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大阪师团,真的是窝囊废师团吗?

66的娃娃


假的,大阪第四师团其实并不窝囊。现在网上流传的许多大阪第四师团的窝囊战绩,都是编造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战斗力最强的,就是17个甲级师团。其中,于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设立的首批6个师团,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而大阪第四师团,正是这6个的其中之一。所以,单从这点来看,第四师团根本不可能是一支窝囊废。

首先,现在大家广为流传的关于第四师团的梗绝大部分都是谣言。

比如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大阪第四师团奉命开赴前线。然而,第四师团接到命令后,行军却十分缓慢,在军部的催促下,居然冒出满营伤兵以五花八门理由要求留守。最终等到第四师团走到前线时,日军已经被苏军大败,诺门坎战役结束。讽刺的是,第四师团的满营伤兵突然全部康复,掉队士兵纷纷归队,并且因没能赶上参战而愤愤不平......其实,诺门坎战役,日军投入的战力,主要是第23师团,压根就没第四师团什么事!

再如在徐州会战中,面对人困马乏,一心突围的李宗仁部队,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居然不去追击,而是烧饭休整。然而,这也是谣言!而事实是,大阪第四师团当时正在东北,根本就没有参加徐州战役。

实际上,大阪第四师团的战绩是可圈可点的。

真实的大阪第四师团,并不像网络谣言所说的那般窝囊,而是一支有着优良作战传统的精锐部队。

在日俄战争中,大阪第四师团作战神勇,接连攻克金州、南山等重镇。此外,第四师团还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并且连战连捷,没一败绩;抗战时期,大阪第四师团在惨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成为首支攻入长沙城的日军部队;而在太平洋战争中,第四师团首战巴丹半岛,在不过一周的时间内,进展神速,同样取得不俗的战绩。所以,大阪第四师团并没有网上说的那般不堪。

至于大阪第四师团为何会被如此抹黑,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大阪地区商业发达,当地兵员并没有像其它日军部队那样,疯狂推崇所谓的武士道思想,不愿充当战争炮灰,因此才被讽刺为窝囊废。



这些历史要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不是了。

第4师团是日军常备17个甲种师团之一,是几百万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其实有个很简单的逻辑。

日军历史上,曾经裁撤过一批甲种师团。

如果第4师团真的战斗力较弱,那么早就应该裁撤了。

事实上,第4师团不仅仅始终保持在日军最强的17个常设师团中,还是日军最初建立的6大师团之一。

在日军最初的西南战争中,第4师团的前身同西乡隆盛的武士集团血战,甚至展开激烈肉搏。众所周知,西乡隆盛部下那些武士,都是凶狠善战的人。而且同电影上不同,这些武士也是拿着先进的火器作战的,并不是只是挥刀和射箭。


西南战争以后,第4师团先是参加了甲午战争,从辽东半岛强行登陆,随后又参加了日俄战争。


在日俄战争中,第4师团表现非常优秀。第一战,该师团就奇袭占领金州城,攻破俄军南山阵地,立下头功。

随后第4师团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从没有较大失败。

但是,日俄战争中,也体现了第4师团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4师团的编组第是大阪,这是日本最为繁华富裕的城市之一。

师团的兵员很多是大阪的城市人,不像其他师团多是乡下土包子。

所以,在日俄战争中,颇有些日军执行万岁冲锋那种盲干,用人肉去对抗俄军的重机枪,结果只是留下累累尸体而已。

相反,第4师团上下几乎不蛮干,极少进行无畏的攻击。即便攻击时,第4师团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现在看来,第4师团的作战方式更像美军,强调依靠依靠战术和火力取胜,不会动辄决死冲锋。

事实证明,第4师团的伤亡率最低,战绩也不错。虽然算不上最好的师团,至少第4师团也是甲种师团的中流。

一种说法是,毕竟是大城市的人,第4师团官兵通常见多识广,不容易被随便洗脑。同时,由于生活普遍要富裕一些,他们比较向往和平安逸的生活,有厌战情绪,希望早点结束战争,也不希望同其他师团官兵一样“为天皇陛下死在战场上”。

同时,第4师团的城市兵们多瞧不起其他师团的战友,认为他们都是“土包子”“头脑一根筋的笨蛋”“只适合做消耗品”。

由此,第4师团官兵引起很多日军战友的不满。日军中,流传着很多关于大阪师团的段子。

随后的第4师团还是我行我素,但战绩也是不错。

抗战中,第4师团参加过一系列战役,没有吃过什么亏。

它曾经在第2次长沙会战,同国军190师交手。

190师是后来方先觉第10军的主干,战斗力很厉害。

但第4师团以泰山压顶的势头,迅速打败了190师,后者甚至出现溃散的情况。

可见,第190师这样国军一流部队,尚且不是第4师团的对手。

有人说,国军装备差,不能说明什么。

那么我们再看。

1942年,第4师团被编入南方军,去菲律宾参加了对巴丹半岛美军的攻击。

第4师团势如破竹,锐不可当,2周内击溃美军,攻占了号称至少固守1年的美军巴丹要塞,俘虏大量美军

随后,第4师团只用1天就打破了科雷吉多尔要塞。

这里的9万美菲联军不是伤亡,就是被俘。随后出现了著名的巴丹死亡行军,被折磨死亡4万多美菲联军士兵,占被俘人数一半还多。

随后第4师团的运气很好,它先是被调到印尼驻守,但盟军并没有攻打印尼。

随后,第4师团由被调到泰国,准备防备缅甸的英军攻击。

然而,英军还没有来得及攻击泰国,日本就宣布投降了。

所以,战争后期,第4师团其实没有参战。


事实证明,第4师团的战斗力丝毫不弱,曾经击败过俄军、国军、美军。

这种部队实力如果也算弱?还有谁更强?

为什么会有对第4师团的所谓窝囊废师团的说法,主要来自于日本军事小说家关幸辅的文章《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

但关幸辅只是小说家,他没有说自己写的是历史,只是客观记录了一些流传在日军种关于第4师团的段子。

其实稍加分析,关幸辅的段子绝大部分都是无稽之谈。段子提到的很多战斗,其实第4师团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也不是参战的部队。

其实早在关幸辅写这篇文章以后,就有日本专门的军史专家写文,将文章内容一一驳斥。日本军史专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第4师团窝囊、懦弱,反而通过客观的战例可以证明这个师团战斗力很强。只是,第4师团有不蛮干的传统。可以这么说,大阪人是会用脑子战斗的军队,如果发现没有胜机他们就不会勉强从事,而是退回去寻找下一次胜机。

关幸辅的文章只是作为段子娱乐,所以没什么了不起的。

关键在于,有些人把关幸辅翻译以后却当做真实历史,这就无语了。


萨沙


二战时期,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日军在作战时表现得非常凶狠残暴,但事事都会有例外,日军中同样也有特例。日军第四师团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它一打仗就生病,一出征就掉队的作风一时间成为了战场上的笑谈,与意大利人在非洲的表现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第四师团是日军在二战前组建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属于日军的甲种师团。甲种师团是日军最先组建的部队,装备最为精良,是日军的精锐部队。第四师团组建于日本大阪,兵源也主要由大阪本地的菜贩和小商人组成,所以第四师团又被称为大阪师团。由于士兵大多是小商贩出身,商人的精明和狡黠也随之带到了部队,因此在每次打仗前他们都会认真计算一下得失。第四师团的士兵从来不会像其他日军那样不计后果,他们甚至还制订了一个“三不要”原则,即“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于是大阪师团养成了“能不打就不打”的好习惯。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大阪师团真的不行。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四师团就击溃了中国守军第10军,并攻入长沙城。第10军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有着"泰山军"的美誉,能击败第10军这说明第四师团并不是真的窝囊废。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第四师团同样拥有良好表现,科雷吉多-巴丹战役就是第四师团的经典之战。当时美菲联军集结了十三万人,又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等物资,以此坚守巴丹完全不成问题。果然,日军第16师团足足打了一个多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没有取得进展。第四师团接替第十六师团后,经过缜密的侦查,确定了美军的火力点,随后通过精准的炮击将美军火力点一举端掉。最终第四师团仅用一个多星期就攻下了巴丹要塞,取得了歼敌5000余人,俘虏7万美菲联军的战绩,而自身仅有600余人伤亡。在进攻科雷吉多要塞时,第四师团更是只用一晚上就攻占了这座美军重点打造的要塞。



从种种表现来看,第四师团不但有着凶悍的战斗力,还有着精确的战场分析与计算能力。而且第四师团还很善于捕捉战机,而不会做无谓的牺牲。如今日本自卫队中仍然保留着第四师团的番号,这也说明第四师团根本不是所谓的窝囊废。


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

战情解码


日本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是日本军队中资格最老、历史最长的师团之一。

大阪第四师团主要有大阪人组成,日本大阪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多从事菜贩走商活动,非常的精明。所以在师团成立之后的历次战争中,在保命和为天皇陛下尽忠之中,这些精打细算的小商人肯定选择了前者。

1939年日本和苏联在中国蒙古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摩擦冲突,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下命令让大阪第四师团以最快速度火速驰援前线。可谁曾想第4师团接到命令之后竟然迟迟不动,贻误战机。对于不肯挪动的理由是恰好这时师团内的士兵们好多“生病”了。把关东军的高层气的无话可说,下令联队长亲自去医务室参加对病号的诊疗活动。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第40团的士兵们才被十分勉强的聚拢起来,向前线出发,从海拉尔向诺门坎走去,形容第四师团的速度可以用两个字,那就是“磨叽”。别的师团火速驰援,用4天的时间就到达前线,但是这段距离,第四师团慢慢悠悠走了整整8天。

当第四师团到达前线的时候,苏联和日本刚刚结束战斗,宣布停战……

侵华战争爆发之后第四师团参加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南征北战,屡战屡败,甚至被中国军队嘲笑道:“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因此侵华日军各个部分都不愿意接收第四师团,这种情况下第四师团只能调到东南亚战场上。

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仍有部分宣布效忠于天皇的日军仍在负隅顽抗。但是大阪师团却在第一时间向盟军投降回国。美国人说起这个师团也是啧啧称奇,给他们评价说大阪第四师团“爱好和平”。

至于第4师团的士兵们参战之前多是小商贩,当战争结束之后褪下军装,他们立刻又回到了从前的身份。回国的第2天就有些曾经在大阪师团当兵的人,跑到前来接受投降的盟军军营附近,摆开摊位,卖起了战争纪念品。


废墟的沉默


可能因市民组成,文化程度高,不好忽悠,中国也有这么一支队伍,宋子文的税警总团,主要江浙子弟组成,内战时被红十军团选定优先打击目标,武器好战斗力成渣,但到缅甸他们明白为什么打杖后,改编成的新三十八师战斗力颇为顽强,师长孙立人骄傲的说:本师为国军主力师中唯一没有督战队的


海之歌2018


事实上,第4师团不仅仅始终保持在日军最强的17个常设师团中,还是日军最初建立的6大甲级师团之一,因为绝大部分的士兵都来自大阪,所以称其为大阪师团。不过相比于打仗,大阪人更擅长于做生意吧,亏本的买卖他们是不会做的,所以在日本投降之后,大阪师团是建制保存最完好的师团之一,也是日本战后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顾小悦


大阪第四师团大多是大阪人大阪人大多又是商人他们没有武士那种效忠天皇的思想他们不是窝蘘他们只是不想打仗不想死只想活只想怎么赚钱战争结束的时候通常会看到驻日美军营地外有商人卖各种商品这些商人就是他们就是当初的大阪第四师团的成员


枫山905


此师团由大阪商人组成,不接受天皇洗脑那一套。老子家里有妻子儿女商店家产,死了归谁?也可能没有认真习武,更根本地是厌倦战争。上战场本就勉强,一听枪响就后退。


王祖荫1


大板师团最主要的原因是。能不打仗最好不战斗。也不争强好胜。也不能说他没有战斗力。能推的尽量推。能拖延时间的也是拖。所以最后二战结束了。本师团建制齐全。个个是身壮体肥。装备齐全满员。被美国人公认热爱和平师团奖壮。


花王花司令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编组地:大阪。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陆军的甲种师团。但根据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它的实际战斗能力不高。实际上,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