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上陸遜追殺劉備,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陸遜真的怕了嗎

陸遜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這位白袍老將肯定不是薛白袍,況且薛白袍也不老啊。劉備手下符合這個人設的只有趙雲了,趙雲自從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跟著劉備混,到劉備夷陵之敗的這年是章武2年,也就是公元222年,跟了劉備23年,當年的白袍小將,頜下的鬍子大約也都白了。白袍依舊很白,但是人已經老了。

1,夷陵之戰劉備未必錯,曹丕太慫。

夷陵之戰前,反對劉備出兵的其實只有趙雲,諸葛亮很聰明的一言未發。

而劉備出兵攻打孫權時,也不全是為了給關羽報仇的義氣之舉,他有自己的算計,自己出兵攻打孫權,曹魏看到孫權被攻擊,肯定也會出兵來攻打孫權,孫權腹背受敵即使不死也會脫層皮,這樣不僅為關羽報了仇,還把荊州拿回來了。

三國上陸遜追殺劉備,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陸遜真的怕了嗎

如果曹魏此時依舊是曹操主事,那麼他這部險招很可能奏效,當年赤壁之戰,曹操在孫劉聯盟的手下吃了大虧,這時候孫劉鷸蚌相爭,曹家這個老漁翁焉能放棄這個可以得利的機會。

但是可惜這次曹家的當家人不是曹操,而是曹丕。

這時候曹丕剛剛當上皇帝,皇位是逼漢獻帝禪位得來的,他此時很希望別人能尊重自己這個老大,這時在劉備兵鋒之下的孫權給曹丕遞過來效忠的表章,曹丕一看很高興,我這老大有人認可了。

他手下大臣劉曄提醒他這時孫權的緩兵之計,我們應該直接不理他,出兵揍他會得到更大的利益,但是曹丕卻猶豫了: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正是由於曹丕的猶豫,導致孫權可以專心對付劉備,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

等到曹丕醒悟過來,孫權只是寫封信口頭表示你是我的老大,他自己一點實際利益都得不到時,曹丕幡然悔悟,他派遣三路大軍兵打孫權,但是已經晚了,孫劉之間的仗已經打完,孫權故技重施,向劉備請和,這時劉備已經無力一戰了只能答應議和。

然後孫權騰出手來全力對付曹丕,所以這次千載難逢的孫劉決裂中,曹丕白白損失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劉備一輩子喜歡刀尖上跳舞,富貴險中求,夷陵之戰他依舊秉持一把梭哈的優良習慣,可惜因為錯估了新上桌的曹丕的能力,導致這次大敗。

三國上陸遜追殺劉備,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陸遜真的怕了嗎

2,歷史上的趙雲和演義中的趙雲

《三國演義》上,趙雲聽說劉備戰敗,出兵來救,碰上了吳國大將朱然,趙雲大喝一聲一槍就把朱然挑與馬下,算是部分給關羽報了仇,因為朱然是當時擒拿關羽的吳將之一。

《三國演義》寫道:

忽見東南一帶火光沖天,雲心驚,遠遠探視,不想先主被困,雲奮勇衝殺而來。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趙雲孤勇的形象躍然紙上,這點描寫和長坂坡單騎救主如此相像,不過歷史上卻未必如此傳奇。

歷史上和演義上一樣,趙雲曾經力勸劉備不要伐吳,但是劉備沒聽,但是還是讓趙雲督江州,江州就是現在的重慶,這是和吳交戰的後方,劉備其實把自己的後路後背交給了趙雲,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三國上陸遜追殺劉備,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陸遜真的怕了嗎

到了劉備在秭歸戰敗,趙雲聽到消息率兵增援時,劉備已經平安退到永安城了,這地方也就是著名的白帝城。

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所以趙雲也就沒有機會槍挑朱然,朱然也平平安安的活到病死。

陸遜沒有緊追劉備不放,倒不是怕趙雲的增援兵馬,也不是看到趙雲就嚇得尿褲子了,趕緊退兵,他真正怕的其實還是背後的曹丕。

曹家兵精糧足,在三國中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吳國和魏國緊密相連,唇齒相依,魏國平時都時不時的都要來吳國打打秋風佔便宜,如果陸遜全力對付劉備,曹丕在背後再打黑拳,吳國絕對吃力不討好。

所以戰敗劉備,陸遜見好就收,沒有乘勝追擊。

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所以歷史上趙雲沒有牛叉的嚇退陸遜追兵,但是,因為陸遜真的退兵了,所以演義上就可以把這故事演繹的很神奇了。

三國上陸遜追殺劉備,看到一白袍老將轉身就跑,陸遜真的怕了嗎

這大約就是主角光環了,劉備此時已敗,灰頭土臉的,但是老將趙雲這時候可以隆重出場了,白馬銀槍威風凜凜,他在小說中的設定本就是常勝將軍,這時候羅貫中讓他提前出場,貫徹其不敗的神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