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行香子

蘇軾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這首詞於元祐八年(1093)五月,作於定州。在一個清新美麗的月夜裡,詩人斟滿酒,品嚐著難得的悠閒時刻。在寂靜無人的夜裡,對月對酒,正是思索人生的時刻。平日裡人們為了那些浮名浮利,勞心費神,其實人生如白駒過隙,烈火焚石,夢中之身,短暫而虛無,又何必斤斤計較於那些身外之物呢?詩人在這裡連用三個比喻,"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來說明人生的短暫和虛無。面對如此人生,在下闕里,詩人勸誡人們要放得下,以平常心來看待世事,不汲汲於名利,便能得到真正快樂的心情,若是機緣巧合,回去做個無所事事的閒人,"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那才是真正逍遙快樂悠閒生活。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這首詞滿浸著道家和佛家的出世思想,也是蘇軾嚮往而不能得到的生活方式。事實上,蘇軾一生都在官場裡奔波,老年更是遠竄南荒,從海南歸來後不久即駕鶴西去,從來也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生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正因為無法得到,所以才念念不忘。

蘇軾的詞多以哲理深邃見長,這首《述懷》極有代表性。他從深夜賞月對景,爾後反省人生要淡泊功名,畢竟時光易逝,光陰催人老,所以得出結論:不如遠離貪慾,退隱還鄉,在悠然自得中享受一種恬淡卻有情趣的人生。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快樂逍遙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