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熬製的傷,有一種叫“背井離鄉”……

歲月熬製的傷,有一種叫“背井離鄉”……

年少時,總是詩化著遠方,而如今,真正的遠方並不在天涯,而在咫尺,甚至一切的詩歌,美麗或哀愁、心馳或神往、夢幻或凝望,都有著故鄉的些許影子。

詩化的背後,是對人世間沉重而無奈的思考。若無信仰,簡簡單單地看,人的確只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帕斯卡爾說中了太多人的脆弱和堅強。

年少時,我們並不知道人生究竟需要什麼,也並不知道人生究竟難在哪裡。一本連環畫,一支可口的雪糕,一隻油炸的螃蟹,一顆紫紅的桑葚,也許就是陽光照耀下的童話世界。

漸漸長大,漸漸看見白髮,漸漸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和驕傲。之所以能擁有童話般的童年,那是因為我們正值天真,不曾想、也不曾“看見”長輩們的艱辛。

歲月熬製的傷,有一種叫“背井離鄉”……

尤其是,長輩們日漸衰老,自己遠在他鄉,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關鍵的第一手信息”時,更是理解了“父母在,不遠遊”,而且,縱然是“遊必有方”,也不如“不遠遊”。

“不遠遊”,才能在長輩們熟悉的環境裡,常伴左右,觀察身體變化,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醒吃藥就醫,聽他們說一些陳年往事,經常排遣心中的苦悶。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使能堅持做到“常思一二”,也要定期打掃心理上的垃圾,尤其是沉澱了六七十年之久的老人。

如何打掃?

歲月熬製的傷,有一種叫“背井離鄉”……

作為晚輩的我們,自然更加懂得操作的方法,更容易疏導他們內心的種種情緒。也許,這些才是孔夫子提倡“不遠遊”的深層原因。

而理解這一點,除非自己身處異鄉,否則永遠不可能真正理解。

理解一個人,若不能站在“同一個位置”上,永遠不可能真正理解,所以,做到“將心比心”很難,但我們還是要“換位思考”,以儘可能接近那個理想的“同一個位置”。

例如,我們若不能縱觀孔子一生,一點點體會他的理想與孤獨、喜悅與悲慼、失落與煎熬,自然就不可能理解孔子的很多話,諸如,“不遠遊”,“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等等。

歲月熬製的傷,有一種叫“背井離鄉”……

回到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若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與長輩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上,也就永遠不可能理解他們。不能理解他們,就壓根不可能適度改變他們;不適度改變他們,盡孝也就難上加難。

而對背井離鄉的人來說,“時間”被“空間”阻隔,經過歲月漫長的熬製後,才越來越明白“背井離鄉”是一種傷,一端傷到了長輩,另一端刺痛了自己。

如何解決?

唯有安排足夠的時間,與他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上,理解他們、引導他們、改變他們,不留任何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