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概況

晉州市隸屬於 河北省 石家莊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截至2014年4月,晉州市總面積619平方公里,人口53.8萬(2010年底),其中城鎮人口15萬,轄9鎮1鄉、3個工業園區,224個行政村。

晉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表由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石黃高速公路、 307國道、 衡井公路和石德鐵路橫穿市域。

晉州有2500多年的文化歷史,是《魏書》的作者魏收、大唐名相魏徵的故里。出土的唐代藥碾,為國家一級文物,被稱為 國寶。晉州還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鴨梨之鄉”。

2019年1月,晉州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晉州市有2500餘年文字可考的歷史。

春秋時設鼓國,子爵,屬晉國,都鼓聚(今十里鋪村)。

戰國分屬中山國和趙國,設城邑下曲陽(今鼓城村)、昔陽(今十里鋪村)。

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市境置3縣:下曲陽、臨平、安鄉。下曲陽縣治今鼓城村,為都尉治;臨平縣治今古城寨村;安鄉縣治今侯城村。三縣均屬鉅鹿郡。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省臨平、安鄉二縣入下曲陽縣。

北朝北魏時期下曲陽縣改名曲陽縣,屬定州鉅鹿郡;鉅鹿郡治由癭陶(今寧晉縣西南)移到曲陽縣(今晉州市鼓城村)。時鉅鹿郡轄曲陽、高城(今藁城市西南)、梟(今辛集市東南)3縣。

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概況

地圖

北齊時省曲陽縣入高城縣(今藁城市),屬鉅鹿郡,郡治原曲陽縣。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從高城縣分置昔陽縣,縣治在原曲陽縣舊址東2.5千米處,即今晉州市區;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昔陽縣改稱鼓城縣,均屬定州。

宋端拱初(公元988年),鼓城改屬祁州。

宋熙寧六年(公元1072年),省深澤縣為鎮,入鼓城。

宋嘉定八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年)在鼓城縣治設晉州,轄鼓城1縣。宋嘉熙二年、蒙古窩闊臺十年(公元1238年)撤晉州,置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治鼓城縣,轄鼓城、安平、饒陽、武強4縣。宋景定二年、蒙古忽必烈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六月,於鼓城縣治復設晉州,轄縣未變。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省鼓城用勁入晉州。晉州轄安平、饒陽、武強三縣。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晉州為直隸州,轄無極、藁城2縣;原轄安平等3縣歸屬深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晉州改為散州,屬正定府,不轄縣;原轄無極、藁城歸正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晉州為晉縣。

1991年撤晉縣設晉州市後,歸石家莊市管轄,為石家莊下屬縣級市。

位置境域

晉州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滹沱河河流域,在東經114°58'20''至115°12'30''、北緯37°47'30''至38°09'30''之間。晉州市東西寬20.7千米,南北長41.5千米,總面積619平方千米。四周與辛集市、深澤縣、藁城市、趙縣、寧晉縣相鄰。市區晉州鎮居市境中北部偏西,在東經115°,北緯38°,西距省會石家莊市50千米,東北距首都北京300千米。[3]

地形地貌

晉州市地處滹沱河和滏陽河沖積扇的交匯處,地勢平緩開曠。地表由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市境西北部海拔高度45米,市境東南部海拔高度35米,相對高差10米,自然坡降1/2000左右。由於滹沱河歷史上幾十次決堤改道,古河道呈樹枝狀分佈晉州市,形成大片近東西向延長的沙窪地、沙丘和緩崗,地質多為潮土、褐潮土和少量風沙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地表沉積物多不顯層理,而深部層理完整清晰。經多年農田基本建設,地面較前平整。但境內主要古河道遺蹟仍依稀可見。

[3]

氣候特徵

晉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多風,晴多雨少,多偏南風。夏季炎熱多雨初夏乾熱;盛夏多東南風,高溫、高溼、多雨。秋季晝暖夜涼,初秋多連陰雨;中秋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晚秋多西北風,晴朗少雲但降溫快。冬季寒冷少雪,盛行西北風,溫度低,溼度小,降水少,乾燥寒蛉。年平均積溫基本滿足一年兩熟耕作制需要。[3]

水文狀況

晉州市境內僅有滹沱河流經西北部的教公、於家莊、北張家莊等6村,境內流程約13.5千米,流域面積70.84平方千米。河道彎曲多變,上游寬下游窄,呈不規則喇叭型。其流量年際年內變化很大,曾通過615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現設計洩洪標準3300立方米/秒。此河本世紀60年代為間歇性河流,80年代汛期亦無水,90年代恢復為間歇性河流。

土地資源

晉州市全境皆平原,總面積619平方千米。1997年末晉州市耕地40917公頃,人均耕地1.22畝。1998年末晉州市耕地40857公頃,人均耕地1.20畝。2000年末晉州市耕地40681公頃,人均耕地1.195畝。

[4]

水資源

晉州市降水量為河北省最小的縣市之一;地表水已無地表徑流,只有滹沱河和石津況乾渠過境水,但未能利用,地下水欠豐富。市境南部有地下溫泉,。截至2007年,已成井4眼,熱水出井溫度低的45℃,最高的78℃。日出水量最少的94立方米,最多的1979立方米。[4]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晉州市市境西南部埋藏較豐富硫化氫天然氣。探明油氣16層,厚度53.44米。

魏徵公園位於晉州市市區西南部,是晉州人民為紀念祖籍晉州龐表村的大唐貞觀名相,被後人譽為“

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概況

魏徵公園

千秋金鑑”的魏徵興建的。始建於1994年10月,1996年10月一期工程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公園佔地面積706萬平方米,是一座集紀念、觀賞、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18]

周家莊採摘園位於河北省晉州市東郊,西距省會石家莊市50千米。石黃高速、石德鐵路、307國道穿鄉而過,交通便捷。每年的梨花節都會在這裡舉辦,已舉辦過五屆。遊客可以在這裡賞萬畝梨花,感受大集體,體會周家莊旅遊“特”、“美”、“樂”三大特點。

漢京觀遺址位於今東、西子城村之間,佔地50畝。東漢中平元年(184)十一月,黃巾軍首領張寶率軍和皇甫嵩激戰於下曲陽(今晉州市),張寶戰死,全軍10萬餘人被殺。皇甫嵩於此築京觀。清末民初,百姓捐資建仙祠仙洞數個,後塌壞淨盡。數十年間村民在此取土,京觀漸夷為平地。[19]

朱明墳(大尚村古墓群)位於今大尚村北邊,屬明清古墓,盤龍形佈局,有墳230餘座,今有石碑27通,其中明代兩通。該墓群所葬為朱元璋堂兄朱公的後裔,相傳,朱元璋稱帝南京後,朱公任鎮京將軍,後因奸佞誣陷而被抄斬,朱公二子從南京朱家巷逃出,其一逃至晉州市該村居住下來。據傳,該墓葬佈局為放其逃跑的軍師劉伯溫繪圖。

[19]

飛來石《晉縣誌料》載:“元初,狂風一夜石自飛來,因名曰飛來石。其形玲瓏可愛,宛如太湖石,因創修一寺名盤石寺,置石寺內以祀之。寺址在城西門內。現寺已廢,故址猶存,碑尚峙立。前修一理教公所,石存其內。”建國後,石於文化館內收藏。存於石家莊市烈士陵園內。[19]

晉州市烈士陵園1946年秋始建於舊城大街西段路北舊孔殿前,東鄰禮堂,南毗戲樓。1955年竣工,佔地約半畝。建有烈士公墓、烈士碑亭各1座。1963年4月將戲樓改建為烈士館,內存烈士英名錄和部分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