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概況

新都區隸屬四川省成都市,位於“天府之國”川西平原腹心地帶,成都市北郊,東經103°54′02″~104°16′54″、北緯30°40′40″~30°57′58″之間,北與成都市彭州、德陽市廣漢市毗鄰,東鄰成都市青白江區,西與成都市郫都區接壤,南與成都市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相連,是成都市的都市新區(城北)副中心,是成都市八大新型衛星城之一,是成德綿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地處成都城市發展北中軸線上,是“蓉歐快鐵”和“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

[1]

新都歷史悠久,建治於春秋末期,距今近2800年曆史,歷史上被譽為“蜀中寶玉”、“天府明珠”,素有“天府糧倉”之稱。唐初複名新都縣,其後不變。2001年11月15日,撤銷新都縣,設立成都市新都區。[2]

新都屬於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面積4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88.39萬人(2016年)[3],轄13個鎮(街道)、255個村(社區)。

2018年11月,新都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榜單,排名第73位。

新都區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期間成都平原是在成都拗陷基礎上發育起來的地貌格局,延展方向受龍門山斷裂帶與龍泉山斷裂帶的控制。它在古老構造的基礎上,表現為間歇性的差異抬升和下降,構成平壩和臺地,其上第四系堆積深厚。境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度2‰-3‰,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利濟鎮公毅村海拔572米,新繁鎮外西街海拔536米,新都街道通站路海拔494米,石板灘鎮西江河邊海拔476米。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概況

新都區賞花

全區最高點在三河街道松柏村西部,海拔584米。最低點在泰興鎮先豐村東部,海拔472米,高低差112米。丘陵中部凸起,相對比高20-50米,呈馬鞍狀,坡緩長,谷寬坦。依其成因,可歸為侵蝕堆積地形類。

河流

成都平原覆蓋著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由都江堰經郫都區到成都一線為沖積扇中脊,兩側地勢較低,都江堰到金堂的蒲陽河—清白江、柏條河—毗河河道長約100公里,地面坡降平均2.1‰,金堂方向自然分水。受季風和北部山體屏障的影響,本地區降水較為豐沛,水源補給充分。清白江、毗河的各分水口,多集中在右岸,溪河縱橫,奔向東南,反映平壩從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沱江分岷江水源的清白江、毗河,匯入沱江,與岷江一起形成雙生河流。清白江右岸的錦水河、蟆水河、督橋河,流向基本上與地面徑流一致。又龍泉山西側東山臺地發源的西江河山溪水,自南向東北流,反映基岩向成都斷陷傾斜的趨勢。各河流的徑流年內變化具有明顯的夏洪、秋汛等特點。每年4~6月水量逐漸增加,水位上漲,徑流隨之增加;6月開始進入汛期,7~8月達到高峰。10月以後,水位開始下降,汛期也隨之結束。1~4月為枯水期。由於雨水在年內分配不均及地形等影響,造成各河流漲落急驟,水位流量過程線呈連續峰型。

清白江(漢代稱湔水)集水面積301平方公里,安全流量1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1250立方米/秒。從寶瓶口河底高程718米引水而下,上游蒲陽河流繞灌、彭山麓,左岸承受各山溪暴雨徑流,常出現暴漲暴落的大洪水,汛期洪峰流量800—12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大,含沙量也大,洪後堰口多淤積。河流經火燒堰河邊高程575米,清白江大橋河邊高程545米,興隆渡河邊高程532米,三岔渡河邊高程507米,高橋渡河邊高程506米,三邑橋河邊高程497米,流到金堂縣趙鎮高程440米。

錦水河(南北朝稱湔氵臾口)清白江石壩子魚嘴,左支清白江,右支錦水河。錦水河在清白江右岸的凹岸引水,少進沙,進口高程為584米。流經來薰橋河邊高程527米,天緣橋河邊高程493米。

蟆水河從清白江上游右岸平闖口凹岸引水,進水口前江裡有河心洲,隨江水挾帶的沙石,沿主河槽排往下游,蟆水河多引取清水。平闖口進水河邊高程599米,流經臥龍橋河邊高程536米,蟆水橋河邊高程524米。

毗河(戰國時代稱沱)集水面積174平方公里,安全流量4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314立方米/秒。上游柏條河,隨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的地勢向東南流,水流被龍泉山餘脈所阻,毗河沿鳳凰山、天回山、繁陽山、木蘭山北麓折向東流,流至金北丘陵與雲頂山之間奪路而去,與清白江合流。毗河主要為區間排洪河道,石堤堰上府河口水位高程達到537米,上游柏條河及徐堰河的洪水由毗河排洩。毗河流經龍橋河邊高程522米,毗橋河邊高程491米,芶家灘河邊高程481米,流經張庵橋河邊高程476米,瓦窯灘高程474米。

西江河(唐代稱汝江)上源從龍泉山脈中段西側山地匯諸山溪水,多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北流至新都區石板灘鎮河底高程465米,東北流注毗河右岸姚渡場上游河邊高程458米。訊期洪峰高、來勢猛、易成災。

地下水

成都平原,由於第四紀以來龍門山褶斷帶繼承性的急劇上升,龍泉山褶斷帶的相對隆起和多期冰川活動,從而使作為平原基底的成都斷陷,新都區境內沉積了厚25~200米左右的第四系。平壩以第三冰期堆積的沖積泥砂礫卵石層為主。其中清白江以北的清流、利濟鄉為冰後期近代河流堆積的沖積泥砂礫卵石層。東南緩丘臺地上部地層大部為第三冰期堆積的黏土。其中三河鄉與成都磨盤山相連的石子嶺、回龍山也零星保存了一些第一冰期堆積的黃棕色泥礫。

平壩上部含水層一般埋深在1~5米。這沖積泥砂礫卵石潛水含水層,在新繁一帶厚約10.2~24.5米,新都附近厚約12~15米,平均厚度15米左右。據鑽探資料,桂湖鎮地下上部含水層厚度15米左右。平壩地下水上部含水層,變幅3~4米。近河變幅小,遠河變幅大,豐水期降雨增多,地下水位始終高於河水位,降雨滲入不斷地被河水所排洩。枯水季降雨減少,但因地處下游排洩段,有上游地下徑流補給,地下水得保持一定的穩定,因此變幅小。而河水回水的影響,僅能限於沿河呈帶狀。分佈面積約350平方公里,地下水儲量達6.30億立方米。在清流、利濟鄉屬於沖積砂礫卵石孔隙含水層,平均厚度約17米,埋深3米左右,變幅3米。從3月開始緩慢上升,7月達最高水位,翌年1~3月為最低水位。分佈面積35平方公里,地下水儲量1.071億立方米。清流、利濟鄉同處地下水溢出地段,1954年前泉凼523口。

平壩下部另一含水層埋深在40~80米左右,含水層由中下更新統冰水堆積含泥砂礫卵石層組成。

臺地的黏土層及黃棕色泥礫層,為基本無水或含水微弱的地層,層厚很不均勻,常有基岩露頭。基岩上層為砂頁岩,下層為砂岩。由於岩層破碎,選擇適宜位置,打井10米深,常可取得裂隙水。該層地下水位隨降雨和灌水的增減而有所變化,但變幅甚小。

平壩分佈第四系鬆散堆積砂礫卵石層孔隙水,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鈣。其中有個別地下水,位於古河流牛軛湖相堆積環境,因鐵錳含量超標而影響開採飲用。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概況

新都區

臺地分佈白堊系易風化的紅層砂泥岩裂隙水,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鈣/鎂。

氣候

新都區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絕對最高氣溫35.5℃,絕對最低氣溫-5.4℃。年平均相對溼度81.5%,無霜期271天,日照10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911.7毫米。

按照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編《中國氣候區劃》(1959年),新都區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溼潤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氣溫在16.2℃左右;雨量充足,累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累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01.3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32%;全年太陽總輻射值94.9千卡/釐米2;無霜期長,年平均為279天。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暖早,但不穩定;夏季炎熱,多暴雨;秋季降溫快,多綿陰雨;冬季乾燥,多雲霧。如以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就是夏、冬季較長,春、秋季較短。

區境雖絕大部分為平壩,但氣候隨地形、地勢也略有差異,氣溫隨地勢升高而遞減,而雨量、霜雪、雲霧隨地勢升高而漸增。

注:區氣象站資料,10年總結1次。

新都區氣候特徵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氣環流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勢、地貌是基本因素。

冬季高空為西風環流所控制,近地面層主要受蒙古高壓控制。這一冷高壓,常以偏北風進入區境,成為冬季降溫的重要因素。而北有秦嶺屏障,冬季寒潮不易入侵,與同緯度長江中下游相比,區境冬季較為溫暖。

春季蒙古高壓減弱逐漸西撤,而副熱帶高壓正漸增強,向西向北伸展,大地開始增溫。在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進退過程中,有時引來南北氣流的輻合,誘進了北方的冷氣流而帶來陰雨天氣,會造成“倒春寒”。由於副熱帶高壓僅開始,區境仍屬少雨季節。這時溫度回升快,蒸發強,易出現春旱。

夏季5月末到6月初,西風南支急流北躍,印度低壓伴隨著西南季風盛行代替了蒙古高壓,便帶來較多降水。7、8兩月,四川盆地西北部,因屬副熱帶高壓發散出來的暖溼氣流和北來的冷空氣交鋒地帶,形成大量降水。此外,青藏高原的西南低渦,在川西是主要生成地區之一。西南渦移入盆地及區境上空時,在夏季常引起雷暴和大雨、暴雨。1981年7月中旬特大暴雨洪水,西南渦是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秋季原來的印度低壓和西太平洋高壓控制的情況逐漸轉為印度高壓和蒙古高壓控制。由於盆地四周山地環繞,極鋒南撤緩慢,甚至出現準靜止狀態,故多秋綿雨。10月中旬,高空西風環流急劇向南擴展,南支西風急流重新建立,印度高壓再現,西南季風完全撤離四川。這時副熱帶高壓脊減弱,極鋒消失,盆地區及新都區雨季也隨之結束。

氣溫

平均氣溫區境氣溫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增高,也就是由東南隨著地勢的升高向西北而逐漸略有下降。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氣溫在16.2℃左右。西北部高寧、利濟、清流等鄉為15.8℃,新繁鎮16℃,桂湖鎮16.2℃,東南石板灘鎮16.4℃,氣溫高低相差0.6℃。

變化規律區境氣溫的年際變化規律,年平均氣溫為16.2℃,最高年為16.8℃(1963年),最低年為15.4℃(1976年),高低相差1.4℃。區境氣溫的月際變化規律,7月份平均氣溫最高為25.5℃,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為5.4℃,年較差為20.1℃。春季氣溫上升快,秋季氣溫下降快,夏季氣溫變化較小。區境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1960年6月),最低為零下5.4℃(1975年12月),極值相差41.4℃,大多數年份最高在33℃~35℃之間,最低在零下3℃左右。

積溫區境內大春作物生長季(3月1日~10月31日)>10℃的有效積溫為2551.9℃;小春作物生長季(10月1日~5月31日)>3℃有效積溫為2279.3℃。

地溫區境內年平均地溫,地層0釐米18.4℃、5釐米17.9℃、10釐米18℃、15釐米18℃、20釐米18.1℃。1965年7月,區境內地表極端最高溫度為64℃,比氣溫最高值36℃偏高將近一倍,且時間偏晚一些。1975年12月,地表最低溫度為零下7.8℃,比同時出現的氣溫最低值零下5.4℃還偏低2.4℃。

水溫區境內灌溉用水,引自都江堰岷江分流,岷江徑流來自高寒山地峽谷,主要是降雨,其次是地下水和融雪水的補給,它的特點是溫度低。在東流過程中,水溫逐漸增高。據1975~1976年測定資料,3~10月平均水溫,都江堰寶瓶口為14°C左右,流到區境內高寧鄉公毅村為16℃左右,流到新民鄉為17℃左右,流到石板灘鎮為19℃左右。桂湖鎮地下水水溫,夏季22℃,冬季7℃(1983年)。

霜日與無霜期區境累年平均無霜期279天,最長的是1962年有303天,最短的是1980年為261天。初霜期最早出現在11月4日(1962年),終霜期最晚是4月1日(1980年),一般初霜始於11月24日,終霜晚於3月5日,每年1月份霜日最多。

此外,區境內春季低溫冷害,3月中旬出現頻率為50%,下旬為55%,4月上旬為23%;秋季低溫冷害,9月上旬出現頻度為14%,中旬為45%,下旬為73%。寒潮多出現在12月至翌年2月或3月上中旬。

降水

空間分佈區境累年(1960~1981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降水分佈與氣溫相反,隨地勢升高而增多。從東南到西北增加139.2毫米左右。地處東南的木蘭鄉僅897.8毫米,西北的高寧鄉達1037毫米左右。

年際變化規律區境累年平均降水量909毫米,最多為1409.9毫米(1961年),最少為612毫米(1969年)。降水量在1967年以前,大多數年份在平均值以上。

季、月分配區境內降水量夏多冬少。夏半年佔全年降水量的88%,冬半年佔12%。夏季佔全年的60%,最多年可達76%,最少年達52%。冬季僅佔全年的2%,最多年只佔4%,最少年僅佔1%。秋季降水量略多於春季,易形成冬春偏旱,夏季偏澇。區境逐月降水量,7月最多,累年平均245.2毫米,最多年為480.4毫米。其次8月份,累年平均199.8毫米,最多年達329.2毫米。冬季12月和1月最少,僅5~6毫米。

降水日數和降水強度區境內日降水量>0.1毫米的降水日數,平均每年144天,各月中以5~7月、9~10月為最多,每月都在15天以上;夏收夏種的5月中、下旬,平均都是5天,最多年份為9天;秋收的8月下旬,平均為5天,最多為10天;9月上旬平均5天,最多8天,中旬平均5天,最多達10天。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數,每年平均9天,≥50毫米的暴雨日數每年平均3天,一日最大降水量為299.6毫米,出現在1981年7月13日。5~9月均可出現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降水量≥0.1毫米的連續出現降水日數,區境內最長達14天,出現在秋季。日降水量≤0.1毫米的連續無降水日數,區境內最長可達41天,出現在冬季。夏收夏種期間的連陰雨,累年,5月上旬出現過5年,頻率為24%;中旬出現8年,頻率為38%;下旬出現7年,頻率為33%。秋綿雨,累年,9月下旬出現過13年,頻率為59%;10月上旬出現10年,頻率為45%。又成都地區(包括新都)夜雨率,春季為81%,秋季為70%。

降雪和積雪區境內歷年降雪較少,累年平均降雪日數1.8天,其積雪日少於降雪日。1971年2月6日積雪深度8釐米,1976年12月27日積雪深度2釐米,1977年1月29日積雪深度3釐米。

降冰雹1960~1981年,出現過冰雹14次,70%以上出現在4~5月和8月。

此外,1960~1981年,夏季偏旱出現過8年,頻率為38%;伏旱(7~8月)出現過6年,頻率為26%。

其他

日照區境內累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01.3小時,最多年1655.5小時(1963年),最少年1153.4小時(1981年),最多年與最少年相差502.1小時。全年中8月份日照最多,平均是190.7小時,11月最少,平均僅71.9小時,最多與最少月相差118.8小時。區境內全年太陽總輻射值為94.9千卡/釐米2年,盛夏7、8月最多,分別為12.3千卡/釐米2月和11.8千卡/釐米2月。冬季較少,12月僅4.2千卡/釐米2月,為7月的三分之一。

蒸發量區境內蒸發量,1960~1966年,平均為956.8毫米。

溼度區境內相對溼度是秋季大,夏、冬、春季小。月變化是5月份較小,7、8、9月較大。日變化晨昏偏高,15時前後最低。

雲量區境累年平均總雲量(包括高、中、低),全年各月平均為8.2成。日平均總雲量<2.0成(晴天)日數全年僅15天,>8.0成(陰天)日數為239.7天,特點是晴天少,陰天多。

霧日區境累年霧日共出現998天,年平均47.5天。

氣壓區境累年平均氣壓957.1毫巴,12月平均氣壓最高為965.2毫巴,7月最低為946.6毫巴,最高月與最低月氣壓的差為18.6毫巴。氣壓的年際變化不很顯著,1966~1981年,平均氣壓為957.1毫巴,最高年為957.6毫巴(1973年),最低年為956.3毫巴(1966年),高低相差僅1.3毫巴。

風區境累年各風向平均頻率以北風最多,頻率為8%;其次是東北風,頻率為7%;但靜風佔48%。累年平均風速為1米/秒,5月份最大僅有1.3米/秒,12月份最小隻有0.6米/秒。累年≥8級的大風,1963年3次,1964年1次,1965年4次,1966年1次,1967年2次,1968年2次,1971年1次,1975年2次,1981年1次。

植被

新都區原始森林植被資源豐富。但因受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原始植被早經破壞,由複雜向單純演變,已發展為水田農業地帶。

區境內植被類型,要求溫暖溼潤、無霜期長的生態環境。主要植被類型有:

農田植被農作物栽培覆蓋率為63.04%。田間雜草水生有稗子草、三稜草、慈姑草、水案板、四瓣草、剪刀草、水芋荷、鴨舌草、浮萍、牛毛氈、藻草、青苔、鴨兒芹、水牛草;旱生有看麥娘、鋸鋸藤、麥麥草、蠻油菜、苦豬草、鵝兒腸、面根藤、棉花草、灰灰萊。

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由樟科的香樟、楠木;芸香科的柑、橘、橙、柚;木犀科的桂樹、女貞;桃金娘科的桉樹,常綠闊葉樹種組成。亞熱帶落葉闊葉林,主要由殼鬥科的青?樺木科的榿木,楊柳科的楊屬、柳屬,藍果樹科的喜樹(水冬瓜),胡桃科的楓楊(麻柳),懸鈴木科的法國梧桐,楝科的苦楝,薔薇科的梅、桃、李、蘋果、梨等落葉闊葉樹種組成。林內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都是草本。暖性針葉林,主要由杉木、柏木和杉柏科針葉樹種組成。暖性竹林,主要由慈竹、白甲竹、斑竹、硬頭黃、蘆竹組成。

緩丘植被除農作物及稀樹外,灌叢主要由黃荊、馬桑、刺梨、野枸杞和其他荊棘植物組成;草叢主要由巴茅、馬兒稈、絲茅草、山草、刺金瓜和羊齒植物組成。

野生植物

供食、飼、藥用的野生植物:

木本植物:五倍子、構樹、馬錢子、刺梨、野枸杞、野白茶樹、野花椒、三叉果、水白蠟、楊十條、桑寄生等;

藤本植物:七里香、金銀花、雞屎藤、菟絲子、排風藤、眉毛草等;

草本植物:車前草、散血草(泥鰍草)、龍膽草、蒲公英、蛇床子、鐵菜子、豬遼參、豬鼻孔、夏枯草、陳艾、菖蒲、薄荷、萱草(黃花)、益母草、二郎劍、馬齒莧、五加皮、金錢草、墨斗草、風寒草、肺經草、紅快子、吹吹草、燈心草、馬蹄草、透骨消、地黃瓜、星星草、酸酸草、白頭翁、麻斑竹、青蒿、白茅,蕁麻(霍麻)、魔芋、癩格寶草、打破碗花、水當歸、水黃連、香附子、淡竹葉、扁竹根、糯米草、餑餑艾、黃花艾、狗尾草、馬鞭稍、爬地草、瓦蓮花、地胡椒、刺蘿蔔、舒筋草、見腫消、水皂角、野蓼子、水蠟燭、野半夏、威靈仙、何首烏等;

菌類:榿木蕈、青槓蕈、菩提蕈、竹絲蕈、清糖蕈、馬蹄苞、三把菇、群羊蕈等。

特產:

竹葉柴胡,產於木蘭山和黃牛山,傘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藥。

白芨,俗名“白雞兒”,產於木蘭山,蘭科,多年生草本,以塊莖入藥。兩藥都是性微寒,味苦。

野生動物

哺乳類:野狗、草狐、野貓、水獺(魚貓子)、野兔、黃鼬(黃鼠狼)、鼠、田鼠、地老鼠、蝙蝠等;

爬行類:蛇、蜥蜴、龜、鱉等;

兩棲類:青蛙、蟾蜍等;

鳥類:喜鵲、烏鴉、麻雀、山鷓子、燕子、點水雀、黃鶯、烏鸝、白(紫)燕、四喜、杜鵑、布穀、戴勝、鵪鶉、啄木鳥、八哥、狐脰雀、黃偷雀、蠟嘴雀、叫叫、米鸚哥、豬屎雀、土畫眉、花臉雀、白頭翁、青頭姑、斑鳩、水斑鳩、馬伯勞、黃脰雀、翡翠(打魚雀)、鷺鷥、水雞、野鴨、秧雞、董雞、黃雞婆、白臉雞、半頭紅、哇子、貓頭鷹、桐花鳳、雁、青莊、鷹、鷂等;

魚類:鯉魚、鯽魚、鰱魚、沙鰮子、白甲魚、黃辣丁、墨線子、黃鰱魚、青波魚、桃花魚、細鱗、石巴子、船丁子、牛尾魚、油葫蘆、刀片子、烏棒魚、泥鰍、黃鱔、青鱔等;

甲殼類:螃蟹、蚌、蝦、田螺、蝸牛等;

昆蟲類:螞蟻、白螞蟻、蜘蛛、花蜘蛛、剃頭貓、壁繭、蠅虎、涎搭蟲、百節蟲、蜈蚣、草鞋蟲、豬兒蟲、毛蟲、煬辣子、糞蛆、蚯蚓、地鱉、地蝨子、竹蝨子、柴蟲、木蠹、牛角蜂、土蜂、狗屎蜂、綠兒、撲燈蛾、蝴蝶、黃(白)蛾兒、尺蠖、蜻蜒、七姑娘、蚱蟬、金蟬子、瓢蟲、蚜蟲、天牛、打卦蟲、推屎爬、地牯牛、土狗子、螢火蟲、蒼蠅、蚊子、默默蚊、牛虻、釘狗蟲、斑蝥、紅娘子、蟑螂、打屁蟲、水打屁蟲、筍子蟲、螳螂、蟋蟀、叫姑姑、油蚱蜢、蝗蟲、千石姑,豆子蟲、跳格蚤、醋蠓子、米牛牛、蠹魚、灶馬、水螞蟥、水爬蟲、水端公、水馬、蝌蚪、孑孓等。

特產:

鱖魚,一名刺潑魚,又叫桂花魚,巨口細鱗。清白江的興隆堰、三岔河、三邑橋,錦水舊河的雷家橋、天緣橋,毗河的斑竹園、泥巴沱原均產鱖魚。清白江又原產箭稈魚,形似柳葉,亦為特品。

區境內大型森林動物早已絕跡。20世紀50年代初期,各大河沿岸及緩丘地帶,尚可見到野兔、野貓、野狗不時出沒草叢、灌叢。平壩上喜鵲、烏鴉、山鷓子、鷺鷥、斑鳩、啄木鳥、貓頭鷹、鷹鷂在區城文廟、寶光寺、桂湖、龍藏寺、東湖,以及城鄉一些廟宇、院落、丘壟的大樹叢中做巢棲息繁殖。入夏被鳥銜食的泥鰍、黃鱔掛在樹枝或落掉樹腳下,散發腥臭。鵲噪晴,鳩喚雨。割麥栽秧時節,杜鵑、布穀鳴聲,隨處可聞。夏秋晨昏,蜻蜓成群在上空盤旋飛翔,覓食蚊蟲。黃雞婆、董雞在稻田鳴叫。清秋,雁群過境,多在清白江濱過夜。河溪稻田,游魚甚多。各類野生益、害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食物鏈。隨著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林棲動物銳減,代之而起的是齧齒類動物繁殖劇增。因家貓數量猛減,70年代,造成鼠害。80年代中期,野生的林棲動物和家貓的數量回升,鼠害漸減。鷺鷥等鳥類亦回到東湖、龍藏寺樹林群棲。

婚嫁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概況

新都區婚嫁(5)

民國時期婚姻,大都遵父母命,經媒妁言,重庚帖,厚妝奩。

《新繁鄉土志》載:“自光緒以來,新繁嫁女之家,中人之產三四百金俗尤以為薄;富室則千金,弗稱道也;貧者以不及為羞。於是箱籠中虛而外觀必飾。”封建婚姻造成了指腹聯姻、望門寡、過門寡、童養媳等等摧殘婦女的悲劇。還有因近親結婚而造成子女畸形,寡婦守節不許再嫁,富室之家納妾等等。在上層人士和知識界中也曾倡導新式結婚,但多數人家仍沿襲古代“六禮”的舊俗。

婚娶過程是:男女青年到一定年齡時親朋鄰居為之作伐,選擇門當戶對、品德才貌相當的作為婚配對象。經過“訪人戶”、“合婚”、“看人”、“報期”等過程決定結為配偶。結婚前夕,男方備辦衣飾、禮物送往女家,並帶回女方陪奩,稱為“過禮”。當晚男方簪花掛紅,吃“花夜酒”。婚日晨,女方舉行辭祖儀式。婚日,男方備鼓樂、彩旗、花轎,迎新娘,稱為“迎親”。新娘至,即行“周堂”,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拜長輩、夫妻交拜,然後雙雙進入洞房,共飲交杯酒,結婚禮儀初告完畢。中午,設宴招待賓客。晚上,親朋於新房中祝賀新婚夫婦,稱為“鬧房”。婚後3日或當天夫妻同至女家午宴而返,稱為“回門”。丘陵區則是婚後第三天女母去男家看望女兒,稱為“逛露水”。第九天女母帶一小男孩(以示生兒子)去男家將女兒接回孃家住9天(以示久久長壽)。到時,新郎去岳家接回新娘,稱為“耍九”。事後,男女兩家各自饋贈“紅葉”(媒人),稱為“謝紅”。至此,婚禮結束。

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頒佈了《婚姻法》。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保障一夫一妻制,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

新的結婚程序:男女青年雙方自願,符合《婚姻法》的結婚條件,同至鄉(鎮)人民政府履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書》後,取得法律保護。

解放初期,農村婚娶一如舊習。機關、單位職工的婚事從簡,女不辦陪奩,男不備酒禮,僅以香菸、茶水、糖果相待。婚日,女步行至男家或由男方去接。1960年後,厚彩禮、重宴席,一般嫁女之家須置雙被雙帳,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男家則要新置四大件(床、衣櫃、寫字檯、平櫃)。婚日,男方派出包括新郎在內的未婚青年男4人女3人,或步行或騎自行車至女家迎接新娘,早餐後始返。女家也同時派出男女各2人送親。宴席和“鬧房”一如舊俗。1976年後提倡婚事新辦,女不收財禮,男不辦酒席。各鄉(鎮)人民政府分別在1979~1981年間於每季度舉行一次集體婚禮,由鄉(鎮)負責人主持。婦聯及共青團負責人為他們祝賀,少年兒童為他們獻花,有的還放映電影以助興。1982年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新房中的陳設除傢俱、沙發外,還添置收錄機、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舉辦宴席,招待親朋好友。農村中婚嫁禮儀沒有多大變更,仍要經過“看人”、“過禮”、“迎親”幾道程序,至於宴席須視其家庭境遇而異。2009年年來,單位職工利用節假日舉行旅行結婚度蜜月的逐年增多。

喪葬

民國時期,一般的喪葬過程是:人剛一斷氣,隨即拋藥罐,戳屋頂,放鞭炮,燒“倒頭紙”。子孫為死者沐浴、整容、穿戴,將其抬入棺內,棺腳點一燈。死人的穿戴叫“壽衣”,衣質系布料或絲綢。若有殉葬品也隨同放入棺內。然後直系親屬齊集棺旁由陰陽先生作“閉殮”儀式。死後3日或擇期“成服”,重孝子裹白孝帕,身著粗麻布孝衣,足穿草履,腰繫麻帶。安葬前夕,主人於是日擇宗親長輩擅長書法的或鄰里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點主”,即點主官以孝子指血於事前寫好的缺“神”字之直劃,“主”字之上點的牌位上用硃筆補成,在左昭右穆上加紅圈。成服立位後,擇其黃道吉日發引扶柩葬於祖塋。來歲清明上新墓。自亡之日起每7天燒1次紙錢,稱為“燒七”。百日祭祀叫“百期”。3年除服叫“滿孝”。至此喪事結束。

這些喪禮不論貧富均盡力為之,以示盡孝。小康以上之家還要念經、做道場、祭行三獻、家祭和歌詩唸經、做道場。行三獻,三獻分初獻、亞獻、終獻。

其形式是:由兩個禮生喊禮,一個引贊孝子率孝眾人等經過整冠、圓領、束帶和納履後,於靈前獻香、獻帛、獻爵。然後左旋右轉,右旋左轉,俯伏長跪聽讀哀章,聽講孝義,聽歌詩章。最後,跪於靈位右側聽客祭。

祭文,一般是通用祭文。如:“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大(孺)人之德,山高水長。”丘陵區則用:“嶺梅初放,籬竹猶橫。殘雪乍開天外景,誰扶鳩杖看山行。宜庚親與鄰,誰不慕而欽。義方教子,令德為型。”歌詩,即由歌詩童唸詩章。歌詩的內容,有“歌嘆五更”、“歌四季思親”、“歌十二月行孝”等。這些喪禮並非定式,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有簡有繁。窮困之家喪事從簡。無力置棺的則募化薄棺或火匣子,只入棺閉殮發引安葬。無祖塋的或乞葬地,或葬官山。更有軟埋的,則葬於義冢之中,皈依的居士死後,不請道士而請僧人做道場1-3天,不動大鑼、大鈸,而用小蘇卡、小馬鑼,外加大鼓、笛子。回民死後,由阿訇代洗屍身。用白布將死者周身纏扎,一邊扎一邊唸經。然後將死者放於白色兜屍布上,3人挈兜屍布將死者放入從清真寺扛回的共用棺木內加蓋後出殯。回民墳墓用石槨或木槨,貼地一方不砌。屍身緊貼地面(棺木回收),俗為“人死歸土”,不能與土隔絕。將葬,阿訇唸經後將死者放在槨內,頭北腳南,臉微向西方,加蓋掩土,墳堆壘成長方形。葬畢,家屬返家宰牲(羊或鵝)、炸油香(油餅),分送回民家及漢族鄰友,以示申謝。回民死後不化帛,不燃香,不設酒席,但子孫要著孝服,祭儀與漢族同。

解放後,喪葬禮儀已大大從簡,僅發引扶柩,土葬入棺,穿孝衣的已不多見。城市裡頭包孝帕多數已改為臂佩青紗。1975年新都縣人民政府提出殯葬改革,一是改土葬為火葬,二是將祭行三獻改為開追悼會。從此,國家和集體單位職工、城鄉居民死亡後,一般均實行火葬。

祝壽

又叫做生。生有大小之別,滿整十為大生,反之為小生。新都人多數是做虛歲,即逢九那年做。民國時期,逢長輩的生辰,晚輩和平輩要帶上禮物於前夕去祝賀,表示對長者的尊敬。當晚吃壽麵稱為“上壽”。次日向長者祝賀叫“拜壽”。若長者為花甲以上的壽星,還有散壽碗之舉,宴席也更加豐盛。解放後,祝壽之俗仍在,不過時間定在當天。小孩的生日也要祝賀。子生3日稱為洗三,彌月稱為滿月,1年稱為做週歲。回民也有祝壽的習慣,也請吃洗三酒和滿月酒。

祝宅

新屋落成要做“圓屋酒”。丘陵區為人祝賀叫“糊壁頭”。是日,親鄰送楹聯,鳴爆竹。主家便設宴款待。有的喬遷也是這樣。

開張

民國時期,廟、館落成,大型橋樑竣工,首事人要請川戲班唱戲。鋪戶開張,戚友要贈對聯。解放後,重要建設竣工,要舉行落成典禮,公路通車要舉行通車典禮。1978年以來,公司或商店開張,鳴爆竹表示喜慶,有的還剪綵。

饋禮

壽禮:衣料、酒、面、肉、糕點、鞭炮、壽聯。月禮:醪糟、母雞、雞蛋、小兒衣物。婚禮:衣料、紅鞭炮、喜聯。奩禮:衣料、陳設物件。喪禮:輓聯、花圈、祭帳、錢紙。病禮:雞蛋、水果、糖果、糕點。饋禮送錢者稱為乾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