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某個時期,我們也會產生這種想法:多想放棄一切做個閒散之人,每日裡聽聽音樂,喝喝小酒,看看浮雲。

其實,這種想法也不見得一定是消極頹廢的,我們不過是想學古人找個理由讓心靈休憩片刻罷了。

一起來看蘇軾的《行香子·述懷》: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宋·蘇軾

註釋

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內藏風帆十幅。酒滿一分則一帆舉,十分為全滿。

虛苦:徒勞,無意義的勞苦。

嘆隙中駒:感嘆人生短促, 如快馬馳過隙縫。

石中火,夢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擊石迸出一閃即滅的火花,像在夢境中短暫的經歷。

開口誰親:有話對誰說,誰是知音呢?

陶陶:無憂無慮,單純快樂的樣子。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賞析

此詞的寫作時間不可確考,從思想內容來看,應是蘇軾在宋哲宗元祐時期(1086—1093)的作品。當時宋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持朝政,罷行新法,起用舊派,蘇軾受到特殊恩遇。元祐元年(1086)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的重位。但是政敵朱光庭、黃慶基等人多次以類似“烏臺詩案”之事欲再度誣陷蘇軾,因高太后的保護,他雖未受害,但卻使他對官場生活無比厭倦,感到“心形俱悴”,產生退隱思想。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環境“清夜無塵,月色如銀”,此種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靜之後才能感到,與日間塵世的喧囂判若兩個世界。“酒斟時、須滿十分”,把酒對月常是詩人的一種雅興,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斟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蘇軾正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因而他這時沒有“把酒問青天”也沒有“起舞弄清影”,而是嚴肅地思索人生的意義。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更是須臾即逝。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裡找出了三個習用的比喻:

1.《莊子·知北遊》雲:“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

2.《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

3.《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

蘇軾集中使用三個表示人生虛無的詞語,構成博喻,而且都有出處,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經過長期認真思索過的。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下片開頭,以感嘆的語氣補足關於人生虛無的認識。“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蘇軾在元祐時雖受朝廷恩遇,而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加以群小攻擊,故有是感。

他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他解脫的辦法是追求現實享樂,待有機會則乞身退隱——“且陶陶、樂盡天真”。只有經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復與獲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但最好的解脫方法莫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閒情逸致,這是我國文人理想的一種消極的生活方式。他們恬淡寡欲,並無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賞賜一點便能滿足,“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就足夠了。人生很短暫,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虛無,就像偶爾掠過牆縫的陽光、又像燧石取火閃過的火花,或者是黃粱一夢中一段不切實際的經歷,都是稍縱即逝、無法真正擁有的。與其浪費生命去追求名利浮雲,不如放下一切做個閒人,對一張琴、倒一壺酒、聽溪水潺潺、看白雲飄飄,享受當下的美好自在。

此詞雖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悶、消極情緒,但“且陶陶、樂盡天真”的主題,基調卻是開朗明快的。而詞中語言的暢達、音韻的和諧,正好與這一基調一致,形式與內容完美地融合起來。據宋人洪邁《容齋四筆》所記,南宋紹興初年就有人略改動蘇軾此詞,以諷刺朝廷削減給官員的額外賞賜名目,致使當局停止討論施行。可見它在宋代文人中甚為流傳,能引起一些不滿現實的士大夫的情感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