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今天,九妹看到關於千戶苗寨的專題報道,真是激動了,每一版都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受益匪淺!

成功典範,大家共讀、共學、共探討!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千戶苗寨10年熔鑄西江模式

依託苗族文化旅遊產業,貴州偏遠窮村變身美麗村寨

來源 / 中國新聞《兩會專刊》 撰文 / 西江旅遊公司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10年一劍民族文化旅遊產業成範式

從2006年到2018年,西江苗寨從一個傳統村落髮展成為一個享譽國內外的苗族文化旅遊景區,成為代表雷山縣、黔東南州、貴州省乃至中國苗族文化名片的旅遊目的地。這個大踏步跨越發展的過程被高度概括為西江模式,具體指的是西江苗寨自2008年以來以苗族特色文化資源為載體,以旅遊開發作為發展導向,在經濟、社會、文化、經營、脫貧等方面產生規模化效應所形成的一系列成功經驗和可以操作的運行體系。簡而言之,西江模式是民族文化旅遊帶動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的經驗範式。

經驗和做法是西江模式的重要核心,雖然這些經驗和做法做在整個模式的運行中仍有待優化和改進,但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摸索、實踐與調試,已經很好的貫穿於景區經營與管理、旅遊品牌塑造、文化遺產保護、創新旅遊扶貧以及景區社會治理等方面。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多主體參與苗寨基建服務雙升級

西江苗寨在2006年之前,除除自然的村落景觀格外吸引人外用於發展旅遊的產品與服務,用於展現文化的空間與場所,用於貫通內外的路道與橋樑等,皆處於嚴重滯後於旅遊發展要求的狀態。

為有效聚集人才物力和財力,對西江苗寨進行旅遊開發,2006年雷山縣委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整合資金17億元人民幣,全部投入西江苗寨的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解決了制約西江模式發展旅遊的瓶頸問題。

此舉不但優化了西江苗寨的傳統功能,同時,為西江苗寨內各種業態的孕生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空間和場域。

在雷山縣委縣政府的強力推動下,西江苗寨具備了發展旅遊及其相關產業和事業的環境條件,由此打開了西江苗寨脫貧創富的閥門。

對西江苗寨進行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建設,直接目的雖是為了迎接2008年的省旅發大會在西江苗寨舉辦,但事實上它的實施極大提升了西江苗寨村落景觀的整體觀感和服務功能,極大強化了村民對於西江苗寨及其所蘊含的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知,極大增強了西江苗寨的文化自信心。極大提高了西江苗寨關於自己具有文化資源的權益預期。因此經過此次建設的西江苗寨像一塊磁性極強的磁鐵,深深吸引著省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和西江苗寨的基層組織等主體,主動關心和參與推動西江苗寨的發展,形成了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充滿活力的局面。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文化賦能,旅遊發展開啟企業化運作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遊地的靈魂,也是構成旅遊吸引力的核心要素,西江苗寨之所以能夠發展旅遊業,最顯而易見和最富有吸引力的核心資源,就是由上千棟木構吊腳樓依山就勢構成的村落景觀以及蘊含在村落裡面的苗族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內容構成了充滿異質燦爛的美麗圖景,彰顯了苗族人用美麗回答一切的人文氣質。

自2008年旅遊開發以來,無論是景觀景點的打造,旅遊文化產品的供給,還是營銷策略和旅遊品牌塑造的手段上,西江苗寨都僅僅以苗族文化為引領,將特色文化全面融入到旅遊開發當中。

就本質而言,旅遊業其實是一種市場化的經濟活動,2009年隨著國有旅遊企業-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江旅遊公司)的成立,西江旅遊發展就走上全面市場化的軌道,開啟了企業化運作,經過10年努力旅遊的充分市場化,促使西江苗寨在品牌塑造、綜合收入、遊客量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旅遊發展迎來良好局面。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多元共生協同發展

在開發旅遊之前,村民是西江苗寨最大的社區主體,旅遊開發之後,隨著商戶、遊客的大量進入,“多元共生”成為西江苗寨旅遊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社會特點。因此大家結成了必須圍繞旅遊凝心聚力的緊密關係,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倡導和支持下,這種關係有的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規章制度,有的轉化成為新的村規民約,有的轉化成為思想要求和禮俗規範,形成維護西江苗寨景區建設、苗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脫貧致富責任擔當等的社會共識和文化條件。

以文化傳承保護為例,政府公司每年都為村民提供活動資金,村兩委負責活動組織實施,村民積極參與,形成了文化傳承保護的具建機制;在旅遊市場維護上,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旅遊公司村兩委,老年協會等各個主體齊抓共管,積極參與景區秩序管理,努力營造文明旅遊的優良環境,近十年來西江苗寨沒有發生過全國性的重大旅遊事件,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多主體共生、共建、共榮的發展初心和系統安排。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村民自治共享紅利

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西江苗寨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由執法部門、景區公司、村兩委民間組織齊抓共管,在化解旅遊發展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中,既有神聖的法理治理,也有溫暖的民間情理治理。在治理上,西江苗寨除了運用國家法律法規外,還充分利用鄉土社會的村規民約如苗族歷史上的“議榔制”“寨老制”“掃寨儀式”“鳴鑼喊寨”“民間歌謠”等民間智慧,對有礙旅遊發展的失範,失當、失德行為進行規訓與處罰。

這種村民自治導向的社會治理十分有效,十年來讓西江苗寨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鎮”的良好治理局面,既淨化了旅遊市場環境又增強了旅遊發展活力。

在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在確保旅遊發展“市場效率”的基礎上,如何確保民族地區整體民居實現人人受益戶獲利,共享旅遊發展紅利,進而實現全民奔小康,是旅遊開發者最大的挑戰。

西江苗寨景區管理者通過制度創新,設立了民族文化保護髮展的利益共享機制,以門票收入的18%作為民族文化獎勵經費發放給西江村民,讓每家每戶每年都獲得近萬元的收益,確保了旅遊發展利益的全民共享。

十年來西江苗寨每一戶家庭、每一位居民都是這一機制的受益者。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延續

文化保護是西江苗寨確保持續發展的關鍵旅遊大開發不久,西江苗寨景區制定出臺的西江千戶苗寨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個個參與文化保護、家家成為民俗博物館、戶戶都是文化保護場所”的落腳點,積極探索景區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護的運作機制,建立起了“全國普查、完整保護、鎮村複查、兌現獎勵”的長效管理機制讓廣大社區居民在參與旅遊中實實在在的受益,能感受到景區開發帶來的好處,充分帶動了他們參與景區保護民族文化的積極性。

西江苗寨文化的“發展式”保護還體現在以“創新”手段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延續。自2008年以來,西江苗寨村民及旅遊開發者在不脫離苗族文化母體的基礎上,推出了“高山流水”酒禮、“千人長桌宴”等一批文化產品,實現了苗族傳統文化的提升與超越,極大的拓展了苗族文化的現代生存空間。

“西江模式”進入兩會專題,全國都在學習千戶苗寨“致富經”

西江千戶苗寨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走帶了發展的前沿,希望更多的苗寨、鄉村都能像千戶苗寨一樣,戶戶奔小康!

——————————————————————————————————————

北京創意江山旅遊規劃設計院是旅遊規劃甲級資質單位,專門致力於城市策劃規劃、旅遊景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農業規劃等研究和服務的專業機構。服務對象包括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區域開發、旅遊度假地產、主題商業地產等。創意江山旅遊規劃設計院聯合多家央企機構,共同打造特色小鎮頂層設計、內容智造、策劃規劃、創意景觀、商業模式、投融資、及項目運營等全產業鏈服務。

陳放,中國創意最早開拓者,中國策劃學創始人,720°特色小鎮創意工法總策劃。先後擔任近兩百多個縣市政府顧問。出版《策劃學》、《創意學》、《特色小鎮大系統解決方案》、《7A旅遊小城鎮》、《中國城市創意實戰》、《盤活老城鎮》、《核策劃》等著作50餘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