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私信“績效”二字,獲取1小時的員工績效考核視頻!

眾所周知,曹德旺是一個大慈善家,他一生都行善,幫助了很多人,卻始終認為“施財”不過只是小善。

而且作為全國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他還榮獲“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成為首位華人獲得者。在過去的35年時間裡累計捐款數量達到80億元之巨。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員工是非常認可、喜歡曹德旺這樣的老闆,非常深明大義,對待員工也是不苛刻,但是對於曹老捐款的事,員工心裡也會問“你捐出去八十億,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對於這樣的質疑,曹德旺倒是很霸氣且又非常正義的表示:

“員工有這樣的要求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人之常情,那如果我給你加工資,還要考慮到其他企業能不能承受,因為其它企業不能承受,就我一家企業這樣做,就會打破企業的行業規則。”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對於曹德旺的做法,
網友的看法

一是表示贊同的:

員工的工資已經很高了,企業多賺的錢拿出來捐贈給社會,扶危濟困何樂不為。一方面可以消除貧富差距、不會引起行業與企業薪酬競爭,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人,這是大愛和大格局的表現。

二是有保留意見的:

企業應該對員工更好一點,員工的薪酬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而且企業價值是員工創造的,應該優先讓員工分享,這樣員工才能更有創造力和歸屬感。

三是提出建設性意見的:

企業有好的盈利能力自然是好事,可以做好分配規劃,企業拿出盈利的一定比例捐贈給社會做慈善,同樣也要拿出一定的比例與員工一起分享。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分配機制?

這裡推薦:KSF薪酬績效,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獎勵,未達到就少發。

KSF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以某生產經理KSF模式為例: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生產經理這個崗位的6-8個加薪指標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80億做慈善,員工反問:怎麼不給我漲工資?

一般情況下,在KSF薪酬模式下,員工薪酬越高,員工工資費用率反而會下降,真正實現,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個人號(HCJXHB)

上述案例來自“績效核能”,詳細學習,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