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央視特別報道!

財會行業將被機器人搶飯碗?


眼下,又到了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關鍵時期。官方媒體將財會職業轉型這一現實攤上桌面,表明不僅僅是應屆生面臨這樣的問題,很多已經工作的財務人同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無人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如果大家是秀財網的鐵粉,相信對於無人機器一定不陌生:馬雲的無人酒店,劉強東的無人機送快遞,海底撈無人餐廳、無人銀行…….一個個新詞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

不僅僅畢業生增加導致競爭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比如“財會共享中心”的逐步完善,是不是意味著財會大學生還要面臨著被機器人搶飯碗的可能?

在央視財經報道中,採訪了一位叫做宮帆的學生。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作為北京某大學經濟學的學生,宮帆原本以為財務人員是企業的“賬房先生”。也就是大家普遍概念中的記賬、核算等工作。

但是參加了幾次校園招聘宣講會之後,宮帆發現企業的要求已經遠遠不止這些。為了給自己的簡歷增加含金量,和很多同學一樣,紛紛考起了財會資格證書。

02

新時代的“賬房先生”

是什麼樣的?


我國目前擁有1800萬左右財務工作者,其中大約八成的從業者從事著記錄與核算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已經被機器人“盯上了”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去年蘇寧就已上線“財稅機器人”,目的為解放基礎財務崗位,效率提高了一倍。

最後通過實際工作比對情況來看,6人團隊還不如機器人的半小時!

今年11月,財稅機器人亮相北京,在北京召開的《人工智能賦能財稅新時代成果報告會》上專家表示,“人工智能+財稅”即人工智能賦能財稅新時代已經到來。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中國新聞—“i財”機器人亮相京城)

會計作為經濟領域中的重要管理手段,在人工智能技術下,會計核算方式將發生革命性變化,人工智能將對於會計行業產生巨大的衝擊。

那麼,公司缺不缺會計人呢?

老闆們這麼說:

只會做核算工作的財務人員,已經不太滿足企業的需求了。希望他在整個的知識體系上要特別完善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03

機器人來勢洶洶

會計人如何應對?


央視報道中指出:大約八成的從業者都在做比較基礎的記錄和核算工作,而這些工作很容易被替代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而另一個矛盾點在於,企業急需的“軍師”型人才,卻有著300多萬的人才缺口!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總結來說:企業缺人,缺管理會計,非常缺!

不過,這個數據也很符合現今會計行業現狀,結合前不久財政部發布的數據: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截至當前,累計有4665萬餘人報名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約722萬餘人通過考試取得了初、中級會計資格或高級會計師評審資格,其中,初級510萬餘人,中級196萬餘人,高級約16萬餘人。

這一組數據代表什麼意思?

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要求:到2020年具備初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500萬人左右,具備中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200萬人左右,具備高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18萬人左右;中國的註冊會計師人數達到30萬。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按照數據來看:截至當前,初級會計人員已經達到目標人數了,而中級也接近了。但是“高級會計”依然缺口很大!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未來財務行業的變革方向)


對於基層財務人員來說,“機器人”是競爭者;

對於高級財務人才來說,機器人反而可成為好幫手。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高級財務人?

誠然,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相同條件下,擁有一本高含金量的管理會計類證書,學習一些管理會計類實操課程,的確可以為自己贏得更多機會。

04

中國管理會計時代

正式來臨!


管理會計,毋庸置疑已成為行業的最熱話題和人才需求,2018年初級職稱的教材改動也加入了大量管理會計內容和章節,這預示著基礎財會人勢必向管理會計進發。

財政部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將培養300萬管理會計師人才。2015年,經過前期嚴格審查及政府採購程序,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成為中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項目採購成交單位。7月,中總協與財政部會計司正式簽訂委託合同。


央視重磅報道:會計行業鉅變!機器人來搶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