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祁连山区腹地的大马营草原,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一大的马场。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早在汉武帝时代,其在得到大宛的汗血马以及乌孙马、大宛马等众多西域良马后,开始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选种杂交培育出了驰名天下的山丹军马。山丹军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胜在运输和负重,唯一的弱点就是个子相对矮小。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中,除步兵外,骑兵是产生将军最多的兵种,共有骑兵出身的将军33人。1928年4月,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正式成立。1933年我军成立了骑兵团。1943年10月底,内蒙古骑兵二师在向沈阳进发途中,全歼了国民党一个骑兵旅,迫使国民党53军炮兵师投降。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曾拥有十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军由摩托化和机械化代替了骡马化,军马在军事上存在的价值大大降低。在“百万大裁军”中,我军开始精简整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在内蒙古阴山脚下和锡林郭勒草原,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以适应西部边防特殊自然环境的戍边需要,以及担负影视片拍摄和参加民族地区重大庆典礼仪等任务。在已经拥有隐形战机和巡航导弹的时代,最后的骑兵们,每天仍然操练着传统的骑兵科目: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式……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众多的军马场,曾经是我军后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12月,总后马政局和各军区马政处所属军马场均进行了整编,军马场由22个减少到14个。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军马场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相继结束了原来承担的历史重任,大多数不再为部队养马、育马,而改营其他项目。


老兵记忆之山丹军马场

2001年后,山丹军马场移交地方。至此,山丹军马场结束了其军史的任务,但是老兵们却依然回忆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