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一祛一防一養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布穀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氣溫升高加快、雨水增多,空氣溼度大,日常養生保健應以祛溼、防過敏、養脾胃為主。

谷雨,一祛一防一养

祛溼。穀雨節氣,降雨多、溼度大,要注意防溼邪侵入人體,否則容易出現精力不好、頭暈沉、睏倦疲憊等溼熱症狀。從中醫食療講,薏米是清除體內溼熱的好藥材。其性質甘平,入肺、肝和胃經,平時煮粥做飯時放一些薏米,可利溼健脾。也可搭配紅豆做成經典食療方——紅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婦忌用薏米,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黨參等煲肉湯喝。

防過敏。接近立夏,此時氣溫越來越高,各種花草盛開,楊絮、柳絮漫天飛舞,加上人們踏青等室外活動增加,很容易引發鼻炎、哮喘等過敏問題,尤其是過敏人群。因此,除了出門注意佩戴口罩減少過敏原接觸外,建議大家飲食少吃蕎麥、蠶豆、牛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羶發物。經常按揉迎香、膻中等穴位可緩解鼻炎引發的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

養脾胃。中醫認為,春主肝,穀雨生髮之氣旺盛,肝氣也跟著變旺,過盛的肝氣會抑制脾胃運化,因此要注意顧護脾胃。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會影響肝氣疏洩,導致肝睥不和。飲食上應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則:少吃酸味食物,適當多吃甘味食物。甘味食物有大棗、山藥、大米、小米、黃豆、菠菜、胡蘿蔔、紅薯、南瓜、香蕉、葡萄等,可在日常飲食中搭配食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食療方:紅棗山藥小米粥。取山藥100克、紅棗10顆、小米150克一起煮粥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