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117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驛站服務“咱爸咱媽”

香坊區打造“機構+社區+居家”全方位養老服務新格局

由香坊區桑榆為老服務中心組織的第一團冰城老人本月初已經出發到威海當候鳥,第二團也將於近日出發。“與往年我們哈爾濱的老人都是到海南去旅居當候鳥不同,今年我們針對不同的季節推出了多條線路”,香坊區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促進會工作人員自豪地說。香坊區60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達16.5萬人,佔戶籍人口總數的17.2%,呈現出了城市退休職工多、農村“空巢”老人多的特點,城鄉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面對養老服務的嚴峻形勢和繁重任務,近年來,香坊區以政府為主導,以智慧養老為支撐,以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等特色養老為切入點,整合資源,社會運營,積極探索構建了機構+社區+居家的全方位養老服務新格局和全景式養老服務工作新體系。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先後在省、市交流,日本株式會社考察團、煙臺市、齊齊哈爾和雙鴨山等民政部門也相繼到我區參觀學習養老工作經驗,2018年共接待國家及省市參觀、調研養老工作的達3000餘人次。

強化意識 樹立養老服務新理念

強化政府責任意識。香坊區委、區政府把發展養老事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形成了區級主要領導直接抓,主管副區長具體抓,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同心合力抓養老的工作局面。近年來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區民政部門專門增設為老服務科室,為推動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機制保障。截至目前,全區共擁有13家大型養老機構、44家為老服務社會服務組織,養老機構運轉良好,社會組織在各個層面發揮作用,在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同時,解決了下崗居民的再就業問題。

強化部門協同意識。該區結合養老服務的工作實際,多次組織區民政、衛健、殘聯等相關部門及街鎮,赴北京、山東、上海、浙江、成都等地區學習養老產業先進經驗,結合區情,研究建立了“協同研究思路、協同制定政策、協同出臺措施、協同推動落實”的“四協同”的養老工作推進機制。為使醫療資源真正服務到養老中,區民政局、衛健局、殘聯等部門聯動,將引進投資2000餘萬元的為老服務醫養康復項目設備。同時,成立了“香坊區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聯合體”,為養老機構培訓護理人員和康復護理管理,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

強化社會參與意識。注重發揮輿論引導和宣傳推動作用,與哈爾濱市電視臺聯合錄製編播了養老助老公益性電視專題節目《咱爸咱媽》,全年52期;並在《咱爸咱媽》微信公眾號及騰訊視頻等新媒體及網絡上同步播出,同時依託《咱爸咱媽》宣傳平臺,號召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開展了“咱爸咱媽”助老服務公益行活動,僅春節前共走訪全區困難家庭100餘戶,300多人,送去慰問金及物品合計50多萬元;專門創辦了為老服務月刊《香坊養老報》,在全社會營造了關愛老年人的良好輿論氛圍。

構建體系 擴展“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格局

打造養老機構新品牌。以“一院一特色,院院有品牌”為發展目標,推動養老機構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制定了《香坊區養老機構管理規範標準和服務標準》,建立了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測和綜合評價機制,設計了標準統一、形象一致的養老服務機構統一標識,實現了養老服務標準化管理。魅力花園新松茂樾山養老公寓、德耐頤養老年公寓、德眾銀髮頤養院等一批中高端老年公寓成為哈市養老服務業的新品牌。

挖掘社區養老新亮點。積極發揮壽之源、南福等龍頭養老服務企業的引領作用,利用社區服務用房或新建小區配建的養老服務用房,建設社區居家養老照護服務中心。截至目前,該區已規劃建設了7家社區居家養老照護中心,松樂、哈安等4家社區居家養老照護中心在全市率先試營業,受到了老人們的好評。同時,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引進養老服務企業承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驛站項目,打造了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壽之源”社區養老品牌,預計到2020年全區117個社區日間照料室全部升級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驛站,將全方位滿足社區老年人服務需求。

構建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通過機構帶社區,以社區帶居家的嵌入式居家養老模式,在嫁接社區為老服務和機構為老服務的基礎上,植入居家養老服務,打造“無圍牆”式養老院,實現了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

整合資源 拓展“養老+N”服務新路徑

構建互聯網+養老新平臺。成立香坊區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促進會,以落實各項為老服務政策和工作為核心工作內容,編制了“幸福人生,七彩芳華”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七大板塊、28項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工程。引進香坊區複合型智慧為老應用雲平臺,通過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領域的區塊鏈模式,採取線上平臺建設和線下標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醫養融合、線上線下融合、機構社區家庭融合、普惠與精準融合、保障發展融合、文化旅遊與健康養護融合、服務與監管評估融合,逐步實現“醫、養、健、康、護、服、教、遊、管、評”等十大特色功能。

醫療和養老實現無縫對接。挖掘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優勢,打造了“大養老+小醫療”“大醫療+小養老”“醫療、養老共建”等三種醫養模式。魅力花園新松茂樾山、德耐頤養等老年公寓內設一級綜合康復醫院,天賜養老公寓內設醫務室,真正實現“大養老+小醫療”;省電力醫院康復養老病房內設90張養老床位,現已接收80名患有老年慢性病所導致的各種失能老人入住,真正實現“大醫療+小養老”;10家養老機構已與三甲醫院簽訂了合作協議,真正實現“醫療、養老共建共贏”。

推動旅居與養老深度融合。為拓展機構養老延伸服務,實現“小養老”撬動“大產業”,香坊區積極探索養老與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規劃設計了以休閒度假旅遊、現代農業觀光遊、娛樂休閒旅遊、養生度假旅遊等四條生態休閒特色旅遊品牌線路,香坊區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促進會的相關工作人員說,將在鏡泊湖、興凱湖等地的康養基地確定為香坊區旅居養老示範基地。2018年,成功舉辦了“新時代、新養老、新產業”旅居養老聯盟啟動儀式暨第一屆旅居養老論壇,全國17個省的45家養老機構和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民政部門等100餘人參加了論壇,同時與相關企業簽訂了打通南北旅居市場的“藍綠通道”協議,將珠三角的12條旅居線路作為香坊區旅居養老旅遊示範路線,這些線路包括深圳、惠州、北海、威海、臺灣等多條國內旅居養老線路,還將推出國外旅居養老線路——泰國清邁,實現夏季到黑龍江避暑、冬季到南方城市避寒的旅居式養老。(包小杰 吳昌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