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权臣-霍光

霍光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一生侍奉过三代君王,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其中,昭、宣二帝之间还夹着一个昌邑王刘贺(做了二十多天就被霍光废了),其执掌国家大权的时间约有二十年。霍光作为汉武帝临终时托孤辅政大臣之一,权倾朝野。

汉代权臣-霍光

霍光

​霍光是一代权臣,权力大到什么程度?他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汉武帝后期霍光就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临终时托孤于霍光,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当时只有八岁的汉昭帝。后来通过一系列争斗,成为汉昭帝身边唯一的亲信,独揽大权,在此期间霍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汉朝做了很多贡献。

霍光的执政生涯,是与两场政变息息相关,其一是元凤元年,燕王旦联合桑弘羊、上官桀、长公主共同企图废光,其二是元平元年霍光废昌邑王刘贺天子位。

汉武帝对于后事的安排,其对于辅政五人安排如下:丞相车千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驸马都尉金日磾、左将军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这份安排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就身份而言,霍光与金日磾从前并无太多事功,主要因在内朝服侍武帝而得亲近,车千秋与桑弘羊分别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均为朝臣,而上官桀则具有沟通内外朝的作用。其次就排序而言,丞相车千秋因其丞相之位居于首位,但其本人却无太大才能,桑弘羊虽有兴利之功但却身居末位,显出武帝似乎有意压制五人之中功劳最高的桑弘羊,使车千秋与桑弘羊互相牵制。从上述分析可以简单推断出如下结论:武帝对于辅政大臣明确的分为内臣和外朝两派,其中内臣以霍光为首,外臣则以车千秋为首,并且有意压制五人之中功劳最高的桑弘羊。

即使武帝有意压制,但是桑弘羊终究等闲之辈,其与霍光的斗争先于暗处爆发,这就体现在盐铁议中。霍光支持儒生与桑弘羊为代表的兴利之臣就经济政策进行辩论,一方面表现了轮台诏前后“霸证”与“霸王道杂之”两种政策倾向的斗争,也是霍光与桑弘羊两人间的暗中冲突。最终盐铁议不了了之,但是桑弘羊与霍光的冲突并未结束,最终燕王旦联合桑弘羊等人联合发动政变,却反被霍光一网打尽,加上金日磾早亡,车千秋为人软弱,至此霍光彻底掌握了朝堂的权柄。就这一阶段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武帝去世之后西汉朝堂并不稳定,为了获取武帝留下的权力真空,在霍光与桑弘羊之间存在激烈的交锋,最终霍光以弱胜强,内朝压倒外朝,真正握住了权柄。

汉昭帝死后,由于没有子嗣,霍光做了一件古代所有大臣都想干的事情——选皇帝。他不但能选,选完感觉不好还能退换。汉昭帝驾崩以后,霍光就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仅仅27天后就以荒淫无道为由把这个皇帝“退货”了(历史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当时是不是这个理由已无从考证),之后霍光又专门从民间找来了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名字都是后改的)。

霍光是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权臣,在辅政之前,他没有周勃那样的功勋地位,也没有后世王莽那样支持自己的班底,皇权的诏命成为他唯一的依托,然而只凭此物,他便能在政坛翻云覆雨,其体现的正是皇权体制本身的强化,后世的王莽与司马懿,也不过是霍光的追随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