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唐文宗

一个太监,历经六朝皇帝,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最后功成名就之后还得以全是而退,不得不承认是个奇迹了。他就是“甘露之变”的主角,宦官仇士良。

唐顺宗时期,仇士良净身入东宫,侍候太子李纯。幼小的他一进宫就学会了玩弄权术,由此地位稳步高升。

公元826年12月,唐敬宗暴卒,唐文宗李昂登基。和他的前任一样,他的这个皇位,依然是由宦官拥立的。

主政以后,唐文宗就心有不甘了,他不想这样始终被捆住手脚。于是琢磨着,怎样除掉目前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太监王守澄,好建立自己的班底。

但此时他陷入了一个怪圈,自己手头无兵,想要除恶,还就得借助于宦官,因为他们掌握着禁军。于是他开始琢磨起来,通过仔细观察,他了解到,仇士良和他的首领王守澄俩人一向不和,于是唐文宗决定拉拢仇士良,来个以毒攻毒。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王守澄

他先封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明升暗调,夺去了王守澄的兵权,而把仇士良封为左神策中尉,掌握了神策军的实权。王守澄失去了禁军兵权,不久被派一使者暗中将其毒死在家里。

除了利用宦官,唐文宗又暗地里培养了自己的心腹。宰相李训和大臣郑注进入了他的核心圈。

他们几经斟酌,终于谋划出一个严密的行动方案来。就是王守澄入葬时,由郑注奏请皇上批准率兵护卫葬礼,这样郑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带亲兵随从前往。

与此同时,还请皇上下诏,命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的所有宦官,都到河旁为王守澄送葬,这个理由也很充分,因为王守澄是神策军的最高领导,手下给首脑送最后一程也符合人伦。

等这些人都到场以后,看准时机,郑注便下令关闭墓门,这样就可以将其全部诛除了。

这个计划堪称完美,只要按预定方案严格实施,那就大功告成了。但谁成想,在这关键时刻却出现了差头。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李训

在一致对外上,李训和郑注还是很精诚团结的。但文人就是心计多,下来以后一细想,李训觉得不太对劲。这样一来,那天就是郑注唱主角了,这种定策之功,自己只是敲个边鼓,他心有不甘。于是又和另外一位宰相舒元舆密谋,他们俩进行合作,抢先一步建功立业,诛杀这些宦官。

原定的计划就被他们做了人为的改变,此时郑注还蒙在鼓里,一心筹划着在王守澄的葬礼上大显身手呢。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韩约

公元835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训把一切前期工作都准备妥当。这天上早朝,百官参拜后,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卫中庭后面的石榴树上,夜里降下甘露。”

这可是天降祥瑞!百官马上向皇帝祝贺,并劝皇帝去看看。在众大臣的鼓动下,唐文宗带领百官来到左金吾卫旁边的含元殿。唐文宗要李训先去看看是否真有其事。

李训进去转了一圈,回来说:“甘露不一定是真的,还不能立即宣布。”回答完后,他提出建议,让仇士良他们先进入院中,去仔细观察确认。

这样的安排虽然略显仓促,但包括皇帝在内,所有朝臣都被蒙在鼓里,所以,每个人的表现都很自然,没有一点纰漏。

事先李训已在左金事吾卫的院里帐慢后面埋伏了几百名金吾卫将士。只要借各种理由把皇上和太监们分开,仇士良他们一进庭院,院门一关,剩下的就是刀斧手他们的正常工作了。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天降祥瑞

韩约领着仇士良一帮人,离开含元殿来到金吾卫,但谁知李训所托非人,这个韩约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此时紧张起来,竟至于汗流不止。仇士良看到韩约此时的异常状态,顿时警觉起来。这时只好刮来一阵小风,那风吹帐幔,掀起一角,露出埋伏的将士,仇士良大喊一声“不好,退回!”

太监们纷纷退回含元殿,有一些太监抓过一乘轿子,把皇帝塞进轿子,踢开殿后的屏风,抬着皇帝便走。等到了宣政殿,关上殿门,仇士良立召神策军。金吾卫的将士在后面追赶,但始终没追上皇帝。

太监掌握了皇帝,就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了。此时的仇士良已经发疯起来,带领神策军开始疯狂报复,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被灭门。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甘露之变

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一日之间将政敌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最后致使朝堂为之一空。

“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半空。”(《新唐书·卷二百零七·宦者上》)。

“甘露之变”后,仇士良彻底掌控了军国大政,唐文宗彻底变成了傀儡,最终竟郁郁而终。

文宗驾崩后,宰相李珏、杨嗣复准备拥立太子李成美即位,但仇士良自认为与李成美关系不睦,竟然颁发伪诏,拥立文宗之弟、颍王李瀍为帝,是为唐武宗,时在公元840年。由此可见,那时的宦官权利有多大,只差自己没有登基当皇帝了。

仇士良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了,这点比别的太监要明智得多。不像他们,死把住权力不放,最后往往落个悲惨的下场。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李辅国、鱼朝恩、陈弘志、王守澄等跋扈宦官大多死于非命,很少能得善终的。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仇士良

他却拿得起放得下,于公元843年,请求告老还乡,得到唐武宗的恩准。临行前,太监们给他送行。对于这些小字辈,虽然不是一伙,但总归是宦官阵营,只要他们不到,宦官这杆“金枪”就不会倒。所以,他语重心长的给这些小字辈上了一堂理论课。告诉他们驾驭皇帝、邀宠固位的两条“秘诀”: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皇帝闲着,他一闲下来就该琢磨事了。应该时时以奢靡享乐之事来诱惑他,使皇帝闭目塞听,沉溺于宴乐中,没工夫处理政务,然后我辈才能得志;千万不要让皇帝接近学者,否则皇帝一旦知晓前朝的兴亡,内心便会有忧惧,接着就要疏斥我辈了。”

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顶,让这些小字辈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有的太监高兴的直呼:“老前辈,我挺你——”刚说到一半,才想起他们永远也“挺”不起来,才戛然而止。

一个太监能全身而退,并总结出控制皇帝的理论来,应该是成精了

神策军

当然,仇士良只谈出秘诀的一半,而没有说出来的另一半,就是要牢牢控制神策军,用禁军威胁朝廷。当然,他不是刻意隐瞒。任谁这么大胆,也不敢这么明挑,这就等同于造反了。

其实,仇士良后半句不说也对,世间的事哪有能够完全复制的呢?还得有自己的创意不是?孩儿们,剩下的就看你们的悟性了!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