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蕭雅/文 龔為/圖


戴家窯,

戴家窯,

南北三座橋。

七十二座窯,

朱洪武南京築城牆,

一道聖旨到戴窯。

這首民謠自明朝初年以來,就一直在興化戴窯地區流傳著。相傳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那名氣很大的軍師劉伯溫,出遊戴窯時發現,此地南有青龍橋、八卦池,北有鳳凰嘴,大有臥龍棲鳳之勢。

想想當年吳王張士誠率領“十八扁擔”上戴窯,與朱元璋一同爭奪天下,這樣的故事怎麼還能再上演呢?於是,劉大軍師下令:

在戴窯建窯72座,鑿井72眼,大破戴窯之風水。

如此一來,戴窯夏家嘴子建窯7座,八卦池建連體大窯8座,李家嘴建窯4座,張家嘴建窯5座,地勢險要處建窯15座,靠近集鎮建窯5座,再加上戴窯河北的西窯頭、北窯頭等共計72窯。與72窯相對應,開鑿井眼72處,以此來破除戴窯的大好風水,阻止“吳王”之類東山再起。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劉伯溫此令一下,帶來了戴窯鎮窯業的空前繁榮,催生了與窯業相關聯的磚瓦雕刻工藝的快速發展,工藝水平大幅提高。

文前所錄的一首民謠,所言非虛,確有實據。

據1973年2月在戴窯磚瓦廠舊址發掘的5塊大城磚所載,有“揚州府提調官同知竹祥司吏陶旭,高郵州提調官同知常松司吏紀衡,興化提調官主簿樊弘道司吏趙宗”的字樣凸現,背面刻有“年月日窯匠胡士一”。

大城磚磚體長44釐米,寬21釐米,厚12釐米,重18公斤。經查實,現在南京中華門北門向南第三層第21塊城磚,以及現在藏兵洞對面的兩塊城磚,與在戴窯磚瓦廠舊址出土的大城磚形制規格完全一致。這一發現,無疑證明了戴窯磚瓦曾經的輝煌。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戴窯磚瓦雕刻,主要體現在“門楣磚”、“羅底磚”、“瓦當”等載體上。其雕刻形式可分為花紋類、銘文類、圖案類等三大類別。

花紋類有云水、花卉、草木之類,銘文類有“天官賜福”、“黃金萬兩”、“福祿壽財”之類,圖案類有各色人物造像、各種動物造型。

此外,還有一些磚雕工藝品,如獸頭、龍對頭、鳳對頭、獅對頭等等。觀賞把玩之餘,不能不讓人讚歎民間磚瓦雕刻藝人們精細的刀工,精準的線條,精巧的構思,精美的圖案,精彩的造型,顯示出了無窮的創造力,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戴窯磚瓦雕刻,既然是在磚瓦這樣一個載體上進行,其磚瓦坯胎製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雕刻工藝水平的展現。因此,“取土”、“造泥”、“製坯”,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到位,戴窯磚瓦製作所取之土,需用面層土,其凝固性強,不易爆裂;

造泥主要是用腳“踹”,“踹”的功夫到家,泥才能“熟透”、起粘,加工製作時才不會散;製坯的關鍵點是把握“脫坯”關,檢驗標準是無麻臉,六面光,八角齊,無裂縫,最後還要立得穩。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戴窯磚瓦雕刻,關鍵之關鍵當然是“雕刻”。所用工具倒不復雜,一把小鐵刀,幾把形狀各異的篾刀。篾刀有平口刀,斜口刀,三角刀。

小鐵刀和篾刀各有分工,如果需要剔除的面積稍大一些,得“挖”,用小鐵刀;細部刻畫,用篾刀。篾刀使用講究用刀要準,深淺一致,線條勻稱,鏟底平整,這樣才能保證雕刻作品的生動、完整。

興化戴窯磚瓦雕刻

當然,“燒製”之工序也十分重要,這是“出作品”的最後一道環節。值得注意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裝窯,一層一層,層層扣裝;二是“用火”,整個燒製過程靠的就是一個“火”字,火候掌握很是重要,直接關係到作品的成敗。怎麼樣“看”、“排”、“分”、“閉”,考驗的是燒製師傅的硬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