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血病的人每天要輸那麼多的血漿和血小板?

長文乾貨|為什麼白血病的人每天要輸那麼多的血漿和血小板?

去年,我從高中同學群那裡知道了一個驚人消息,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學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正在北大人民醫院的血液科做化療,大家震驚的同時也自發的為她籌集了一些錢,幸虧她還有個親妹妹,配型成功了,目前做完移植,一切都很順利,也因為這件事,我和一些高中同學聯繫上了,尷尬的是,我說我是血液科醫生,他們都不知道血液科是幹嘛的,都以為我就是個抽血的···

其實,我敢說很多老百姓都搞不清楚血液科是幹啥的,血液科、輸血科和檢驗科分不清楚,其實很多醫院血液科和腫瘤科是一起的,這樣大家就知道血液科是幹嘛的了,比如白血病、淋巴瘤、貧血、血細胞少、白細胞少···都屬於血液科的治療範圍。

其實作為血液科醫生最頭疼的事情不是老百姓不知道血液科是什麼,而是每天和血庫打交道,基本上白血病的病人在化療期間每天都要輸血,什麼血漿、紅細胞、冷沉澱、血小板都是常事兒。我就聽到不少人抱怨,輸血太多,輸血小板太勤了,甚至還以為輸血不輸血都是醫生一句話的事兒。血液科醫生經常發愁病人要用血,經常會因為用血的事兒和血庫的同志搞拉鋸戰,求著人家把血先給自己的病人用,因為現在全國都是血荒,血液製品一直緊張,血庫的同事也是為難。講真的,要不是怕病人出事兒,醫生們巴不得不輸血,離血庫遠遠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對於急性白血病的人來說,輸血可能比化療還重要。

其實,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來,我們身體裡流的血液是什麼,也就是我們在血站獻的血準確的名字叫做全血,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具體成分在下面這張圖片上很清楚:

長文乾貨|為什麼白血病的人每天要輸那麼多的血漿和血小板?

來自本莊和苑,侵刪

其實很多朋友不知道,輸血是一門多學科的醫學,它不是簡單的把血輸給病人就行了,醫生們要考慮的很多,比如輸血以後會不會出現發熱、感染、溶血反應,被輸血的那個人會不會出現健康問題,都是必須考慮在內的。

最早期的輸血發生在17世紀,當時有個叫Denis的法國醫生,它把狗和羊的血輸給病人,有的人真的因此活下來了,但也有不少人因為異種蛋白過敏導致的輸血反應死去了。後來法國和英國都下了禁令,禁止輸血。

直到一百多年後,在1817年,在英國有個產科醫生Blundell和英國的生理學家在試驗中發現有個嚴重出血奄奄一息的小狗輸入了其他小狗的血液後,居然活下來了。由此開始,這名醫生嘗試把人的血液輸給嚴重大出血的產婦,8個產婦中有5個救治成功了。他成了第一位用人血輸給人的成功者。

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病人需要血小板還是紅細胞都給病人輸入全血,後來大家發現全血中絕大部分都是紅細胞,其他的成分都很少,比如說對於血小板少的病人,他紅細胞又不少,卻給輸入全血,這不僅浪費了紅細胞,升高血小板的效果還不好。後來醫生們就把全血的成分給分離開了,就成了現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成分血,比如紅細胞就分為濃縮、懸浮、去白紅細胞、洗滌紅細胞。血漿又被分為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凝血因子、血漿蛋白製劑等等。還有各種血液製品,比如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

白血病的病人在什麼時候需要輸血呢?當化療藥物在殺死眾多的增殖分裂的腫瘤細胞的時候,也會殺死正常的血細胞,導致病人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厲害,甚至達到非常危險的“粒缺”狀態時候,這時候醫生要做的就是趕緊用各種手段把病人身體里正常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升上來,就要用到輸血了,直到把身體裡的腫瘤細胞殺滅到最少,而正常的血細胞升高到一定的數值,達到“緩解狀態”,這時候的病人狀態極好,甚至有可能抽血和骨髓檢查的結果都和健康人差別不大。

什麼是粒缺”?它全稱“粒細胞缺乏症”,是指病人的白細胞中的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0.5×10^9/L,正常人血液中白細胞總數(4-10×^9/L),中性粒細胞佔50-70%,中性粒細胞裡的那些顆粒是負責殺菌的主要部分,人體裡的粒細胞嚴重缺乏,人體就很容易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就難以控制,很多時候白血病的病人不是因為化療的副作用而去世的,而是因為嚴重的感染,即使用上最厲害的抗生素也無法控制···

長文乾貨|為什麼白血病的人每天要輸那麼多的血漿和血小板?

白血病患者的粒細胞那麼重要,為什麼不給輸點兒粒細胞呢?

其實最初醫生們也是這麼想的,在1934年就有過粒細胞輸注來治療粒細胞減少症的,但是效果不好,不能增加粒細胞數,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因為抗生素的發展越來越好,又有了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也就是病人們熟悉的“升白針”,它能讓病人身體裡的粒細胞數量增多。 再加上採集的粒細胞半存活期只有4-10個小時,很不好保存,慢慢的這種粒細胞輸注的臨床應用就越來越少了。

白血病患者的紅細胞變少,有貧血者,該輸注什麼紅細胞呢?

現在的紅細胞製品有好幾種,包括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甚至還有照射紅細胞。濃縮紅細胞是把全血的血漿去除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是治療貧血最常見的製品。而懸浮紅細胞是把全血離心出紅細胞後去除90%以上血漿,再加上紅細胞保存液。洗滌紅細胞是把濃縮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過3-6次後,血漿去除率超過99%,白細胞去除率超過80%,紅細胞回收超過70%。可以明顯減少輸血反應。

對於將要進行多次輸血的白血病病人來說,最合適的是少白細胞的紅細胞,也就是去除掉白細胞的紅細胞懸液,因為很多輸血發熱反應都是因為病人多次輸血導致體內產生了白細胞抗體。而對於處在移植倉裡,進行大劑量化療的病人來說,經過伽馬射線照射後的紅細胞可以有效預防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減少,應該輸注血小板。尤其在惡性血液病(白血病)和重型再障的病人,如果血小板少於10×10^9/L,特別是少於5×10^9/L,病人發生腦出血的可能性很大,需要進行預防性血小板輸注。而一袋即一治療量的血小板,需要處理全血約3500毫升,臨床上輸注的血小板都是這種濃縮血小板。

為什麼有的白血病患者還要輸好幾天“黃色”的血漿呢?

對於很多急性白血病的病人,這萬分兇險的第一關就是出血。尤其是APL(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病人,出血導致的早期死亡是治療失敗的首要因素,在治療中給病人及時、有效的支持治療,如輸血小板、冷沉澱、新鮮血漿,糾正凝血異常,是病人能夠成功緩解的關鍵。

儘管已經有“特效藥”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儘管有70%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患者可以達到治癒,還是有不少人度過不了第一關。是的,只要度過了很可能就能治癒,就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不需要用藥,也不需要化療。

我還在和導師出門診時,還見過10年前得了APL病,現在已經成了兩個孩子媽媽的大姐,這次她是因為貧血來看病的,擔心自己白血病復發來看病,最後發現只是營養性貧血,歡天喜地的走了。

其實,很多白血病的病人花費最多的不是化療藥,而是這些血液製品,一袋血小板就是2000多人民幣,一袋紅細胞大概是四五百塊錢,一包200ml血漿也大概兩三百塊錢。病情嚴重的一天光血漿就得花上千塊,這還不包括血小板、紅細胞和冷沉澱。

醫生,你獻過血嗎?我獻過,還是400ml呢,已經過去了七八年了,連獻血證都不知道放哪裡了,後來就老是熬夜、壓力大、上夜班就不敢獻了,怕自己撐不住···我覺得對於膀大腰圓,體檢發現紅細胞數量比較多的同志,去獻獻血,不是壞事兒,還又有利於身體健康。而身體纖瘦,紅細胞數量處在貧血邊緣,還有月月失血的女同志,還是謹慎考慮的好。

本文花費10小時,閱讀僅需5分鐘,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可以,能幫到你,請記得轉發和點贊哦,你的每一次鼓勵都是我行走路上最美的陽光。

【也許你還需要這些】

(請直接下拉看最後一段,前半篇都是廢話。)

【部分內容來自】

[1]王庭槐. 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生理學》,2018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內科學》,2018

[3]張之南.《血液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