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

微动科技


我是老夏,一个混迹于互联网的大叔,分享职场规划、电商运营、逻辑思维、全域营销策划,团队管理的各项经验和知识.

如果对我的回答很认可,记得点赞!,谢谢!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

只有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

有人认为“新零售”很可能影响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商业格局。

随着互联网和新零售的结合,“互联网+新零售”的模式越来越受关注,

那么该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


一.了解互联网+

1.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2.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它是互联网思维实践的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演变,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3. 互联网+的特征

1) 跨界融合

“+”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开放、重塑融合。

敢于跨界使得创新的基础就更加坚实;

融合协同使得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

融合本身同时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

2) 创新驱动

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

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3) 重塑结构

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已经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

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4) 尊重人性

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

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例如UGC,例如卷入式营销,例如分享经济。

5) 开放生态

生态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是开放的。

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解掉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把连接孤岛式创新,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6) 连接一切

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

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二. 新零售

1. 什么是零售?

零售是一种基本的零售活动。

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以供其作个人及非商业性用途的活动。

每笔商品交易的数量比较少,交易次数频繁;

出卖的商品是消费资料,个人或社会团体购买后用于生活消费;

交易结束后商品即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等都是零售的特点。


2. 什么是新零售?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3. 新零售出现的背景

1) 相关技术的成熟

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开拓了线下场景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移动支付、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革新,进一步开拓了线下场景和消费社交,让消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

2) 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一段时期内,线上零售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主流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

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3) 传统电商面临瓶颈

传统电商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大范围普及所带来的用户增长以及流量红利正逐渐萎缩,传统电商所面临的增长“瓶颈”开始显现。

4) 新中产阶级崛起

新中产阶级画像是指90后、0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新中产消费观的最大特征是理性化倾向明显。

相较于价格,他们在意质量以及相应的性价比,对于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

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片刻的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消费升级或许正是他们面对这种焦虑选择的解决方案。


4. 新零售的特点

1) 渠道一体化

商家可以同时对接网店、微店、实体店、加盟店等,打通各类零售渠道终端,实现数据的深度融合;

线上可以进行流量宣传和带货,线下则可以进行区域布局以及形象体验。

2) 经营数字化

流通路径从复杂转变为简单,通过数据化管理,构筑多种零售场景,沉淀商品、会员、营销、交易、服务等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3) 卖场智能化

引入智能触屏、智能货架、电子价签、智能收银系统等物联设备,增强卖场体验感,提升购物的便捷性。

进行大数据、云分析,从而更便捷有序地管理库存、销售、增益等问题。

4) 商品社会化

组建商品共享联盟,售卖现货、预售货、他家货等,结合现代物流,去库存、降成本。逐步实现商品社会化。

5) 社群互动化

所有新零售的创新,都在提高实时互动的可能性、效率和丰富度。

不只是是全渠道,社群建设才会是未来最重要的营销和品牌载体。


三.“互联网+新零售”

1. 互联网+新零售

在“互联网+”的强大背景下,“新零售”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

2. 互联网+新零售的发展方向

1) 供给侧改革引起的效应

当下的互联网+新零售和制造端与供应链紧密相连,离开供应链和制造业的变革,就没有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互联网+新零售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体零售,而是融合情感的智慧零售。

2) 实体店转型

在互联网+新零售模式下,实体店转型的主要趋势不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的组合,而是现实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

互联网+新零售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更多地是把互联网平台体系与实体门店的IT体系打通,从而变成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实体店线上转向线下进行高度的融合,实现了真正的转型。

3) 服务商发展迅速

当下推动零售变革的不只是是商家,而服务于商家的服务商更是这个业态发展的巨大动力。

有一批服务供应链、服务生产、服务门店、服务金融等的服务商纷纷涌现出来。

服务商借助于互联网时代的强大力量,更是进一步进入市场,帮助市场进阶升级,成为了新零售变革的强大动力。


3. 互联网+新零售的发展趋势

1) 突出高频消费的品类占比

2) 突出线上业务经营,提高整体零售效率

3) 整合技术方案,塑造更好的消费场景,无人零售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


老夏分析师


新零售很难定义,但其核心是人、货、场的重新组织和优化,让塑造的场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并不需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而是让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导致在某个市场更有竞争力,让能效更高、人均产值更高、单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创新工场合伙人张鹰的分享,从业态、流量、供应链等方面阐述了什么是新零售:


什么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业态是什么?

新零售很难严格定义,创新工场觉得零售有三大类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营零售,比如很多服装行业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们投的原麦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盖

,管他是线上还是线下,反正所有能卖的地方都覆盖掉,也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努力渗透就好了。

2、品类零售。像各种专营店、迪卡侬、Costco、7-11,都属于品类零售,不管是某一个垂直品类,还是便利店,都属于组合多个品牌商和产品的零售方式。

3、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是地租模式,并不见得能从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业地产有很多,比如各种mall。

尽管有几个不同类别,新零售的核心还是人、货、场的重新组织和优化,让塑造的场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喜欢,一定是让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

今天大家热炒的盒马鲜生,里面的蔬菜比例其实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装,不让大爷、大妈进去翻捡货;水果也是包装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装水果。

百果园的水果更小,全都是中高档、高品质的水果,肯定有一些人不喜欢,不喜欢就对了,这种模式本身就重组了顾客群。货品的组织和现场体验,导致在某个市场更有竞争力,让能效更高、人均产值更高、单位坪效更高

新的流量从哪里来?

我们觉得有三块增量是值得注意的:

1、原来线下已经存在的流量。比如在mall、街边,本来就有人,原来是跟你无关的,如果体验和技术到位,现在可以被数字化地收集起来,变成跟你有关的了。

摩拜和ofo这么快速的传播,在它飞速发展的时候也没有投多少广告,所以线下流量不见得一定比线上贵,线下流量红利依然存在。

2、被电商化改造的线上流量。有些线上流量看似已经没有增长,其实未必。这些流量原来可能很浅,没有交易,但随着交易习惯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很多网民拥有了交易能力,消费能力也因此会进一步释放。

3、IP带来的流量。随着内容电商

的转化能力大幅度增强,一些自带流量的IP既可以在网上传播,也可以把流量带到实体的线下店

举一个特别直接的例子,原麦山丘原来只开门店,不做线上,而且在北京只开了六家店。但后来铁粉们自发在淘宝上做原麦山丘的代购,到店里面买来在淘宝上卖。于是,公司就开始了线上零售和配送服务。有意思的是,公司的配送到不了的地方,淘宝代购依然会作为补充。

广义的IP能够带来的流量仍然存在。淘宝一个造物节,集客能力是几十万人的量级。淘宝的无人店,不管是作秀还是PR,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流。

所以,线下的流量、被电商化改造的线上流量以及IP带来的流量都会是增量。

新零售场景下,消费者的体验会变成什么样?

新零售在供应链上的努力和创新是值得被肯定的,要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把现成的东西组织一下。

创新工场投的一家公司叫F5未来商店,它可以做热食,内置蒸、煮这样的加工方法。因为有冷藏功能,还可以做冰淇凌。这种快速供应速食的能力,要比组织现成的包装商品更重要。

盒马鲜生同样提供了独特的体验,类似帝王蟹这种高贵的海鲜,可以在商店现场烹饪制作,虽然口味比不上餐馆,但可以让人低成本体验到平常不易得到的东西。

无人便利店此时此刻靠谱吗?

现在很多无人技术,更多聚焦在不用排队结帐,这在便利店行业是不是最大的问题,我觉得见仁见智。

传统便利店,服务交互做的再好,顾客就是想吃碗热汤面,但是你没有,那还不如提供热食的无人便利店。

为什么我们投F5未来商店,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大家吃热食鲜食的需求,这是头部需求。目前,F5未来商店鲜食的购买比例在50%以上。所以,便利店最重要的是保证头部的、最高频的供给能够做到位,有没有人可能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欢迎关注创新工场的微信订阅号:chuangxin2009。这里是一个创新工场和创业者的沟通交流平台,您可以学习创业相关的法务、市场、财务、HR等各个业务领域所需的知识干货,还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工场举办的创业者培训、沙龙和其他各类活动中。

创新工场


谈起这轮零售变革背后的驱动逻辑,我们大概可以从三个维度思考。供给端,互联网技术赋能线下,使人货场更加数据化、智能化;需求端,中产崛起推动消费升级,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和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商业本质,线上的玩家将流量做到极致之后,逐渐意识到线下实体业的重要性,同时线上线下获客成本没有了明显差距,电商纷纷布局线下,实体零售商逐步强化线上。

从阿里、苏宁和京东三大电商巨头的零售实现路径上看,无论是参股或收购,还是创新业态开店,都是为了实现优质服务体验落地和便利性以及成本优化等等。最终,实现互联网化的线下资产和站点网点资源的价值都会被重估。

经营面临痛点也意味着拐点到来

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零售商,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模式都面临不同的经营痛点。电商虽然成为消费主流,但单一流量模式也开始显示出市场增长疲软。线上高速增长期已过,流量红利消失后线上业务天花板开始显现。

实体百货、商超、便利店等传统零售则面临效率低下、供应链冗长、跨区域难以整合等挑战难以盈利,他们急需围绕用户和数据做文章,用场景引流。二者强烈的转型需求也意味着,线上和线下的拐点出现。

所以我们看到,巨头们纷纷强强联合或者充分发挥已具备的线下基因优势,如阿里和三江、苏宁的双线模式、京东和永辉、网易严选和万科、小米生态链抢摊线下等等。

阿里更多是基于平台思路,打通产业链,而不是主导去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阿里参股百货(银泰)和超市(三江购物),与百联集团战略合作;投资盒马鲜生和易果生鲜,加之自身天猫生鲜,完善生鲜领域线上线下的布局。

此外,推进淘咖啡、无人汽车超市、智能家居、天猫小店等,都是围绕体验和效率展开,其强大的技术后台和用户数据是阿里新零售的护城河。

从广义上来讲,苏宁在2012年就开了智慧零售先河,当年他们正式提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2013年品牌升级为苏宁云商。有趣的是,这两年苏宁也都是电商巨头里率先开始双十一预热大会的。今年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用更“三全三化”来落地概括苏宁的智慧零售理念,即“全渠道、全产业、全客群”和“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

苏宁线上和线下的磨合已经有多年,其线下经验是其智慧零售发展的先发优势。除了升级的苏宁云店、渠道下沉的农村直营店外,其他业态也在推进中,思路是“大店更全、小店更专”。苏宁的门店从地域、人群和属性来说都较为全面,大型店有云店和旗舰店(主要设立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定位于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丰富的购物体验),中型店包括中心店、社区店(设立于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地段的社区商圈,以及县级市场开设的3000平方米业态),县镇店,以及一站式母婴体验中心红孩子店。

京东的新零售则是以自有物流和供应链为核心,入股永辉超市,与沃尔玛战略合作,拓展加盟便利店、试水办公室无人值守迷你超市等等。

下沉用户市场可能是最后的流量红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目前三线城市的人口规模是一线城市的6倍左右。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人均GDP正处在3000-5000美元这一重要的门槛值,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升级在这一阶段集中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需求不断强化。

与零售业态高度发达、电商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及以下的中小城市、县级小城镇、农村地区显然是决定未来零售规模和体量的重点。

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到2016年底,全国淘宝村突破1000个、淘宝镇突破100个。农村淘宝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三四线城市由于消费终端相对分散,存在物流范围覆盖不全的问题,近年来电商巨头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渠道下沉,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网络布。

苏宁是国内最早完成渠道下沉的企业之一。过去几年苏宁深耕农村市场,通过铺设易购直营店,保证在县镇级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和城市统一。苏宁服务站和苏宁小店相当于线下网络中的毛细血管,相比于纯电商,苏宁的优势在于缩短末端配送半径、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截至2017年中报,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2079家,授权网点833家。

易购直营店是苏宁在县域自建开设的新业态,提供购物、金融、招商、便民、售后五大功能。易购直营店也成为苏宁“向城市引入农村特产、向农村下沉优质商品、提升农村网络应用能力、健全网购服务”的支撑。

京东方面,其集团副总裁冯轶此前在2017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将从技术驱动、品类管理、营销开放、区域下沉四个方面深入布局。”京东超市的区域下沉业务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即在全国七大区成立区域采销部,加强区域招商、运营、营销,以保障目标的顺利完成。

IP文创内容与零售产业的融合

从目前落地的智慧零售模式来看,共同点是以消费体验为核心,运用数字化、技术化、智能化思维,打通线上线下,将零售业态延伸至物流、文娱、餐饮等多元业态和领域围绕智慧零售流量拓展的逻辑。

很赞同新消费内参的观点,如果说过去的内容产业是以一种纯精神产品形态出现,作为一种单独售卖体,虽然尝试过通过各种衍生产品进行增值扩展方式去创造收入,但是纯粹的线上消费已经很难单一放大内容的价值,未来的内容也会寻求与实体产业的融合,从而让精神消费通过实物空间与用户形成强力互动,创造出全新的用户感受。

而线下实体产业,也在不断寻找着新的流量通道,线上内容的IP自然很容易成为线下实体空间去主动拥抱的“灵魂伴侣”,一个缺流量,一个缺品牌的落地,文创空间结合的密度将会越来越快,文创产品的精神消费将会持续拥抱线下实体产业。

在这方面,苏宁的做法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苏宁虽没有阿里大文娱的说法,但苏宁文创其实等同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苏宁正探索“苏宁影院+VR体验店+苏宁小店+U趣+体育旗舰店”新业态,让文娱尤其体育来结合智慧零售。

苏宁可以根据用户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类差异化配置,引入文创、智慧智能商品,作为流量的新入口。比如苏宁2015年末提出将开设200家苏宁影院,2016年4月在HTC VR生态大会上提出将在300家门店开设文创VR体验专区,同时苏宁已在大量门店中上线新奇特产品专区“U趣店”。同年,苏宁以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并将在2017年开出第一家亚洲体育旗舰店。

不可否认,诸多零售的新物种其实还在孕育中。虽然诸如无人店等这些新物种,都还没有迹象表明一定能够规模化。但我们又得承认,即将过去的2017年互联网圈大体只有共享经济和智慧零售这两个顶级热点。未来2到3年一定是是零售产业新竞争格局加速形成的阶段,巨头之间的纵横捭阖会越来越多。


吴怼怼


新零售一直是今年以来的大风口。去年的风口可能是单车,前年的风口是直播,今年的风口毫无疑问就是新零售。这个风口缘起于哪儿?马云说了一句话,未来的阿里要all in新零售。

马云说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为什么阿里会提新零售这个概念,以及为什么腾讯也会迅速跟进新零售这件事情,本质上来说,就像中国古时候说一个人有多富有,(取决于)你有多少可以像韭菜一样收割的国民,能收多少税,在这些人身上反复挣到钱,万户侯、千户侯等等。在中国存在两个巨无霸的互联网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不谈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两个巨头腾讯和阿里,他们提新零售的原因是希望不仅在线上挖掘所有用户的价值,还能够再到线下进行进一步挖掘。

本质而言,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就是对用户拥有的竞争。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百度在BAT当中掉队的情况?我个人理解,百度在这么多年的竞争当中没有形成自己非常有效的或者高质量的用户帐号系统。

阿里和腾讯这么多年的投资并购行为,在基础用户系统上面做了非常多的层级,比如2009年腾讯就并购了Discuz!,让全国几十万个中小论坛网站全部可以按用QQ号一键登陆,紧接着又有了微信这个拥有超级用户数的工具,进一步在全国进行投资布局,所以腾讯积累出了非常完整的用户体系。阿里本来就有淘宝、支付宝、虾米音乐等等,这两个互联网巨头都在拥有自己最基础的用户数之后,迅速积累起来自己的帐户体系。但现在中国拥有能够建立起自己用户帐号体系的公司其实机会并不多。

纵观市场,为什么这些公司能跑到五百亿、四百亿美金?因为拥有自己非常扎实的用户帐号系统。比如滴滴,有出行需求频次比较高,有了一套自己的帐号系统,具有海量用户。再比如说美团和点评合并之后的新美大一样有自己的酒店业务、出行业务、团购业务、外卖业务,也拥有了非常高频使用、几千万量级的用户体系。头条在线上内容领域有非常完整的用户体系,还有摩拜,每天超过3000万次骑行的用户体系。在中国,拥有超过一亿用户的帐号体系公司都可能成为五百亿美金的公司,都需要围绕用户做出更多对用户价值挖掘,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看新零售的原因:需要通过零售,通过消费的方式把用户进行更大规模的变现。一部分虚拟用户的变现,一部分是实物变现,这里面产生新零售大量的机会。

我自己的理解是,新零售是非常宽的概念,不单单指线下零售,新零售更多包括这么多年出现的知识付费、内容分享,这些都属于新零售,包括这几年特别火的王者荣耀、吃鸡这样的游戏。人在对食物或者对某种体验进行付费,这些零售行为本质的背后,是所有拥有海量用户体系的大巨头们、小巨头们对于用户进行价值的再次、多次变现。


李论


今天和大家讲讲新零售,不知道大家对新零售这个概念了解有多少。它是2016年11月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来的,2017年尤其!特别!的热!

一切新名词、新模式都要从本质开讲,这次也不例外~

以下正文,欢迎交流学习。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

新零售是什么

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技术、供应链等改变给合适的消费者带来更适合的商品、更出色的体验,并不仅仅是通过新技术把场景变得酷炫。

为什么要做新零售:

  • 第一:
    • 近些年来因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大范围普及而带来的用户增长和流量红利放缓
  • 数据:
    • 全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823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9.9%;
      • 2015年1-9月份的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5914亿元,同比增长降到36.2%,
      • 2016年的1-9 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是34651 亿元,增速仅为26.1%。
    • 每年在以下降8-10 个百分点的趋势延续
    • 所以可以说距离传统电商的“天花板”越来越近了
  • 第二:
    • 相对于线下实体店给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所具备的可视性、可听性、可触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观属性,线上电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提供真实场景和良好购物体验的现实路径。
    • 线上购物的体验始终不及线下购物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人们在网上购物更多地追求的是性价比,可以购买原产地的平价商品——因为信息不对称等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地区价格不对等。

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关注点不仅仅是价格低廉了,愈发关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新零售目前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新零售是由阿里巴巴主导的,此外腾讯、京东以及传统零售企业也都有新零售布局(如下图)

阿里收购了联华超市、新华都、三江购物、银泰商业、苏宁云商等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又与百联集团合作,开展了盒马生鲜代表的生鲜超市,银泰代表的体验式专业连锁,阿里零售代表的2B的商业体系,以及苏宁云商代表的无人零售。

而在泛腾讯系中,也有这四个新零售版图的布局。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商家也在个别板块中有所布局。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

新零售发展方式

新零售各家巨头目前也仍在探索阶段,但是在打法上有几个相似之处:

1)借助APP拓展门店覆盖范围内的线上到家业务;

2)提高生鲜比例、引入中高端生鲜;

3)设立餐饮档口、支持现买现做现吃;

4)调整布局和动线,增强用户体验;

5)商品定位精品化,客群结构年轻化。

目前做的比较好的:

盒马鲜生:(目前是进度比较靠前的,安装量也很可观。)

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盒马是超市,是餐饮店,也可以是菜市场。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

而盒马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

盒马鲜生多开在居民聚集区,下单购物需要下载盒马App,只支持支付宝付款,不接受现金、银行卡等任何其他支付方式。用户不能支付现金,必须下载APP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最终阿里会有所有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能让阿里更准确知道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最终基于大数据,商家能精准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每一个人看到的商品都是不同的。

而且由于超市有区域半径,不同社区的人群收入,消费层次也不同,最终将导致每一个盒马鲜生的产品也会不同。目前盒马鲜生已实现盈利,盒马的数据相当健康,其转化率和复购率都很高。

盒马鲜生服务的都是城市中对价格不敏感的一批人,更关注时间和品质,这种客群和销售品类,限制了其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同时毕竟因为有钱人是少数,盒马单店的绝对交易额并不高。消费的商品也比较单一,是海鲜为绝对主力,标品为辅。所以盒马鲜生代表的是创新型自营业务,以自由力量开发新业态新物种,创造增量市场,目前20家规模有限,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新零售的先锋和样本作用。

畅想新零售未来的趋势:

未来线下流量未必局限于实体店铺。

技术允许的时候淘宝天猫的界面会从现在的网页和app延伸到实体世界的各个角落,流量入口变得无处不在。

举个例子: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走到商场的镜子前,因为我们的画像和数据不同,就像淘宝的“猜你喜欢”一样推送不同的广告/商品,并实现下单线上与线下不再有明确的界限,

但是,无论新零售如何改变传统零售,“人”和“货”永远是核心,另外就是如何精准地将两者匹配,是零售行业永远不变的本质。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

齿轮易创


阿里入股百联两年后,终于落地首个新零售项目。

上海静安宁汇广场一层,近日多了一家名为“逸刻”的高端便利店。企查查显示,这家便利店隶属于“上海逸刻新零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百联集团全资子公司出资5.7亿元,占股达57%为控股股东,而阿里出资4.3亿元,占股43%。

逸刻便利股东构成,图片来自企查查

百联集团是上海最大的零售集团,2003年由多个商超和物资集团合并而成,其在线下渠道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容小觑。

无论是超过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还是几十平米的小便利店,都有它家的产业。如沪上居民耳熟能祥的第一百货、第一八佰伴等百货公司,以及联华、华联、快客等超市和便利店,甚至还有医药和食品等专营店。它们拥有很高商业价值,基本位于上海成熟商圈和社区,且覆盖密度高。在纵深的供应链方面,百联也有很强的实力,如在仓储物流业务方面,仅在上海地区,百联就拥有超过10万平米的仓库。

阿里拉上百联做新零售,正是看中其在线下的影响力。这些优质的线下资源都令其在华东地区拥有很高的议价能力,也能方便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线下快速开展项目。在参股逸刻便利店前,双方已经在不少项目上展开技术和流量上的合作合作,包括RISO、i百联、鲜有看等。百联也正利用阿里的线上渠道孵化互联网品牌,“艾格吃饱了”等明星项目,已成为网红爆款。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逸刻便利店主要分为两种形态,包括类超市的大型中心店,以及与普通便利店形态更为接近的小型卫星店,目前二者计划开店比例和数量都不确定,卫星店的形态也并未确定。初步看来,逸刻在便利店领域的打法是,用类超市业态的中心店作为新零售样本吸引客流,便利店式的卫星店负责带销量。

36氪探店后发现,虽然被称为便利店,但逸刻便利店与印象中的“便利店”有很大差别,更像是多种线下零售业态的“混合物”。在运营模式和门店设置上,逸刻石灵路中心店借鉴了阿里此前的新零售项目盒马、以及缩小版大润发“盒小马”,同时具备餐厅和超市的功能,门店一层为门店和后仓,二层为加工间。此外,由于仓储面积大(每层面积约为500平米),中心店未来还会向周边卫星店配送商品。

从商品构成来看,则是便利店和生鲜超市的结合,鲜食占据了很大比例,达到整体面积60%左右,包括咖啡、热饮、快餐、关东煮和烘焙食品。此外,与小型超市类似,店内还有水果和蔬菜等生鲜品类以及一些便利店常规商品。

逸刻餐饮区,包括咖啡、烘焙、快餐、关东煮等多种鲜食,图片来自“上海静安”网站

店内设置20个座位,供消费者休息用餐,图片来自“上海静安”网站

逸刻最终的目标很可能不限于做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便利店品牌。百联旗下已有的700家快客便利店,虽然做的不温不火,但也远没到倒闭的地步,百联无需再做出一个同类竞品。36氪还了解到,逸刻便利店与快客便利并无直接关系,二者完全是独立运营。

虽然逸刻便利店“到底是什么”还很难说,但这种似是而非、形态复杂的业态与阿里目前对新零售业态的定位是一致的,按照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说法:“如果双方能探索出一个之前没见过的、似是而非的商业形态,成为吃喝玩乐的中心、连接消费者的中心,那么这条路就走对了。”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并没有直接参与逸刻项目的具体运作。接近该项目的业内人士向36氪透露,阿里与百联此次共同孵化逸刻项目,实际由百联主动牵头,目前阿里只负责出资金和技术,并进行流量对接。

可以推测,阿里仍在不断迭代新零售的线下项目,这次的新投资也更像是一个实验,目标是获得更加确定和稳定的新零售模型。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阿里做盒马、盒小马、改造大润发门店逻辑的延续。

这其中的风险在于,阿里对这些新零售项目定位模糊,也令这些新项目在消费者心中没有清晰的画像。此前阿里成功孵化的盒马、盒小马等项目均受到过类似的质疑。而业内也曾引发对于“盒马和全食超市有什么区别?”、“盒小马究竟是‘缩小版盒马’还是‘小润发’”的讨论。

新项目定位不清晰,会导致商业模式无法确定,也不利于快速规模化,离盈利则更是遥遥无期。以盒小马为例,立项至今也只在全国开出了不到20家门店,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十分受到业内关注的阿里帮助大润发改造的新门店也迟迟未见动静。目前比较明确的说法也只是阿里要在全国400家大润发卖场里开设淘宝心选的店中店。

此外,多个形态雷同的业态混存,也很容易引发内部的竞争,出现资源浪费。此次的逸刻,再加上大润发自行孵化的盒小马、盒马孵化的盒小马,阿里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业态已经出现了三个。

从零售行业的整体大环境来看,曾被传统行业视为救命稻草的新零售,并没能快速变现,这将令行业更加焦虑。近期,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业绩报告,虽然明确提到淘鲜达和大卖场内置的天猫货架等新零售业务对大润发业绩增长的显著贡献,但令人沮丧地是,这并不能阻挡高鑫零售不断下滑的业绩。而阿里早早入股的三江集团近期业绩也不好看,甚至没能孵化出一个落地的新零售项目。

这么看来,无论逸刻到底要复制盒小马、还是改造后的大润发门店,都将十分困难。根据《北京商报》的报道,目前逸刻已经在上海签下20-30家网点,而最初规划是2019年开到500家门店。然而,在逸刻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之前,这500家门店或许很难如期建成。


36氪


天财商龙来回答一波!如果您觉得说的有点意思,欢迎点赞并浏览我们的官网:http://www.tcsl.com.cn/


关于新零售,“新零售”只为了解决一件事情,那就是——“场景重构”,即重构“人、货、场”。

传统场景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人找货”。试想,你想要喝咖啡了,于是找一家附近的星巴克,到了店里看着菜单中的咖啡,挑选一杯,付钱,完成交易。

☞ 而在新零售场景下,消费者购买商品被重构为“货找人”。如果你是一个咖啡爱好者,而此时此刻正在会议桌前与同事展开头脑风暴。陷入思考僵局的你们急需几分钟的休息。这时候,微信推送过来了一张瑞幸的咖啡券,你突然想到,大家来杯咖啡好不好?于是,你打开App,下单,过一会,包装精美的小蓝杯被送到了会议室。


从“人找货”变成“货找人”,从“你想要什么”变成“问你要不要”。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场”无限化。“场”则包括空间的“场”和时间的“场”,这就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时间和地点都扩展了。


说了这么多,“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消费场景的重构,通过对“场”的延伸,让消费者主动找货,扩展了消费的场所和时间,从而带来消费机会的增加。而对“场”的重构,往往采用了O2O、大数据、AI等新技术,结合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将消费者从线下引流到线上,利用互联网的无边界,实现”场“的无限化。

所以,不是某些实体店用了某些新技术而成为“新零售”,而是他们为了重构“人、货、场”,才用到了这些新技术。


但问题来了,说了这么多,这个”新零售“怎么这么像电商呢?某东、某猫,他们一直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为什么他们从一开始被称作“电商”,而不是“新零售”呢?

“新零售”与“电商”有什么区别?

电商们纷纷干死传统大商场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衣服不试穿,怎么买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电商网站推出了智能试衣间等“黑科技”,然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便宜的衣服可以随便买来穿穿,而正经八百的好衣服,就不能这么随意了。

虽然在电商的不断教育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冲动消费”,已经习惯了衣服不试穿也可以买,大不了再退货。但想来想去,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线下实体店还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新零售”就仅仅等于实体店+线上吗?这个实体店与传统的零售商店又有什么区别呢?举个例子

☞ 传统书店的老板,最烦的就是顾客只看不买。于是尽可能将店内摆满书架,不会给顾客留有座位的空间,想要看书也请站着看。在一些私人书店,店员甚至会变相将顾客赶走(在日本漫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 而新型书店,非但不会反感顾客只看不买,反而会给顾客安排舒适的看书环境,甚至售卖咖啡饮料,提供沙发座椅,方便顾客在店内看书。



传统书店,发生消费的“场”在店内,讲究的是“坪效”,如果顾客只看不买,书店就只能赔钱。

☞ 而新型书店,发生消费的“场”大部分在线上,讲究的是“流量”,店内只是体验,只要在线上消费就可以,线下能卖出去多少是次要的。

“线下体验”——这便是“新零售”模式下,实体店的作用了,也是“新零售”与“纯电商”最显著的区别。

“线下体验、线上销售”——这便是“新零售”区别于电商和传统实体店的核心逻辑。一旦违背这个逻辑,将重新回归传统实体店的老模式。



本文整理自天财商龙(

www.tcsl.com.cn

),作者为天财商龙首席产品官(CPO)张璇先生。由于篇幅有限,更多内容欢迎到我们的头条号主页或者官网(

www.tcsl.com.cn

)查看


天财商龙


”新零售”这个概念成为最近热炒的新名词,多数人认为新零售就是“互联网+传统零售”的简单结合,但是,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新零售”是将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应用于传统零售方式,并加以改良和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的简单融合,还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过去所有的边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同时,实现商品与物流渠道整合,在线下零售商不断开拓线上渠道、线上零售商不断开拓线下渠道的同时,线下与线上的零售商彼此开展合作,实现渠道互补和共赢。这种“新零售”模式需要有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后台支撑与配合;二是提供更广范围内的体验式消费服务,实现消费场景化。消费场景化是“新零售”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也是顾客未来需求的发展方向;三是营造包括零售企业内部员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台,即打造全渠道产业生态链。这个生态链既包括零售企业内部员工,也包括上游的制造商、下游的商家以及渠道内的所有合作伙伴,多方在一个公共平台上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最后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新零售”只有在与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等相结合,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为什么最近“新零售”代替了传统电商,成为零售业的风口呢。我们还记得,淘宝、京东刚刚出现时,大家都预言线下传统零售业都会被颠覆,在若干年后,线下零售甚至将被电商完全取代。但是,事实是目前各大电商都发现了线下的重要性,纷纷投资线下实体店。包括盒马鲜生、永辉、大润发等等都被巨头们争抢投资。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其实,之所以电商发展前期被看好,发展迅猛,主要是因为中国原有的零售体系过于陈旧落后,效率低下,满足不了物质生活需求的发展,因此,随着电商的崛起,传统零售业受到重大冲击。但是,传统零售业有着自己的先天优势,是不能完全被电商替代的。比如,线下用户的极致体验,而这正式互联网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二者一拍即合,就催生了目前如火如荼的电商与传统零售相结合的“新零售”大潮。


一米君666


新零售,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仅仅是一个新鲜的词语。那为什么最近两年这个词语会这么火?因为这个词是由马云提出来的,马云是一个自带流量的人。一些从他口中说出的话,便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同时,因为时代的发展让目前的零售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8090后消费力量的崛起,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冲击,人民消费水平的日渐提升,这些都在逼迫着传统的消费市场转型改革。这在量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马云说出的新零售火了。那为什么说新零售一点也不新呢?

目前,社会各界认可的新零售业态有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这两个业态是目前广泛得到业态认可的,并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两种模式。

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是怎样运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将超市和餐厅结合起来,顾客购买海鲜和肉类之后,可以立即由现场的厨师烹饪,15-30分钟内就可以吃到新鲜的食物。同时产品主要是以高端进口食品和生鲜食品为主。主打消费热门的单品,例如海鲜类会有:鲜活波士顿龙虾、鲜活帝王蟹、三文鱼;肉类会有澳洲和牛。这些都是消费者之前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的食材,这些可以称之为爆品。与此同时,这些产品都已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高性价比)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个时候会有一种冲击感,这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因为有这种冲击感,会让顾客在很短的时候内下单购买。

因为其实早在马云提出这样的概念之前,就已经存在一种零售的业态,将餐饮和购物结合在一起,并且这样的模式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去海鲜酒店吃饭的时候,服务员是不是会让我们先去海鲜暂养区选购海鲜,然后现场由师傅烹饪。同时,我们去超市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对应的素食区。去海南的海边休闲度假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带客加工的区域。

这是现在的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改良了一下购物环境,用现代化的购物设计理念去设计布局结构,吸引了更多注重生活的809后前来消费。同时,店铺的选址也会选择在白领居多的市中心商业圈内,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消费层次。


同时,新零售拥有强大的外卖服务能力,店铺方圆3公里的范围内都可以配送,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样高效的服务,在隐形中就扩大了店铺的影响力和营业面积。

结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时推出专属的APP。顾客可以直接在线上下单支付,根本不用排队结账,这样的便利一定是年轻人所需要的。

正是因为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拥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他们成为了新零售,但其实这样的业态一点也不新,都是传统的融合。

但是这样的业态也会有他们面临的问题,高性价比有时候是优势,有时会就会变成劣势,商品本身的价格和运输成本,员工费用,场地的费用。如果不能对有限的场地进行高效的利用,那势必会对造成很大的经济运行压力。这将是未来新零售必须要面对的,这也是很快就会到来的问题。因为新零售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只是过去已经存在的几种模式的组合。其原本的弊病还是一直都存在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是逐渐扩张中的新零售逐渐会遇到的问题。


芯芯念


马云提出了新零售这个概念 ,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把它炒火,看似是一个新的商机,其实在马云说之前早已存在,他只不过把这种现象定个概念而已。那么,现象是什么呢?

收集众人的声音是这样的:现在电商越来越难做了,08年时候随便去火车站进点货也能卖个热火朝天;还有抱怨实体店的,互联网革命,我们的实体店都开不下去了,尤其是女装这类的实体店,没有几个品牌,真是越来越难做。 可以从这些细节看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遇到了各自的瓶颈。

很多实体店的商家把互联网的发展当成了阻碍实体店发展的罪魁祸首,然而这便是线下零售面临的最大问题

根据锌财经调查的200多个被调研商家中,仅有3家听说过O2O的概念;每周都会有2-3波地推人员过来推销,但商家的态度普遍是拒之门外;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商家对O2O的理解局限于美团、大众点评层面,除了必备的收银台系统,店中没有任何的信息化产品…… 可以看出在现阶段传统实体店的改造情况是很不理想的,更多商家还是更愿意去走之前那条熟悉的路。对一些新概念:如何通过提升消费场景升级的方式去跟抢占自己市场份额的传统电商竞争,迟迟没有做出行动

新零售的概念是弥补现在消费场景的短板孕育而生的,那么所谓的“新”到底新在哪里?



第一个“新”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线上线下弥补各自的短板

马云说:“未来的电商绝对不是纯电商”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现在的电商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随着各种形式的电商平台出现,供应链背后的逐渐完善使得现在的电商竞争越来越大,纯电商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必须跟线下结合。于是有了无人超市,办公室猩便利等更加贴近用户的消费场景。

再来看看线下,被电商打击的实体店最大的劣势就是在产品的整个制造,流通,销售的成本,若在加上服务不到位,消费体验差,那么没有一个傻子会愿意为产品买单。所以,提升用户地体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就是线下零售需要改造的其中之一。

第二个“新”是技术推动下的新消费模式

新零售就是在零售的基础上加上技术的概念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消费体验,比如现在我们去商店里的支付宝付款,也算是一种新零售的,只不过太普遍,而不起眼。在未来会随着各种技术的革新,融合线下实体店而产生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无人超市就是一个更新的新零售概念。

当然,不是说未来无人超市将替代有人超市,不是说以后零售都是自动化,更合理的说法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未来会出现各种满足用户需求的消费场景,可能年轻人会选择效率更快的无人超市,而老大妈更愿意跟超市老板娘唠唠嗑,买的放心。就像ATM的效率跟银行柜台的人性化服务,两者谁也无法替代谁,只能说是用户各取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