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石公山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没来石公山之前,石公山在脑海里是一个空白。听介绍,石公山位于太湖中的岛屿,属于苏州的吴县市。因山前有巨石,状若老翁而得名“石公”。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三傍晚,可观“日月双照”奇观。景区门前,不多的游人,显得异常安静,此时的石公山绿色满山,郁郁葱葱。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沿着上山台阶,两边树枝遮蔽缕缕阳光,呼吸山里清新空气。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一步步来到了御墨亭。据传说, 洞前御墨亭的中间有“敬佛”碑,是光绪年间依真临摩而刻,也有说是顺治皇帝的御笔“敬佛”,说法不一。 眼前太湖近在咫尺,湖光缕缕好不壮观。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面朝太湖,背靠大山一个叫“归云洞”的景点出现在山下。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据介绍,归云洞发育于3亿年前,浅海形成的石灰岩地层中,受两组断裂控制,洞内一尊观音由生物灰岩雕刻而成。其上布满了数不清的状如麦粒的化石。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再细瞧,几个通天的石缝中,露出碧蓝的天空。原来这里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顿时感到这里更增加了些神秘感。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洞内刻有不少古人的诗句,从这些诗句来看,悠久的历史足以证明当年的闻名。抬头望去,头上的岩石如冰凌柱一般,垂直向下。石壁上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观音端座在石壁上。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据介绍,浮玉北堂:原为佛教接待女施主之所,石公山风景优美,早先四面环水,玉浮于湖中而得名。每逢暑期,众多江南游客都会赶至石公山避暑纳凉,欣赏美丽的太湖风景,游客称石公山是可以放松身心的旅游圣地。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断层崖由断裂活动造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断层崖不一定就是断层面,常常是断层面被剥蚀后退而形成的陡坡。石公山的断层崖地球板块活动所致,不禁让人惊叹自然之神奇。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湖光粼粼,阳光照射下的太湖发出闪闪的银光,耀眼夺目。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越往前走,景色越有特点,使得脚步慢下来。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一线天

一线天,眼前一座大山,有一条从山底直通山上窄窄的缝隙,仅容一个人上下。据介绍,此景观距今一亿年前后,地壳运动使地层产生断裂形成。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云梯是一块巨石直上山顶。上有不规则的天然石蹬,状如梯子,故名云梯。清末林屋散人秦敏树《云梯》诗云:“山梯若苔迹,直上浮云端。青天亦可阶,独立愁高寒。”“云梯”摩刻,系严徵所书。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明月坡

明月坡是一声整块的灰黑颜色的大理石板。它南高北低,倾斜入湖。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赏月,因名“明月坡”。据地质学家考证:该石板偏北倾斜,坡度5度,较平缓。表面光滑如磨。板基由上晚石碳世纪船山组灰岩级成,岩石年龄距今约3亿年左右。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在枝繁叶茂的小树林里,隐约露出一座寺庙,在树的遮蔽下显得幽幽静静。原来这里是石公寺,石公寺因海灯法师而闻名。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据介绍,海灯法师就是这座寺庙的创始人,寺后有海灯法师的灵骨塔。1989年春,海灯法师辞别人世,终年87岁,在圆寂之前立下遗嘱,要“归骨石公”。寺院中专门辟出几间禅房介绍海灯法师的生平事迹。全国政协委员、高僧海灯原名范无病,四川江油县人,是一位身怀绝技,集中国文学、武学、佛学于一身的爱国高僧。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海灯法师生前就在这里圆寂

海灯法师出生于一个裁缝家中,父母早亡,寄居舅舅家长大。17岁进入佛门,倾心研究,刻苦练功,六十年如一日,天天吃素,坐着睡觉。他拿手绝技有“二指禅功”、三节棍、九节鞭、罗汉拳、梅花掌、空中射箭等。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海灯法师一指禅功,当今世界非其莫属。海灯法师一生除了讲经、习武外,还写了不少诗。上世纪五十年代,海灯法师曾隐居在苏州石公寺,潜心诵经,日日习武,济世行医近十年。


缥缈峰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坐着景区小中巴围着山路转一气,刚到半山腰。 在车上看着两边翠绿的景色充满生气,一种想尽快登缥缈峰心情更迫切。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坐在车上缥缈峰越来越近。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据介绍,缥缈峰景区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西南,缥缈峰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因经常被云雾笼罩,犹如传说中的缥缈仙境而得名。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缥缈峰顶有一形似鹰嘴的巨石,上刻民国元老李根源题写的“缥缈峰”三字,附近还有紫云泉、砥泉、仙人桌、登高台、望湖亭等遗迹。为西山八大胜景之一。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虽然登山累的气喘吁吁。但眼前的景色,累的念头,顷刻间荡然无存。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沿着一级级的台阶,终于来到了缥缈峰,站在峰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太湖第一峰几个大字在阳光下,尽显醒目。登上顶峰的人们,争先恐后在大字前留影纪念。向远方望去,太湖在阳光的照射下,湖光粼粼,一片白茫茫的水域尽收眼底。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西山雕花楼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听说西山雕花楼有些年代,木制雕刻很有特点。在一个深深的胡同里,寻到雕花楼,不起眼的门脸让人多些渴望。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门前一口井格外醒目,“文革井”三个字刻在井沿上。文革在这里一样留有痕迹,可这个有四旧的雕花楼,却安然无恙保留下来。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小小的庭院透着一股安逸和温馨,站在庭园的中央向四周环视。一种畅快的心情油然而生。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各种颜色的金鱼自由自在在水里畅游,一点也没有因为有人经过打扰它们。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有人这样介绍西山雕花楼,说它是一座古朴、风雅、精致的清代建筑,久被历史的风尘所淹没。虽然它“养在深闺人未识”已几多春秋,但终究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木瓜树(蔷薇科)

前来寻访者络绎不绝,它的岁月是那样久远,建筑是宏丽,雕刻是那样精美,并且在它的历史上还蕴含着壮怀激烈的人物故事,这自然让人感到不虚此行,来到这里真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探胜。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西山雕花楼占地三亩有余,是目前西山最大的清代建筑群。它历经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四个年代建成,是一座反映清代江南民居建筑特色的博物馆。其建筑规模和布局,在苏南地区是十分罕见的。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雕花楼里安静的只听到自己脚踩木地板发出的声音,阴暗处给人一种恐惧感。每个窗棂上雕刻着不同的的图案,每个图案都代表一种心愿和祝福。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偌大的雕花楼里,让你犹如进入一个迷宫,辨不清方向、辨不清哪个屋通着哪个屋。尽管脚步尽量放轻,但发出的声音,还是让整个木制楼里由近而远地传开。虽然有股潮湿和霉变的味道。但干净整洁的日常摆设,能看出当年主人生活的状态和习惯。楼上楼下几乎转到。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雕花楼分老屋和新屋。整个建筑集康熙、乾垄道光、咸丰四个年代的建筑堂构风貌于一身,反映了江南清代建筑雕刻艺术的传承演变,与古代民居不同的是该楼处处透出皇家气派的最佳人居,是苏帮香山巨匠蒯祥后代无与伦比的建筑营造智慧的充分体现。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这里让人惊叹于满眼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精品,真可谓是:“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全楼上下凡是有木结构的地方,完全被各种栩栩如生的木雕花饰所包围;房屋的梁柱上、门楣上、窗扇上、檩枋上处处为精工细作的木雕;而门楼上、照壁上、墙体上凡是有砖的地方,又布满了秀逸精美的砖雕。

苏州石公山、缥缈峰、西山雕花楼

在这座二千五百多平方米的青堂瓦舍的雕花楼里,集中了三千多件木、砖、雕刻作品,如此繁复的雕刻工程,竟无一雷同,而雕刻手法上既有浮雕,有镂空雕,又有控体雕,堪称为一座雕花艺术殿堂。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到此地游览,评价为在湖湾山麓深处,有如此精粹古民居,极为罕见,它透出皇家气派,价值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