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霍德·利普森教授

有自我意識是什麼樣的?

人類自身其實就是有自我意識的生命體,那作為有自我意識的生命體,你想過自我意識是指哪些特徵嗎?指尖科技說小編先跟你探討一下:

1.主動做事情。就是說在沒有其他人控制的情況下,它可以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

2.有自知之明。其實就是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例如動物和人都知道自己是會死的,那就不會平白無故去摸電門;知道自己跑步不會比汽車快,就不會跟汽車賽跑。

3.有應激性,會自我學習。生物都有應激性,會趨吉避凶,這大概是自我學習最初的動力。如果遇到環境改變,也可以適應環境。

從上面3個角度分析,其實動物本身也有自我意識,而相比之下,人類的自我意識更加複雜,能從更多方面瞭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容貌等等。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人類的意識非常複雜

有意識的機器人橫空出世

過去我們一度認為有意識的人工智能非常遙遠,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卻默默的為我們創造出來能自我感知的機器人。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霍德·利普森教授

項目領導者霍德·利普森教授,先展示了一個六足行走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在硬件上,六條腿上的電機是足夠讓機器人可以向前運動的,就好像昆蟲一樣。但是機器人的軟件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控制機器人運動的程序(所以機器人一開始並不會走路)。只有一個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能感知的,只有機器人身上的體態和位置數據。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六足行走機器人

研究人員為人工智能的動作給獎勵,就好像訓練小狗的時候給獎勵一樣。當機器人移動的方向和人想要的一致,就給獎勵。開始運行時機器人自己的六條腿亂動,到了後面,在獎勵機制下,機器人不斷嘗試,最終學會了走路!可以非常協調的控制6條腿運動,甚至可以獨立控制單條腿。

這個六足機器人的運動,是兼顧自主運動、知道自己界限和自我學習的。實際上,就有了自我感知能力,或者說自我意識。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四足機器人運動原理

研究人員又把機器人走路難度加大,讓它只有四條腿,而且從動作來看,機器人身上電機足夠使機器人像螃蟹一樣爬行。結果機器人自己動了一段時間,並在獎勵下也可以爬行了,但非常意外,機器人並沒有像螃蟹一樣爬行,而是形成了一個非常怪異的蠕動。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四足機器人的怪異蠕動

四足機器人的現象表明,機器人的學習的結果很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四足機器人細節

自我複製

我們知道人類和動物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繁殖,也就是不斷複製個體,可能你想不到,當機器人有自我意識後,他們居然也會自我複製,這個也是研究團隊的重大發現之一,這也是可能導致機器人不可控的最大隱患。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機器人複製

這個是一個硬件上非常特殊的機器人,每一塊有點像骰子,而且多個“骰子”可以自由組合,而且還可以吸納新的骰子。一開始這個機器人只有3個骰子,把新的骰子放在這個機器人旁邊,機器人可以吸納新的骰子進來。當機器人自己一共有6塊骰子的時候,它最終會把骰子分成2個3等份。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原本只有3個完整“骰子”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加入了3個骰子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穩定後,變成了2個3骰子的獨立機器人

發現了嗎?從1個3塊骰子的機器人,吸納其他骰子後,變成了2個3塊骰子分離的機器人--機器人在自我複製。

霍德·利普森教授除了從機器人角度,也從人工智能遊戲模擬的角度,得到了類似結果。而霍德·利普森教授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會這樣,也許為了避免恐慌,科學家更多從積極的角度看這些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而且這些研究進展本身,是跨領域的,其很可能也預示了一些生物的基本規律。對這些機器人的研究,對人類認識自己和認識生命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有自我意識機器人橫空出世,還能自我複製,專家表示需警惕其失控

霍德·利普森教授認為對未來機器人研究很有意義

專家表示要警惕

同時一些專家也指出,該研究結果表明,人工意識當只存在軟件上,可控性會比較高;但是當和硬件結合,可控性顯然就降低了很多,出現了很多預料不到的結果。為了避免機器人失控,我們都需要考慮技術發展的雙面性,並提前思考防範方案。指尖科技說和你一起了解最新科技,感受意識的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