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用廉颇的方法就能耗死秦国吗?

iwndl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秦、赵之间决定生死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世界军事战争史上少有的经典(残酷)战役。引发长平之战的起源应该从韩国说起,具体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韩国放弃了秦、赵之间的上党郡,分别送给了秦赵两国,有点类似于现今社会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两卖。

秦国和赵国都认为对上党郡有控制权,谁都不想让,在赵国末期,动嘴皮子是没用的,一切都是刀兵说了算,那就打吧。此时的秦、赵两国都是此时战国时期最为强悍的两个国家。

秦国在秦昭王时期实力发展很快,不但在鄢郢之战占了楚国大量的国土,还在伊阙之战大胜韩、魏,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出口。重要的是秦国大将司马错西征蜀地,占领了天然粮仓西川之地。

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国内政治改革,远征北面匈奴,使赵国的综合国力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赵国同样处于兵强马壮的时期。

此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终是有一战的,秦、赵双方都很清楚,于是在上党郡发生了摩擦后,双方都进行了全国军事力量的动员,举全国之力一战,史称长平之战。

无论是秦昭王还是赵孝成王都非常重视这一战定乾坤的战役,双方都派出了两国最为厉害的将领统领各自的军队。秦国主将——白起,赵国主将——廉颇。

秦、赵两国对垒长平,秦国的战略非常明晰,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优势和先进的军事装备(弓弩)与赵军进行决战,一举消灭赵国的全部主力,彻底把当时最后的一个强国赵国打趴下。

赵国的廉颇身为赵国四大名将,非常清楚自己和秦军的优劣短长,制定了坚壁清野,守城不出的战略,因为从整体军事实力来讲,秦国在当时是无一国能与之争锋的,廉颇作为战国时期最能守城的将领,他采取的策略是相当正确的,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对付敌人最不拿手的手段。

单单从战术角度来讲,秦国的白起和赵国的廉颇都非常正确,白起想发挥秦军野战能力超一流的优势;廉颇想发挥自己守城天下无敌的优势。一个想打,一个只守,大家不在一个节奏上。

所有的战争都源于政治需要,但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冷兵器时代更为突出。

后世很多的史学家都认为廉颇的战法是最为妥当的,守城的成本肯定要低于进攻的成本,更何况秦军远征上党,战线长,后勤补给困难。

但是同时赵国要供给长平几十万赵军的粮草军需同样很艰难,从综合国力来看,赵是远远不如秦的,此时的秦国不但有关中平原的粮食供给,更是有西蜀天府之国的物资供给,从长远战略来讲,秦国其实更愿意这样的消耗对峙。

秦、赵在这长平长达一年多的对峙中,最先吃不消的是赵国,廉颇的计谋虽然不会对赵国的军事实力有所损失,但对整个赵国的经济却是灾难性的,几十万青壮士兵远戍上党,战国国内不但失去了一半的青壮劳动力,更是在北方的抗匈,东面抗燕,南面防韩的边境防御上压力重重。

拖不起的赵国此时更希望能速战速决,所以赵孝成王换了上党的守将,用更年轻更激进的赵括换下了年老守城的廉颇,而这种冒险的军事战略的改变彻底是改变了赵国的命运。

赵括上任后,积极谋划对秦的出击决战,但终不是杀神白起的对手,长平一战,赵军损失了四十多万主力军队,自此战国时期唯一一个能与秦一战的国家削弱下去了,秦国逐渐走向了一统全国的道路。


沉墨I方之城


廉颇擅长打防守战,而且在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中,他是最擅长防守的一个将军,即使像白起、王剪这样攻击性十分强的顶级名将,都拿他没有办法。

长平之战的前期,都是廉颇在打,廉颇用了十多万的士兵和秦军对抗了几年,都没有要失败的迹象。

若是这样长期耗下去,秦国肯定会先疯掉的,因为秦国的志向远大,他的目的是要统一全国。然而就是家门口的一个赵国,一个小小的长平之地,他们打了几年,竟然都拿不下来,又何来统一中国之说呢?

打持久战是秦国不想看到的结果,当然,赵国也不想这样做,他们是被逼无奈。

可以说若是赵王不换廉颇,再坚持一下,也许秦国就会退兵了。

秦国真的是耗不起,他必须要保持实力,然后在做打算。

若是把所有的兵力与财力,全部都花费在了赵国身上,其它的国家若是来攻击秦国,秦国是不是就会被灭了呢?

这就是秦国真心不想耗下去的原因,所以,他们就想到了离间计。

你廉颇不是擅长防守嘛,就想缩头乌龟一样,整天龟缩在城池当中,不敢一战。那好,我就不给你打了,我用别的方法,把你给换下去。

用离间计这是秦国的无奈之选,也是他们撤退前的最后一搏。这一搏若是能成功,目的就达到了,但是,成功不了,也没什么。

所以,他们就开始四处散布谣言,说赵国士兵就是怂货一个,廉颇这个将领更怂。真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呀。

秦国在散布谣言的同时,也不忘记出重金,收买赵国的官员,让他们去说赵王那里说廉颇的坏话。

时日已久,赵王也听到了廉颇带领的赵军不敢出战的消息。

他觉得廉颇的做法太有损赵国的颜面了,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赵国也耗不起,因为打仗,尤其是持久战,对于赵国来说粮食都有可能是供应不上的。万一短了粮,那就得不偿失了。

很显然秦国的离间计奏效了,赵王有了想把廉颇换掉的想法。赵王想启用赵括,因为赵括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烂熟于心。

赵王觉得若是用赵括的话,打败秦国那也是指日之间的事。

当赵王找到赵括的时候,赵括觉得赵王太有眼光了,他这个天才将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他就大言不惭的把打秦国这件事给揽了过去。

因为赵王这里有秦国的间谍,他们在得知赵括要换廉颇的消息之后,就偷偷的把战神白起给换上了。

重点是白起是偷偷上任的,在和赵国的赵括开打之前,赵国都不知道秦国,已经换了将领白起上阵了。

当两军开战的时候,杀神白起一来,赵国全体将士们肯定是吃了一惊的。

再加上赵括此次前来,是要速战速决的,所以,白起就有了对付赵括的计策。

当赵括带领着赵军向秦军杀来的时候,白起派了两股军队来对付廉颇。

他首先让一股军队,去把赵国的粮道给断了,然后又派了一股士兵,从赵军的中间部位,杀出来,把赵军分成了两段,让他们收尾不能相呼应。

就这样赵军被秦军给包围了,若是赵军短时间内不能突出重围,他们必死无疑。因为粮食进不来,假以时日,他们就会不战而败。

后来赵括想带领士兵杀出重围,可惜失败了,赵括也战死了。

赵军没有了将领,不得不选择投降秦军。白起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又把他们给坑杀了。

所以说这一战若是不换廉颇,也许秦国就会退兵,但是,要说能耗死秦国,那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当时秦国已经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大的一个国家了。

当时能和秦国相抗衡的也只有赵国,但是,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让秦国有了鹤立鸡群,傲视群雄的资本。


史学达人


长平之败,不在赵括,而始于廉颇矣。——珞珈山的猫

长平之战,不仅仅导致了赵国几十年的“胡服骑射”改革的成果化为乌有,国内男丁数量锐减,更是决定了战国后期的历史走向,直接导致了赵国为首的山东六国再无实力对抗秦国统一天下之势。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晚期,公元前260年前后,上党郡在秦军的威逼之下,韩国无力对抗强秦,于是上党郡守主动献城给了赵国。于是引发了秦赵之间的矛盾。

秦军将领王龁率领秦军千里奔袭长平地区,廉颇采用守城不出的方式想要耗尽秦军耐心。或者耗尽秦国国力家资,然而有备而来的秦军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追求速战速决,驻扎下来与赵国玩起了对垒消耗战。此时,赵国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经过一年多的消耗后,赵国国内已经国力消耗殆尽,秦国国力也消耗的不轻,此时毫无退路的赵王无奈只得换上主战派赵括接手长平指挥官一职,企图做最后一搏,险中求胜。然后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两军交战,秦军实际的指挥者是白起,年轻的赵括失败被杀,20万赵军投降后被坑杀,赵国经此一战彻底完了。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过:其实廉颇和赵括都在赌。

廉颇小赌,赌的是秦军无奈心跟他玩消耗战或者国内发生变故,失去耐心的秦军一旦撤军便可解围,然而时间证明,秦军死磕赵军的决心如磐石般坚定。所以,廉颇之赌必输!而且无异于坐以待毙。

而赵括大赌。既然败局将定,赵括只能做最后的殊死一搏,虽胜率不大,但尚存起死回生的机会。当然历史并没有给这位年轻人机会,尤其是面对战神白起。赵括也赌输了。40万赵军化为白骨。

尽管赵括和廉颇都是赌徒,但是我倒认为赵括的读法胜算更大,而廉颇的赌法则是一种必输的选择!

各位觉得如果一直用廉颇的方法下去,赵国最后到底会怎么样?


珞珈山的猫


诚邀,如题。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说说廉颇的方法是什么江郎妙计?

其实楼主所提及的廉颇妙计应该是指长平之战时,廉颇所用的坚壁清野,拖死秦军的计谋。话说韩国上党郡守不愿奉韩国中央政府命令,投降秦国,于是以上党全郡投降战国末期另一个军事大国——赵国,赵王大喜,可是秦王大怒,发大军征讨赵国,赵国也在长平集结重兵迎战,战国后期最后一次大战一触即发

战争之初,老将廉颇从军事角度认真分析,认为赵军虽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军力正强,但是秦军也不是好惹的,从整体实力来看,赵军骑兵野战不是秦军弓弩的对手,于是下令坚守长平,死不出战想要将远道而来的秦军活活拖垮

那么这个计谋可行吗?

短期可以,长期不行,的确,赵军不出长平,纵然秦军实力强大,也不能把赵军怎么办,但是廉颇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国的综合国力以及战斗决心远不如秦国。秦国和赵国就像是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虽然军事力量相互匹敌,但是秦国吞并巴蜀后实力大增,每年的粮食都吃不完,但是赵国地处荒芜的北方,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后,赵王受不了国内缺粮的困境,这才派赵奢之子赵括换下廉颇,主动出击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用处不大,首先要弄清楚赵国是怎么败的。

赵国之败,败于赵王。赵国内部政治混乱,国君昏庸,始终处于缺粮的境地。即便如此,赵王的战略选择没有最蠢,只有更蠢,一边向六国求援,借粮,一边又去和秦国谈判,这种骑墙的做法直接得罪了所有国家,在国力不如秦国,粮草将绝的情况下,又追求速战,就这样将赵武灵王打下的基础挥霍掉了。

其二,战略落后,赵国历来就是四战之地,北抗匈奴,西战秦国,身后还一个搅屎棒燕国,可以说四面楚歌,偏偏赵国没有什么统一的战略思想,哪边来袭都是通通的怼回去,这种打法,也就国力强大的齐楚秦能撑得住。

其三,用人不明,这里倒不是说非廉颇不可,事实上,无论是李牧,还是漂流在赵国的乐乘,都远比赵括长于沙场,经验谋略都不是赵括可以比的,只不过,赵王更喜欢听话的赵括,国运之战,犹在任人唯亲,焉有不败之理。

还是那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


自由无业许多年


确实可以!我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固守上党并不是廉颇提的方案,而是平原君提的。当时韩国想要献上党给赵国的时候廉颇就提议拒绝接受,因为秦国攻上党三年最后上党入赵国,秦国必然攻赵,而赵国没有做好与秦国的大战准备,廉颇提议固守邯郸,不要搭理秦国。而当时平原君则认为白得的土地不要白不要,这才促使赵国派兵上党,并与秦军交战三年。因此,廉颇之法就是守邯郸。

太行山脉通往赵国的路径有两个谷口,一个是邯郸谷口,一个是上党谷口,两个谷口距离是350里地,这是一段崎岖的山地,车马不行,大部分路段得通过肩挑人扛。按着当时的补给能力推算,每1名战士的给养需要3个人来挑运负责。这意味着赵国每在长平派兵10万就需要30万人来做后勤。这是赵国粮草损耗比秦国快的主因。假如按着廉颇的战法,赵国放弃上党退守邯郸,那么这个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就反转到秦国的那一方去了,秦军每派兵10万也得出30万人做后勤,而打赵国的话10万大军肯定不够用的。我们看公元258年的邯郸保卫战,这是已经被严重衰弱后的赵国,却依然能够依靠地利打秦国一个防守反击,让秦国大败,这已经证明廉颇的战略方案是可行的,假如这是长平之战以前的那个巅峰赵国,那么肯定可以让秦国做一辈子噩梦。


优己


我觉得廉颇的战略是对的,战争就应该以自己的优势对别人的劣势。就当时的情况,守城肯定要比攻城易,一般而言,20万守将在粮草足备的情况下,肯定能守住40万人的进攻。所以,我觉得赵国应该做好持久站的准备,可以让前线的一部分士兵回来屯田,这样可以减轻经济压力。且有充分的兵员调动。一旦前线战事吃紧,再支援。至于,有人说赵国有边境的压力,要防御其他国家的进攻,其实,我个人觉得秦国也有这个压力,因为,其他国家都在观望,在胜负未定的情况,都不会冒进。其实,赵国在政治环境是占优的,韩赵魏本是一家,楚国也可为援,但赵国显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最终导致失败!


jessie994


扯开其他五国不介入,结果一定是秦国先撤兵。

因为长平近赵远秦,秦军耗不过赵军。秦国粮比赵多没错,但是粮食没在长平,秦军补给绝对比赵军困难。有人说秦可以走水路运粮。这只是某些人的猜测而已,没有说服力。还有说赵翻山运粮。我靠,那还打什么仗?没等你爬完都饿死了。

很多括吹一开口就是廉颇耗了两年三年的。耗的赵国没粮所以换的赵括。这一说法完全是扯球蛋。先来说一说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白起伐韩,攻克野王。切断了上党与韩国的联系。守将冯亭以上党归顺赵国,赵王接受了。

公元前260年,王龁进攻上党,把上党攻下来了。上党的百姓逃往赵国。廉颇驻军长平,接纳百姓。4月,王龁进攻长平,斩裨将茄。6月,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座城堡,俘虏四个尉官。7月,廉颇筑营垒坚守。王龁强攻,攻破了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个尉官。廉颇坚守不出,王龁攻不进去赵军也不出战,两军对峙。

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战。十分生气,多次斥责他。加上谣言数起,遂中了范雎的反间之计。不听赵母、蔺相如劝谏,用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到任后开始进攻秦军,结果被围了,粮道也断了,坚守待援。秦王得知赵括被围,发河内民众赶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食。齐国楚国救援赵国,赵国向齐国借粮,齐王没答应。

到了9月,赵括已经绝粮了46日。开始组织突围,冲了四五次都没成功,赵括阵亡,赵军全军覆没。

以上内容出自史记和资治通鉴 。

接下来说几个问题。

1.前260年王龁开始进攻上党,攻破上党后廉颇开始驻军长平。4月王龁进攻长平。9月赵括兵败长平。满打满算长平之战前后不超过9个月。那些说廉颇耗了两年三年的请一边玩去。

2.赵向齐借粮而齐不借。这事发生在赵括被围之后。为什么要借粮?因为赵括数十万大军等粮吃,赵军在长平的粮草都让赵括送人了。几十万人的伙食可不好送,更何况还有秦军中间隔着,那得损失多少?借点粮不奇怪。赵换将就是因为反间计。这是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说缺粮换的赵括不过是意淫而已。

3.赵括杀了一半秦军???简直是大言不惭。白起说亡者过半指的是秦国一系列战争下来总计损失的。关赵括屁事!!单投降的就数十万。加上自相杀食的。战死的能有多少?没有补给而且秦军是防守。还想大量杀伤秦军??可能吗?

赵括就是个250。 有什么好吹的。书都不看看只会跟风的括吹。


缘份也真倒颠


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证明当时赵国缺粮了,那是后人根据当时两国地理地势国情推测而已。韩国勿悠(答应给钱给力)赵国帮忙守上党,所以战略上就决定了廉颇防守为主策略。为将者,先保证自已不被消灭生存下来再才谈得上消灭敌人。如果守下去待变,一切皆有可能。耗到一定时候,齐魏等国也许会插手(要知道战国时期纵横术在各国大行其道,秦赵两国力量耗到了由量变到了质变,其它诸侯国必插手,例如赵国七长平一役后韩国觉有利可图立即攻打赵国。就看秦赵两国自己怎样理性处理,耗到两国两败俱伤国力大损时,秦赵就退出争雄,齐魏楚争霸开始,秦国不是傻子,要想继续争霸天下,他是不会走到那一步。赵国耗到底是有转机的,不一定会输,和的可能性大(各自瓜分上党实际控制线,底线是体面有条件退出上党争夺)。至少不会是45万人被坑的大败。


红烧肉183540


秦赵两国决战于长平,我觉得廉颇可以耗死秦国。


关于长平之战,我想所有人心里都应该很清楚,双方都拥有很强的实力,秦军彪悍,赵国也人人尚武。秦军起兵60万,赵国45万,虽然在之前一系列对战中,赵军连连后腿,但在老将廉颇统领下退守据险,终于遏止住秦军的攻势,将秦军逼入僵持的消耗战。


秦军远道而来,战线拉的太长,粮草补给不足。同时赵国也非赵武灵王时期强大,国力缩水了三分之二,因此也限于粮草紧张,赵国向齐国求粮,齐国处于秦赵互相残杀于中取利目的,没有援助赵国,这样就使秦赵双方都限于硬撑。


双方既然都在硬撑,秦国态势更为不利,之前与赵国一连串战斗,赵国只损失5万人,自己损失20万,国内已无青壮年可供补充,几乎到了悬崖边上。而赵国一方虽然也困难,但总不会困难过邯郸之战去,加之韩国、魏国、楚国都是鼎立支援赵国,其中韩国也有5万人加入赵军。


或许再拖上一阵,秦军士气就会更加低落,赵国即使粮草不足,也可以继续败退,这种败退交战,对秦军也有很大的杀伤力。就算白起亲自指挥,也未必能在廉颇跟前讨到便宜。况且魏楚还保持着一支有生力量,随时可以支援赵国。


最终秦国使出反间计,赵国临阵换将,造成了大败,元气大伤。不过这场大战,如果主帅还是廉颇,可能不会出现主帅阵亡,群龙无首的局面,那么这场野战也未必能分出胜负来。即使按历史走势,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两场大型战役,让秦国死者过半,国内空,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使统一六国晚了三十年。


因此如果当初坚持对耗下去,赵国有其他三国的支援,比秦国的状况要好些,秦国将会陷入绝地,因秦军主力都在此处,国内空虚,楚国若使出围秦救赵的策略,秦军必定会撤军回援。就算不去攻打秦国核心,只要把秦国的粮仓巴蜀拿下,秦军也会大乱。


可惜在齐国坐视不管,楚国没能趁虚而入,赵国临阵换将的一系列因素下,秦国侥幸获胜。这种情况非常偶然,就这么一个偶然改变了历史走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