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近幾年醫鬧、惡性傷醫事件層出不窮,醫生已然成為“高危”職業,其中兒科最為嚴重,孩子無法表達症狀,醫生全靠實力判斷,而生病的孩子最令家長揪心,稍有不慎部分家長就會對醫護人員非打即罵,如果孩子出事了醫生更是難辭其咎。

醫院兒科白天像春運的車站,夜間急診也是人頭攢動,《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裡有數據表明,當前中國兒科醫生總數僅為10萬人左右,平均1名醫生要服務2000名兒童。

而當下兒科醫生的現狀——能力要求高,工作壓力大,待遇跟其他科室比卻很低,因為工作量大也沒有時間做科研、寫論文,評不上職稱待遇就無法改善,就這樣陷入死循環。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越來越多的兒科醫生正在逐漸流失,有的選擇轉行,有的則被私立高端門診挖走。近三年來,兒科醫生流失人數已經佔到總數的10.7%,預計未來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長。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也許你覺得沒什麼,這世上總有人會選擇成為兒科醫生,孩子生病了總有醫院能看病,但你是否想過,以後兒科醫生越來越少,看病將會越來越難。富人的孩子去私立高端診所就診,即便500塊掛一個號家長也願意,可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呢?只能陷在看病越來越貴、越來越難的泥潭裡出不來。

白天看病尚且困難,晚上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現在很多公立醫院都因為兒科醫生人手緊缺,取消夜間急診。不少爸爸媽媽應該有過體會,半夜帶孩子看急診,要跑很多醫院才能掛到急診號。那種絕望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兒科醫生平均每8小時接診80~100位患者,連喝口水都顧不上,換做是你並不一定比她們更有耐心,請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兒科醫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但他們比普通人少了多少陪伴孩子的時間?他們可能是除了你之外,唯一關心你孩子健康的人,請多一份信任和感激。就像《人間世》裡的朱月鈕醫生,拼盡全力把患者救回來以後,想起自己同齡大的女兒已經好久沒見到媽媽,愧疚感讓她一度哽咽到不得不停下來擦淚。


我的孩子沒了,都是你害的!砍你又怎樣?!


護士姐姐也不是天生就會扎針,孩子小不配合,加上血管細難度大,總得有個過程才能熟練,不願意可以申請換人,但不要態度惡劣又打又罵,她們也是父母的寶貝,多一分鼓勵和肯定,少一點嘲諷和囂張。

醫生救死扶傷,守護著孩子們的健康,卻在承受著侮辱、打罵、威脅、甚至砍殺,令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失望、心寒。比孩子看病難更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沒有醫生可看。

兒科醫生消失的背後,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你是我也是。

希望大家對醫護人員多一些善意和尊重,傷害兒科醫生,就是在間接的傷害自己的孩子,別讓兒科醫療資源的寒冬真的到來。

家有三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