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理解力如何提高?家長使用這5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有效提升

現在大家都比較關心孩子的教育,在跟老師交流孩子學習情況的過程中,經常聽到老師會說“孩子態度很認真,也能照著老師的要求做,就是理解力有點弱。”

理解力弱,是阻礙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因素之一。那麼,理解力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孩子的理解力如何提高?家長使用這5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有效提升

一般地,理解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什麼,能夠準確地界定事物,區分不同對象

這一點大部分同學都可以做到,區別只是掌握快慢。這一層次的理解指的是能夠辨認和識別對象,能夠給對象命名,知道“它是什麼”,“什麼是它”。這裡面涉及到的邏輯比較少,基本上屬於直覺感知為主。比如:日常說話,課上的基本識記內容,這些內容基本上都是不需要加工,直接通過大腦識記就能掌握的部分。

我們經常說的死記硬背,基本上就是屬於初級理解的水平層級。這裡必須強調的是,過多的死記硬背不利於孩子理解力的提高。我們必須要記住,不要為了短期的效果而強行將很多知識灌入孩子的大腦,這會影響到孩子理解力的發展。

第二層:能夠明白事物是怎麼來的,並且能推導知識點

這一層次的理解,基本上稱得上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主要表現在能夠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繫,善於總結出事物的來源。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孩子能夠知道事物是什麼,而且能夠明白事物之間的推演過程,可以通過邏輯建立事物之間的關係。

具體可以表現為:能夠通過基本的概念(初級理解),推導出後續的系列知識,建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有這一級別的理解力,一般學習上就會如魚得水,成為優等生幾乎是必然的。

舉個例子:能夠三位數乘兩位的算理,基本的法則。並且能夠建立起它與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關係。體會寫法上有哪些相似與區別。

孩子的理解力如何提高?家長使用這5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有效提升

第三層:學霸級別,有創造力,能夠個性化學習

如果說中級理解力是優等生的基礎,那麼高級理解力就是學霸的根本。

所謂的高級別的理解力,需要學生能夠重新梳理知識,並且進行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體系化。淺白點說:高級理解力,不再是簡單記憶理解別人總結的知識框架,而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很多知識細節用自己個性化的方式來理解,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我們用一個詞來表達高級理解力,那就是:創造!

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來說,中級理解力基本上就能應付學習。少數具備高級理解的孩子,會在這個階段表現出超強的學習能力,基本上課本的內容對ta們來說太簡單了。ta們學習效率很高,有自己學習方式。

但是,除了這少部分孩子之外,大部分孩子沒有具備中級的理解力,這就造成了學習上的巨大困難。小學低年級還勉強可以應付,一旦到了知識增多的情況,孩子就會感覺負擔過重,學習上開始變得混亂,成績下滑嚴重。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方法一:多加閱讀,加強書面語的理解力,並且注意各學科的差異

很多孩子的理解力主要是日常交流的理解力,這種理解力在學習上是不夠用的。因為學習和考試,很大一部分要求的是文字的理解力。

而閱讀,也因為各個科目不同有著很大的差異。

語文的理解和數學的理解顯然是不一樣的,雖然說這裡面都有著邏輯上的要求,但是數學的邏輯要求顯然更高。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語文挺好,可是數學為什麼這麼差?

而且,孩子的閱讀理解得分也不低呀,按理說應該理解力不差,為什麼就無法理解數學呢?

這裡必須注意到語文和數學的邏輯要求是不一樣的。語文更多的是揣測出題人的意圖,而數學則基本上是非常客觀的邏輯推導。

孩子的理解力如何提高?家長使用這5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有效提升

方法二:多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些孩子思路比較單一,原因在於沒有進行有深度的思考練習。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夠,自然就無法做到靈活。

本身孩子是有很多想法的,但是因為有時候想法很簡單,當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多次否定之後,孩子就慢慢地習慣於隱藏自己的想法,轉為被動地簡單接受。

愛問問題的孩子,往往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問題,如果大人能夠把握機會,正確的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思維路線,那麼這樣的孩子往往就會思考比較全面。

方法三:擴大知識面,多看有深度的書

對於陌生的知識,沒有相應的基礎知識做儲備,我們是很難理解的。如果孩子接觸的事物夠多,那麼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就會越強。因此,如果孩子喜歡閱讀,那麼儘量接觸各種不同的題材,實際上對孩子的理解力有很大幫助。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侷限在看一些很淺顯的書,不肯去讀一些有深度,需要思考的書,那麼思維的深度就沒有得到有效發展。這樣的閱讀,即便是再長時間,也不會很好的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因此,老師和家長都要有意識的引領孩子一起去讀一些有深度的書,對書本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多聽聽孩子的看法,多給孩子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孩子的思維也會得到有效擴張。

孩子的理解力如何提高?家長使用這5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有效提升

方法四:指導孩子使用各種材料學習,拓展思維廣度

現在的資訊這麼發達,除了書本,還有很多優秀的視頻和音頻的資料,都可以作為孩子學習的材料。我們課本的學習,很多都是簡單的記憶一些知識點,包括歷史、地理這樣的學科。

本身很多知識是非常有趣的,這些知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但是課堂上老師都不講,同學們學起來非常枯燥,久而久之也就沒有思考的習慣。但是優秀的老師是可以帶著學生看到很多有價值的思考點,我們完全可以給孩子找一些類似的材料讓ta學習,增強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力。

方法五: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收穫成就感

興趣和成就感都是思考的導航儀,可以引領孩子發展自己的理解力。家長可以在這個點上發力,有意識地推動孩子的興趣發展,給孩子提供適合的材料。

我的孩子最近迷上了歷史,她開始很有興致地閱讀一些歷史相關的書。我本人對歷史的觀點不多,感覺教孩子是力不從心的。但是這不會妨礙到我孩子的學習,因為我會給她準備充足的優秀材料來學習。

比如:有很多優秀的音視頻材料是講歷史很好的,有趣而且能引發思考。這些優秀的材料講的歷史比我好上幾千倍,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準備材料,然後陪她一起學,跟她互動,交流觀點。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我們不需要強加觀點給孩子,允許孩子思考,給ta留下一定的選擇空間。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各種思考的維度,讓孩子看到各種不一樣的選擇。

提升孩子的理解力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工作。家長除了陪伴孩子學習之外,還得給孩子精選材料,給予孩子科學的指導。

當然,這個工作對大部分家長來說並不簡單。

家長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良善會讓ta做出正確的選擇,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能收穫很多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