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4月18日,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宝鸡市召开。当天上午,来自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及22个省、区、市的110多名与会嘉宾,来到千阳实地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经验。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与会人员在双庙塬村参观

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张家塬镇双庙塬村家风家训文化长廊、法治文化长廊、民务稼穑村史广场,宝丰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共设施管理站,南寨镇闫家村扶志扶智学校、儿童成长家园、刺绣文化产业园,对千阳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与会人员参观产业扶贫企业清谷田园公司产品

近年来,千阳县把基层政权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统筹统揽建强组织,以强带弱壮大产业,系统推进强化治理,精细服务对接需求,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和发展功能,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建强基层政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连年被省市表彰为先进。

目前,全县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成为最年轻的中国苹果强县、苹果苗木之乡;以千阳刺绣为代表的西秦刺绣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产品远销海内外;开展脱贫攻坚“红旗支部、标兵书记、先锋党员”评选活动,锻造了一支带不走的脱贫队伍;建立县镇村三级“项目超市”,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人民日报》刊载,“项目超市”成为全国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典型案例,三次走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宣讲推介;实施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工作经验在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经验交流会上视频直播推介。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生态示范县等二十多项国家级荣誉。(民政局 任超)

快来看,

会议参观的这三个村的特色经验!!!!

双庙塬村:“三治”融合强治理

近年来,双庙塬村以“三治”融合为抓手,以“两廊一厅一清单”为平台,聚力打造“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村。2018年荣获陕西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宝鸡市美丽乡村称号。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01

法治立村。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新建法制宣传长廊35米,制作法制宣传版面48块,开展“三官一律”进村活动,采取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等形式,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学法、知法、守法,使法制思维深入民心。推动村级决策由“人治”走向“法治”,村两委班子依法治村能力不断提升。

02

自治管村。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极性。构建小微权力责任清单,村级资产处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重大事项实行“五议两审两公开”集体审议决策制度,让村干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03

德治育村。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挖掘“家风家训”格言,制作3D壁画56幅,建成民务稼穑村史广场,新风民俗厅。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 265户,“五好家庭” 36户,“好媳妇”26名,“好婆婆” 32名,全村向上向善、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宝丰村:党建统全局 发展聚人心

宝丰村按照“班子强、产业兴、环境优、民风淳、百姓富”的发展思路,狠抓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2018年被评为宝鸡市“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荣获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称号。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1

党建引领强班子。以“两委”换届为契机,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致富能人选到村级班子中,为村级班子注入活力。实行村组干部实绩考核和党员积分制管理,调动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2

产业搭载促增收。按照“长线建园、短线育苗、集体搭载、群众做主”的思路,实施苹果建园、育苗、仓储、销售、品牌培育五大工程,建成苹果园2600亩,1000吨果品气调库一座。2018年实现收入200万元,搭载贫困户131户,户均增收3500元。

3

公共管理优服务。强化公共设施管理,成立了村级公共设施管理站,开发公益性岗位6个,配齐设施维护、环境保洁等设备,以村为主落实管护责任,以贫困群众为主建立管护队伍,以财政补助为主加大管护投入,提升公共设施管护服务水平,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4

八项考核聚人心。以村民自治章程为准绳,以户为考核单位,从八个方面实行积分制管理,给每户设置积分卡,各组推选1名记录员,根据每户日常表现,依据考核内容,每月量化打分,年终积分与合作社分红挂钩,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凝聚了人心,赢得了民心。

闫家村:提升服务功能 激发内生动力

闫家村瞄准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目标,加强村级基层政权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方位打造为民服务新平台,呈现出“一校一馆四园”的功能布局。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两大园区”保增收。壮大黄花菜产业规模,种植面积330亩,2017年产值40万元,62户贫困户年户均分红700元,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30个,种植园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业园区,加工车间被授予“就业扶贫村镇工厂”称号。挖掘非遗文化,传承刺绣产业,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全村从业艺人达100多人,其中贫困群众68人,销售产品50000多件,年产值达300万元。

“两个家园”解民困。建起养老互助幸福院,累计为95名空巢老人提供就餐、娱乐、医疗、临休服务,让政府安心、子女放心、老人舒心。建成儿童成长家园,部室设置合理,功能齐全,为33名留守儿童开展作业辅导、亲情慰藉、能力锻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孩子舒心成长,让父母安心务工,让社会放心和谐。

“一校一馆”助脱贫。建强“志智双扶”学校,宣讲政策、宣传好人故事、励志典型、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树立脱贫信心,加快脱贫步伐。建优村史馆,通过尘封已久的图片和逐渐远去的农具、家具及村史名人事迹,展示村史文化和沧桑变迁,激发群众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培育向善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优良社风。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编辑:千阳宣传(交流QQ:42966841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全国会议观摩千阳基层组织助力脱贫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