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慕容垂叛逃前秦帝国之后没多久,前秦帝国就出兵征讨前燕帝国,并一举灭掉了对手。

失去慕容垂固然使得前燕帝国实力大损,可前秦帝国也在不久前爆发过“五公之乱”,情形同样好不到哪去。虽然从整体实力上看,前秦帝国肯定比前燕帝国强,但强弱不应该如此悬殊。

在灭亡前燕帝国的过程中,慕容垂固然出力不小。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关于前燕帝国的灭亡,我总结出了八个字:外失援助,内亡人心。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桓温第三次北伐失利之后,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豫州刺史袁真。袁真不想坐以待毙,于是举旗造反,后又投降了前燕帝国,前燕帝国接纳了袁真。这件事发生在慕容垂叛逃之前,在前燕帝国和东晋帝国造成了不小的反响。

桓温之败也,归罪于豫州刺史袁真。真怒,以寿阳降暐。——《晋书》·卷一百十一·载记第十一

从表面上看,接纳袁真投降,意味着前燕帝国可以直接把手伸进淮河流域。但实际上,前燕帝国这是标准的眼大肚小,淮河流域随时可能会成为挡在前燕帝国面前的叹息之墙。

为什么?因为前燕帝国直接把手伸进淮河流域,就意味着他们与东晋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一旦前秦帝国发动对前燕帝国的战争,前燕帝国就很难从东晋帝国获得任何形式的援助。

秦、燕、晋三国之间是标准的三方博弈态势,前秦帝国势强而前燕帝国和东晋帝国势弱。两个弱者只有紧密地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抗衡前秦帝国。

但现在,两家为了淮河流域的地盘形成直接冲突,大战不多小战不断,合作什么的那是想也别想。

这就是前燕帝国对外政策的失误,失去了潜在的外援——东晋帝国。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在王猛的铁腕治理下,前秦帝国本就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国家。

在慕容恪的怀柔治理下,前燕帝国则是一个豪门士族林立的国家。

两相对比,前秦帝国在决断层面比前燕帝国强得多。而随着慕容垂的到来,又给了苻坚一个改变执政纲领的契机。前秦帝国的基本国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打压豪门士族转变为保护豪门士族。

通过这种转变,前秦帝国开始通过慕容垂对话前燕帝国的豪门士族:只要投降,一概优待。

这招很厉害,使得本就是一盘散沙的前燕帝国,开始遍布投降主义。

这就是前燕帝国对内政策的失误,怀柔方针致使集权不足,无法对豪门士族形成有效威胁。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潞川之战后,前燕帝国的都城还在,也有着广阔的纵深,但真正听命于皇帝的人,以及真正愿意为前燕帝国卖命的人,却已经没有几个了。于是前秦帝国几乎兵不血刃地席卷了整个河北、东北和山东地区。

前燕灭亡得太快太容易了,面对这样一个突然崩溃的帝国,前秦帝国的豪门士族却感受到了一丝威胁。

他们纷纷谏言:前燕帝国那帮豪门士族都是白眼狼,绝不能优待他们,否则早晚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前秦帝国的豪门士族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完全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一件事:到底是我们灭掉了前燕帝国,还是我们与前燕帝国建立了联盟?

如果是我们灭掉了前燕帝国,为什么那些前燕帝国的豪门士族一点亡国奴的样子都没有?

如果是我们与前燕帝国建立了联盟,那我们又如何保证这些前燕帝国豪门士族的忠心呢?

王猛对此同样感到忧虑,虽然他被苻坚教训过一次,学乖了。但对于这种重大事件,王猛还是经常找机会劝谏苻坚:豪门士族不可信。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平定前燕帝国之后,有人曾问王猛这样一个问题:“在燕国灭亡前,有人忠于燕国,有人背叛燕国,以您用人的策略,您会重用哪种人呢?”王猛说:“当然是重用背叛燕国的人。”那个下属说:“您这是重用丁公,打击季布啊!”王猛对此哈哈大笑。

参军冯诞曰:“今三子皆为国臣,敢问取臣之道何先?”猛曰:“郝君知几为先。”诞曰:“然则明公赏丁公而诛季布也。”猛大笑。——《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

丁公和季布都曾是项羽的部将,丁公曾在危急关头帮助过刘邦,而季布则经常在战场上战胜刘邦。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却杀死了丁公,重用季布。

刘邦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天下未定之时,刘邦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投降自己;天下平定之后,刘邦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不会心生二意,只知道忠于自己。这才是刘邦杀丁公,重用季布的主要原因。

王猛说的是反话,他主张重用丁公,就是在影射苻坚重用前燕帝国的头号叛徒慕容垂。

王猛不认可符坚的战略,但实事求是地说:前秦帝国之所以能快速灭掉前燕帝国,就是苻坚战略的成功。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很多人认为:慕容垂并没有在灭亡前燕帝国的战争中出多少力,前燕帝国之所以会灭亡,完全要归咎于慕容评的贪婪和愚蠢。

在我看来,这是史书丑化慕容评的功劳,慕容评本人并没有这么不堪。前秦帝国大举进攻前燕帝国,慕容评是宿将出身,不可能不知兵。

根据双方态势,再从慕容评的角度来判断,战局应该是这样的:前秦军队深入我国腹地,野战和速战对前秦军队更有利。既然如此,我军就应该坚定地坚壁清野,稳扎稳打不冒进。只要能把战斗拖成持久战和攻坚战,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向我军倾斜。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慕容评制订的战略必然是偏保守的。事实证明:慕容评也是这样做的。

大家可以联想到战国时期的秦赵交锋,廉颇就是用这种方法弄得秦军一筹莫展。

面对廉颇这种无赖的乌龟战术,秦军自然是恨得牙痒,于是开始实施反间计。大家可以再联想一下史书对于慕容评的记载:战争中大发国难财,贪婪得毫无理智。这和反间计中所说的廉颇有什么区别呢?

但作为帝国首席执政官,在敌军深入国境之后,竟然亲自跑到前线发国难财,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官职和地位达到一定级别之后,钱财就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只要他咳嗽一声,会有数不清的人排队给他送钱,何必把自己的吃相弄得这么难看呢?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读史的目的是明事理,绝不是满足廉价的优越感。如果我们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嘲笑当事人,实在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

慕容评的全部生平,主要来源也就是官方盖棺定论的几千字而已。史料的缺失,使得我们很难了解这位前燕帝国执政官的生平。

但如果我们抛开政治宣传的内容,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慕容评最初制订的战略很正确,但很快就被一系列谣言所打破。

在谣言四起的背景下,慕容评必须抓紧时间与前秦军队决战,否则只有两种结局:一种结局是被人统帅的职务取代,另一种结局是被人杀死。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夸大其词,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必然是群情激愤的。一旦出现耸人听闻的谣言,这种谣言又在众多投降派的渲染下愈演愈烈,慕容评的下场堪忧。前燕帝国毕竟不像前秦帝国那样集权,慕容评虽然是执政官,其力量也是有限的。

万般无奈之下,慕容评只能出城与王猛决战。虽然慕容评心里非常明白,这种决战本身就是闭着眼睛跳楼,但此刻的慕容评别无选择,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但很可惜,那一年是公元370年,上帝他老人家还在欧洲转悠,所以奇迹理所当然地没有出现……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前燕帝国虽然灭亡了,但前秦帝国的局面也好不到哪去。前秦帝国虽然征服了前燕帝国,却几乎完整地保留了前燕帝国的豪门士族。

留下这么一帮大爷,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这也是前秦帝国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燕帝国为何会在瞬间覆灭?唯物史观八字箴言点明事件本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