普和戴爾等公司收益,而這些PC整機廠商再向英特爾這樣的半導體公司訂購新的芯片,同時向希捷等外設廠商購買新的外設。

理解IT行業的生態鏈,理解為什麼中國可以研製出航天器、潛艇,但研製不出通過的芯片。

從PC到手機,安迪-比爾定律照樣適用,Google的Android在扮演類似微軟Windows的角色。

安迪-比爾定律把原本屬於耐用消費品的電腦、手機變成了消耗性商品,刺激著整個IT行業的發展。

安迪-比爾定律讓軟件企業在IT行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硬件企業相對下降。從整個行業來看,越往後軟件越重要。

延伸一下概念,在這個時代,要注意未來無形資產比有形資產更重要

03 阿姆達爾定律

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阿姆達爾定律

阿姆達爾定律是由IBM360系列機的主要設計者阿姆達爾首先提出的。

該定律指:系統中對某一部件採用更快執行方式所能獲得的系統性能改進程度,取決於這種執行方式被使用的頻率,或所佔總執行時間的比例。

公式左邊的大寫S代表系統最後的性能提升(加速),右邊分母中的小寫s代表某一項指標的性能提升,比如內存速度,p代表這項提升被用到的比例(或概率)。

當一些問題得到解決後,它們的重要性就下降了,這時我們就需要尋找新的重要問題去解決。

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條件下,如何決定先改變什麼,暫時保留什麼。簡單地講,就是先解決影響大的,位於關鍵路徑上的瓶頸問題。

阿姆達爾定律很好的說明了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整個IT行業就是這樣自覺和不自覺地、滾動地進步的。這也是為什麼計算機行業進步非常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阿姆達爾法則不僅適用於計算機設計,軟件開發、調試軟件性能等方面也適用,進一步延伸,每個人也不妨用這個原則審視一下自己該做和暫時不該做的事情。

若是計算機從業者,要把這個法則永遠放在腦子最容易想到的地方。

04 李嘉圖定律

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李嘉圖時代地租的勢差

方法論——互聯網時代的五大定律

信息時代稀缺性的勢差

李嘉圖定律又被稱為“租金定律”,原本適用於土地這些稀缺的自然物,但很快就被延伸到其他帶有稀缺性質的經濟要素中,且有被無限延伸的趨勢。

租金定律,越是好的土地,就越稀少,租金就越貴,然後從租金最高的土地,到免費的荒地,就形成了一級級價格的落差。

在信息時代,信息越透明,越對稱,流動性越好,李嘉圖定律導致的勢差越大,如高中的老師、IT的工程師、藝術家等

李嘉圖定律在互聯網行業的體現

  • 一流工程師的收入是天價,末流的免費給人工作。
  • 好的APP幾年能掙上億美元,差的APP不僅不能掙錢,還要倒貼錢情人使用。
  • 無論電商、移動支付還是O2O服務,第一名拿走了幾乎全部利潤。
  • 任何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等),一等水平的人的收入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十幾倍。

作為人,如果不能做到比周圍人明顯高出一截,那麼勞動都是免費的,不值錢的。

十個90分,也抵不上一個100分。

05 現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

科技革命的範式:現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

新技術是一個工具利用這個工具,講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做好,就是新產業。

現有產業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變的元素,它們有很多存在了上千年,必有其中的道理。

在智能時代,核心的技術很容易獲得,各種機器學習的方法都有開源的版本,但是各個公司因為數據量不同,使用同樣方法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同。

受益於智能時代的三類公司

  • 第一類公司:Google、Facebook、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大科技公司
  • 第二類公司:擁有大量數據卻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公司和機構,如政府部門、電信運營商、大工廠、商業銀行等,它們的數據和商業規模本身就是一大筆財富
  • 第三類公司:催化劑——掌握新技術的創業公司,如華院數據。

我認為現在是第二類、第三類公司的發展時機,第二類公司想利用高新技術改變行業現狀,第三類公司想做實事,也願意從髒活累活累活開始,國家有政策支持。

工業(實體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工業

學習筆記分享——《谷歌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