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是天使還是魔鬼?

優農優品


可燃冰可以像固體乙醇一樣被點燃,因而被稱為“可燃冰”,在凍結的冰晶格結構中含有甲烷。可燃冰通常存在於海底或凍土帶地區,這些地區具有保持其穩定所必需的強大壓力和低溫。當冰融化或減壓時,就會變成水和天然氣。可燃冰分子式是(CH4)4(H2O)23,即每5.75mol水含有1mol甲烷,按質量計算相當於13.4%的甲烷,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大致相當於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可燃冰天使的一面

可燃冰是地球上最大的未開發能源儲備之一。可燃冰儲量豐富,美國能源部DOE此前估計,全球可燃冰總量高達4萬億億立方英尺,從可燃冰中提取的碳氫化合物比過去、現在和未來提取的所有煤炭、石油和頁岩氣都要多(如下圖)。據估計,光是青藏高原的可燃冰儲量至少相當於350億噸石油,可滿足我國90年的能源需求。

可燃冰全球範圍都有廣泛分佈。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據,地球上每個大陸的海岸線上都分佈著大量的可燃冰儲量(天然氣從斷層向上移動,撞擊冷水,被沉積物覆蓋並壓縮形成),如上圖,99%的可燃冰都存在於海洋沉積物中,只有1%存在於永久凍土區。相反,類似石油天然氣儲量都分佈不均,許多國家缺乏石油資源,而可燃冰是大多數國家都可以輕易獲得的能源。

可燃冰的另一面

可燃冰開採困難,可燃冰很不穩定,而且具有潛在的爆炸性。鑽到海底可能會破壞甲烷冰晶的穩定性,並引發爆炸,將大量的甲烷噴湧到大氣中。為了保持可燃冰穩定,必須保持高壓和寒冷的條件,如果這些理想的開採條件得不到滿足,那麼只是簡單地向大氣中增加幾萬億噸的甲烷。2.5億年前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就與大量氣態甲烷的突然釋放有關,導致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都滅絕了。

目前只有中日兩國在開採可燃冰方面取得突破,然而,業界一致認為,要達到商業規模的生產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在大氣中,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甲烷對全球變暖潛力值在20年內為62,在100年內為21,標準二氧化碳變暖潛力值為1。另外儘管甲烷比煤炭更清潔,但燃燒甲烷也會產生碳排放,甲烷燃燒時分解成一個碳和兩個水分子,都是強大的溫室氣體。


科學閏土


可燃冰,是由冰與甲烷結合而成,地球上儲量巨大,分佈在世界上各個範圍。

如果可燃冰開採技術能夠突破,會使很多國家改變能源的短缺現狀,但是,可燃冰到底是能源的希望還是騙局,依然是個問題。

什麼是可燃冰?

可燃冰很早就被地質學家們發現,在北極地區的冰凍地帶,由大量的甲烷冰存在。甲烷氣體很常見,在自然界中,無論是植物腐敗,還是動物的腐爛過程都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氣體。

甲烷氣體也就是沼氣,瓦斯等可燃氣體的主要成分。如果動植物產生的,或者地球內的甲烷氣體在釋放到大氣之前,並冰封在冰層內,就很容易形成可燃冰。


可燃冰開發利用的難點有哪些?

基於現在全球能源緊缺的現狀,可燃冰的研究最近二十年被提上日程,美國在2000年起就全面啟動了對可燃冰新燃料的開採及利用技術的研究,引發了各國對於獲得這種新能源的興趣,原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投下巨資去研究對可燃冰的開採以及利用。

但目前可燃冰的不穩定性還是最大的開發限制,在開採過程中,必須要保持可燃冰的穩定和凍結的狀態,這給大規模開採帶來的難度。如何避免甲烷氣體在開採中的自然釋放,以及更好的收集釋放的氣體,都是尚待攻克的問題。

可燃冰開採有什麼不良後果?

不科學的開採可燃冰,會對地球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首先,在海底收集可燃冰會直接導致海底結構的坍塌,引起海底滑坡,對大陸架地質結構造成破壞。其次,可燃冰的燃燒一樣會產生溫室效應等問題。

最後要提及的是,大量甲烷在開採過程中的釋放,對於大氣環境的以及人類生存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而且研究已經發現在5000萬年前,一次大規模的甲烷釋放,造成了全球氣候的鉅變以及大量生物的滅絕。

我國目前領跑可燃冰開採技術嗎?

各國已經開始了可燃冰利用的競爭,美國在墨西哥灣進行試開採,日本也展開了多次的實驗性開採研究。

目前我國已經在南海實現了可燃冰的實驗性開採,技術水平目前領跑全球可燃冰開採,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目前離大規模安全開採,以及商業化應用,還需要科研和技術人員的大力攻關。

歡迎評論和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可燃冰,白色或者淺灰色的冰雪晶體,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混合物,是一種高效清潔、儲量巨大的新能源。

可燃冰為大家所熟知源於去年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後媒體的一波報道。彼時,可燃冰被譽為《變形金剛》中的“能量塊”,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

可燃冰主要分佈在海底和永久凍土層內,根據目前探測情況,世界上的可燃冰儲量約為2×1016立方米,資源量是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總量的兩倍。在我國,可燃冰主要分佈在南海海域, 目前已探明蘊藏量大概有1000億噸左右。

除了高儲存量,可燃冰還是高潛力的清潔能源,同體積下它燃燒產生的能量要比我們常見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多出數十倍。因此也被各國看作是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和戰略資源。從這個方面來講,可燃冰可以稱作是天使。

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除了天使的一面,可燃冰還有其魔鬼的一面。開採可燃冰會將甲烷釋放到海洋或者大氣中,燃燒過程中則會將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助長溫室效應,推進地球暖化。

此外,可燃冰穩定性較差,而它又分佈在深海沉積物或者永久凍土中,所以它本身對沉積層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甚至已經成為地質層的一部分,如果大規模開採,一旦汽化,海底的沉積物會失去穩定性,不但會破壞人類鋪設在海底的管道、開採平臺等,還可能造成海底塌方、滑坡甚至大規模海嘯。


以上是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留白說


可燃冰,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像冰一樣的物質,遇到火會燃燒,它又稱天然氣水化合物。它是一種類似冰一樣的固體結晶物質,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分佈於深海中或凍土中,因為遇火會燃燒所以還稱固體瓦斯。可燃冰分佈極其廣泛,並且具有極高的價值,它汙染小,儲量豐富,是可利用的資源。那麼,可燃冰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呢?

可燃冰是一種豐富的甚至未來都可替代其他能


源的資源,但是我們看到它優點的同時,再來看一下它的弊端。

首先,可燃冰都分佈於深海和凍土中,以現在的技術,開採還有點困難,所以說近幾年想使用可燃冰恐怕還有點困難,當然,科學家們既然發現了這種物質,肯定會想盡辦法開採出來的,未來開採也有可能。

其次,我們來看下,可燃冰主要是由甲烷氣體組成,而甲烷又是一種溫室氣體,能夠加劇溫室效應,如果我們過度使用可燃冰的話,可能會使全球變暖,從而導致一系列不可預料的後果。最後,如果未來真的具備了開採可燃冰的技術,那麼對可燃冰的開採可能會破壞原本穩定的地下或海洋結構,會導致深海或凍土層被“掏空”,從而使海底或凍土層內的支撐力變弱,發生“坍塌”,破壞了自然力的穩定性,引發一系列自然地質災害,再加上可燃冰易燃,會發生怎樣嚴重的後果,我們也不敢想象。



所以說,可燃冰儲量豐富,有它自身的作用,這是值得肯定,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慎重開採。


時間史


可燃冰的開採是一把雙刃劍

現在隨著我們全球氣溫的不斷變化,尤其是能源資源的不斷枯竭,人類開始積極的尋求新的能源替代物。從現在來看,科學家所發現的這些新能源,像是風能、太陽能或者是生物能等等都是可再生資源。另一方面,科學家將新的能源替代物目光投向了可燃冰,這是一種低碳能源,不過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可燃冰的開採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很可能在為我們人類提供能源的同時,也在大肆的破壞著我們人類的生活環境,那麼可燃冰究竟是隱形的自然界惡魔,還是我們人類資源後續的福音呢?

可燃冰其實就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一般來說主要是分佈在深海之中或者是陸地一些永久的凍土之中,可燃冰的行程就是由於天然氣跟水在高壓低溫的環境下形成的一種類似於結晶的物質,不過這種物質最大的特性就是遇到火就能夠燃燒,所以被稱之為可燃冰。外觀看起來像是普通的冰塊一樣,另外也有一個稱呼被稱作固體瓦斯,就咱們全球的範圍來說,這種可燃冰的分佈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廣泛的,像是一些永久的凍土或者是高緯度的島嶼以及海洋的大陸架或者是深海沉積物,內陸湖的深水環境之中都會有。

這種可燃冰具有極高的資源價值,現在已經成為了替代石油,作為新的全球資源開發的熱點,可燃冰的開採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像是美國、德國都陸續的制定了這種可燃冰的勘探開採計劃,到目前為止,全球眾多的海域或者是凍土區湧現出了很多不同的可燃冰可研究開採的地區,這種可燃冰被稱之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一種資源。據現在來說,在全球的儲存量遠比石油以及天然氣的資源更加的豐富,如果可燃冰能夠成功開採,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資源能源的危機。

但是對於這種可燃冰的開採,不同的科學家卻持有不同的觀念,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開採這種可燃冰很可能,在給我們人類提供能源的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的自然不良反應,或許可燃冰的開採會引起全球的溫室效應以及海底滑坡或者是破壞原有的海洋生態平衡環境,因此現在雖然很多國家都將研究新的替代能源的目光投向了可燃冰,可是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進行大規模的開採,想要開採這種可燃冰,就必須要解決在開採的過程中有可能對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問題,所以現在對於可燃冰的開發還只是處在一個初步的研究階段。

當然也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可燃冰其實可以大規模的開採,可燃冰應該是大自然對於我們地球人類的一種饋贈,也就是地球生生不息,有規律發展的結果。可燃冰的開採並不會對地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現在雖然在科學界不同的聲音,可燃冰的開採可能會對地球的環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這些只是科學家的一些推測,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也許只是人們的杞人憂天。

那麼可燃冰的開採究竟有哪些困難所在?有人認為大規模的開採這種可燃冰,很有可能會引起全球範圍內的溫室效應,當然如果是在海洋之中開採,很可能會引起海底的滑坡,進而引起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果大規模的開採可燃冰,很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洩漏現象,大量的甲烷氣體如果經由海水直接進入到地球的大氣層之中,而甲烷所帶來的溫室效應,肯定要比普通的二氧化碳強很多,所以如果這種甲烷不能夠在開採可燃冰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全球將引發快速的溫室效應,隨之而來,海水的溫度也會逐步的上升,這樣海底的大量可燃冰的儲存就會被自動的分解,這樣就會進入一個惡性的循環,所以我們在開採可燃冰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這種有害的甲烷氣體收集起來。

另外海底如果想要開採可燃冰,還存在於海底壓力驟減後破壞海底環境很有可能會引發海嘯等自然災害,就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來說,還沒有能力能夠完成將可燃冰大規模的從海底轉移到陸地上,並且將其得到完好的保存。一旦我們在海洋之中大規模的開採這種可燃冰,很有可能會造成海洋的大陸架甚至是海床等不同的地方發生動盪或者是塌方等危險。

因此可燃冰雖然被很多科學家視為能夠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可是從科學技術來說,這種新型的能源還不能夠大規模的開採,但是可燃冰確實存在著經濟性,所以還需要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探索研究。


三豐


每到冬季取暖季節,人們面對連日不散的霧霾天氣,只有望天興嘆了。人們對藍天白雲的渴望,更加劇了人們對清潔能源的期待。2017年,我國在南海成功試驗開採到了可燃冰的信息,給人們帶來了未來低碳生活的一絲希冀。

在人們印象中,水火不相容,也許有人會質疑,冰怎麼會燃燒呢?有書君告訴大家,這確實是可以燃燒的冰,其是天然氣和水的混合體,正是因為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才可以燃燒啊。



說起甲烷可能人們有些陌生,如果我們說沼氣和瓦斯,人們就能熟悉了吧。我國農村有許多沼氣池,沼氣早就被利用做清潔燃料啊,其主要成分就是甲烷。

其實幾十年前,世界各國就對可燃冰大力展開了研究。畢竟煤、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資源消耗越來越巨大,人們日益擔心能源枯竭,因而人們加快了尋找新能源的步伐。

可燃冰已被研究多年,可是至今仍未被大量商業開採,皆因其讓科學家又愛又恨,它簡直就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體。且聽有書君來解讀,可燃冰這個矛盾統一體吧。

一,可燃冰天使的化身。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可燃冰是怎樣美麗蛻變的吧。可燃冰一般都是存在於永久凍土帶,或是深海沉澱層。

地球上生存數量最多最古老的,就是無處不在的微生物了。這些微生物無論是有氧還是厭氧條件下,都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小小微生物是地球碳循環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些甲烷在適宜的低溫高壓條件下,被當做餡料,用水做的餃子皮包成餃子,又被永久凍土層或是深海區域,天然的冰箱環境冰凍保存。看看這些冰凍水餃的形成,是不是感覺很驚豔。

經過億萬年的日積月累,可燃冰已經給深海區域,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其在深海以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的儲量驚人,遠超過煤炭、石油等資源儲量多倍。據估計足夠世界消耗1000年。這也是各國狂熱探查可燃冰的直接原因,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了世界嘛。

同時可燃冰燃燒後,很少有殘渣,只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簡單的說,其原理和我們用的沼氣相仿。對比煤炭和石油燃燒對環境的汙染,可燃冰是更清潔的能源。因而我們就能擁有更多的藍天。

可燃冰的熱能高,又是其另一大優點。據說一立方米的固態可燃冰,就相當於二百立方米的天然氣。你沒想到小小餡料蘊含著大能量吧。

可燃冰儲量大、高效清潔、熱能高的優點,在科學家眼中就是美麗的天使,是優質新型能源。

二,可燃冰魔鬼的特性。

事物總有兩面性,開採可燃冰也許是把雙刃劍,因而各國探索多年,至今未有大面積成規模開採。再聽有書君聊聊可燃冰魔鬼的一面。

可燃冰開採技術,至今難有大的突破,是因為可燃冰是在低溫條件下被封存起來,如果溫度稍微升高,其封存的氣體就會溢出。簡單說就是冰凍水餃,拿出冰箱,水做的餃子皮破了,裡面的餡料甲烷跑出來了。

可燃冰在海底是連續分佈的,我們在開採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周圍水溫升高,那麼就會有大量的甲烷,不被我們控制的溢出。如果有大量海底甲烷溢出,那將是未知不可控的生態災難。

甲烷是眾所周知的溫室氣體,其威力比二氧化碳強烈多倍。其產生的溫室效應,又可攪動更多可燃冰融化,造成海底甲烷大量噴發,又會加劇地球溫室效應,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可怕的生態破壞。也許怎樣在開採中不引起升溫,抑制甲烷溢出就是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

可燃冰在海底沉積層,已經和地層相融合。如果大量不當開採,有可能造成海底坍塌,不但會損壞海底電纜等設施,還有可能引發超級海嘯。

曾有科學家推測,歐洲8000年前的生態災難,就是海底甲烷大量噴發的結果。甚至有科學家推測,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並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是積聚多年的可燃冰大爆發,引起生態環境鉅變。如果可燃冰爆炸,其威力不是核爆炸能比的,有可能引起地球生物大滅絕。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危言聳聽。有書君覺得,這些推測是給我們警醒。現在地球生態環境被人類破壞,情況已經不容樂觀。我們必須慎重而行,這也是各國還未大規模行動的原因吧。

可燃冰是美麗的天使,可是開採不當,它又釋放出魔鬼天性,人類想說愛它真的不容易。有書君期待,可燃冰開採技術早日突破,我們可以合理安全的利用可燃冰,期待我們能擁有更蔚藍的天空。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可燃冰,顧名思義就是外表像冰一樣,但卻能夠燃燒的物質,本質上是水分子構成的多邊形牢籠結構鎖住甲烷分子而形成的包合物,充分燃燒後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容易存在於低溫高壓的環境中,在地球上一般隱藏在海底、永凍土下、極圈底下。

181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首次在實驗室中發現牢籠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1934年冬季,蘇聯某處的石油管道堵塞,維修過程中發現管道中存在許多固態物質(可燃冰);1965年,蘇聯科學家在1450米深度的北極海底鑽探中,發現岩石孔隙中存在大量的可燃冰,這是人們第一次真正認識到可燃冰。

可燃冰和石油相比有許多優點,可燃冰燃燒最後只會留下一灘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是一種清潔能源;石油則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燃燒後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氣體,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大量煤炭燃燒會形成粉塵,長期生活在粉塵環境中會使人患上塵肺或癌症。這樣看來可燃冰確實是非常優秀了。

判斷燃料質量的重要指標為熱值,資料顯示石油的熱值為41.87MJ/kg,可燃冰為38.97MJ/kg,原煤為20.93MJ/kg,可燃冰和石油基本處於同一個等級。而中國的可燃冰儲量驚人,主要分佈在南海海域,資源儲存量1500億立方米,佔到了世界可燃冰儲量的70%。去年中國首次在南海完成可燃冰的穩定開採,未來將會徹底擺脫依賴石油能源進口的劣勢,自主供給能源。

可燃冰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也有一定危害。首先海底環境不穩定,開採可能會破壞地殼的穩定,造成大陸邊緣震盪引發海底塌陷;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地球上發生過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許多科學家認為火山噴發和隱藏在地底的可燃冰噴射導致地球變暖和缺氧是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人類開採地底和海底的可燃冰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並不先進,開採時溫度升高,可能會導致可燃冰變成甲烷氣體,可能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後果不堪設想。


科學薛定諤的貓


可燃冰就是天然氣水合物,是廣泛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其實可燃冰就是一個固態塊狀物。可燃冰在自然界廣泛分佈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

1、我國在可燃冰開採研究方面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2013年6月至9月,我國在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鑽獲高純度天然氣水合物樣品,並通過鑽探獲得可觀的控制儲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新礦種。

2017年7月9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已連續試開採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 該次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已全面完成預期目標,第一口井的試開採產氣和現場測試研究工作取得圓滿成功,並實施關井作業。

這次試採是採用了西南石油大學的固態流化試採技術,這次試採實現了世界第一,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這表明我國唯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可燃冰”固態流化開採新技術獲得突破性成果,使中國成為獨立掌握海洋“可燃冰”試採技術、工具的國家。

2、我國可燃冰儲量和可燃冰利用價值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天然氣水合物在我國海域的資源量有約100萬億立方米,南海資源量達到了85萬億立方米,是全國常規天然氣儲量的2.1倍以上。

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高,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10倍,1立方米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氣。可燃冰這樣的特點可能成為未來的替代石油的清潔能源。

3、可燃冰開採的風險: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賦存區域大多具有埋深淺、礦藏疏鬆、弱膠結或未膠結、不穩定、無緻密蓋層、無發育完備的生儲蓋等特徵(非成巖天然氣水合物,佔85%以上),採用降壓法長期開採,水合物無序分解且不可控將面臨五大風險:

(1)泥砂大量入井造成堵塞停產;

(2)大量分解天然氣逸散到海水中,資源浪費、採氣率、產量低;

(3)海底結構變形導致生產裝備失穩失控,造成生產安全風險;

(4)大量逸散天然氣自由膨脹上升對海上船隻造成災難和破壞海洋生態,大量天然氣進入大氣層產生溫室效應;

(5)長期開採,水合物礦體潰散塌陷,導致地層不穩定,引發海底滑坡。

可燃冰儲量和利用價值都非常大,因此現在全球有80多個國家都在研究可燃冰如何高效開採和利用。當然了,可燃冰在給人類帶來新的替代石油的能源前景的同時,如果不合理的亂開採可能對於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目前,我國已經在可燃冰理論研究和開採領域內實現了全球領先,下一步就是如何加快實現“可燃冰”工業化大規模開採和大規模的應用了,現在我國可燃冰的相關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和開發實驗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睿思天下


不只是可燃冰,其他的能源也是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可燃冰的官方名字是“天然氣水化合物”,主要分佈在深海和凍土層的下面,是水和天然氣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一種冰一樣的結晶物質,遇火即燃,而且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高分佈廣,自發現以來就被世界各國研究,被認為是石油之後人類的新能源。

我國在2009年發現了位於青藏高原凍土層下的可燃冰礦,初步估計這些可燃冰資源了相當於350億噸原油,2013年我國在南海首次獲得可燃冰樣品,並且發現了海底的可燃冰規模為1000億到1500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特大型常規天然氣礦。



可燃冰雖然分佈廣泛,但是遲遲沒有像石油一樣進行商業化開採

原因是可燃冰開採的難度和危險性太大,現在的開採水平不好控制風險,難度在於可燃冰是需要低溫高壓才能穩定存在的,開採過程中一旦失壓可燃冰就會分解揮發,所產生的巨量甲烷氣體將大大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

可燃冰大量開採會對海底地質結構造成破壞,引發海底滑坡或者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都是有可能的,還有一點就是目前的可燃冰開採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和石油天然氣相比根本沒有價格優勢,也就是說在低成本高效的開採方法出現之前,可燃冰是無法商業開採的。


我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可燃冰的商業開採,但是需要克服的難關還有很多,可燃冰作為新能源可以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但是一旦開採過程出現問題,可燃冰也會讓人類付出慘痛的代價。

可燃冰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於人類能不能安全高效開採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可燃冰,是天使還是魔鬼?

可燃冰只是天然氣水合物的另一種稱法,由於其在大洋底部或者凍土帶的低溫與壓力雙重作用之下,天然氣得以冰狀結晶物質狀態存在!

如果單純從能源的角度考慮的話,可燃冰蘊藏量極大,而且其主要為可燃性氣體為甲烷,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幾乎不會結焦,因此它也是未來重複利用的火箭理想燃料(獵鷹新的火箭發動機即以甲烷為燃料,並且BFR打算只帶單趟燃料在火星製造甲烷後重返地球)!因此可燃冰開採的前途無量!

全球的可燃冰蘊藏數量以及主要分佈區,中國海域蘊藏量為天然氣資源的2倍以上,按目前消耗,差不多可以使用200年左右!

全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的生成區域總共有234處,已經有49處已經獲得了可燃冰的樣品!具開採價值的超過一半以上!

但不得不兜頭給大家一盆冷水,儘管可燃冰的前途一片光明,但開採的道路卻無比黑暗!因為可燃冰開採的難度極高,全世界最早開始可燃冰開採可行性計劃研究的日本,最高紀錄也就持續了12天而已,達成的目標也只有3.5萬立方米!這完全是因為海底地形複雜,可燃冰分佈不一,在海床下開採時極易導致密封失效,海水、泥沙湧入!輕則開採失敗,重則導致海底大面積滑坡造成地質災難,甚至一定範圍內的海嘯!!因此數十年以來,可燃冰開採一直都是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就是這個原因!

2017年5月18日,中國在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開採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持續開採60天,產氣總計超過30萬立方米,是迄今為止取得產氣時間最長、總量最大、最穩定、環境最安全等多項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產氣量最大的歷史紀錄!

中國“藍鯨一號”可燃冰鑽探平臺

看起來似乎突破可燃冰開採技術了,但在這個背後付出的是極高的開採成本,當然早期的高成本付出驗證技術可行性是值得的,我們非常期待未來技術成熟後趨向成本低,來源廣,蘊藏量大天然氣水合物能源,這也是未來清潔能源的一個重要步驟!希望這一天儘早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