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話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提起呢?

灰太狼日記


中國漢字的魅力是其它文字無法比擬的,從漢字創造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的俗語。

也正是因為這些俗語的出現,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更加風趣幽默,說到俗語,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曹操吧,畢竟有一句關於他的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被提及。

你不知道的是這句話還沒有說完,還有下半句,但是現在根本就鮮有人提及,對於這句俗語,其實還是有一個歷史故事的,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前半句得從董卓開始說起,當時天下大亂,朝廷也是內憂外患,根本沒有能力對抗外敵,所以只能請董卓相助,可是令皇帝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董卓掌握了大權,還為禍天下,因為無人是他對手,就只能眼看著董卓勢力越來越大。

最後終於有個叫王允的人站出來,使用美人計除掉了董卓,董卓死後他的手下怎麼會善罷甘休,所以沒過多久就捲土重來,一路殺到皇城,擒住了漢獻帝。

可謂是群龍無首,這幫西涼軍也是整天爭吵不休,誰也不服誰,最後甚至大打出手,漢獻帝也就趁著他們內鬥之時悄悄逃走了,但一個皇帝整天養尊處優,怎麼能夠跑得過武將,所以眼看著西涼軍就要追上們了。

這時一個大臣向皇帝提議道,說曹操之前有平亂之功,現在我們可以尋求他的幫助,他話還沒有說完,曹操便帶著眾人趕來接應皇帝,打敗了西涼軍,這個故事也就剛好映證了“說曹操,曹操到”這前半句俗語。

關於它的後半句:“當面不識,豈不好笑”

要從呂布開始說了,都知道呂布神勇,在當時基本上是沒幾個人能打敗他,而這個曹操就想試一下,當時他認為他攻下徐州,自己已經無人可敵了,可謂是極度膨脹,所以就想去攻打呂布,把對他有威脅的人都一一除掉。

當時他可謂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可結果卻並不是他料想的那樣,當時與呂布一戰,他可是大敗而歸,但曹操是誰,可是三國有名的梟雄,對誰都不會認輸,所以沒過多久他又捲土重來,第二次攻打呂布,沒想到這一次比之前輸得更慘,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狼狽逃走。

當然這個呂布也不是什麼善茬,這次似乎沒打算再放走曹操,帶著幾個人便追了出去,很快便追上了曹操,但說來也好笑,一個主帥卻不認識追的人是誰?當時他見到曹操還質問道:“沒有見過曹操?”曹操也隨意的指了一下方向,說:“就在前面”,等呂布追上去後,他也快速逃走了。

後來就有人拿這句話來嘲諷呂布,但是卻被曹操聽到,曹操這個人從小就多疑,而且他的手段也是十分殘酷,當時他以為那個人嘲諷的就是他,所以想將它抓起來折磨致死,從此以後就很少有人提起這後半句話,時間一久也就只有前半句流傳下來了。


羽評郡主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有書君。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話叫“說曹操,曹操到”,指的是我們正要去找誰,誰就不請自來了。

那麼關於這句俗話還有後半句,您知道麼?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是起源於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之時,那個時候天下還沒呈三分之勢,諸候之間相互討伐,爭搶地盤。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專橫跋扈,無惡不作。他欺漢獻帝年紀尚小,不能打理朝政,自己把控大漢江山,還穢亂後宮。

所有大臣都想將其除之而後快,但是又都苦於沒有良策而無可奈何。

後來大司馬王允利用家女貂蟬成功挑起董卓與其義子呂布之間的矛盾,利用呂布“借刀殺人”將董卓幹掉。

董卓一死,當初被董卓平定的亂臣們又開始躁動起來,打算重新挑起紛爭霍亂朝廷,這可愁壞了年幼的漢獻帝。

這時王允向漢獻帝推薦曹操來輔佐,結果漢獻帝剛打算派使者前去尋找曹操,曹操自己就騎馬趕到了,於是“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俗語從此誕生了。

再後來,呂布幹掉了董卓,自己想當大王,割據一方。

曹操領漢獻帝之命,帶兵前去討伐呂布。曹操是何許人也,他當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呂布的對手。

要說董卓那呆頭呆腦的大肥佬除去還不在話下,但是呂布久經沙場不曾吃過敗仗,號稱:不敗戰神,威名遠揚。

曹操經過與呂布的幾次交戰,發現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性,於是便生起退兵的念頭。

反過頭來再說呂布,他的頭腦也不是白給的。他認為曹操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己所用就必須得除掉,否則必有後患。於是在一次兩軍交鋒之中,呂布佯裝敗退,引曹操進兵。

曹操一看:“我去?打了這麼長時間,從來沒贏過,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也讓我曹某佔一次上風。

可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把呂布徹底打趴!”於是這個頭腦發熱的莽漢就真的中套了。

呂布成功將曹操引入自己的圈套之後,突然殺個回馬槍,大破曹軍。

但是這時候出現一個棘手的問題,呂布只聽說過曹操這個人,但是未見過曹操的真容。

在帶兵趕殺的時候,曹操見自己逃不掉,於是更換粗衣爛裝,佯裝餵馬兵卒。

呂布趕到之後將方天化戟搭在曹操頸上問道:“你可見過曹賊?”曹操不慌不忙,用手指向前方回道:

“前面披紅袍的戰將便是!”這呂布也挺講情面,要是有書君的話,估計問完就把這兵卒給劈了。

但是呂布直接帶著兵往前追了,根本沒理曹操,結果讓曹操就這麼躲過一劫。

於是後來有一位清朝人士名曰毛宗崗在這句俗語之後加評一句:

“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樣一來,這句俗語的完整原話就成了:“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可誰知後來曹操在大難不死之後,權勢越來越大,代替了董卓當初的位置,挾天子以令諸候,還讓呂布死在了自己的手裡。

而曹操的兒子曹丕更是建立了魏國,自己當了皇帝,並追封曹操為魏武大帝。

從那以後,就沒有人再去刻意記住曹操這件糗事,而清人毛宗崗又不為人們所熟悉,所以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方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前半句了。

關於俗話“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的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展開討論。你若點贊,髮型不亂;你若轉發,貌美如花。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呂布用方天畫戟抵住曹操喉嚨,曹操一句話保住性命,他說了什麼?

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中,曹操中了呂布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呂布用方天畫戟抵住喉嚨,曹操如何一句話保命?

在原文中,這樣描述曹操的窘態“卻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裡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呂布從後拍馬趕來,將戟於操盔上一擊,問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騎黃馬者是也。””

呂布用方天畫戟敲曹操的頭盔,曹操但凡是留下一點破綻,就會被呂布打死。曹操發現,呂布並不認識他,一句“前面騎黃馬者是也”呂布就拍馬而走,曹操乘機逃出生天。

其實,這就是“說曹操,曹操到。”的來源。毛宗崗在讀到這一段時,忍不住拍案叫絕,說“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不得不說,呂布和陳宮的這一招“誘敵深入”計策實在是高明。陳宮獻計時這樣說的:“濮陽城中有富戶田氏,家僮千百,為一郡之巨室;可令彼密使人往操寨中下書,言‘呂溫侯殘暴不仁,民心大怨。今欲移兵黎陽,止有高順在城內。可連夜進兵,我為內應’。操若來,誘之入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曹操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脫也?”

陳宮是幫著曹操起家的人,最瞭解曹操這個人。反觀曹操,就有點太粗線條了。曹操怒殺邊讓等三人,陳宮早已起了反心,他卻毫無察覺。曹操反而覺得自己在兗州勢力很大,拿下青州徐州不在話下,於是就有了圖徐州的事情。

曹操沒想到的是,跟著陳宮造反勾結呂布出賣兗州的人,正是曹操不斷打壓的豪強地主。邊讓三人,就是代表豪強地主的利益而被曹操所殺。現在濮陽城中的田氏,明明就是豪強地主,曹操居然選擇相信他,很明顯是中計了。

不過,中計之後差點死掉,曹操一下子就清醒了。於是就有了假裝失敗,誘敵來攻,半路伏擊的妙計。曹操的報復行為十分直接,文中這樣說:

操曰:“今只將計就計:詐言我被火傷,已經身死。布必引兵來攻。我伏兵於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擊之,布可擒矣。”贏曰:“真良策也!”於是令軍士掛孝發喪,詐言操死。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曹操和呂布,在當時都是稱霸一方的豪傑,如果拉開架勢就怎麼打,估計沒有三五年,分不出勝負來,到時候袁紹一過黃河,把他們一勺燴了。也許曹操是真命天子,這一年剛好發生蝗災,呂布的軍隊不懂屯田,不會發展農業,吃完糧食之後就跑徐州去了。

在《三國志》中,曹操和呂布的兗州之戰,遠遠沒有這樣驚心動魄,《太祖本紀》中完整講述了兗州之戰。

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荀彧、程昱保甄城,範、東阿二縣固守,太祖乃引軍還。布到,攻城不能下,西屯濮陽。

呂布的到來和陳宮張邈的背叛,讓曹操十分難受,整個兗州只有荀彧和程昱守住了三個縣,曹操折騰了這麼長時間,最後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不過,曹操很有信心,他認為兗州爭奪戰呂布必敗,這樣說:

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的確如此,呂布佔據兗州大部分土地後,沒有佔領有利地形,對曹操形成壓倒性包圍,一方面有實力不濟的原因,更多還有智謀能力的差距。

遂進軍攻之。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未至營止,諸將未與太祖相見,皆怖。太祖乃自力勞軍,令軍中促為攻具,進復攻之,與布相守百餘日。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

隨後曹操進攻呂布濮陽城的戰鬥中,的確出現了曹操失蹤的現象。曹操的青州兵,是改編的黃巾軍,戰鬥力比起呂布西涼軍來說差太多,直接被衝散。曹操還比較機靈,逃過一劫。

知事說三國系列:呂布用方天戟打曹操的頭,曹操8個字保命,他說了什麼?

更多精彩三國故事,關注歷史知事即可獲取。


歷史知事


與三國相關的諺語相信大家聽過不少,特別是“說曹操,曹操到”這句,想必很多朋友更是時常掛在嘴邊,但你可知這句話並沒有說完嗎?其實“說曹操,曹操到”後面還有半句,而且這後半句的背後還有著一個非常滑稽可笑的故事,話說這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呢?為何後來卻無人敢提呢?一起來看看這句民諺背後的故事吧。

說曹操,曹操到

“說曹操,曹操到”,現今一般形容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需要的人總能及時出現提供援助,有褒獎他人之意。話說這句話怎麼來的呢?主要源自《三國演義》中,曹操救漢獻帝的故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董卓霸京師,將漢獻帝扶上了帝位,但獻帝不過一傀儡,朝政大權皆由董卓所控。由於董卓殘暴不仁,為禍天下,終在司徒王允和呂布合力之下被剷除,獻帝本以為大患得除,有望振興漢室,怎料董卓部將李催郭汜作亂,獻帝無奈只得逃離皇城,然而後有叛軍追殺,獻帝在臣子的建議下便只得請曹操相助,話說曹操聽聞獻帝危急,立即便命夏侯惇率許褚,典韋前往救駕,後又親自引大軍來援,獻帝見此非常感動,便說道:“曹將軍真社稷之臣也!”,由於曹操行軍迅速,救援及時,故後來便有了“說曹操,曹操到”之言。

當面錯過,豈不可笑

“說曹操,曹操到”,這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呢?便是:“當面錯過,豈不可笑!”,這後半句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得從曹操和呂布之間發生過的一個滑稽故事說起了。

話說當年曹操初征呂布,在濮陽之戰中,呂布與謀士陳宮謀劃對曹之策,後施以詐降之法,曹操果然上當,被誘至城中,結果被呂布打了伏擊,曹操的士卒四下逃竄,曹操一個人也在亂軍中搖擺,這時恰好被呂布撞見,只不過當時呂布與曹操並未謀面,不認得曹操,於是便用戟指著曹操的頭盔說到:

“曹操何在?”

此時曹操慌忙指向前方說到:

“騎黃馬者是。”

結果呂布就此錯過了真的曹操,於是後來人們在談起這件烏龍時,便引申出了“當面錯過,豈不可笑。”之言。因兩句都與曹操有關,且連貫更具一番韻味,固有“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的民諺。

後句無人提及的原因

其一:後半句是嘲諷曹操狼狽敗戰的事情,當年曹操統一北方,位極人臣,曹家後人後來代漢,建立大魏,時人自然不敢再說這句話來取笑曹操。

其二:這句話說出來對人有嘲諷之意,所以現在的人也一般不說,說多了容易得罪人。

這便是“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背後的故事。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來自於一個有趣的故事。



東漢有名無實,漢獻帝像個小傀儡被董卓控制,袁紹率關東軍征討董卓,董卓挾著漢獻帝跑到長安,後來董卓被呂布殺害。

後來悲催的漢獻帝又被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控制,好在他們二人,為了爭奪漢獻帝的控制權,鬥爭激烈。漢獻帝趁機脫險,李郭二人一看煮熟的鴨子要飛了,二人又立即合兵去追拿漢獻帝。


漢獻帝正跑的大汗淋漓驚魂未定,二人的聯兵快要追殺到逃生隊面前。這時漢獻帝的手下,懷著僥倖的心理,向漢獻帝推薦曹操,說曹操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話剛說完,李郭二人的聯軍已經殺到,正在這千鈞一髮的時機,夏侯惇奉曹操之命,就像從天而降“保駕”漢獻帝成功脫險,並將李郭聯軍打敗。曹操理所當然,被加封官職。從此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說法。多用於兩方正在談論一個人時,被提及的這個人就突然來到面前。

那麼這句話的後半句是什麼,怎麼來的呢?這裡又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接著上一個故事,曹操不甘心在漢獻帝的手下當官,他有更大的野心,他想做人上人。所以曹操就控制了天子,開始解天子之口,控制天下諸侯,權傾朝野。 呂布是三國第一奇才猛將,他能左右所有戰局,所以曹劉都想得到他,但是誰都不能保證能駕馭了呂布,因為呂布利字當頭,誰給他好處他就歸向誰。

曹劉權衡利弊,認為呂布的存在對誰來說都是一個禍害。所以他們二人都想殺了呂布, 於是曹劉就決定聯合捉呂布。在一次大戰中,曹操輸給了呂布,被迫後撤。曹操不甘心失敗,他利用突襲的方式偷襲呂布,結果又被呂布打的潰敗而逃,曹操恨不能坐飛機遠離呂布,可惜沒有飛機,曹操只好喬裝打扮像做了易容術似的。此時的呂布鐵定了心要活捉曹操,他捉住一個小兵就問,曹操去了哪裡?而這個小兵就是曹操本人,實在是太搞笑了!呂布愣是沒認出來。後來曹操率大軍親征呂布所駐的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堅守。兩個月後,呂布在睡覺時被手下人捆綁開城門投降。曹操下令將呂布勒死,並割下腦袋示眾。


所以“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當時是諷刺呂布有眼無珠。一代名將死的慘烈,也許是後人對他的尊重吧,一般不會用下半句了。


小姐姐講史


作為一個山東人,有書君對於這句話真是再熟悉不過了,山東人聊天的時候經常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山東人就是邪,說曹操,曹操到!”

即便是這麼喜歡唸叨這句話的山東人,知道“說曹操,曹操就到”還有後半句的人也是鳳毛麟角。這句話是這樣說的:“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後半句話還要從曹操和呂布在戰場上的一次“烏龍事件”說起:

話說,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逐漸壯大,曹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數城,士氣正盛的曹操準備繼續一鼓作氣拿下軍事重鎮徐州城。

曹操沒有料到的是,他麾下的幾員大將居然在大軍攻城略地的緊要時刻和呂布勾結密謀至他於死地。

戰場之上,曹操被軍中叛將用激將法引到城中,大軍開始了與徐州陶謙的較量。

就在戰事打的難分難捨之際,呂布在曹操軍中叛將的協助下從後方佈陣包抄曹軍。

前有陶謙的牽制,後有呂布的追殺,曹軍腹面受敵,曹操也是命懸一線。

呂布見時機成熟,手持方天畫戟、身騎赤兔馬殺到城內,途中攔住曹軍一名士兵問:“曹操哪?”士兵掩面哆嗦著答到:“前面騎馬的便是。”呂布二話不說,追上前去將人斬殺!

呂布以為曹操已死,大喜過望,放鬆了對其餘士兵的圍剿。

塾不知,呂布放走的那名士兵才是喬裝過後的曹操本人!呂布也因此喪失了除掉曹操這個勁敵的最佳時機。

後來,戰場上的這件事流傳開來,被大家傳為笑談,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就到”後面這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三國演義》原文這樣說到: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句話為什麼沒被大家所熟知哪?

這場戰役,曹操躲過一劫之後在部下的護送之下狼狽逃回營中。呂布聰明反被聰明誤,放虎歸山失去了斬殺曹操的最好時機。

對於兩人來說,這都是一次不光彩的經歷,所以也沒有人敢在曹操和呂布面前提起這句話,正史當中也鮮有記載這件事的,久而久之就被大家遺忘了。

而這前半句就不同了,“說曹操,曹操就到”被大家熟知要從曹操救漢獻帝一事說起:

董卓死後。

呂布麾下以李催與郭汜為代表的幾員大將密謀造反,李郭二人挾持了當時手中並無實權的傀儡皇帝漢獻帝。

就在漢獻帝束手無策之時,李郭二人居然因為互相猜忌而大打出手,宮中所有守備都被二人作為對抗的兵力,導致看守鬆懈,漢獻帝這才趁亂逃出宮中。

逃亡路上,李郭二人一路追殺情況十分危急。

千鈞一髮之時,漢獻帝手下舉薦說曹操可前來救駕,漢獻帝便立即派信使前往送信。

不料信使還未出發。

前方就傳回曹操前來救駕的消息,漢獻帝隨即感慨道:“說曹操,曹操就到。”

對於漢獻帝的感慨其實還有另一層深意:曹操生性多疑,麾下耳目眾多,漢獻帝震驚曹操出兵之迅速,也不免有所懷疑。

究竟是曹操出兵迅速還是曹操早就伺機而動,難道早就猜到漢獻帝會來召?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領兵打仗之人,兵貴神速,“說曹操,曹操就到”不僅是贊他英勇救主。

更為他和他的軍隊增添了一絲“神出鬼沒”的神秘色彩,讓與他交戰之人多了幾分忌憚。所以,曹操也樂得讓這句話流傳下來。


有書博物館


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句俗語產生的背景是呂布和曹孟德之間的戰爭。


在這次戰鬥中,由於曹孟德的疏忽大意,呂布佔了上風。


正當呂布要乘勝追擊,試圖抓拿曹操的時候,無奈因自己並不認識曹操,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就讓他輕易地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了。


這句話應該在當時是被流傳開的,但是人們往往只講前半句,不講後半句。


原因如下。這後半句是得罪人的。


無論是對於曹孟德還是呂布,這後半句都是嘲諷的意思。


常勝將軍呂布,戰功赫赫,曾贏得過無數的戰役。


偏偏在和曹操的這場戰爭中,呂布雖然是贏面的,但是卻讓曹操在自己眼皮底下溜走了。這簡直就是他光輝人生上的汙點。


所以,日後就算有人提起這個事件,也絕不敢在呂布的耳目底下提這後半句。


揭大將軍的傷疤,和摸老虎屁股沒啥兩樣,自然不敢提起。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一生戰功無數,威名赫赫。而且曹操這個人極其驕傲,他的人生哪裡容得下失敗。


和呂布的這次戰爭,如果不是曹操的自負,也不會失敗得這麼慘。


戰爭失利,還被仇敵死死追趕。就算仇敵在眼前也無法抗衡,只能耍滑頭趁機開溜。


所以,曹孟德也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陰影經歷,更不會容許別人去提起。


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傷疤被揭,無論是像呂布曹孟德這樣的偉人,還是我們普通平凡的人。


於這樣的兩位大人物而言,不許提起,是為了自己的顏面。


於普通大眾而言,是人們畏懼權勢,免得惹來殺身之禍。


有書知道


估計曹操自己都想不到,“曹操”這個名字會用這樣的方式在百姓口中流傳下來。

清代毛宗崗評三國演義時看到,“呂布濮陽之戰大敗曹操後,遇一“小兵”,呂布問其曹操在何處,誰知道這個小兵就是曹操,“小兵”亂指一個方向,以此曹操揀了一條命”,有感而發“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至於為何無人敢提,小編認為加上後半句後,原有的意思就變了,作為一個特定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有其特定含義。所以不是不敢提,只是不用提。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出現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諺語,只是很多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例如“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諺語,大家都很熟悉,其實它還有下半句,更是妙,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說曹操,曹操到”現如今形容對方出其不意的出現在說話者面前,常常給人驚喜。實際上,這句諺語是有一段三國曆史小故事的。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後來在王允的連環計下,死於呂布之手。在董卓死後,他的手下李傕與郭汜為了爭奪漢獻帝,搞起了火拼,漢獻帝乘機逃跑。



然而不久之後,李郭二人合兵一處後繼續追拿漢獻帝。事情緊急,就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還沒有出發,敵人就出現在了眼前。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軍出現,救了漢獻帝。面對此情此景,漢獻帝不由自主的說出了“說曹操。曹操到”這麼一句話,誰知道後來就流傳開來了。

實際上,這句諺語還有下半句,當然也跟曹操有關係了,並且還有一個主角是呂布。想當年,呂布在脫離董卓後,也有自己的一支軍事力量,當然也有自己的小地盤,並且離曹操不遠,時刻威脅著曹操。曹操很不爽,就帶兵去討伐呂布。呂布是一個猛人,在初次交戰的時候,曹操慘敗,丟盔棄甲,狼狽逃跑。

於是,呂布帶兵追趕,由於當時曹操狼狽不堪,絲毫沒有一點統帥的樣子,以至於呂布追上來,都沒有認出來他。呂布還認為曹操就是一個老兵,並且逼問曹操:“曹操在哪裡?”曹操靈機一動,隨手指了一個方向,呂布就離開了。因此,曹操得以逃出生天。



此事之後,就出現了“當面錯過,實在好笑”這句諺語,因為都與曹操有關,因此它也成了“說曹操,曹操到”的後半句。只是這後半句“當面錯過,實在好笑”更多的是具有嘲笑意味,因此很少被人提及,反而是前半句說曹操,曹操到”大火,一直流傳下來,而後半句“當面錯過,實在好笑”則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為人所熟知。


密探零零發


說曹操,曹操到。這出自《三國演義》,然沒有後半句。


什麼意思?宋丹丹、趙本山的小品《火炬手》中說“史上誰跑得最快”?宋丹丹迅速作答“曹操!”為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誰跑得過他呢?

日常語境之中,所用的意思就是這個。順口,而簡單。語意直明!

但毛評本的《三國演義》出現了後半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是毛聲山、毛宗 崗父子在羅貫中原著基礎上,修改,並作點評。

後半句話,也就是點評時所說。類似耳熟能詳的歇後語。

這來自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


陳宮向呂布獻計,讓濮陽城中富 戶田氏向曹操傳遞假消息,說:“民心大怨,呂布被迫去了黎陽,此時濮陽城內空虛,可攻,我為內應,城上白旗‘義’字為號。”

夜裡,曹操果真率兵前來,如願中計。

之後,四處逃竄,典韋三進火城,四處尋覓曹操,未果。

曹操本是想走南門,但四處敵兵狙擊,無奈轉為北門,那時,火光沖天,恰逢拿戟駕馬衝來的呂布。

曹操必死?他靈機一動,用手掩面,加鞭縱馬通過。

不料呂布也拍馬跟上前來,他的戟碰了碰曹操的頭盔,問道:“曹操何在?”


曹操反手就一指,“前騎黃馬快速奔走者,是他……”

呂布又縱馬追趕。

由此,點評道“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再想到那個場面,我笑了……很滑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