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就会痊愈了吗?

洪福居士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是肯定的,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把血糖降下来是最基础的治疗,但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有它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基础,运动能改变这些吗?

先来看看运动是如何起到降血糖作用的。血糖是人体维持各项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就是车需要通过燃烧汽油产生推动力一样,运动可以调动机体组织细胞加速进行生理活动,就必须要增加能量的供给,消耗的血糖也会增多。

但是血糖想要进入细胞中被利用,必须通过胰岛素运送进去,因为血糖是自己进入不了细胞的。但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受损数量不足,平常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满足对血糖的运送,所以才造成了血糖过剩而升高。当进行运动时,剩余的胰岛细胞也会受运动的刺激增加分泌量,尽可能地增强对血糖的运送,从而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但是毕竟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不同于正常人,打个比方,即便是有再大的刺激在规定的时间内,5个人做10个人的工作也做不完,所以运动能起到的降血糖作用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对胰岛细胞会带来伤害,所以糖尿病人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在餐后半小时开始进行30-45分钟的运动即可。

由此也可知,运动并不能增加胰岛细胞的数量,所以运动并不能改变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能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而不能根治糖尿病,反而过度运动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可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些人通过运动很好地控制了血糖,十几二十年甚至终生血糖都不再升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在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中,有一种称为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存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细胞功能正常,但分泌出来胰岛素后,由于组织细胞上接受胰岛素运送血糖的受体发生了问题,使胰岛素无法完成运动血糖的任务而导致了血糖的升高。对这样的血糖升高者,即使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实际上与通常胰岛细胞受损的糖尿病还是有区别的,干预治疗的措施是消除胰岛素抵抗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肥,而运动是减肥成功的重要措施,所以坚持运动即可以将血糖长期保持有正常水平。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可以消耗血糖,是增加了血糖的去路,而合理饮食可以减少血糖的来源,两方面共同作用对降血糖的帮助会更大,也会减轻运动的负担,所以糖尿病人“管住嘴、迈开腿”双管齐下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运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但运动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就目前的医学水平,因胰岛细胞受损死亡导致的糖尿病还是无法根治的疾病,任何宣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说法都是伪科学,切莫上当受骗。


天天听健康


我觉的首先要看是那型糖尿病,我被发现二型糖尿病是两年前的春天,那时查出空腹血糖是14点多,当时把我吓坏了,心想这下完了,活不了多久了,听医生说二甲双胍能降血糖就买了几盒,一周后,血糖降了下来,但还是不敢马虎,喝药其间,是三天查一回血糖,停药后是十天查一回,就这样血糖奇迹般的正常了,还有一点就是我的体重在喝药其间猛降了接近二十斤,除这些变化外,我现在一切正常,现在,每当我在头条上看到有关糖尿病的文章,总要打开看看糖友们的心情和想法,总的来说,我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富贵病。平时一定要多煅炼,保持适当的体重,在吃的方面,我基本上没有多讲究,能吃的什么都吃,对了,我一直在用我们当地的一种叫绞股蓝的植特泡茶喝,除了这些我平时就没在忌讳什么了,目前,我已经一年多都没喝降糖药了,而且一切正常,空腹血糖都一直在正常范围以内。好了,记往,运动只能起辅助作用,而降体重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祝天下糖友快乐,关注糖友,分享欢乐。

敬告,文中提到的绞股蓝茶,可在网上购买,为辟勉有广告,买卖之嫌疑,本人在次声明,本人只想为糖友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决无贪心,

感谢关注,如有凝问,可私信我,祝您早日康复!


南海山里人家


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是控制。作为“五驾马车”之一的运动,如果单靠它一个,就能“降伏”糖尿病的话,那糖尿病就变得简单多了。关键是,现在“五驾马车”并驾齐驱,都不敢说能治愈糖尿病。

第一,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以将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有一部分人群,能够回归到健康人行列。

第二,糖尿病早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也会有一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他们后期,也还是需要饮食控制和运动,一旦摄入了高糖饮食,或者停止运动了,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的自然减弱,他们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还是会降低,血糖还是有可能要高上去。

第三,糖尿病中期的,病程长一些的患者,单纯靠饮食、运动,肯定是效果不好了,这时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注射降药糖。当然,即便是使用降糖药,饮食与运动这两个控糖措施,也还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第四,糖尿病的晚期,有了多种合并症的,血压也很高,180以上,血脂也高了,肾脏功能也不好的这种患者,我们就不主张让其进行运动锻炼了。这样的患者,生活能自理、不拖累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第五,合并有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脏功能受损严重,以及出现感冒、发热、腹泻、其他感染等特殊情况,也是不适宜运动的。


殷殷期盼话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想获得痊愈的希望,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的父亲本身也是这种状况,发现糖尿病已经四年了,总是时不时都会问我哪里有一个广告,说是能够治愈糖尿病。每次给予细心解释,糖尿病的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以说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疾病。

因为我是血管外科医生,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足做过我的患者,有一些伤口能够换药,又喝的还不错,有一些因为危及到生命,不得不进行截肢治疗,所以在晚年的时候,生活质量不能够得到保证。

其实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三驾马车,第一个就是饮食控制,第二个就是运动锻炼 第三个是药物治疗。三者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良好的治疗方案。

对于有家族性糖尿病史的患者从年轻饮食上就要控制,不要参与太多的暴饮暴食,每一次大量糖分的摄入,对于自己的内脏功能都是一种超负荷的运转,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问题。

有一位我的老患者,时间长了都非常熟悉,他的陪护是一个33岁的青年,平时热衷于上网,并且经常拿罐装的饮料当水喝,突然间有一天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眼睛不好,总是想多喝水,吃了很多,身体呢,体重在下降。这就符合比较典型的糖尿病,后来一检查血糖,竟然达到了接近20,抽血的时候可以看到,本来应该清亮的血清中很多是白乎乎的油脂。

后来经过很好的锻炼身体,以及一段时间的素食之后,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体重也重新的回升,但从此以后,俺对身体就比较重视了,不再恢复到原来的那种暴饮暴食的状态。

我的父亲,因为平时每天晚上需要锻炼一小时。白天饮食也适当的控制,因此目前状况还是不错的。最近刚刚查出来有心绞痛的发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未来可能需要做心脏血管的介入治疗。

只要发现糖尿病了。我们就采用三种方式,综合去控制,单一的运动不能治愈糖尿病,只是运动,肯定对身体的好处,不仅仅在糖尿病上。

所以糖尿病去运动是合理的,但是指望运动可以治愈糖尿病,很显然是一种更好的期盼而已。


血管外科苏磊


糖尿病绝不是单纯的运动就可以治愈的,这位提问的朋友清醒一点,糖尿病没有那么简单。运动的确有降糖的作用,但是这种降糖作用跟控制饮食和使用药物比起来,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饮食控制得好,药物运用合理,血糖就好了一大半,再配合运动治疗,血糖就会更好看。

运动的益处的确很多,它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压和血脂。同时运动又能够调节精神压力,提升免疫力。做到适度的运动,可以说是好处无穷。

但是,糖尿病人靠运动就能把血糖降下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少数血糖轻度升高的糖尿病人或糖前期患者能够靠运动获得不错的降糖效果。大多数糖尿病人都是要借助降糖药、胰岛素,再配合饮食控制,才能够把血糖控制达标的。

而且,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适合运动的。

糖尿病人如果存在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中期以后的肾病等,是不建议运动的,只能做些比较平缓的散步、打太极等,不宜跑步、打球这种相对较激烈的。

糖尿病人也不是运动越多越好。

运动的精髓在于定量、坚持,不是说使劲、大量运动就有好的降糖效果。运动量过大是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有些糖尿病人伴随有高血压,运动时突然用力、过于快速,还可能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所以糖友们一定要为自己制定运动方案,每天坚持去做,如果做不到每天,一周有5天,每天半小时的锻炼也是很不错的。


糖人健康网


先说答案: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对于改善血糖代谢,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是很重要的方面,但糖尿病通常无法痊愈,很多时候,单独通过加强运动,坚持运动,对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来说,也还远远不够。

<strong>糖尿病的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不存在治愈的说法,对于某些血糖代谢异常,轻度新发糖尿病的患者身上,通过饮食调理和坚持运动,血糖值可能会有所恢复,不用服药,能够控制好血糖当然是很好的,但即使血糖恢复达标水平,也并不代表糖尿病被治愈了。拿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很多,通常也不能彻底治愈,只要能够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起总是期望要把糖尿病治愈,来的更科学更合理。

控制好血糖的手段有很多,通常我们谈到的糖尿病控制的“五架马车”,就是最重要的几个方面,五架马车包括饮食控制,加强和坚持运动,合理用药,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运动,坚持运动,对于血糖调节是很重要的方面。

为什么坚持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呢?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明确的证据,证明坚持运动时改善血糖代谢,加强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方面。运动对于血糖改善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运动,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 加强运动,能够改善糖尿病人的骨骼肌功能,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改善血糖的效果。

3. 加强运动,能够改善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从整体上改善人体的代谢功能,脂质细胞堆积的减少,可以减少脂质堆积引起的胰腺细胞肝脏细胞毒性,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

4. 除了上述几点外,运动对于相关人群的健康获益还包括: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预防新发糖尿病,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改善糖尿病人的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坚持长久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运动锻炼也是有讲究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既要保证有效性,也要保证安全性,因此,给大家以下几点小建议——

1. 选择运动前先做评估,糖尿病人做运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特别是有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问题,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情况,确认是否能运动,运动强度应该保持在多大,都要控制好。

2. 通常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次数至少3次或以上,运动方式上,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3. 相比控制好运动强度,坚持运动更重要,一般建议间隔不要超过3天,研究发现,如果运动的间歇超过3天,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降低,运动对于血糖控制的效果也会减弱。

4. 运动前做好血糖监测,空腹血糖超过14.0,或低于3.9,都不应该进行运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运动,都有可能引起代谢的紊乱。

5. 运动前注意适量的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注意携带一些小饼干、糖块、巧克力等,如果出现低血糖可以及时的补充。

6. 不要空腹或饱餐后运动,糖尿病人一般建议在餐后2小时进行运动最佳,这个时间的计算一般从吃饭开始时间计算即可。


李药师谈健康


糖尿病的运动调控是非常复杂的,一定要分清糖尿病类型再谈运动。

如果你是单纯胰岛素不足的二型糖尿病,没有合并血脂高:

典型血糖是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没有低血糖反应的话,那就运动吧,运动可以比较好的改善血糖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度,促进血糖回落。要注意的补充水分,饮食用粗粮糙米杂豆代替精致米面,鱼肉蛋蔬菜均衡摄入,不要节食,在餐后一小时到两小时开始运动,一小时结束,慢跑,游泳均可。

如果你是二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

由于血脂会影响胰岛素效率,典型的血糖状况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排除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没有低血糖反应,那么运动吧,饮食同上,烹调用油用亚麻油橄榄油代替调和油,补充维生素B族,在餐后一小时开始,半小时结束。以慢跑,快走为主。

如果你是经常低血糖或者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应激性血糖高:

典型血糖特征为空腹高,餐后时高时正常,有低血糖反应比如饥饿、头晕、乏力、易怒等,那么,运动就要非常谨慎。不可以大量运动,在餐后一小时开始,半小时结束,以步行和春山步疗为主。饮食上糙米、杂豆、鱼肉蛋、蔬菜均衡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不能节食,务必避免运动导致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调控最重要的,是先分清自己血糖异常是哪种类型,最可能的诱因是什么,找到致病的根源,自然才能更好的调控。不了解自己类型的,可查看我的相关问答。你说你是二型糖尿病?并不一定!

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运动易引发低血糖,不要以为口袋里装上糖就可以预防低血糖。要明白,当你感觉低血糖时,伤害已经发生。在糖入口之前,你的身体已经开始紧急升糖。频繁发生低血糖,就会引发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储备大幅增加。

如果日常饮食控制严格,又服用阿卡波糖类(拜糖平)“糖吸收抑制剂”,容易造成肝糖原储备不足。缺乏了肝糖原的调节作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都极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蛋白质脂肪被迫糖异生来升糖,这种类似于急救式的升糖导致丙酮酸乳酸大量产生,这也是老年痴呆、酮症酸中毒、肝肾衰竭、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不得不防!

最严重时,你可能无法拿出口袋里的糖。

糖尿病是最易发生误诊的几种疾病之一!

只检查血糖,不检测升糖激素,不排查应激反应和其他导致血糖高的情况,误诊漏诊情况极易发生。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刚刚发现被误诊了糖尿病类型,说起来也是可笑可叹,但,这就是医疗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只有极少数有经验的医生,能通过经验和与患者沟通识别出应激性糖尿病(因为血糖检测结果无法识别),更少的医生会用利血平、艾司唑仑等抗应激焦虑药物来平稳血糖。

当前,由于压力、高负荷工作等应激导致的血糖高情况异常普遍,去年,全国医院中的护士由于熬夜加班,新增一万多例糖尿病,这一类大多应该属于应激性糖尿病,而不是二型糖尿病。

应激性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少量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

也许你一直认为的二型糖尿病,其实正是应激性糖尿病却被错误治疗!

大量应激性糖尿病被误判为二型糖尿病,这绝不是开玩笑。二型糖尿病中只有15%胰岛素减少,85%存在胰岛素抵抗,我有理由相信,应激性糖尿病占比,超过其他类型。

相比运动,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意腹式呼吸,给身体补充氧气。缺氧状况普遍存在,带来副作用是能量不足和乳酸堆积,又进一步推高血糖。

关于糖尿病的调理,我的悟空问答中,有我在疗养院指导慢病康复的全套调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有血糖问题留言。在悟空的367个回答。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都是干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


vista说养生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糖尿病患者希望治愈糖尿病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谁也不想终身服药和打针,还要经常戳手指头验血。然而事实是,目前糖尿病仍然没有治愈的有效手段和药物。

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就是血糖达标,长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为达到这个目标,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部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这就是所谓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通过这五种治疗手段的通力配合,有很大的可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但即便如此,也不是说已经将糖尿病治愈了,只是控制住了糖尿病的病情发展。想要单独靠坚持运动就治愈糖尿病,这是不现实的。

那么既然运动不能治愈糖尿病,那为什么还要坚持运动呢?那是因为运动对于治疗糖尿病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能力下降,血糖升高。运动可以使肌肉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体对胰岛素反应降低,称之为胰岛素抵抗。而长期坚持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部分回复,有助于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力量训练为辅。每周至少五天,每天有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合一般糖尿病患者的。



结论:虽然运动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因此坚持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是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营养健康资讯。


福爸聊营养


很多中老年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吃什么药?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告诉他,体育锻炼和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缺了这两样,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成功控制住病情。事实上,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六大好处:

  第一、运动能降血糖

  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第二和第三、运动能降血脂和血压

  血液中的胆固醇里有一类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

  研究发现,运动能升高“好胆固醇”,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

  第四、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

  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第五、运动强体

  运动还能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六、运动有助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且情绪本身就会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保持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此可见,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就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记住:

  “一三五七”运动

  运动治疗益处多多,但这些益处有赖于运动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运动时间方面,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一系列原则,为了便于记忆,可归纳为“一三五七法”。

  具体是,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都运动。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对于从来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可从每天5至10分钟,每周2至3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减去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


区块链水爷


段医生答疑在线🔑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的好处🔑

“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必须自始至终的坚持。虽然坚持运动不能使糖尿病痊愈,却能使药物降糖效果更好,药物的用量减少。



糖尿病的本质决定了不能只依靠运动来降血糖。

糖尿病发病的原理:胰岛素分泌不足,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注: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发挥不了本来应该具有的降糖作用)

坚持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不能纠正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糖尿病不能只通过坚持运动就彻底痊愈。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糖尿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消耗体内过多能量,有助于降低血糖。

(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不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能使注射胰岛素的使用量减少。

(3)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血管的弹性,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并增加心输出量,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4)控制体重。



因此,不仅糖尿病患者,所有人都应该坚持运动:

(1)减少长期时间的静坐少动行为。每 20~30分钟就应该进行一次短时间(≤ 5 min)的站立或低强度行走。

(2)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也就是每周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钟。运动形式可以是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 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

(3)在反复低血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期间、严重肾病或视网膜病变、急性感染等情况下暂停运动,代病情平稳后再逐渐恢复。



因此,为了自身健康,请大家“动起来”!!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