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書法教育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書法影響力


這個問題問的好,首先我們要想想,現代書法教育有問題嗎?回答是肯定有的,具體到哪些問題呢?我想了想,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

一,小孩學書法急於求成。小孩子參加書法興趣班,很多老師為了讓外行人看到這個小孩子學書法的成績,就從一開始教小孩子學隸書,學隸書還不是臨帖,而是一開始就為了參展寫幾個字為了參展。我一直建議小孩子學書法一定要從楷書學起,這對小孩子日常學習對漢字的把握很有幫助,利於孩子寫作業的字跡工整。為什麼學隸書呢?老師的話容易入手,說白了隸書寫的歪斜一點反而更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容易欺人,而楷書不欺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眼就能看出來。


二,明人書法不知道廉恥。那些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名氣的人,隨便拿毛筆練兩天字,就寫出來丟人現眼。關鍵是還有大把的人圍觀叫好,真正懂書法的人看起來慘不忍睹,不懂的人竟然當作範本學習。這樣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帶入“自由體”“江湖體”的陷阱。


三,專業人士急於創新。很多中書協的“大師”專業教授書法美術的教授,急於創新,而搞怪,搞出“醜書”“吼書”“射書”“盲書”“漁網書”“拖布書”等等,層出不窮。譁眾取寵,只為博取眼球,只為“創新”。

四,中書協沒起到很
好的引導作用。隨便一個人有點關係花點錢就可以進入書協,然後冠一“書法家”的稱號。“書法家”“大師”等稱號現在幾等於貶義詞。



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氣,氣多了都是無奈。現在好在有今日頭條這樣的自媒體平臺給真正喜歡書法的愛好者一個展示的平臺。


翰墨今香


嚴格意義上說,我就是現代書法教育出來的,因為我大學學的是書法專業。畢業後,在書法媒體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有深有感受。

首先表明態度,現代的書法教育一直在摸索的道路上,因為歷史上沒有可以借鑑的,又因為書法的特殊性,現在的學科也沒有參考價值。但是,現在的書法教育,應該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這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了。從書法教育的學科設置、課程安排,以及對學生培養的方向來說,都是比較合理的。

非要說書法教育還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書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多好的水平,所以不管是四年本科,還是碩士研究生,在大學的學習取得的效果不會太好。

但是,專業的學習,帶來的是學習書法的方法,它給人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指明瞭書法的前路。

你所說的醜書橫行,確實,那些江湖書家、野狐禪大行其道,許多根本不懂書法的卻自以為是的,到處宣揚自己所謂的書法正道。沒能將正確的書法審美傳播到深入人心,或許這才是書法教育最大的敗筆。

李世民設立崇文館,算是皇帝開辦的書法班,讓虞世南、歐陽詢主持,褚遂良是班主任,這樣豪華的師資,教了60個學生,卻無一能取得建樹,這個“失敗“的書法班告訴我們,書法不能僅僅靠教,還得在你喜歡的同時,對之付出心血,書法不是糊里糊塗就能練好的。大家覺得呢?


冰姿有仙風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現代書法教育走的都是正路,什麼問題也沒有出過。多年來,書法教育一直都沒出現過問題。



現代的書法教育,提倡的是繼承傳統,師法古人,這樣的倡導是正確的。但是,現代書法教育又提出了書法創新的口號,但倡導者提出的書法創新之基礎,是要先繼承傳統,爾後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個也沒錯啊!從這個層面上說,現代(注:準確的說,應該是當代而不是現代。現代,指1949年至1978年。當代,指1978年至今)書法教育的方針是對的,路子是正確的。



至於網上說的醜書,實乃不醜,那只是某些書家進行書法創新的一種手段,只是張揚太甚罷了。對於醜書,我們要予以包容,大可不必過多的、刻意的去指責他們。



真正可怕的是“江湖體”和“自由體”字,因為“江湖體”和“自由體”中,幾乎沒有傳統書法的影子。醜書就不一樣了,醜書裡有傳統的元素,有書者自己的個性。所以說, “江湖體”和“自由體”才是最可怕的!可話又說回來了,現代的書法教育沒有倡導書者學“江湖體”和“自由體”啊!關於“醜書”,沒有定義,自古以來沒有。



書法,總是要發展的。

書法創新很可怕,但不創新更可怕!


中州耕牛堂主


不得不承認,書法教育的優劣決定了書法藝術的興衰,書法至今為止已經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代書法家也留下了諸多曠世傑作,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可謂是難得的文化財富,比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楷書中有“歐、顏、柳、趙”四大家,草書中有“張旭、懷素、黃庭堅”三大家,這些書家及作品都是後人學習的楷模,


然而現代的書法亂象叢生,歸根結底就是書法教育出了問題,這是誰的錯呢?這是書協的過錯,就好比,竟然有人提倡把“二田”的書法當做現在人學習書法的版本,這不很可笑嗎?自古就有“歐、顏、柳、趙”號稱楷書四大家,“二田”楷書又算什麼呢?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所以說學習方向不對,這是現代書法教育的一大問題,

現代書法教育的第二大問題是“書法理論”的問題,“筆墨紙硯”何為“筆墨紙硯”?現代人的眼中很多人早已經就模糊不清了,像那些“行為書法藝術”都出現了,這明擺著把傳統的書法引向了歧途,筆墨紙硯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而不是純粹簡單的書法工具,工具可以到處亂放,文化卻不能,



我們暫且不說古代的書法教育有多好是怎樣的教育,就以民國初期來說吧,那時的書法藝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普及,博物館的開放以及各種刊物的發行,使人們能夠見到更多的古代經典書法作品,為書法臨習創造了便利條件,書法教育、各種書法篆刻組織日漸興起,書學得到大力弘揚,此時碑學與帖學並重、書法理論與實踐並舉,篆、隸、楷、行、草各體書家輩出,書壇中一派繁榮的景象,


那麼為何現代書家寥寥無幾呢?這就是書法教育出了問題,書法藝術不同於別的藝術,不管時代怎麼發展,書法的“用筆、結體、章法”三大要素都無法改變、不能更改,書法的審美在於“骨”而不在於“形”,書法是文化藝術,而不是簡單純粹的藝術,要知道“文化藝術”比“藝術”的分量還更大,所以說“審美”也是現代書法教育的又一大問題,審美價值出現了偏差,書法優劣就有偏差。


詩夜城主


重技輕道欠文化,我以為是現代書法教育最核心的問題。這樣一種狀況,導致當代“書法家”普遍陷入困局:技法可觀,但學養堪憂,作品也因此俗不可治。

書法,首先當然是“寫字“。書法學習,如果脫離了技法的掌握、與臨得形似之功,書法也就談不上書法,而成了另一種藝術形式了。但同樣可以明確說的是,中國書法,從來不僅僅只是寫字,它最終呈現出來的東西,理應是書家的風神氣骨、學養才識。脫離這一點,中國書法就是在自殺;書法教學也是在大義凜然地誤人子弟。

因此之故,我們看古今任何一位書法名家,無一例外都首先必須是學識深厚的學者,是滿腹經綸的文化人。因為,特別顯然的是,一個人的字再難看,只要勤學,技巧層面是最容易跟上的,即便是一個弱智,他練兩三年與習了一二十年的線條質量自然會是不同的。但是,沒有學養的灌溉,這樣的“書法”,即使臨寫《蘭亭序》仿的一模一樣,依然只是沒有價值的、空有形式的複印與贗品而已,是“寫字”而斷然說不上是“書法”。

可以說,學養乃書法的前提與基礎,是書法的土壤與本質,系書法之營養與濡潤,更為書法的助力與道德標尺。書法教育脫離這點,就是導航於盲,是神志不清的亂開車。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當代的書法教學,因為很多“老師們”本身就是不怎麼讀書之人,引導學生也多隻能專重技巧,只知手工搬運前人技法;而學員本人也由此多不學,純“技術主義”觀籠罩身心。

這就導致當代書壇呈現這樣一種病症:論技法、論形式,甚至比古人經典書帖還要更圓熟、更合理、更高明,但是最終的成品確顯得俗不可耐。核心的原因當在於,整整一兩代書法家已經忘記或過於忽視了文化對於書法的滋養功能,不能引“筆墨”為“知己”,僅僅以“工具”驅使之,結果導致書法作品氣韻皆失生命全無,工匠主義之風瀰漫宇內。不僅教學成效堪憂,教學理念也是錯了方向的。

中國古人論書,有名句說,“書之功夫,更在書外”。認為學書之更重點不在技巧上的“內功”,而在學識積累等“外功”,這本是極有見地的指南。而當代書法教育,日益在背離這種忠告。如今書壇不僅小咖如此,實際一些檯面上的大佬都沒做好表率,上行下效。比如,歐陽中石老先生,面對鏡頭採訪,誇誇而言,實際談及的很多文史知識點開口即錯;現任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倒也到處呼籲“守住我們的文化命脈”,但是給人抄錄的書作,錯別字、普通引用都是顛倒到荒謬的地步,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樣的婦孺皆知的名言都可以說是典出《莊子》、“楊凝式”都能寫成“楊凝氏”等等,顯示他其實連《論語》、《莊子》、《周易》等常見書、常見用語都是極陌生的——不客氣地講,文化素養可能比過去的高中生還不如。

有這樣重技、輕道、欠人文優勢的學書亂象,那些書法家再有名,其字又何以避俗;而如此書法教育現狀,又如何可以培育真正有思想、可古雅、具靈魂的書法家?書法家缺乏匹配的文化素養,我以為是當代書壇最大的問題,也是當代書法教學最深的流弊。


其餘,還有一些重要的弊端,也是嚴重的。書法,本應該是以修身養性為內在宗旨的,是為興趣而興趣的藝術喜好,但我們看到,如今的書壇乃至書法教學,實際已經全面引向功利化的不正之風。

比如:學習書法,教人書法,一心向展等功利化思想盛行,同時字以人貴、字以官貴、字以權貴,書壇市儈氣息濃厚。 學書者,一拿筆,目標就定住了展覽的入選、入展、獲獎,挖空心思尋求出路和機會,窮盡腦汁去揣摩評委們的喜好,抓住評委們的眼球;教書者,也有很多以為以為入選、入展、獲獎才是唯一的硬道理,一股功利的學書氛圍、一種庸俗的流行書風遂流佈天下,狂瀾難挽救;

再比如,要麼漠視經典書帖的臨習,導致的“江湖體”甚囂塵上;要麼過於師心自用、著意創新所衍生的當代人所謂的“醜書”橫行天下,也是書法教學乃至書法實踐中觸目驚心的。這樣的教學和學習,很大程度上嚴重挫傷了書法藝術的嚴肅性,削減著書法藝術的文化品格,對於書藝的傳與承都是致命的摧毀,並最終讓書法藝術淪為江湖雜耍。


因此,要我說,一句話總結: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而今人尚名利、務浮躁,是為今日書壇及書法教學最大的病癌。

我想,書學及其教學倘若要回到正道,也應該在這些方面自我警醒。書法學習中的有志者,更應該以此為戒,勿為眼前的雲捲雲舒衝昏頭腦,當知流行不一定代表著正路,更不預示著永遠正確。

民國時期的名家趙無極先生說得好,他當初剛到巴黎時,風光趕潮流的藝術家到處都是,可幾十年以後所剩無幾,幾乎都為大家所忘記,核心就在於如浮萍一般“無根”。也許,我們唯一可以自慰的是,時間會自動把那些不行的東西給清理掉的。

2019,2,12,晚,匆筆


劉愚愚


現在的書法教育,問題出在對於"功力"的理解,以及缺乏深刻的文化理解。作為普及教育,也許無需對兩者的過多關注。畢竟書法教育初期是以寫好毛筆字為主。但是對於嚴肅的書法教育,以及書家的培養,對於"功力"與"文化"的理解,就必不可缺。書法教育,進入培養書家的基本規程,首先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書法"功力"的練習,這是一個學人對於為學的漫長過程。就書法教育而言,必須讓習書者建樹起對待書法`"功力"的正確以知,以此為終身的追求。可現在的基本問題是,能真懂"功力“的書者少,書法功力不被重視或被忽略是常態。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法教育,首先應解決的既一一書法功力的問題。。。作為傳統文化精神在書法教育過程中的基本理解,現在或許並不缺乏。但缺乏深刻的文化理解。對於此問題,首先涉及對於中國傳統書法的文化理解。如此講是因為,中國的書法由技而道的整個過程,不僅需要人生漫長的學問、學識、學力的艱難程累,並有助於學書的進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對於書學基本價值認識,如無深刻理解,於書學難以走遠,難以深入。作為書法教育,此問題的存在同樣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既究竟應以怎樣的中國文化精神對待書法。希望這兩個問題,能夠得到現在書法教育的重視。真正培養出具有深厚傳統功力又具有時代精神的一一書家。不辜負於我們這一偉大的時代!(作品自寫)。





乾德堂1


現在的書法教育沒有多大問題,問題出在中書協和追逐名利上。一般的書法教育,一般都是從一筆一劃,從基礎教起,一步一步地教學生的,並沒有誰亂來的。但最可怕的是中書協這書法龍頭,把傳統寫法排除在"好"“美"的範圍之外,把醜書亂書作為書法最高境界。由於中書協的評價,是全國書法的導向,所以,書寫者就帶著這指揮棒轉,於是乎,全國就出現了醜書亂書滿天飛,盛極一時之勢,這種不良後果,中書協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還有就是追名逐利,書法本來是一種高雅的活動,但不少所謂名人就把他作為謀財手段,在經過媒體炒熱之後,就謀利而不臉紅了。當然,我們不反對適當的潤筆費,但那些所謂名人的潤筆貴到驚人,多少萬一尺,一幅斗方寫幾個字,比農民種十畝地的收入還貴得多,真是令人咋舌。但實際他的字有這價值嗎?那就不得而知了。


聽雨13063


現代書法教育主要出現哪些問題?書法界醜書橫行,江湖體霸市你怎麼樣看?

現代書法教育的問題主要就是急於求成,特點就短平快。短期見效,平穩提升,快速成功。這樣培養出來的書法人才,普通具有工匠氣,手法熟練,缺乏變化,死搬硬寫。這也是他們沒有自信的表現,離開模式,他們就茫然不知所措,生怕哪一筆寫錯了,有違書道,怕人笑話。

書法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人的思想境界,學識水平,操作能力,身體狀態等的綜合昇華。書法教育就是機械訓練人的操作能力,和駕照一樣,有照就能開車,你有書法會員證就可以賣作品。他們只有操作水平,缺乏思想修行,文化學識,良好的身體素質。

所以當今書法界醜書橫行。先看什麼是醜書,醜書是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恣意妄為,亂劃亂寫,一眼望去,烏煙瘴氣,扎眼睛,找不到書法的遒勁之美,瀟灑之美,靈動之美,和諧之美,渾然天成之美。這一現象往往在草書表現出來。這都是缺乏思想修養,知識面不廣不深有關。沒有真情實感的激情難以揮灑出動人的作品。

再說江湖體書法,江湖書法走的是平民路線,根據老百姓愛好而發展的書體,醜書是讓人不識廬山真面目,玩的是高深,江湖體玩的是花樣,易性,投其所好。這是兩條不同的方向。江湖體有鳥字書,象形書,字大筆粗,好用蠻力,以粗黑硬來施展霸氣,以五彩繽紛來奪人眼珠,以嫵媚多姿來取悅大眾。

綜上所述,書法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應當作為終身修行,才能出現書法大師,而不是人人都能寫上兩筆的書法家。離開修行學識談書法成就就是空談。只能一時被人吹捧,而不能千古留名。











微詩陽春白雪


當今不是書法教育出了問題,而是時代改變了書法的性質。

書法被列入基礎教育、書法可取得各級文憑及學位、書法還有全國性的組織、書法還能成為職業、還可以看到滿街開辦的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等。所以說現今的書法教育可謂前無古人,恐怕也後無來者的繁榮了。

但與此截然相反的,卻是當下書法空前絕後地衰退、萎縮。歸納一下,有幾個現象很是值得思考。



一、學習書法目的性的轉變

不能否認,大都數學習書法的朋友還是以陶冶情致,對傳統文化抱有興趣為目的的,但可嘆的是,這絕不是當今書法的主流,也影響不了當代書法的走向。影響書法趨勢的,主要還是來自於各個專業從事書法事業的團體與個人。

但遺憾地看到:書法基礎教育師資短缺與水平參差;社會培訓機構收費與教學質量的極度不匹配;高等專業書法教育中門第分歧嚴重;全國性書法組織的隨波逐流不作為;職業從事書法者的急功近利與唯利是圖……。

我一再強調:書法就等同於傳統!自古國民認識的書法是最不功利的、最平易大眾、最是潤物無聲的一種文化現象,與上相比,其根本目的就已南轅北轍,因而再多的繁華也只流於表象。

二、書法教育方式的轉變

中國千年以來的書法教育,占主導地位的是家族、師徒式的私相授受,重視的是從小的薰陶與啟蒙,講究的是淵源和傳承。就如蒙童習字一般,從小練習書法,是最自然不過的功課,不是把書法當成一項專業技能來訓練。

老輩父母師長,無論貴賤愚賢,對書法的教育都是寓義於教。除了嚴格的循序漸進“守法懂矩”要求外,還常以有關書法中的秘聞逸事來警醒、陶冶受者性情,把書法中蘊藉的美學思維、美德情操自小就根植心底,至於將來是否成為書法家、能否以此為食,則本不在意,看重的是此中道義能否受益終身。


三、受眾者的轉變

其實大可不必再糾結於書法的實用與藝術性上面,眾多例子已證明:喪失了實用性的書法,也就不存在了藝術的意義!

每個人都切身體會:只有在經常必要的書寫中,才能自覺地去追求字形的美,只有應內心迫切地需要,才會自然流露不飾雕琢的真實感受。如果書法只是刻意地尋求個性,刻意地去展示技法,那麼許多膚淺的東西是顯而易見的。

書法失去了實用,就不再是眾多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了,至多會偶爾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談,搞書法的大多也只成為人們譏諷的對象。當書法成為了小眾的娛樂,大眾則只有把書法家等同於明星,而不是名家;其作品也只是趨炎附會的時尚,而不是經典。


總的來說,當今書法生態和教育,就像沙漠中的綠洲,水草的豐滿掩蓋不了腳下深層的貧瘠;又像被汙染的山川河流,正逐漸失去再生的功能。。。

[臨池管窺]謝謝覽閱!


臨池管窺


首先我要糾正題主的說法,用″現代″二字欠妥,應改為現在,

咋天某市書協年會中,大家談到了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什麼是″書法",

二,什麼是″寫字"

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不瞭解,或不清楚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又怎麼能教人呢?

我記得小時候,上學有描紅,叫寫毛筆字,用″硬筆"叫寫鋼筆字,一個目地,寫工整了,

現在進步了,叫″書法",並給書法戴上了″藝術”的帽子,旦凡會拿毛筆或硬筆寫字的人都成了″書法藝朮家",不信他們人手一本″書法家協會"的證明,所以十三億人口,除個別文盲不識字者,只要願意加入,書法家協會都會給你一個書法家的帽子,讓你過過什麼是″家"的 癮,難怪這些書法家都一致埋怨,當今社會″書法家”的字,不值錢了,既然不值錢了,幹什麼還要拼命的向裡擠呢?難怪美夢未醒,

我曾說過,寫字非一日之功,別被騙子忽憂了,有人寫到老,寫到死都沒有成為書法家,充其量也只是書寫愛好者,在″法"的邊緣,打轉轉,還有寫字是燒錢的,你有很強的經濟基礎嗎?

寫字的好處,是修心養性,寫字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是禪悟的過程,只能把寫字當作玩,也許這玩就玩出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