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的方言怎么说早餐、午饭和晚饭?

农村开开


我的家乡是湖南邵阳的,我们家乡是一天三餐都是吃饭,不像深圳城市一样早上吃包子,稀饭,河粉,米粉等。

早餐说洽早晨饭,一般是早上8点一9点左右,早晨洗脸刷牙后开始做饭菜,和正餐一样。

午饭说洽半午饭,一般是1点一2点,正餐,菜品丰富,如有客人都是请吃中饭。

晚饭说洽夜饭,一般是晚上7点左右,有时吃午饭剩下的饭菜。



深圳标哥vlog


坐标:重庆市秀山县。

早餐:早饭。

午餐:哨(三声音译)午

晚饭:夜饭

我们这大致属于川渝口音,只是各地有有差异,感觉还是挺接近普通话。

关键是这个吃字,比如吃早饭,都是说七(音译)早饭,记得从小听过的一个段子,有个四川人在外地餐馆吃饭说:老板,七(吃)碗面。老板果断上了七碗面。

四川人说:老板,我是讲七一碗面。

老板:一脸懵逼,我去,七十一碗,兄弟,秀啊。

想还有不一样的,说逮饭,搞饭。😁

朋友见面,张三说:李四,逮饭了没得嘛,还要搞点不。

李四回答说:我到屋头搞了勒,不搞了,不搞了,搞不下切了,搞口酒可以。



拾二三农趣


我是广西贵港这边的,我们那说的家乡话各地都认为是土白话,因为跟广东的粤语有所相似,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分,特别是口音上可以体现出来。

我们说的吃早餐叫吃朝(白话),吃午饭叫吃(音译),然后吃晚饭叫吃夜(白话),然后一般年纪稍长点的互相打招呼很多都是说饮盟(吃饭了没有),大概是因为都生长在农村,经常要干农活,而干农活又都比较累,然后回到家后大都会喝一二两酒来缓解一下疲劳,所以后来也就见面就打招呼问吃饭没有,也就是直接说饮盟。这只是我们那一片区说土白话的是这么说,其他一些乡镇说其他方言的又会有所不一样,因此还有很多土土的白话,不能一直说来,最好是亲身体会才比较有感觉。




比萨外送哥


我是居在江西赣州的客家人,我的祖先在清朝时期从广东梅州迁到江西的,所以我们叫法的分别是:

1.食朝,表示吃早饭。“食”就是吃的意思,“朝”就是早晨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吃早晨的饭。

2.食岸究,表示吃中午饭。“岸究”就是中午的意思,这是我们客家人独有的口音。

3.食亚,表示吃晚饭。“亚”意思等同于“夜”,连起来就吃晚上的饭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客家人的叫法,我们那里的人说话口音跟广东梅州人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对梅州有一种亲切的感情。有朝一日真希望去梅州看看不为别的就是寻根问祖。





休闲风味


都说温州话是难以破解的恶魔之语,今天就带大家免费学习堪比摩斯密码的温州话。

温州话说吃早餐、吃午餐、吃晚餐,直译过来应该是吃早上、吃中午、吃晚上。

所以——


1.早上=天光,吃早餐=吃天光,温州话发音:ci 替锅。

温州标志性早餐代表:馄饨和糯米饭。



2.中午=日昼,吃午饭=吃日昼,温州话发音:ci 腻旧。

温州特色美食:鸭舌和江蟹生。



3.晚上=黄昏,吃晚饭=吃黄昏,温州话发音:ci 阿须。

温州特色:海鲜大餐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来关注我的头条号温州日记哦!


温州日记


我是仫佬族族,这个民族人口在少数民族当中算是为数最少的。关于早中晚餐三餐的称谓,我的家乡只有一个词汇,那就是吃饭。

为什呢没有早中晚只差,没有人给我答案,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祖先在吃饭这个问题上非常尴尬,吃得苟且囫囵,吃上顿没下顿,哪还有三餐之分呢,但凡是得吃就笼笼统统地称之为吃饭。

这样想来,我的祖先当时生之艰难,吃的文化无形中比其他民族要落后了。我的民族称吃饭为“赞富”(分别读第三第四声),后来生活慢慢富足,变演变出早餐“赞门杠 ” ,中餐“赞很”(很读第一声),晚餐“赞fie”(fie读第四声)。很多音节无法从汉语里找到。

听得懂的朋友,一定是我的本民族同胞。





远方的事件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语言也有很大的区别。小编的家乡,说早饭是“清早饭”,说午饭是“晌午饭”,而说晚饭是“喝汤”。

说早饭是“清早饭”,说午饭是“晌午饭”,外地人还好理解,但说吃晚饭是“喝汤”,还真让一些外地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你来到小编的家乡,你就会发现,傍晚时分大家见面都会问道:喝汤了没有?这个“汤”可不是稀饭之类的汤,听起来是喝汤,实则是主食,意即:吃晚饭了没有?

至于把吃晚饭唤作喝汤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过去,人们生活贫困,物质匮乏,基本的温饱都成很大的问题。为了不影响下地干活,老百姓早饭和午饭吃饱吃好就行,晚上不用干活,就选择喝面水之类的,这样能够节省粮食,久而久之,晚饭喝汤的叫法就被沿用下来了。

据老人讲,喝汤这叫法,来源于山西洪洞搬迁到河南的移民。当时朝廷的征税非常重,移民们为了能够逃避重税就谎称晚上只喝汤不吃饭,为此也就获得了免交一年的征积福利。其他地方闻所后纷纷效仿,喝汤的叫法便流传了下来。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每个地方都有各自地方的习惯说法。大家的家乡对早饭、午饭和晚饭怎么说的呢?欢迎留言交流。我是秀峰观世界,如果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秀峰观世界


我老家山东,20岁前生活在德州,20岁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东烟台。这两个地方的方言相对了解的比较多。

我的老家德州庆云县,早餐称为“早晨饭”,午餐称为“晌火饭”(晌午饭),晚班称为“烘上饭”(字不知道准备写法,音译)。外地人可能就只能知道早晨饭的含义,其他两个恐怕不容易想到。

第二故乡烟台,早餐称为“早晨饭(zou chen fan)”,午餐称为“晌会饭”,晚餐称为“下何饭”。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对同一事物的称呼自然不同,方言,也代表了各地特色,是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烟台水果直采联盟


您好,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荣幸为您解答。

我是东北辽宁人,我们老家那边一般把早餐称呼为“早上饭”午餐称呼为“晌午饭”晚餐称呼为“哄上饭”可能每个地方对于三餐的称呼都不一样,都有当地的方言称呼。我听家里的长辈说我们都是山东那边迁移过来的,所以可能跟山东那边的称呼差不多,我也发现对于很多东西的称呼都一样。

对于方言我觉得,方言是相对于共同语的概念,但共同语本身也是一支方言。各支方言都是古汉语的继承发展,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方言中蕴含了很多珍贵文化元素,并保存了一些远古语言遗存、观念遗存。我认为,好多很有特色的方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为过。但是,我也赞成推广普通话。至于如何调和二者的矛盾,相信会有聪明人想出高明的办法




可爱的胖头鱼啊


其实在我们东北这嘎达,虽然有很多方言,而且有些甚至响彻大江南北,但就吃饭而言,还真没有太明显的特殊方言,由于我们这基本接近普通话,所以说“吃饭”还是比较标准的,比如说早餐,午饭和晚饭,基本就是“书面语”了。

如果要强调方言的话,东北地区要属辽宁的方言更浓重一些了,而辽宁也集中在辽南一带比较明显,比如说大连、丹东地区,把吃饭说成“逮”饭,一听起来,跟“吃”毫无瓜葛,相差十万八千里了,更没人知道为什么叫“逮”饭了,总之就是这么叫的,哈哈。

辽宁除了大连和丹东地区叫逮饭外,本溪和鞍山也有着较为明星的方言,在这两个地区,通常会把一声的吃说成三生的“尺”,因为我本人就在本溪居住,所以对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在这里不仅仅是“吃”字音调比较重,所有字发音都偏向三声,比如说心脏的“心”,就说成三声。


除了我们东北地区,我国的其他地区有都有自己的方言,比如说:天津方言:sai(三声);河北邯郸方言:che (一声);上海崇明方言:切Wai;山东蓬莱方言:逮饭;江苏海安方言: qe(入声,调值3);内蒙鄂尔多斯方言:吃蓝;四川方言:吃忙忙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