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走進溫室接觸熱帶雨林和沙生植物 暢遊25個園賞月季看珍稀植物

收集、保護太行山、呂梁山特色植物為主 未來市民可看到1萬種植物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在太原市晉源區太山腳下,一顆藍色、一顆白色的半球體建築格外耀眼,猶如鑲嵌在湖邊的明珠,它們與正在構建的另一個報球體建築組成了太原植物園展覽溫室,未來,市民在這三顆明珠內看到熱帶雨林植物、沙生植物、珍稀花卉;市民如果走累了,逛渴了,則可以在可容納近500人的濱水餐廳,邊欣賞湖邊美景,邊休息、品嚐美食,好不愜意……4月19日,太原植物園傳出好消息,今年底,這裡將建成向市民開放,到時,市民可以在這裡看到3000多種植物。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太原植物園項目是省、市重點工程,位於晉源區太山腳下,北起風峪沙河以北100米,南至太古公路,西起風峪溝口,東到舊晉祠路,總面積約2730畝。

太原植物園總體設計方案由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完成,建築景觀設計由國際知名的設計公司奧地利DMAA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和德國瓦倫丁+瓦倫丁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事務所設計完成。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總體規劃分為入口管理區、植物科學分類區、植物科學應用區、植物進化展示區、科學實驗區五大功能區域。建設內容包括主入口建築、展覽溫室、盆栽博物館、濱水餐廳、科研中心及綠化工程、水體工程、園路工程、配套建築及設施、綜合管網工程及月季園、宿根花卉園、槐香園、樹木園、攀援植物園、菊園、珍稀植物園等25個專類園。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主入口建築建築面積18763.3㎡。容辦公、自然博物館、標本館、多媒體館、辦公餐廳、遊客接待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其特點融入了山西大院的風格,懸挑為目前中國最長懸挑40米。 展覽溫室由熱帶雨林館、沙生館、珍稀花卉館組成,建築面積約17000餘平方米,設計借鑑了露珠的形態,它們鑲嵌在湖邊成為水中明珠,同時也充分考慮太原氣候、參考窯洞的理念,依地勢背靠高地,充分接受陽光的同時也注重了保溫,在保障植物生長必須條件時也節約了能源。其內部全部以木結構為骨架支撐,跨度88米,高度29米。其中,在熱帶館中工作人員會引入1500餘種熱帶植物,成為北方最大最全設施最完善的展覽溫室;為了讓市民可以多角度近距離觀察瞭解植物,熱帶展覽溫室內還修建了觀光走廊,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濱水餐廳採用中國傳統的抬梁式木結構建造屋頂,面積約2250平方米,設計師借鑑我省大院文化,整個建築像傾斜的一扇“穿越之門”,讓市民從緊張的都市生活迴歸到舒適的大自然中。

佔地2730畝的太原植物園今年底開放

盆栽博物館建築面積1930平方米,在這裡市民則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盆栽,欣賞盆栽的特色美。

科研中心總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它是植物園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與遊覽區以河間隔,形成一個相對的獨立區域,並有專家公寓、餐廳等全套的後勤設施,保障科研的順利進行。同時配備5000平米生產溫室及300畝實驗地。 太原植物園副主任馬洪雙表示,整個工程建設於2017年7月正式啟動,目前已完成全部配套建築基礎、混凝土結構主體、地形整理、高壓線路入地遷改和新變電站主體分項工程的建設工作。主入口鋼結構安裝、溫室木結構安裝、研究中心幕牆及裝修、園路路基、水體駁岸、苗木栽植、市政管線等相關工作預計於2019年年底完工。

該園建成後,將以植物多樣性、植物資源保護為主旨,特別是以收集、保護太行山、呂梁山特色植物為主的溫帶地區種質資源為重點,擬收集植物品種8000-10000種,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功能,打造一個融園林外貌、科學內涵合一的現代景觀園區,構建一個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休閒和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特色植物園。

該園的建成將填補太原市沒有植物園的空白,對完善大原市公園門類,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構建青山綠水之城、和諧宜居之城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